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510

  尉衔: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士衔:上士、中士、下士、准士。
  晋升机制清晰明了,晋升功勋简单直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凝聚军心,确保将士的尚战之心,赵宗武提出的这种机制,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存在的问题。
  既然说明廷不解决实际问题,官员不看重军队将士,那好,那老子就自己在内部搞一套晋升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解决了军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进一步奠定了老子在军队的话语权。
  人都是感性加理性的复杂结合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那从心理就会潜意识出现侧重。
  赵宗武相信自己这般坚持东海镇将士的根本利益,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将士的绝对拥戴,想要确保后续可图,那么做好每一步的根底才是关键。
第034章
贯彻军团制
  “侯爷所行之策甚好!”陈奇瑜脸上带着赞同,似乎是想到了深层次的东西,接着便继续道:“在东海镇军中,推行此类衔位晋升机制,不仅能稳定将士们的好战之心,且能更好的建立统领体系。”
  作为东海镇指挥使府衙,四本署里面最重要的一处,陈奇瑜的经历可谓丰富,他经受的锤炼,也是常人难以想象到的。
  陈奇瑜他在赵宗武的有意识引导、培养下,不断汲取知识,不断自我进步,到如今他能够稳坐参谋本署第一把交椅,凭借的完全是自己的本事。
  东海镇素来是重才能、轻资历,想在这里获取官位,除非你自己拥有本事,否则你根本就无法获取的到。
  可陈奇瑜赞许过罢,却讲出了心中的担忧:“但是推行衔位晋升机制,东海镇军队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那么衔位晋升机制,就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哦?”听到陈奇瑜的回答,赵宗武微眯双眼,道:“玉铉此话何意?将你心中的担忧讲出。”
  原以为自己的这套军队革新,不会有人能够想到更深,如今看来确实有些小看古人了啊!
  长时间的并肩作战,早已让赵宗武与陈奇瑜他们,拥有着很深的情感,昔日的顶撞在今日看来不过是笑谈罢了。
  陈奇瑜听后便停顿了片刻,躬身行礼说道:“回侯爷,推行衔位晋升机制的确能满足,东海镇将士的现有需求,乃至以后征战建奴的后续需求,但是这却与东海镇现有领兵存有出入。
  按理来说同为上校军衔,两位将领同掌一部,可一部有兵三千,一部有兵两千,兵制的原因导致内部倾向不稳,短时间内会引起矛盾,时间一长必然是祸端。”
  现如今在东海镇军中,所用乃明军常用军职,以副指挥使、参将、副参将、游击、副游击等来进行实际统辖。
  但是此类所统兵马之数为约数,并不固定,且上下幅度极大,如果实行衔位晋升机制,却不改革统兵本质,那还就真成了陈奇瑜口中的约数。
  “哈哈……”听完陈奇瑜的回答,赵宗武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不要紧,让在场众人皆狐疑了起来。
  难道陈署长说错了什么?
  尤其是陈奇瑜这小心脏,更是扑通扑通的跳着。
  但接下来赵宗武的回答,却让众人深表意外。
  “玉铉你说的好!没想到本侯想了许久的事情,被你这么一分析直接讲明了,本侯的确没有看错你!”赵宗武不加吝啬的夸奖道。
  但这回答,也让在场众人唏嘘不已。
  老大啊,你敢不敢不要这么大喘气啊!
  这真的很吓人的。
  赵宗武并未在意这些,继续道:“在明确衔位晋升机制后,本侯就一直在思考,东海镇军队的编制体系,到底应不应该给它固定化,标准化,明确化!
  直到此次战斗结束,在本侯心中算是明确了,东海镇军队,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必须要拥有整齐划一,贯彻到底的军队编制!”
  此次与建奴的大规模征战中,让赵宗武心中清楚一点,想要真正取得战争胜利,想要贯彻军令绝对执行,明确的军队编制、清晰的军衔体系,是确保这一切绝对执行的根本保障。
  “按照现行东海镇陆军所定军制,以副指挥使作为一部兵马的主帅,内部或定有参将,或不定参将,或增员游击,或删减游击,看似规模相同的兵马,实际上在内部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为后续爆发战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我们都是从事战争的人员,对于把握麾下精准兵马,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战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
  此次东海镇保卫战,本侯最大的感触就是乱!
  虽然说我东海镇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这一胜利却是建立在完善的火器压制,强大的突袭能力,以及惨烈的战损比,才最终实现的。”
  说着说着,赵宗武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
  赵宗武说的一点没错,东海镇这一次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付出了惨烈代价。
  除非是建奴再次反攻,否则东海镇绝不会集结大军发动战事,因为实力已经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整理了一下心情,赵宗武神情郑重地说道:“因此本侯要规范,东海镇麾下军队编制体系,确保每一位东海镇将士,不会平白无故的战死!
  既然军队需要严格贯彻规矩,那么明确军队自有编制,就是最基础的根本核心。
  之前东海镇因为种种原因,使得麾下军队并没有严格执行应有的规矩,但经历过此次血战后,本侯心中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说不能严格贯彻自定规矩,那么东海镇距离腐化的道路就不远了。”
  定下基本格调,明确斗争防线,确保战略目标,通过一系列讲述,赵宗武让在场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意志。
  在推动东海镇军队革新这一方面,他是坚决无比的。
  得益于他创建军队之初,便有意识的打下了坚实底子,从培养军心,培育军魂,树立军规,明确军制,这一步步走来,曾经在大明军队出现的各种恶习皆被扼杀,毁坏军队根底的家丁制度被彻底拔除,再加上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最终使得东海镇军队拥有今日的战斗力,服从力!
