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510

  当三面遭遇火炮齐发,超强的压力不断袭来,代善、莽古尔泰他们根本就不想着战斗了,或许之前有过想法,但是一颗颗弹丸砸来,震死、砸死的惨状,让他们选择逃离此地。
  围三缺一,不管在这中间存在怎样的问题,代善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了,领着八旗核心逃离了,独独留下汉军八旗全体在这当炮灰……
  但谁都不是傻子,尤其是在生死抉择上,那每一个都是非常的精明,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没利,这心中都能瞬间掂量出来。
  汉军八旗在代善、莽古尔泰他们全部离开后,第一时间就选择投降,这个时候投降还有命,就这样盖州卫解放了。
  盖州卫的快速收复,赵宗武从一开始就预想到了,这个时候取得应有的成果,宣告着既定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的收复疆域,将会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第020章
虎墩兔憨的反击
  辽东地区的局势,从来都不是单一来体现出来的,尤其是对在这中间暂处上风的建奴势力,必然是会经受多方势力的对抗。
  早在建洲时代,努尔哈赤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明军、叶赫等部的控压,而随着八旗势力的快速扩张,也使得努尔哈赤的斗争对象,慢慢从女真族群中,提升到大明、草原这一层次上。
  建奴的强大,努尔哈赤的强势,这都会引起很多旧有势力的不满,这其中要以虎墩兔憨为首,这会让原本属于他的权势被严重削减,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已经形成。
  如果按照原有历史轨迹,虎墩兔憨绝不会和建奴起冲突,但是因为有赵宗武的出现,使得这一切就显得不那么一样了。
  在赵宗武的指导下,以裴纶为首的辽东锦衣卫暗旗,在虎墩兔憨身边,以及更多的草原部族长身边,都安插了让他们信任的暗桩,因为这些暗桩存在的意义,使得草原与建奴之间的冲突,要比之以往提前了很多。
  在成年人的世界,想要获取别人的信任,那肯定要给别人带来巨大的利益,为什么说虎墩兔憨他们会信任这些暗桩?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为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在敌人与值得信任的手下进行抉择,那么他们必然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真正获取到了可观的利益。
  早在努尔哈赤发起此次战斗前,建奴同草原发生了冲突,科尔沁草原在这种情况下,被代善用计降服,并且按照范文程、宁完我的建议,提前构建了草原八旗,而在这基础之上努尔哈赤又搞出了汉军八旗。
  这本应是属于自己的子民,属于自己彰显权威的地方,却被敌人给占据,尤其是虎墩兔憨很年轻,在高位上享受着权柄,但却遭遇这样的情况,那心中肯定是非常的不爽,这稍稍被身边信任的人煽风点火,那结果可想而知。
  接到来自赵宗武的指令,早在战争爆发的前期,裴纶便指示草原诸部的暗桩开始使劲,目的也非常的纯粹,就是为了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让建奴后院起火!甚至于让建奴在这其中受到损失。
  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
  虎墩兔憨算是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沉浸在自我编织的草原大汗梦中,虎墩兔憨就在最恰当的时间,对建奴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
  为了能够一战解决东海镇隐患,努尔哈赤当初在起兵时,那可以说把自己多数兵马都聚拢了起来,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兵马,被遣派到建州的蛮荒之地,目的是为了虏获更多强悍的野人女真。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改变不了己方内部兵力的空虚,在这段时间内,暗旗一直在侦察驻防情况,为虎墩兔憨奉献了一份大礼,一份让虎墩兔憨能够回血,尝到甜头,并且加重与建奴斗争的大礼。
  随着科尔沁草原的降服,努尔哈赤对于己方内部也做出了相关调整,在他看来八旗的局势已经稳固,想要为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作安排,那么内部的一些兵马驻扎可以实时进行细致调整。
  为此原铁岭卫、辽海卫等地驻扎的兵马,除留下小批八旗牛录,包衣阿哈跟随左右外,余者皆被抽掉走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只需大军皆受到敌军牵制的前提下,往往只要有一支强势的骑兵队伍,便能够完成对该地区的劫掠。
  虎墩兔憨就是这样做的。
  为了报仇!
