锦衣御明(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510

  阮大铖出任税务署署长,张辉出任工业发展署署长,张壶出任建设署署长,陈雄出任商务署署长;
  李士元出任教育署署长,周文郁出任交通署署长,张力出任水利署署长。
  明确了东海镇地方衙署的内部分属,这也使得东海镇的相关建设,真正进入到快车道进程中。
  伴随东海镇逐步扎根金州、复州两地,这也使得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办公场所,早已分化了出来,东海镇指挥使府衙、东海镇地方衙署已经成为两处独立的体系,并且绝对听从赵宗武的指挥。
  谁都有心气高的阶段,但拥有这样的脾性,并不代表着你能够傲视一切。
  东海镇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或许你在大明的确是人中龙凤,但在东海镇你最好谦卑一些,因为一个看似平凡的人,所拥有的知识储备都足以颠覆你的认知!
  忙碌的工作状态,使得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他们很是享受,这种掌握大权,执掌一方权柄的滋味,的确让很多人最后都沉沦其中。
  从最初的事事皆亲自管理,到如今的各项事宜皆有分管者,这也使得赵宗武身上的担子虽重,但赋予的权势却未有丝毫降低,相反还增强了不少。
  “明白这样的道理是好事。”闲暇时的聊天,却引起赵宗武的认同。
  赵宗武在忙完起运京城的相关所需,这路过东海镇地方衙署,便想着进来看看孙传庭他们。
  这段时间他的精力,多半是放在了东海镇军队的革新、货币的革新这两方面。
  虽说敲打孙传庭他们已经达到了火候,但是该有的抚慰,那还是要有的,毕竟恩威并施才是根本。
  赵宗武在东海镇的威望,不仅仅体现在军队上,在地方官员身上也得到了最大化体现,尤其是身体有残缺的官员,那更是对赵宗武绝对的忠诚。
  因为他们心中很清楚,如果不是赵宗武的提携,那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拥有今日的成就,更不要说他们还获取到这样的权势。
  因此在听到赵宗武的声音后,很多官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一个个躬身施礼,齐声道:“见过伯爷!”
  看着眼前这一位位官员,赵宗武这心中颇为感慨,谁能想到不过短短两年光景,他便拥有了今日这样的成就,这其中的艰辛,恐唯有他一人知晓。
  “都不必拘谨,本伯今日前来就是来看看你们。”赵宗武的脸上带着笑容,言语中带着淡然道:“大家自去做事,不必在意这些俗礼。”
  赵宗武来的地方,是东海镇地方衙署的核心所在,名政务堂。
  按照地方衙署的运转体系,就是政务堂统筹所有,各署管辖地方,这期间存在的问题,可根据流程进行相关运转。
  “伯雅,这段时间的确是辛苦你了,本伯听说你连续三天都没有回府了?”看着眼前的孙传庭,赵宗武关心的问道。
  作为同批次最具威望的官员,孙传庭自身的能力的确高强,经过不间断的磨砺之后,那确实是自己身边的最佳帮手。
  “谢伯爷关心。”听到赵宗武的询问,孙传庭先是躬身行礼,接着便道:“近期审计署存在一些问题,下官与建斗正在梳理相关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势力阶层,很多时候东海镇需要管理的事情有很多,而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敲定,东海镇上下都卯足一股劲头,一定要让东海镇建设起来!
  对孙传庭、卢象升他们,赵宗武心中是绝对的信任,磨去自身的那些棱角,他们要远比任何人都要稳重。
  “工作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注重劳逸结合,东海镇地方建设这摊子重任,离不开你们的帮持。”尽管赵宗武很是看好这些,但该说的场面话必须要讲明啊,不能让手下人心寒啊!
  做上一方势力的大BOSS,曾经让他心中厌恶的东西,到了这时却觉得是最好的制度,毕竟这心态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伯爷放心,下官一定会劳逸结合的。”听到赵宗武的关心,孙传庭、卢象升他们是感动满满,能为这样的上官做事,那简直是太幸福的事情。
  人都是很现实的,这掌握权柄与不掌握权柄,那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孙传庭他们最初不满赵宗武,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内心糟粕造就的,但随着局势的转变,他们渐渐也了解到了不同的感触。
  而在斗争的过程中,他们也获取到了应有的权柄,而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品味过权力带来的滋味,慢慢的也就成为了赵宗武身边的得力干将。
  没有对错,唯有利益是否到位。
第003章
华夏银行
  在东海镇地方衙署待了许久,通过和孙传庭他们的沟通,赵宗武也掌握了一些官吏的基本情况,虽说地方衙署已经进入到正常轨迹,但在一些待遇诉求上还有待提升。
  人是这世上最理性的生物。
  想要获取收获,必然是需要付出辛勤劳作,如果只有单纯的辛勤付出,而没有一丝的收获,那人的劣根性就会本能驱使着他们选择新的利益点。
  赵宗武不希望自己一手创建的东海镇,因为这些细节没有得到处理,从而出现和大明相同的贪腐现象。
  人想要学好,需要搭建重重机制来进行制约,但想要学坏,却只需白花花的银子就行。
  给东海镇的官吏提升待遇是必然,但赵宗武不想治下出现贪腐情况,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出现,他便想到从源头来遏制。
  以东海镇官吏个人的名义,在华夏银行办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户头,这样一来有任何银钱拨发,只需有司进行专款银钱调拨,以严苛的制度进行执行,从环节上减少介入次数,那么贪腐现象就会大大降低。
  想到这一点,赵宗武便风尘仆仆的赶赴华夏银行。
  早在倭岛远洋舰队携带巨额金银回归,赵宗武便想到东海镇今后,应该如何确保金银的流转。
  大明当下的金银流通,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直观的看法就是货币的自身品质,因为银子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
  为了让东海镇避免此类烦恼,更为了让东海镇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赵宗武便创建了华夏银行。
