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510

  因为集束火箭的体积小,所以它们可以大规模点燃,进而朝着敌军高空迸射,随后迸发出来的钢珠,就足够毫无防备的敌军喝一壶的了。
  那一颗颗钢珠,在巨大的势能作用下,轻松贯穿流寇身上所披的皮甲,更不要说,在流寇群体里,更多的多是穿的破衣烂衫,由此所造成的伤害,那绝对是巨大的。
  单单是这一轮射出的百余枚集束火箭,所造成的伤害,就导致城头近千余众流寇直接或间接丧失战斗力,而这其中过半直接就永远倒在了城头。
  “妖术!明军会妖术啊……”
  “快逃啊……”
  对于自己认知中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欢用妖术来概述,尤其是对这样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流寇来说,面对此情此景,他们除了奔逃,就没有其他更好的机会了。
  王自用紧握着手中的钢刀,其刀身上流淌着深红色鲜血,眉头更是紧皱着,语气中带有不甘道:“撤!召集老营将士,朝西门集合,这邠州城我们是不能再呆了!”
  虽说王自用的心中很是不服,但是就眼前的这种情况来说,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带领着麾下将士稳定战局,更不要说这城下的明军,所祭出的一波波闻所未闻的火器了。
  这还没有对战呢,就造成了这等伤害,如果说要是碰撞在一起,那将会迸发出怎样的不可逆劣势呢?
  第一次。
  在王自用的心中,生出了深深地无力感……
  可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他又能怎样呢?
  除了败逃,别无他法啊!
第100章
王嘉胤的愤怒!
  “大首领!您一定要尽快遣派援军啊!”曹贵跪在地上,神情中带着强烈的焦虑,语气亢奋的讲道:“如果说您不遣派援军的话,我家大哥根本就没办法固守乾州!那明军简直太不是人了!
  我军每到一地,还没有在当地站稳脚跟,他们就推出火器来攻,就算是我军搞破袭,可终究没有他们火器强大!”
  作为王自用麾下的得力大将,曹贵被王自用派回西安城求救援,从邠州败退算起,其部兜兜转转打了二十一天。
  而在这二十一天中,王自用也发起过反攻,可除了最初凭借地理优势,占据了一些小的优势外,至于其它的便宜就再也没有占过。
  这过程中,王自用麾下折损了六千余众手下,这中间就有三成,是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老营将士!
  看着神情亢奋的曹贵,王嘉胤是重拍桌案,猛然间站起道:“他王自用是干什么吃的,当初领兵前去邠州前,他是怎么向老子保证的?
  那绝对不会让明军前进一步,这才不过月余时间,就被来犯明军,打的找不回北了?
  还有他高迎祥!种光道!!都他娘的是干什么吃的!
  这一部失利,老子这里还能接受些。
  可你他娘的全部都被压着打,这他娘的究竟想干什么!!!”讲到最后,王嘉胤忍不住心中的愤怒,怒掀桌!
  早先在遣派王自用他们去往各地,那一个个皆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当着他的面做承诺、保障。
  说什么,来犯明军不过就是些土狗罢了,就算是赵宗武他亲自带领着大军来犯,那也一定能够轻松的将其击溃,为进一步掌握西安城多抢夺些时间。
  可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不过短短二十一天的时间,不仅是王自用所部,高迎祥所部,种光道所部,就连盘踞在平凉府的罗汝才所部,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只不过赵宗武这一次的进攻重心,是盘踞在西安府外围的这些流寇势力,因此对于盘踞在平凉府的罗汝才所部,并没有造成太大的致命伤害。
  此次进攻中,也就是张献忠所部,因为其中心是在华阴一带,较远的处于了最外围地带,所以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而根据祖大弼、刘兴祚、毛文龙、尤世禄他们传来的战场反馈,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他们在此战中节节败退,经过了这二十一天的攻打,使得其整体已经呈现出合围西安城的大势。
  曹贵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王嘉胤居然会这般愤怒,同时他在心中也没想到,盘踞他地的流寇头目,也遭受到了明军的重创。
  原本按照他的认知来说,这明军是集结了精锐之师,尽数奔赴邠州,才对所部造成这等危害。
  按照王自用的说法,此番他就是想借助王嘉胤之威,来调度高迎祥他们驰援,合围来犯邠州的明军,从而达到左右夹击明军的部署安排。
  在旁的王国忠见状,嗤笑道:“看你的神情,恐是不知高迎祥他们经历了怎样的重创吧?!
  本将就替大首领告诉你们吧!
  这一次不单单是你王自用所部,除了远在华阴的张献忠所部,以高迎祥、种光道为首的大军,皆受到了明军的制裁!
  并且高迎祥在此次对战中,受到的冲击一点都不比你们少!
  现在知道求援了,当初你们一个个出去时,那趾高气昂的神情怎么不在了?”
  想当初王自用他们在离开时,那一个个的表现,王嘉胤这心中都记得是一清二楚,现在遇到问题又回来了,老子才不会上这样的当。
  王嘉胤冷哼一声,接着便道:“先前西安城遭遇粮食危机,老子才派你们奔赴各地谋发展。
  但现在既然明军不给你们活路,那你就回去告诉王自用,如果说他想要继续活下去的话,那就让他即刻命麾下,对留守地区进行搜刮,同时聚拢百姓回归西安城。
  根据老子的推测,这一次他赵宗武,恐要是让我们全部给吞掉啊,既然这样,还是团结在一起的好!