  他集结了部族骑兵,联合左右部族长老、台吉,一支三万余众的骑兵队伍就这样开拔了。
  作为千金之躯,虎墩兔憨肯定不会轻易涉险。
  自幼生长在战马之上,那打仗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草原部族的强健体魄足够让他们轻松突破防线。
  草原骑兵有目的性的,并且在建奴内部暗旗的接应下,大军稍稍费了些许力气,便成功突破建奴在辽东边墙以外安置的警戒势力,他们精准无比的攻进辽东边墙内部!
  草原部族长时间游牧,使得他们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简易,虽说建奴不懂得生产,但怎奈勤劳的汉族百姓顶着,这使得铁岭卫、辽海卫等地在草原部族看来,那绝对是富饶的地方,打谷草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草原骑兵的入侵,可把盘踞在地方的建奴、二鞑子给坑惨了,既然他们为祸地方,那就让凶悍的草原骑兵来提前制裁一番,当然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地方百姓的伤亡情况。
  但是在暗旗的接应下,已然尽可能的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劫掠时间恰巧控制在努尔哈赤退归辽阳前夕,当努尔哈赤退回时,得知这样的消息后,那狗家伙的心情绝对无法言表。
  在对战东海镇时已经受到了巨大损失,而在这过程中草原骑兵又来添乱,让仅有的铁岭卫、辽海卫等地也受到了严重损失,这下一来除了辽阳、沈阳这样的重镇没有受到损失,八旗在辽东地区的地盘都遭遇了严重打击!
  更让努尔哈赤恼火的是,草原骑兵带着丰厚的战利品撤离时,还顺便劫掠了科尔沁草原,因为科尔沁组建的草原八旗主力,都被抽调走了,这也就使得科尔沁诸部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损失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努尔哈赤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战争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此战不管怎么算,建奴铁定是元气大损,想要短时间恢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而虎墩兔憨借助这样的机会,诱发了内心的野心,更激起了他内心的骄纵,性格上变得更为独断专行,这也使得辽东地区的整体形势,随着东海镇的变强,草原势力的诡变,而变得愈发令人琢磨不透。
  水变得是愈发浑浊,赵宗武这位捕鱼高手,又开始为接下来的丰收奠定基础,而建奴这条大鱼,他必须要吃到嘴里!
  辽东的局势,因为赵宗武的出现,而变得愈发诡异。
第021章
辽东大捷!
  “大捷!大捷!辽东大捷……”
  披黑甲,骑战马,身背报捷红旗,一支五百余骑的队伍,从盖州卫出发,过三岔河,途经广宁诸堡,最终汇合于宁远卫!
  大明现在太需要一场大捷了,尤其是对坐镇辽西的明军来说,虽然孙承宗指挥大军收复了广宁诸镇,但是辽西明军对于建奴的畏惧从未消减。
  报捷队伍已经驰行了半个月,战斗结束也已过去十天,与出发时不同的一点在于,东海镇军队在定辽伯的带领下,不但收复了盖州卫,还顺势收复了海州卫沿线,至此一个较为立体、合理的外围防线群出现在大家都面前。
  西从三岔河沿线算起,经海州卫沿线,跨分水岭山脉要冲,东连甜水站堡、连山关等防线。
  在不足三年的时间,东海镇称得上是从无到有,一路披荆斩棘,接连收复金州卫、复州卫、秀岩城、定辽右卫、镇江堡、宽甸诸堡、盖州卫、海州卫等地,这样的战绩称得上骄人!
  这份功劳在大明绝对是绝无仅有!
  站在的高度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原先赵宗武可能不会在意这些虚的东西,但是随着东海镇的日益强盛,他心中也就萌生了合并辽东境内势力的念头。
  想要解决辽东问题,彻底扼杀建奴、草原的发展劲头,一个完整的辽东地区才有真正去实现这一战略部署。
  为此他首先想到的是让更多的辽东百姓知道,知道在辽东前线还有这样一支铁血军队,在前线与建奴浴血奋战,并且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战绩。
  不得不说赵宗武的心机打的很好,此时因为孙承宗身体的缘故,他已经上了将养身体的奏折,尤其是当孙承宗知晓辽东大捷后,那也是颇为感叹,感叹赵宗武这位年轻人的魄力!
