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510

  孙承宗的信,赵宗武也仔仔细细的看过了,这其中更多的是指出了辽东现有存在的问题,以及接下来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或许孙承宗他在官场上,是那种不好相与的存在,但是他的那份忠心,对大明来说绝对是赤诚的!
  因为协助魏忠贤接收东林党官员,在魏忠贤的大肆渲染下,赵宗武的名声早已败坏。
  这背地里骂赵宗武阉党的人也不早少数,单单是被魏忠贤搞过来的,那千余众东林党官员、书生、政敌等群体,就足够证明这一切了。
  赵宗武从中筛选可改造的人才,通过最繁重的,最详细的改造计划,让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接受灵魂改造,既然孙传庭他们都能改邪归正,那么对于其他人也不在话下。
  这被搞过来的一千多人精英群体,刨除老弱病残,那也有超六百余众人选,即便从中培养出一百位合格官员出来,那也是大赚特赚的事情啊!
  名声这东西赵宗武并不在意,只要他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他心里就已经非常的足够了。
  通过与单邀的那些人接触,再结合孙承宗所留书信,以及自身探查到的结果,赵宗武他发现辽西之地的贪腐情况,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如果说不尽早铲除这样的毒瘤,别说是发展了,不被反噬就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对赵宗武来说履行辽东经略的权柄前,他准备把火先烧到最猛烈的地方上去,贪腐,如果贪腐解决不还,那么就谈不上任何改革。
  即便是改革了,可真正革新的还是那些贪官污吏的银库大小,真正去做实事的根本就没有。
  想要去真正整合辽东都司,先行斩掉辽西之地现有贪腐情况,才是这一切都根本所在,时间不等人,赵宗武不是那种被动承受的人,所以他崇尚主动出击,因为主要主动出击,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第038章
整顿吏治伊始
  看着眼前这幅辽东整体地图,上面编纂着各方势力,辽西之地的明军、草原势力犬牙交错,辽东半岛的东海镇、建奴势力针锋相对,周遭更是环绕着草原势力。
  “虽说现如今的辽东拥有一些底气,但是这绝不代表着己方势力,已经到了高枕无忧的地步,恰恰相反现在拥有的一些底气,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扎稳根基!”
  一想到辽西之地,那令人发指的贪腐情况,赵宗武这心中的怒火,就是止不住的沸腾。
  大明朝廷每年从穷苦百姓身上,费尽心思抠唆下来那带有鲜血的白银,甚至有些地方即便出现灾荒,可每年交付的税赋,一文钱都不能少,有多少穷苦百姓为此家破人亡?
  可即便是这样,这些贪婪的官员却丝毫不顾及,心中更是没有丝毫怜悯,就好像那些穷苦百姓的死活,跟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不耽误他们享乐,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有多少官员每天享受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穷苦百姓家破人亡的基础上?!
  他们的确是稽首,的确是没有政治倾向的透明人,甚至于不配称之为民,可这并不代表着这些穷苦百姓,就不会迸发出他们的怒吼!
  “现在尚不能动广宁诸地,局势尚不明朗,如果这般迅速的就下手,一定会引发大的混乱,温水煮青蛙的效果是最好的,用最温和的方式,做到逐步解决现有疑难杂症的效果。
  当前对辽东来说局势尚算和平,在这种前提下,先行把控好辽西走廊,山海关重镇才是关键所在,既然如此,那么此次就先把重点放在这一块。”
  看着眼前的地图,赵宗武心中一直在盘算着,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辽东现状,他准备先从山海关、辽西走廊下手,只有真正把控住辽东命门,那么自己做的一系列革新,才有不受管控的底气。
  想清楚这一点后,赵宗武便言语坚定地说道:“来人,传本侯将令,命王锡斧携本部组建驻防军精锐核心,即刻乘海军舰队群,奔赴山海关完成既定计划部署。”
  “是,侯爷!”在旁静候的亲卫听后,当即躬身说道。
  早在赵宗武奔赴广宁前,参谋本署便制定了一系列计划,这其中就有命驻防军精炼内部,随时待命出发接替地方驻防的事宜,原本想着是先行接收广宁等地驻防,但现在赵宗武想想,还是先把握住辽东命门,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与那些在原有轨迹中就任辽东经略不同的是,赵宗武相比他们,要拥有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拥有强悍的兵权,有了这一点做保证,这使得他做任何事情前,其实都不用过于的瞻前顾后!
  这也是为什么赵宗武敢于按照自己意愿走的根本。
  因为老子根本就不怕你们!
  落后的通讯条件,给予了赵宗武很大的操纵空间,依照此类先决条件,赵宗武在接下来的十余天,除了跟赵率教、孙祖寿等一应可用之才探讨辽东兵事发展外,在其他地方并无太大的表现与作为,这样的情况也让很多人心中都起了轻视。
  哼!
  这说到底就是个莽夫出身,除了会行军打仗以外,其他的事情那还不是要全部依靠他们?
  这人总是会过高的抬举自己,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就好像自己才是这世上最牛掰的人物,他们就是不会换位思考,思考自己如果在那样的位置上,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这一切?
  理性者少之又少啊!
  赵宗武先给人的感受就是这样的,他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与看法,他更不在意外部的环境怎样,他只是坚定不移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哪怕是被人曲解为傻子又如何?