  他想重新构建金融体系。
  大明这一时期的金融体系太低端了,想要让东海镇拥有高速发展的频率,那么完整的金银货币体系,就是支撑它的基石。
  “张主事,这一次本伯提出的概念,你华夏银行必须要做好,一旦奠定基础,本伯要推行到全军!”赵宗武神情严肃的看向张承,言语中更是在这前所未有的坚定,看向华夏银行行长张承讲道。
  张承脸上带着郑重,点头应道:“伯爷您放心,下官一定会做好此事。”
  “有你这句话,本伯就放心了。”
  赵宗武走上前轻拍张承的肩膀,在外人看来张承是一位非常顽固的人,有着难以理解的行事准则,说他是铁面无私都不为过,但可能没有人清楚,张承在赵宗武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或许在天赋上不如孙传庭、卢象升他们,但是张承拥有一个他们都未曾拥有的品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品质,才使得赵宗武构思的很多前卫想法,都能够顺利的在东海镇推行开来。
  东海镇地方衙署有今日,这绝对离不开张承的默默付出。
  “伯爷,华夏银行铸造的第一批300万枚银币、30万枚金币皆已完成,并根据相关手续,已经顺利移交给东海镇地方衙署。”向赵宗武做出保证以后,张承又把话题引到了新的上面。
  作为赵宗武创建的华夏银行,那它的建立必然是需要带动货币革命的,而第一阶段要做的就是确立银本位。
  在漫漫的华夏历史长河中,历代封建王朝的货币根本,皆是以铜来确立基础的,但华夏自古以来又是缺铜的存在,这也使得历代封建王朝发展到一定基数,就会出现货币短缺,导致的通货膨胀。
  熟悉历史进程的赵宗武心中很清楚,想要让麾下经济体系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那么就必须确立信用货币体系,但当前的经济品质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必须要退两步,先从银本位做起。
  通过一连串整治金融的手段,来不断壮大东海镇民间对于货币的认知,待经济体量达到应有的水平时,也就是信用货币重见天日之时。
  “好!张主事你做的很好。”听到张承汇报的情况,赵宗武这脸上多了笑容,“这一批金银币投入到东海镇,我们要看一看民间的反应如何,如果说民间势力对于新版金银币好评不断,那么下一阶段就需要加大铸造进度!”
  万事开头难。
  但如果东海镇不迈出这一步,那么想坚定不移的走发展道路,恐后续就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张承点了点头道:“与伯爷当初讲的那样,铸造货币是天下第一暴利,此次移交给东海镇的金银币,便让华夏银行获利达一百万两白银!”
  赵宗武笑道:“这才不过是开始而已,如果此次币制改革顺利完成,那下阶段本伯会将它的范围扩大,以精良、规范、标准的货币体制,来逐步淘汰大明乃至世界的货币机制,届时才是真正的暴利!”
  用别人的金银发展自身,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赵宗武就是想将华夏银行打造成后世的美联储,用世界各地的钱来为自身发展、消费买单,同样还能达到削弱敌国的效果,而这样的敛财利器还必须掌握在官方手中,绝不能掌握在个人手中!
  “伯爷说的很对!下官一定要让华夏银行发展起来,为我东海镇贡献属于它的一份力量!”虽说张承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因为存在这样令人亢奋的事业,张承他觉得自己还能多干很长一段时间。
  “投放标准化的货币,一定要做好物价对比,这一点你华夏银行一定要和东海镇地方衙署有司做好沟通,明确兑换机制,确保物价基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东海镇的百姓,能够真正过上好的生活水平!
  不能说投放标准的货币后,东海镇的生活水平反倒出现倒退,这对于东海镇的后续发展将会是致命的!”赵宗武似乎想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便再三向张承确保这一点,因为东海镇能否稳步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看这一点的。
  “伯爷您放心。”张承言语中带着坚定,郑重道:“早在一月前,华夏银行会同东海镇地方衙署下属的审计署、统筹署,便详细制定了有关东海镇金融基准,随着第一批金银币的移交,在东海镇官营产业中已经开始实行基础发放。”
  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在最初面世的时候,都必须要进行市场培养才能长久。
  在华夏大地已经习惯了用银子、铜币的兑换、流通相关流程,你这突然间让他们换一种方式,这心中难免会存在着嘀咕,对新兴的金银币肯定心存迟疑。
  货币被赋予应有的权力,从根本上是被所有人认同,想要确保金银币的坚挺,就必须让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接受才行!
  如果在大明其他地方,骤然间施行这新颖的金银币制度,那抱有迟疑态度的群体必然不少,毕竟这东西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但是在东海镇就不一样了,赵宗武超高的威望,使得很多出自东海镇的举措,都会得到百姓的绝对拥戴!
  毕竟自从做了基础授田、功勋授田后,东海镇的百姓对于赵宗武的信赖,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能做到这一点就很好,在币制改革上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对于张承的能力,赵宗武还是非常信任的,但该讲的话他必须要讲明:“币制改革关乎东海镇的根本发展,如果说币制改革出现任何问题,那对于东海镇的未来都会有致命打击!”
  玩金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繁华的商业氛围,稳定的地方发展,东海镇想要有大的突破,完善的币值体系是确保一切的根本。
  或许现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只要在这过程中不断纠正,那么必定会给东海镇的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其实涉及到东海镇的币制改革还有很多,诸如改两归元、银票兑换机制、银行借贷、信用担保、储蓄业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