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510

  也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使得缺钱的赵宗武,就把目光放到了这里,既然说这些权勋官绅,只会用钱去享乐,那么还不如把这些钱,都用到发展的正途上去。
  为此,远在大同的赵宗武,下达了天字号令,用以劫掠南直隶的财富。
  崇祯七年六月中,倭寇自长江口出入,入南直隶境,对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境大行烧杀抢掠之事。
  除少部流民被意外‘杀害’外,此番来犯倭寇,奔袭南直隶境内,就好像提前打探清楚了一般。
  对南直隶境内,上述诸府的权勋官绅,实行了最为致命的劫掠,一夜之间诸府境内的权勋官绅,其财富尽皆回到了解放前。
  也因为这般,使得留守金陵城的权勋官绅,那一个个皆怒发冲冠,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的权勋官绅,开始大派兵马,誓死也要追杀这群倭寇。
  金陵城·逍遥楼。
  “你们听说了吗?此次倭寇来犯,单单是魏国公府上,就折损了不下两千万两,要不魏国公怎会如此愤怒!”
  在义聚阁中,一位穿扮似游侠的男子,手中握着烈酒,双眼略带迷离的向左右讲述着。
  “嚯~两千万两,你这是从那里得到的消息啊,不过想想也是,这些年因为蓬莱商会,也让松江府的这座临海之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单单是每天络绎不绝的海船,就络绎不绝啊!”
  “谁说不是呢,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倭寇来袭,恐魏国公他们手中,到底有多少财富,恐不会有人知晓!”
  “说来也是奇特,这倭寇来犯,放着近处的百姓不杀,单单是有目的的向各处要冲之地奔袭,直截了当的就行劫掠之事,当真是奇哉妙哉啊!”
  作为金陵城的另一处传奇,这逍遥楼坐落于秦淮河畔,其规模之大,令左右尽皆避让三分,作为落寞官绅之子,在金陵城一手创造的逍遥快和之地,其背后不知暗藏着多少势力纠纷。
  更为神奇的是,作为这座逍遥楼的主人,徐宁或多或少与大明的两位魏姓国公,存在着某种关联,当然这些也都是所谓的坊间流传。
  自幼生长在世野间,这让徐宁没有那固执的偏见,对于一切朋友,无论他们是什么出身,只要是能够聊得来的人,徐宁都能与之搭上关系。
  因此在督建这座逍遥楼时,更是开创性的建造了双子楼,左以平民之家为消遣,名义聚阁;右以权勋士绅为消遣,名醉仙阁。
  逍遥楼两阁的装修、营建几乎一致,只不过想进这逍遥楼,必须要有才华方可,寻常人等、平庸之姿,根本就接近不了这逍遥楼。
  这也使得逍遥楼,在十年发展的阶段中,逐步成为了这金陵城中的一奇。渐渐的金陵城中一切情报、交易、私下等事宜,皆汇聚到了这里,说逍遥楼是金陵城独一无二之地,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不在南直隶境内,刚出来没多久的倭寇之乱,就已经有情报,出现在了逍遥楼。
  不仅是在义聚阁这边讨论一片,就连在醉仙阁也是如此,而他们在一起讨论的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汇总到徐宁这里,由他来筛选这中间是否存在着有用的情报。
  “徐宁,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如果不是你逍遥楼在这中间出力,恐这一次劫掠南直隶权勋官绅的计划,根本就不可能这般顺利!”凌云铠把玩着手中的精美瓷器,嘴角扬起几分笑意道。
  徐宁坐于紫檀座椅上,笑着道:“这些都不过是分内之事,指挥使大人万莫太过在意。”
  “都说你徐宁胃口大,之前我还不是很相信,今日一看果不其然!”看着神情淡然的徐宁,凌云铠笑着指向他说道:“单单是这次劫掠,就有不下两万万白银规模的财富被劫掠一空,有了这样一笔银子,我辽东便能继续完成既定部署。
  怎今日听你这么一说,就好像是我们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徐宁笑着说道:“指挥使大人可别在这调侃卑职,规划部署数年之久,最终成功从南直隶劫掠走这么多的财富,卑职这心中极为亢奋,只是行事多年的严谨,使得卑职表面并看不出喜悲。”
  因为赵宗武的出现,使得整个大明,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迹,单单是这个四国公辅政,就彻底改变了大明政坛。
  诸如坐镇京城的张维贤他们,近些年为了能够巩固自身权威,加强聚敛财富的能力,便与盘踞在江南之地的权勋联系在一起。
  作为大明老牌权勋势力,尽管说他们在明面的朝局上,并不占据任何的优势,但是这私底下投效到他们麾下的人群,那绝对是数不胜数的,其麾下拥有的势力,那更是盘根错节。
  在政治这一腹黑地,根本就没有从一而终这种说法,就提这分羹的利益,虽说前有赵宗武与张维贤他们,为了获取京城权柄,就以蓬莱商会的利益作为连接,但是这同样也不妨碍,蓬莱商会与其他权勋,其他权勋与张维贤他们,再度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因为江南这处地方,实在是太好太重要了,所以说这里聚拢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而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海贸,也使得南直隶变得愈发富裕。
  也是因为这样的前提,才有了徐宁出现在金陵城,在得到暗中扶持后,逐步用自己的能力培植势力,能够游走于金陵城权勋官绅之间,而不让一人对他生出厌恶,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能力。
  凌云铠指着徐宁笑道:“如果不是因为老子跟你共过事,单单是你这副桀骜不驯的嘴脸,老子不知要打你多少次!”
