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510

  “去吧,由你掌控,本公一万个放心。”赵宗武轻拍其肩膀,鼓励道。
  当陈奇瑜拿着记得满满的小册子离开时,赵宗武盯着眼前的地图,内心深处满是亢奋,终于要跳出这个沉闷的京城圈子了,终于要做进一步加重他麾下权柄的事情了。
  看似这一次他损失了很大,但实际上真正获取利益的就是他。
  离开京城,只要锦衣卫能够按照既定计划稳健发展,那么他在京城的势力,就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
  等他对大明地方的掌控不断加强时,那就是他回过头来收拾张维贤他们的时候!
  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他亲自去办理,因为了解明末风云,所以有些事还需提前布局才行。
第054章
洪承畴的新生
  一直以来这洪承畴在史书中,就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存在,对他的观点也近乎是两种极端。
  亲明者,皆痛骂其实卖国贼,是汉奸走狗,不管是基于怎样的前提,背叛大明,投效建奴,这就是民族的败类!
  亲清者,皆歌颂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朝代完成更换有序,有效降低了所谓的人口死亡……
  但不管是哪一种定论,相信后世人这心中都是雪亮的。
  原先赵宗武的心思,与第一种想法几近相同,但是随着他在大明待得时间越长,也随着其麾下也聚拢了一大批人杰。
  尽管说这些人杰中,有过半在史书中的评价都不怎么好。
  可是在这个已经腐朽到根底的大明,尤其还要从建奴手中抢夺回辽东,那么他不得不重用这样一批人。
  也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使得赵宗武心中的想法,也慢慢改变了很多。
  ‘生在这样一个可悲的时代,忠君爱国是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也是他们每个人都想做成的事情。
  但是这个国度,却用残酷的现实,倒逼着你不断刷新自己恪守终身的底线。
  就是在一次次刷新底线的过程中,他们最终也就会抛弃自己的底线,这人一旦抛弃了自己的底线,那么还会在意旁人的看法吗?
  可又有谁会深思这些问题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要不得!’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所以说赵宗武才会一次次的聚拢,那些在史书中有德性缺陷的人杰。
  用他的想法就是,老子用你是因为你有本事,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就能做背叛之事,一旦做了,那么老子就会将你彻底的抹杀掉。
  好在。
  赵宗武的人格魅力、威望,皆已经深入到辽东上下,这也就使得投效到他麾下的一应人杰,并没有出现让他担心过的事情。
  他们在赵宗武搭建的框架下,尽情发挥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才能。
  用人之道,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国公爷,这是您让卑职调查洪承畴的相关资料。”叶超从怀中掏出一份卷宗,双手递给赵宗武,站于旁解释道:“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洪承畴现任陕西督粮参政,在任风评中下,有司……”
  对洪承畴的理解,赵宗武认为其是一位固执的官员,而洪承畴所处的官场环境,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如果不是因为陕西爆发了农民起义,恐洪承畴就会在陕西官场踌躇不前。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万历二十一年生人,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童年入溪益馆读书,后家贫辍学,后经同族洪启胤得以重返学堂,万历四十三年,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
  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
  看着洪承畴的这份人生轨迹,赵宗武的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别看洪承畴出身洪家这等大家族,可族内也是等级分明,若不是得洪启胤发掘,恐最后也不过是个吏员出身。
  但好在洪承畴有几分天资,这也使得其得以快速起身,同时洪家也借助洪承畴之势,也不断借势扩充自己的势力。
  将手中的卷宗放下,赵宗武看向叶超道:“好,暗旗做的不错,接下来你差遣心腹去陕西一趟,把这则调令亲自交到洪承畴手中。
  随后便着重在陕西布下暗桩,接下来本公要前去陕西平定叛乱,恐许多一手情报,都需要在叛军内部获取。”
  作为赵宗武手中的利剑之一,在他的规划下,不仅要对内具有绝对掌控,同时也要对外拥有超强掌控,情报来源不能只单一的固定在一处。
  待以后登基称帝,暗旗与血杀这两处势力,将会整合成为一个全新的机构,独立于锦衣卫之外的机构。
  叶超道:“是,国公爷。”说完欲转身离去。
  “超子。”但赵宗武却喊住了要走的叶超,神情中带有几分严峻道:“我想了想,这事还是你亲自去办吧,让心腹将调令给洪承畴就行,但是这陕西恐你要跑一趟。
  这暗桩不仅要在陕西布下,也要在山西、宁夏等关中之地布下,我这一次要在关中之地玩一盘大棋。”
  听到赵宗武这般说,叶超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知道了武哥,这一次我就亲自跑一趟,一定不会辜负武哥的期望。”
  作为赵宗武最信任的兄弟,叶超、范天雄那绝对是核心心腹一般的存在,尽管说因为现状,使得他们聚少离多,但是这心中的情谊却从没有变质过。
  赵宗武走上前,重重的拍了下叶超的肩膀,道:“超子,你这一路一定要小心些,不用过快的铺设。
  一定要注意隐蔽自己的行踪,不要想着尽快的去完成暗桩事宜,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定要根据关中的整体大势去调度。”
  叶超笑道:“放心吧武哥,我这也历练这么多年了,从事这一行也这么多年了,这些道理我都明白。
  我还等着武哥你功成的时候多喝几杯酒呢……”
  “去你的吧!”赵宗武笑骂着对叶超讲道:“去吧,过不了多久,我也就要率领大军前去陕西了,到时有什么情况再具体的说。”
  叶超点了点头道:“好,那我就先走了。”
  看着离去的叶超,赵宗武这心中也是了却了一头心事,想要实现让农民起义军蔓延关中的计划,那么这暗中就必须要有势力推动才行,用别人他不放心,唯有用知根知底的兄弟,他才能真正做到放心。
  人生如戏。
  因为他的出现,使得很多人原来的轨迹,都彻底发生着巨变。
  尽管说距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是赵宗武这心中却十分的淡定,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在临走前他还需了解一样重要的事宜。
第055章
阉党,本公让你重获新生!