  知晓辽东大捷的不仅仅只有孙承宗,在诸地稳固的袁崇焕、赵率教、尤世禄、王世钦等将领,那心中的振奋必定多过其他,当然那袁崇焕内心振奋的同时,心中也会多一些其他的想法。
  但辽东的大势已经扭转,报捷的骑兵队伍一路快马加鞭,沿辽西走廊奔驰,过山海关,途经北直隶诸府,为这个已沉寂多时、压抑多时的大明带来了惊天消息。
  时间荏苒,悠悠三载悄然而过,自赵宗武离京算起,他在辽东是光屁股打天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在京的魏忠贤也没闲着,依靠赵宗武做的指导,背靠天启这座大山,身傍客氏这尊大佛,那在京城开启了战斗模式。
  阉党之名已然名扬天下!
  在这三年的时间,所有人都在进步,不仅是赵宗武在进步,魏忠贤也在进步,相比较于赵宗武的依靠自身,魏忠贤的核心依靠则是天启。
  对天启来说,身边的忠犬为他保持着朝局稳固,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都有懒惰性,尤其是在掌握大权之后,原先不复存在的威胁局面被破解,这也让天启渐渐向着自己的爷爷学习。
  朝廷上下遍布阉党爪牙,而阉党的老大在内廷服侍皇上,此时的魏忠贤可谓是大权在握,当然他也清楚自己的一切是怎么得到的,这也使得魏忠贤对有关天启的所有事都格外的关心。
  毕竟他现在所有的一切,天启只需要一句话,便可让这个蒸蒸日上的势力转瞬间支离破碎!
  “皇爷,天凉了,歇息一二吧。”看着已经忙碌两个时辰的天启,在旁一直伺候的魏忠贤,言语中带着探询,身段放的很低,对天启恭敬地说道。
  已将所造大型船舰模型轮廓做出的天启,在听到魏忠贤的提醒后,放下手中的物件,扭了扭发酸的腰,舒畅的伸了个懒腰,大声的叹了口气:“呼……果真这船舰建造没那么简单啊!”
  接过魏忠贤恭敬递上的汗巾,天启神情严肃的擦了擦手,接着便道:“魏大伴,朝中可有什么异动?”说完又接过随身太监递上的补茶。
  “回皇爷话,魏广微、顾秉谦、黄立极等内阁大臣处置得当,山东一地赈灾情况已彻底得到改善,江南……”面对天启的询问,魏忠贤讲出了自家皇爷关心的事情,至于那些斗争的边边角角,日理万机的皇爷不知道也罢。
  “嗯,不错,不错!”听着魏忠贤所讲之事,天启先是赞许一二,接着便道:“山东移民之事,令有司一定要加大力度,定辽伯既然能在辽东站稳脚跟,那朝廷就必须加大对他的扶持,早日驱逐建奴,平定辽东之患,这才是大事!还有……”
  对于魏忠贤说的这些政事,天启很快就做出些许调整,而在旁伺候的太监则快速书写着,所讲的要点要牢记,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贯彻,看着一切围绕着他而转的天启,他的心情很是愉悦……
  就在天启心情愉悦时,魏忠贤则欲言又止地说道:“皇爷,奴婢这还有一件事,不知该……”
  看着魏忠贤欲言又止的模样,天启眉头微皱,道:“说,有什么就说什么,何必这般!”
  “是,蓟辽督师孙承宗,他上书要病退……”魏忠贤说的很少,虽说他内心很想得到这个位置,让自己的人去坐,但事儿必须要一步步来。
  嗯?
  听到这,天启的神情凝聚了,孙承宗要病退?难道辽东有出现变动了?
  “辽东可是出了……”想到这,天启便眉头紧蹙的看向魏忠贤询问道。
  而就在此时,首辅魏广微会合次辅顾秉谦、黄立极等人觐见,没有其他,辽东大捷传到了他们这里!
  没错,这一次辽东报捷,赵宗武没有经过内廷,在他看来魏忠贤的权势此刻已经滔天,自己的权势想要进一步,脱离魏忠贤已经是必然,尤其是这次大捷,他必须要让天启精准的知晓。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巧妙安排,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政治优势,而首辅次辅齐齐入宫,这也是很少见的事情,这也让天启很是重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