  如果说他王自用想单打独斗的话,别怪老子丑话没有说在前面,就算是赵宗武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老子也不会救他一次!
  如果他还认老子这个大首领的话,那就让他尽快按照老子的安排行事!现在不是搞其他的时候!!!”
  除了在华阴混的不错的张献忠,此次王自用对盘踞在西安府北部的大小流寇,尽皆都传达了这类话语,尤其是对高迎祥、种光道、王自用他们,那传达的语气命令,也是最严重的一种。
  既然说明军这一次集结了优势兵马,那么分兵对战,绝对不占据任何优势,与其这样被明军逐一击破,那倒不如将分散出去的兵马,再度给聚拢起来。
  并且说这一次的聚拢,那可是将其他地方的底蕴,尽数给收归到自己麾下,就算是赵宗武他再牛掰,麾下战斗力再强,老子聚拢这么多的人,就算是你杀,那也够你杀一阵子的了。
  先前因为发展,王嘉胤选择暂避锋芒,因为赵宗武的名气太大了,所以他这心底也没有底气,看完这一次,赵宗武作为他的敌人,那可以说是步步紧逼,这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陕南地带,王嘉胤他是说什么都不愿意轻易放过啊!
  以西安城为首的地方,那可以说是陕西最繁华的地带,如果说他能够盘踞在这里潜心发展,那么以后所取得的成就,绝对不是简单二字所能形容的。
  随着享乐的时间增长,王嘉胤这心中,就越不想放过眼前的一切,如果说就这么轻松放过的话,那他以后也就是这样的成就了。
  但是如果说他能够坚持下去,并且战胜这位大明战神,那么他以后就能享受更多的东西,乃至后续取得至高无上的荣耀,那也不是不行的。
  所以说为了心中的执念,王嘉胤这一次选择迎难而上!
  他要对战赵宗武这个可怕的男人!
第101章
王嘉胤的新战略
  战事比王嘉胤想的要迅速。
  当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等一应流寇头目,被王嘉胤下令撤归西安城时,就已被祖大弼、刘兴祚等部,因迅猛的攻势而接连败退。
  乾州、泾阳、三原、高陵、临潼、渭南等地接连被收复,也让西安城被镇压军给包圆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他们,虽然在战事上打不过祖大弼、刘兴祚他们,但因为祖大弼他们每攻打一地,需要在当地建立相对健全的机制,这也让他们得以有机会,裹挟百姓向西安城逃奔。
  但这让地方上的士绅倒了血霉。
  经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士绅,面对穷凶极恶的流寇,固然他们家中有家奴、佃户,可与见过血的流寇相比,那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或许这些流寇,不是久经沙场的华夏陆军的对手,但是对付几个强壮的家奴、佃户,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另一方面,赵宗武也十分愿意见到这一幕的发生。
  虽然说这对于地方士绅是不公平的,但是为了重塑一个稳定的地方政权,那么终究是需要有一部分人被清除的。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流民的生存,赵宗武就只能将被清除的群体,尽数放在了地方士绅上。
  西安城。
  “你们都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不到月余时间,就闹出这样的不利局势!”王嘉胤神情冷然的看着众人,语气中更带有不善道:“老子把你们遣派到西安府地方,不是单纯的让你们去作威作福的,就算是他赵宗武麾下兵马再强,也不至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西安府的北部尽数丢了吧!!!”
  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金刚、混天王、蝎子块拓养坤、点灯子赵胜、不沾泥张存孟、张妙手等十余位流寇头目,神情低沉的坐在位上,面对王嘉胤的叱责,根本就没有一丝反抗的底气。
  见到这一幕,王嘉胤强压着心中的愤慨,道:“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留下,其余都他娘的去整肃麾下兵马去!老子不想在见到,赵宗武领着大军来攻西安城时,你们还能做到一战不到就溃逃!”
  当听见王嘉胤下达的逐客令后,金刚、混天王、蝎子块拓养坤、点灯子赵胜、不沾泥张存孟、张妙手他们皆神情一松,下意识看了眼坐在前端的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三人,心中带些喜意的就离开了。
  反正挨训的不是他们,就这一点,就足够他们高兴的了。
  空荡荡的正堂,只有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四人在这里,外面更有王国忠、张立位领兵把持着。
  “现在的情况对我们来说十分的不乐观。”罕见的,王嘉胤没有生气,看了眼神情低沉的三人,语气平和道:“根据眼下的情况来看,赵宗武想取得的部署,就是先难后易,虽说罗汝才、老回回他们,在陕西其他地方混的风生水起。
  但就眼前局势分析来说,赵宗武他必然会放弃,对陕西其他地方起义军的征讨,明军已对我西安城呈现围攻包围之势,那接下来必然就是对西安城发起猛攻!
  这样一来,我军在西安城的时日恐不多了。”
  与刚才暴怒的状态完全不同,此时的王嘉胤是那么的冷静,说这些话时,仿佛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见王嘉胤这般,这反而让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他们有些不适应了,彼此看了眼对方,眼神中更流露出几分不可思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