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510

  原本这战事是他提出来的,代善、莽古尔泰他们不过是顺势附议,但这也引起了努尔哈赤的揣测,连带着他最终决定亲自领兵出征!
  “此战对我八旗来说至关重要,虽然说本汗对你们是绝对的信任,但是如果不能一击解决东海镇,那对我八旗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看着努尔哈赤的心中有很多怀疑,但这并不代表他是老糊涂,在这样一种局势之下,即便他心中有再多的怀疑,但是该表面的态势,还是一定要表面清楚的。
  “为了彻底解决东海镇隐患,诛杀本汗的心腹大患,此战本汗决意亲自出征,代善、莽古尔泰随行,阿敏兵出辽阳镇御定辽右卫!”
  原本还想着如何讨要差事,毕竟攻占东海镇的差事,那如果办好了绝对是一件大好的事情,毕竟想要真正解决东海镇,那势必是需要率领诸旗大军,一同进攻东海镇地界的。
  代善、莽古尔泰他们争的是什么?
  争的就是整体统兵权!
  只要说他们能够获取这一权柄,那么不管后续怎样,但凡努尔哈赤在这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即便是没有留下遗言,那么获取统兵权的人,就能借助这一大义顺势接掌八旗劲旅!
  论心中的小九九,那多起来真的是没谁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心中即便还是拥有再多的想法,可到头来也是没有努尔哈赤玩的老道,谁能够想到努尔哈赤居然要以病躯亲征东海镇!
  对于努尔哈赤这样的决断,即便是代善、莽古尔泰他们心中很是不满吧,但终究还是不敢有所违背,毕竟努尔哈赤在八旗中拥有绝对的威严!
  他做出的任何决断,代善他们必须无条件服从!
  于是在休整数月之余,建奴大军便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集结八旗劲旅,草原八旗,汉军八旗欲要对东海镇悍然发起进攻!
  想要真正解决东海镇,那么即便是损失再大,那也是值得的事情,努尔哈赤这一次一定要将赵宗武彻底干掉!
  如果不是因为赵宗武的存在,他八旗的铁蹄恐早已征战到辽西走廊,届时获取更多的利益那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就是因为有赵宗武的存在,使得一切好的构想,终究是成为一则空谈,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虚假构思……
  为了解决最大的隐患,努尔哈赤领着强军来了!
第006章
激战伊始
  战争在辽东地界上就是主旋律,不管在这中间爆发几何,收敛几何,只要是拥有发动战争的先机,那么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赵宗武,都不会放过这宝贵时机。
  作为征战沙场数十载的佼佼者,努尔哈赤或许已经老迈,或许在某些战争理念上的确不如赵宗武。
  但是不要忘了,一个能从十三副遗甲做起,用十余年的光景便一统建州女真,这本身就说明了努尔哈赤自身的能力。
  在接连的失败中,努尔哈赤也一直在参谋、品味,通过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也找出了与东海镇军队最大的差距!
  虽说努尔哈赤的脾气是火爆的,遇到任何事情想到的就是暴力解决,但也因为有宠妃阿巴亥的出现,使得他的脾气得到了最大化的收敛。
  作为一个拥有智慧的女人,阿巴亥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巩固自身地位,不断为自己的孩子奠定根基。
  别看阿巴亥年龄并不是很大,但智慧与谋略却也是最顶尖的存在,阿巴亥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帮助努尔哈赤进行客观对比,最终还是找到了差距所在。
  火器输出。
  八旗健儿长于悍勇,长于战阵配合,尤其是甲士和步弓兵的配合,常能死死压着明军打。
  但在对战东海镇军队时,这样的优势却没有得到体现。
  因为八旗军队往往要铺设开,对东海镇军队发动猛烈进攻时,那突如其来的火力压制,悍不畏死的突袭进攻,使得八旗大军的进攻节奏反被打乱。
  早在辽河之战开始,这期间爆发了诸多战事,而在这一过程中,但凡由赵宗武统辖的军队,皆会出现上述情况。
  经过阿巴亥的提醒,努尔哈赤也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味道,借助这样的情况,也就使得他改变了方式方法。
  既然强大的魔改手雷制作不了,那老子就制作相对低端些的,只要它是个火器,那炸裂开必然会出现损伤。
  一颗干不死你东海镇军队,那老子就两颗、三颗!
  同样的道理,这高品质的猛火油弹,老子做不出来,但是同等概念的低端火油罐,老子还是能够做出来的吧!
  在战争一道上,八旗大军拥有超强的感知能力,努尔哈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了确保最大战斗力,他更是在投降的明军中甄选精锐,将汉军八旗序列下的正黄旗、镶黄旗,彻底给打造成超强火力输出军队!
  为了更好的掌控汉军八旗,正黄旗、镶黄旗名义上由济尔哈朗、阿济格统率,但实际上却唯努尔哈赤发号施令。
  而汉军八旗序列下的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则分别由阿拜、汤古代、塔拜、阿巴泰、巴布泰、德格类统率。
  虽然没有封他们为贝勒,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努尔哈赤这是在分权,如果说在这过程中懂得表现,那想要获取应有的权柄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此战本汗要拿下东海镇西线重镇,他赵宗武即便是构建了完整的防线,本汗就不相信他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既然是亲征东海镇,那努尔哈赤必定要做到绝对的胜利。
  在征讨东海镇帅帐里,集结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四十余众核心群体,如果是赵宗武有一枚小型迫击炮,那么强大的建奴势力,基本上就能做到不攻自破!