  “废话本侯就不多说了,自即日起东海镇军队舍弃原有军制,推行、贯彻军团制。”看着在场众人,赵宗武语气坚定道。
  结合大明现有军制,借鉴后世军队编制,赵宗武融会贯通搞出了一套全新的军队体系。
  依照他制定的标准,军团编制暂为12000余员将士,设军团指挥使1名、军团宣抚使1名、军团指挥同知2名,军团内部细分为军团下辖主力作战部队,军团直属单位。
  军团下辖主力作战部队按当今大明军制为营,一营辖2000将士,其下编制为司,标,队、什四个级别。(若按现代军制则分别对应:团、营、连、排、班。)
  直属单位:军务司、参谋司、警卫司、通信司、后勤保障司、医疗司六大主体,目的是让军团拥有超强战斗力!
  而其中军务司、参谋司任务最重,职权最大!
  若军团指挥使、军团宣抚使、军团指挥同知分别是军团的大脑、眼睛、耳朵,那军务司、参谋司则是两条主动脉,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能使得军团构成一个完整整体!
  军务司偏日常相关,参谋司偏战略指导。
  作为军团下辖主力作战部队,其身上担负的责任就是打仗,与建奴,与一切可能存在威胁的敌人在战场上搏杀,进一步的去明确东海镇麾下诸军团为主力军的地位。
  按现阶段所论,5大主力作战营分步兵营、骑兵营两种,根据军团体系的不同可分为步兵军团、骑兵军团两种,其中步兵军团下辖4步兵营,1骑兵营,骑兵军团下辖2胸甲骑兵营,2龙骑兵营,1轻骑兵营,赋予的作战职能不同,所佩装备亦不同。
  按照现阶段局势来定,东海镇陆军暂定有六大军团编制,但同时又因为辽东从即刻起归了赵宗武管辖,后续会根据实际掌控辽东的情况,具体再去增设相应的军团编制。
  听完赵宗武讲述的军团体系,再加上明确细分的职务、军衔挂钩规格,东海镇军队第一次迈向了职业化、正规化的道路。
  如果说东海镇陆军能够早日完成上述改编,那么对未来的战斗力而言,那绝对会是突飞猛进的改变。
  谁都无法想象未来的东海镇陆军,会经历怎样的变动,再遇到建奴大军时,会有怎样的碰撞……
第035章
军队的思想
  对于军团制的推行,赵宗武他们探讨了许久,主要是针对新出现的体系,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在这次长时间的探讨中,以四本署、三分司为核心的东海镇指挥使府衙统一思想。
  任何意义上的革新变动,都必须要在决策层得到拥戴、理解、贯彻,如果高层都不能摆正思想,那么底层改革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一次东海镇军队的革新变动,本侯还有一句话要给在座的诸位,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宁可改革的准备期长一些,也不能根基不牢就强行推动革新,对我们来说东海镇现在不能出现差错,建奴那血淋淋的大口随时准备咬向我们,如果说我们自身乱了,那么建奴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干掉我们!”
  虽然赵宗武心中迫切的想要改革东海镇军队,但是理智告诉他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革新,到最后真正成功的少之又少?
  根本原因就是高层意识思想不统一,没有坚决的执行层,贯彻层,那么作为改革重地的底层就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失败多半是没有完成对既得利益者的打压,更没有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对象,如此才导致最后改革的失败。
  陈奇瑜眉头紧锁,言语郑重道:“侯爷您放心,卑职一定会同有司做好基础工作,确保东海镇军队推行革新时,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与之前进行的举措相差不大,此次主导改革的依旧是参谋本署,宣抚本署作为协同,而陆军分司将配合两本署进行有关革新。
  为了确保东海镇军队能够拥有新的变化,在于四本署、三分司的高层碰撞后,赵宗武又分批次的约谈了以祖大寿、满桂为首的高级将领,自己被封为平辽侯,身为手下的他们,如果不能获取到应得的利益、功勋,那么即便骇于自己的威望不提,但时间长了肯定会出现问题的。
  之所以找他们约谈,赵宗武的目的就是为了放出风,先行对麾下将士进行实际利益的授予,具体的官职升迁,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沉淀,同时把自己的意志传递出去。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思,经历此战后东海镇麾下有些队伍,对于主战思想还存在着些许的差别,既然是东海镇的王牌军队,既然未来是要对外扩张的主力军,那么该有的战争思想必须贯彻到位!
  经历一场场血战后,虽说东海镇陆军在对战方面有着显著提升,但这多是依靠火器堆出来的底气,真正论起个人单兵作战能力,虽说在这期间东海镇陆军也在坚持不懈的轮训,可比之自幼在大自然摔打锤炼的建奴来对比,那终究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
  为了能让东海镇所有的高级将领皆能领会此次变动,赵宗武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将在外的马世龙、刘兴祚、李卑、毛文龙悄悄回归,此次谈话具有很强的重要意义,因此不管经历怎样的困难,都必须要好好地进行一次谈话。
  而通过先行与就近驻扎的满桂、祖大寿进行谈话,赵宗武也细微的察觉到了东海镇军队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许是战争赢得太过顺利,这使得一些骄纵的苗头开始出现。
  这对于一支正在建设、丰富体系的军队来说,是绝对不能出现的苗头,也根据此类现象,赵宗武又深入招来了满桂部、祖大寿部下辖各级将领,并且还让宣抚本署在忙碌改制的同时,严加把控现有军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看似东海镇已经拥有了超大范围的管控区域,看似赵宗武经历此战后被封为平辽侯,但东海镇内部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支东拼西凑组建的队伍,如果不能及时铲除那些不该有的负面东西,对于这样一个尚处于幼苗发展的东海镇,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就会长歪。
  一棵参天大树的形成,那过程是非常的艰辛与繁琐,并且不是所有的树苗,都有希望长成参天大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