  只要自己能够达到预定目的,所有的一切,他都不是特别的在意。
  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以王锡斧为首的驻防核心,分别接管了山海关重镇,辽西走廊诸卫,在这期间处置了一大批贪腐的将领、官员,根本就没有给任何人,任何反应的机会。
  与东海镇新兴军勋势力相比,在辽西之地也盘踞着一股势力,这是一支旧有的辽东军勋势力。
  之前是以李家为首,但后来随着李家的投效建奴,也宣告着这股势力衍生出更多小的群体,此现如今的他们各自为战,各自敛财,明廷每年调拨了大笔辽饷,多半都被他们给上下其手贪腐了大半。
  谁敢相信短短数日的查处,竟让赵宗武在山海关重镇、辽西走廊诸卫聚拢了不下七百余万两白银,更让人瞠目结舌的还在后面,原本山海关重镇、辽西走廊诸卫,加在一起有九万余众的大军编制,可最后满打满算居然只有五万余众,其中山海关就占了四万余众……
  喝兵血、吃空饷的现象之严重,令人是愤怒不已!
  如果说这样的军队不去改编,不去改造的话,那么被一战击溃的境遇必然会再度发生,为了确保该地区的绝对安全,赵宗武便命王锡斧全权负责山海关整编、辽西走廊诸卫整编,既然是内部核心,那么单纯以地方驻防解决就好!
  当然出现这样激烈的波动,最后肯定是瞒不住的,尤其是大量将领、官员被处置,这待在广宁的辽西高层将领、官员,在得知这样的消息后,那更是人心惶惶、义愤填膺啊!
  可是即便他们再激动又有什么用?
  赵宗武事情都已经做完了,该出动的势力都已经出动了,难不成你们要玩一波反抗筹码?
  那好啊!
  赵宗武他正愁无处杀人呢!
  事实证明这世上多的是,那种不怕死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太不自量力了,他们觉得想搞掉赵宗武,是非常轻松的事情,既然提意见不行,那就干脆玩大罢工吧,看看你个狗日的能奈我们何?
  既然想玩大的,那赵宗武肯定不介意玩一场大的,反正能快刀斩乱麻,这样的事情也是极好的。
第039章
平辽侯的威势
  在大明官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想确保你官运亨通,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装糊涂一些,不然你凭什么获取你想要的官位?毕竟大家都是一类人!
  正式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使得很多时候大明官场被迅速腐化,辽东都司就是这样的一个形式。
  为什么说辽东都司在短短数年的时间,被建奴大军来了一个反复蹂躏?
  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官员不办人事,再加上大明其他地方存在着汉奸走狗,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不惜背叛祖宗!
  晋商就是其中的傻逼代表!
  赵宗武成名之初,凭借的就是自身强悍的武略,他不是没想过依靠和平相处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京城的时候他就试图去做过,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这些人根本就不领情啊!
  为了避免被人干掉,那么他只能做个狠心人,去把这些自以为是的人干掉!
  以广宁为首的辽西之地,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通俗些说就是原蓟辽督师孙承宗,制定的战略部署,在广义上来说是好的,他是基于没有任何贪腐情况下的前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步步为营,不断把固有的防线推到建奴已经攻占的疆域前。
  但出身书生的孙承宗,虽说战略部署的确一流,但是在具体的扑杀辽东贪腐武将、官员上,就显得比较优柔寡断,甚至于说为了辽西之地平稳,他对于此类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是因为孙承宗在这一方面,有着非常不明朗的态度,使得辽西明军失去涅槃重生的机会,虽说把防线推到了前沿地带,但是更多的却像是吊着一口气那样,不断续着辽西明军的命。
  赵宗武跟孙承宗不一样,他是宁可让职务空缺,让治下疆域缩小,让麾下军队浓缩,他也绝不能忍受麾下有贪腐情况!
  要知道东海镇创立至今,因为赵宗武他对贪腐的零容忍,使得东海镇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一起大的贪腐情况出现。
  杀伐果决的他,怎么可能会向这些蛀虫低头?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赵宗武决定三把并一把,争取一次性彻底解决,寄生在辽西之地的蛀虫。
  每年数百万两的白银,如果说利用好的话,那不出三五载恢复辽东都司的繁荣,那不是不能实现的愿景。
  因为心中很清楚,现如今盘踞在辽西之地的蛀虫,多半是一个个小的集体,他们并非是一个整体存在,因此对于他们,赵宗武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前段时间召集赵率教、孙祖寿、王世钦、尤世威、尤世禄他们约谈,一方面是交流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在把握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有贪腐的趋势,如果说没有,那么下一阶段就会重用他们。
  军队向来以强者为尊,赵宗武带来的两支整编完毕的强军,便让赵率教他们从心底里表示认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被建奴蹂躏到今天,在他们心中的想法就很纯粹,他们就是想干翻建奴大军!
  或许这其中还有一些小的心思,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是那般苍白。
  为了确保辽西之地彻底的,干净的被梳理,赵宗武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表演了一场非常完美的演出,更为重要的是,他想借助这场演出让袁崇焕心服,哪怕口不服,这问题都不大。
  袁崇焕此人其实算是统筹型人才,在指挥作战上或许存有歧义,但是统筹大局观还是可行的,擅杀毛文龙,那是他内心的骄傲导致的结果。
  这一杀不要紧,直接把那时明军在辽东地区,微妙的态势彻底打破了。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虽说赵宗武、袁崇焕并没有出面对弈,但是私底下他们已经对弈了六个回合,不出意料的,这六场对弈都是赵宗武取得了胜利。
  而在这六场对弈之后,赵宗武遣派满桂部、祖大寿部,彻底坚决的肃清了辽西之地的所有蛀虫,现如今的辽西之地,多半都处于军管状态。
  鲜血染红了辽西之地,属于那些贪官污吏的哀鸣响彻四方,已经麻木的辽西百姓欢呼雀跃,已经被压迫到喘不过来气的辽西明军欢呼雀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