  “那指挥使大人就要想好了。”徐宁听着凌云铠的威胁,满不在意地说道:“虽然你在金陵城有诸地衙署,可是要传出锦衣卫的东南指挥使大人仗势欺人的消息,恐接下来指挥使大人的日子,可不太好过了啊!”
  听完徐宁的回答,凌云铠先是一愣,接着便笑骂道:“到底是说不过你,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尽管说这一次劫掠南直隶,并没有出现什么隐患漏洞,但是为了扫除我部嫌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必须要让这金陵城的风向标彻底转变。
  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做到查漏补缺,争取让一些遗留的嫌疑自我毁灭,这件任务很艰巨,国公爷的意思,是尽可能的不要暴露,我们麾下在这些年培植的势力。”
  尽管说赵宗武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在这样一个阶段,与大明众多势力直面应对,因为这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用流寇的方式,用天灾人祸的方式,让那些旧有的势力消散,这对于赵宗武来说,才是最为有力的局面。
  能够借助外力去扫荡现有的魑魅魍魉,这对于赵宗武来说,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说他还要继续蛰伏,直到他能够一举改换天地的时候!
第036章
锦衣卫之金陵笑笑生
  “国公爷!此番我等一定要严查,这等规模的倭寇,能在短短七天的时间,迅速攻占三府之地,并且这般精确的寻得,屯驻有大批金银、辎重的场所,恐这件事的背后,有人想要倾覆国公爷的势力……”张笑生手中拿着一把扇子,指着眼前的南直隶舆图,神情凝重地说道。
  徐弘基面色阴沉的盯着,眼前的南直隶舆图,声音低沉道:“本公当然知道这中间有猫腻,这股倭寇十分狡诈,自始至终就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对于本公来说,就是最大的线索。
  受这次倭寇之乱的影响,我金陵城权勋官绅,受到损失的不计其数,按照这种推断来算,此次倭寇的内应,必定来自于北边。”
  尽管说,以徐弘基为首的南直隶权勋官绅,与张维贤、朱纯臣、徐希形成了政治上的盟友关系,但是百余年形成的隔阂,也使得他们之间存在着不信任基础。
  虽说大明权勋名义上是一体的,但是人心却是这世上最复杂的东西,因为一些小的矛盾,带来大规模的冲突,这也是非常现实的一件事情。
  正如那徐希、徐弘基,从血脉上来论,他们皆拥有同一个老祖宗,但是这中间因为出现了偏差,使得他们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
  因为一场靖难之役,使得大明权勋势力,被硬生生分割成为了两股群体:洪武权勋、靖难权勋,此后虽说也有各类风骚人物上位,但是做到与国同休的,还是以这两大群体为主。
  也因为这样的情况,使得以徐弘基为主的魏国公一脉,自此便留在了金陵城,为大明朝看家护院,尽管说魏国公府,在南直隶的权势,一向都是最顶尖的存在,但是毕竟大明的核心在京城……
  张笑生神情中带有几分凝重,看了眼徐弘基身旁的人群,岔开话题道:“国公爷,此事我等还需再斟酌,绝不能这般轻易地下结论。
  虽然说我等要调查真相,可是就眼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说想要保持这种对外的压力,那么首先就必须要确保金银支持,唯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势力。”
  先前碍于徐弘基的威势,这坐于左右的权勋官绅,并没有叽叽喳喳的乱发言,可在听到张笑生的这段话后,那一个个就不在淡定了。
  “张首席说的没错!国公爷,就算我等想要调查真相,可是这眼前的生活,我等也必须要过好啊!”