  北镇抚司,诏狱。
  “国公爷,按照您的指示,卑职已将羁押的阉党官员,分别转移到不同的牢狱,等候国公爷巡视。”沈炼神情淡然的躬身讲道。
  在山东那些年的历练,已经让沈炼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而让其担任北镇抚司的一把手,也是赵宗武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定。
  沈炼性情淡漠,恪守心中奉行的规矩,三观正,懂得取舍,该狠的时候绝不会心软,而北镇抚司,作为锦衣卫中最重要的王牌之一,其坐镇者必须要有几分脾性才行,否则根本就镇不住场子。
  因为赵宗武接管了锦衣卫,这也使得锦衣卫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尤其是京畿锦衣卫、北镇抚司接连出手,抓捕了大批在京官员,这也使得朝中上下对锦衣卫是畏惧如虎。
  赵宗武摆弄着手中的令牌,道:“先把顾秉谦、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他们喊过来,本公有话要问他们。”
  曾经是位极人臣的内阁大学士,现在却成了人人唾弃的阉党走狗,这样的人生阅历,恐是顾秉谦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是,国公爷。”沈炼在听到赵宗武的话后,当即回道,并转身命人前去提押。
  在提押顾秉谦他们的期间,赵宗武向沈炼询问道:“现阶段诏狱中羁押有多少阉党官员,这些阉党官员是否如实供述了自己犯下的罪行?对他们这些年贪墨的银钱是否皆已进行查抄?”
  当初赵宗武之所以留着阉党官员不处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把他们身上的钱财,尽数都榨取的一干二净,因为辽东的发展需要巨量的资金供应,这也得以使得阉党官员,在这次羁押过程中并没有被杀死一个。
  也是这种机缘巧合下,使得他们又能被赵宗武再度利用起来。
  沈炼思索片刻,在脑海中组织了语言后,讲道:“诏狱现羁押3789名阉党官员,其犯下的罪行皆已供述清楚,诏狱会同经历司,对阉党官员进行了详细的罪名排序,其贪墨的银钱皆已转告各区域锦衣卫查抄。
  根据蓬莱商会报上来的汇总单据,此番查抄预估计将获得价值两万万两白银的幅度范围,有关这笔银钱的使用权,经国公爷应允,已经移交到辽东有司。”
  因为赵宗武需要管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很多事情他都需要得力干将来相助,如果说这一次不是沈炼他们的卖力工作,那么就绝不会得到这么一大笔银钱,价值两亿两白银的财富,这能让辽东堆到一个怎样的规模啊!
  据赵宗武了解的情况,就现在的辽东而言,原本规划数年才能充沛的13部军团,现已完成相关人员招募,皆已达到满编战斗标准!
  这可不单单是将士尽数招满啊,在这其中还涉及到武器装备、战马、各类军需等一系列耗钱大洞!
  赵宗武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件事你做的非常好,该是你的功勋,绝对跑不了丝毫。”
  “这并非是卑职一人之功劳。”但沈炼对此却没有大包大揽,相反却讲道:“这中间也有很多兄弟通力配合,如果没有他们在这过程中付出,卑职也绝不可能把这件事,这般迅速的就全部解决。”
  “哈哈,本公果然没有看错你。”听了沈炼这不卑不亢的回答,赵宗武先是笑着称赞,接着便道:“放心吧,是谁的功劳,那就是谁的功劳,这一点你就不用担心了,本公不会落下任何一位兄弟的。”
  而就在这说话间,被羁押有半年多的顾秉谦、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四人,便被锦衣卫缇骑带了进来。
  只是半年多的诏狱生活,使得昔日油光满面的他们,此时皆蓬头垢面,甚至于眼神中还流露着惧意。
  在诏狱这吃人的地方,不管事前是怎样耀武扬威的存在,但进了诏狱,那一切都是恐惧的开始。
  “罪臣顾秉谦、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见过定国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