  可惜赵宗武他没有这样变态的金手指……
  努尔哈赤指着眼前的地图,虎目看着眼前的众人,为了迷惑东海镇,让赵宗武他们猜测不出主攻点。
  努尔哈赤他除了亲率,主力大军前来征战外,还让年轻的岳托统辖镶黄旗,领着爱新觉罗家族中年轻的三代子弟,其后跟随大批投降的明军包衣阿哈,这是没有被挑选进汉军八旗的编外组织。
  岳托他们领衔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牢牢吸引东海镇军队的注意力,即便是包衣阿哈彻底被打光,只要能达到战略目标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战代善在前线督战,除统辖本部兵马外,领汉军八旗中的正红旗、镶红旗进攻东海镇防线!”
  该讲的战略部署讲了一大堆,努尔哈赤虽说有些忌惮代善的实力,但是现阶段可不是打压的时候,一定要把东海镇这一难题彻底解决才行。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被代善降服、归纳的草原八旗,被努尔哈赤分别派往蛮荒之地,分别由自己的心腹爱将分统,前去虏获更为精悍的生番女真。
  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单纯的消耗代善手中的兵马,更为重要的是努尔哈赤想扩充自己麾下的兵权。
  努尔哈赤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笼络草原八旗中的部众,另一方面补充精悍的女真生番!
  两黄旗在数次抽调中,序列下的牛录数量、质量都有着质的飞跃,这也是为什么努尔哈赤的权柄,会这般牛掰的根本原因。
  即便是代善心中不爽,但在明面上还是不敢有丝毫的反抗,毕竟努尔哈赤的权威,不是他一个大贝勒就能够抗衡的。
  “遵命,父汗!”代善接过努尔哈赤的汗王令,接着便扭身离去了,需要他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跟随代善离去还有阿拜、汤古代二人,作为正红旗、镶红旗的统率,既然已经下令要去战斗,那在战时就必须要无条件服从,八旗之中最重军令如山。
  不管你是谁,但凡是有一点不听从军令安排,那么需要承担的后果,就要看你的脑袋够不够硬了!
  数万大军会同一处,在代善的指挥下开始对东海镇发起进攻,而作为主要负责的五十寨驿的王锡斧面临巨大挑战!
  但对王锡斧本人来说,经历了一场场攻防战后,他从心底里非但不畏惧此战,相反还非常的亢奋!
  在他看来这一次次攻防战搏杀,那代表着的就是功勋,当然战报也已飞马报备到东海镇指挥使府衙!
  沉寂了半年有余的东海镇,终于再度强盛了起来!
第007章
战!战!战!
  “城堡防线攻防战,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防线固守,大军攻破防线缺口不重要,能够固守已经攻取的防线,确保防线可利用空间,如此才能真正攻占防线!”
  范文程恭敬的站在代善身旁,旁边聚集了二十余人,代善端坐于战马之上,仔细聆听着范文程的解析。
  “简直是一派胡言!你这汉臣当真是不老实,如果攻占像你讲的那么简单,我神勇的八旗健儿,怎么可能会打不过卑劣的明狗!”范文程的话没说完,都类便粗俗的打断了。
  对征战沙场的悍将来说,都类他们从心底里就看不起这些汉臣。
  听到都类的叱责,范文程神情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是继续说道:“大贝勒,方才都类将军反驳的话,也是奴才要说的第二点。对战东海镇将士,多半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强的火器侵略,那既然这样便驱赶百姓攻城。
  用这样的方式震慑东海镇将领,并且借助这样的机会,抢先对明军发起火雷弹、火油罐攻势,步弓手在后掠阵,派出汉军八旗发动第一轮攻势!”范文程说到最后,眼神中尽是冷漠,似乎这件事跟他并没有半点关系。
  能让自身获取到最大的利益,即便在这过程中死去再多的汉人,那又能怎样?对他范文程来说似乎也并没有损失什么,相反他的地位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代善的脸上洋溢着笑意,神采中的轻蔑不加修饰,自经历了一次战斗惨败,让他明白了很多,解决东海镇明军就是需要这样的好狗来献策!
  驯服科尔沁草原诸部,就是一件最好的明鉴。
  虽说草原八旗被自家父汗征调走,但在这过程中他也对麾下两红旗完成扩充,尤其是他亲自统辖的正红旗,更是从两白旗中抽调精锐牛录,补充草原戈什哈……
  别的不说。单单是代善现阶段统辖的正红旗,在编强兵便有18000余众,如果算上旗内养育兵、戈什哈等诸多兵种,且遇到生死抉择的浩劫,代善能在正红旗动员出一支40000余众的大军!
  若再算上镶红旗、两白旗,那代善的实力,在八旗内已经无限比肩努尔哈赤。
  当然努尔哈赤统辖的两黄旗,那在八旗内绝绝对对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现阶段虏获的生番女真,那单兵能力绝对无敌,真要干起仗来,代善还真不是对手。
  但即便是这样,代善在八旗内拥有的地位,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豪格!别说我没给你报仇的机会,这一战你便领着正白旗打头阵吧,能不能给你阿玛报仇,就看你这个当儿子的实力了!”代善脸上有几分邪笑,目光如炬的看向人群中的一位少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