  “没错!没错!我伯爵府现在都已经揭不开锅了,如果说不想办法聚敛财富,那根本就没法生活了!”
  “国公爷……”
  在世人面前,这里的每一位权勋官绅,那都是倨傲的存在,根本就不会正眼理会那些凡俗,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一群蝼蚁般的人物,又怎配与他们一同共事呢?
  也就是聚拢在徐弘基等老牌国公身前,他们因为日渐牢靠的利益,使得他们放下了最初的桀骜,一心想着尽可能多的捞取银子享乐。
  张笑生的回答,让坐于主位的徐弘基,神情间带有几分踌躇,看了眼坐于左右的权勋,言语中带有几分犹豫:“如果说我等真要这般做,恐朝廷会有什么其他想法吧……”
  张笑生笑着讲道:“国公爷多虑了,对于这件事,除了联盟内的人知道外,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即将在松江府督建的新城,来自于我等金陵联盟之手。
  为了打乱外界的目光,国公爷您可以聚拢几位傀儡,通过他们的名气,去做我等想做之事。
  我以为提出在松江府督建新城的林帆就非常合适,一来他在松江府拥有不小的名望,乃至在南直隶也有不小的名望,再者能白手起家,做到今天这一步,那林帆一看就是个聪明人,与聪明人打交道,他们知道自己的跟脚在那里。
  如果说国公爷不放心的话,可以引进多股势力,使得他们一同督建松江府这座海贸新城,以辽东金州城的发展理念,来打造出一座真正的聚宝盆,届时就算是远在京城的朝廷有想法,那么我们也可以用银子去摆平!”
  作为魏国公府的首席,张笑生的出现,使得魏国公府在短短五年的时间,便累家做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因为他从中与各方势力斡旋,使得徐弘基这些年得到了许多大的利益。
  而在经过了五年时间的考验期后,徐弘基对于张笑生,那是绝对的信任,在魏国公府内的诸多秘密,就没有他张笑生不知道的存在!
  就以这次要在松江府督建的新城,先前徐弘基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他不敢在松江府,这般大张旗鼓的督建起来,一座在规划初期就能让人口规模达到三十万众的临海巨城。
  按照林帆所提供的想法,松江府可通过蓬莱商会,向其大宗引进水泥等先进建筑材料,借鉴辽东在督建金州城的成功经验,在东南沿海打造出一座临海巨城,做到截流辽东海贸的目的。
  如果说这样一种想法,真的能在现实得到贯彻,那么单单是每年收取的赋税,就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若算是各家参与进来的海贸往来,那简直是……
  徐弘基认真听取了张笑生的建议,但是这心中多带有纠结,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倭寇之乱,以徐弘基他的性格,绝对不会轻易去触碰这样的事情。
  尽管说这后续能带来海量的利益,但是承担的风险,同样也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他在朝野中没有坚硬的话语权,如果说他能拥有像张维贤那样的权利,别说是一座巨城了,就算是再来个十座又能怎样?
  “国公爷!这件事您就松口吧,就算是我等不能在表面站出,那么我们可以像张先生说的那样,培植一些傀儡来先期打幌子啊!”
  “这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吗?如果不是因为这该死的倭寇,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种境遇!”
  “国公爷……”
  张笑生的话,引起了在场权勋官绅的强烈认同,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先前还能暂时压制住内心的贪婪,毕竟他们手中都是有资本的主。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海量的财富被劫掠一空,奢靡的生活没了根本支撑,那种苦恼恐在座的权勋官绅,要比其他人理解的更为透彻吧。
  尽管说徐弘基被推举为金陵联盟的话事人,这让他享受到了很大的权利,但是另一方面也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面对众人给予的压力,徐弘基最终还是松口道:“张先生,这件事一定要做的小心谨慎,既然这事是林帆提出来的,那么就让他牵头做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他根据金州城做的规划,我等可先期做寻找些有底蕴的人,让他们去往各地打熬根基,这样一座巨城,不能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一次建造完毕,可先期用分摊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存在,能够立得住跟脚。”
  听完徐弘基的话,张笑生点头道:“国公爷您放心,具体怎样操办我懂,一年前考察的人选,其实就可以拉进这次行动中来,既然他们想要投效到国公爷麾下,想借助国公爷的羽翼再度腾飞,那么他们也要展现出应有的实力才行!”
  徐弘基道:“张先生做事,本公一百个放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