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510

  而其中为赵宗武而亢奋的,要多上许多!
  当然,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去应对此番来势汹汹的建奴,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极具默契的略过。
  “国公爷说的极是。”一直沉默不言的卢象升,此刻站出说道:“建奴不除,我边地发展就永远也谈不上稳定。
  先前因为要发展辽东地区,要发展海外地域,诸多必须要发展的前提,才使得我部对于征讨远遁于奴儿干都司的建奴势力,一直存着的就是不主动招惹的策略。
  现在我部发展到今天这程度,也拥有了一举荡平建奴势力的基础,既然建奴要犯我部势力,那这一次就不能再让建奴挣逃出去!!!”
  对卢象升来说,他内心深处尽管侧向着大明,但是他更在乎华夏一族的百姓,在内忧外患间的具体抉择上,卢象升依旧是坚定不移的选择了后者。
  赵宗武点点头道:“对于辽东镇发布的一级战斗警备,本公持赞同意见,就如建斗说的那样,建奴才是我部需要直面应对的敌人,我部日后想要拥有更大的发展,身边不存在任何威胁我们走出去的势力,那么就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铲除这个骨子里就满是侵略的族群!”
  虽然在前文中曾多次提到,赵宗武因为自己手中需要管理的事太多,以至于他在心中都有些想遗忘掉建奴这支势力,可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又怎会轻易让他忘却掉这些呢?
  如果华夏一族想要真正走出去,那么在身边就不能有任何的威胁,现阶段因为他的缘故,使得棒子、矮子、蛮子皆屈服于华夏一族的脚下,并且依照着固有的模式,不断让华夏一族夯实基础。
  同时因为海军的快速扩充,使得海外地区,已经有了华夏一族的一席之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巩固固有基础的前提下,再度向着辉煌迈进!
  可是对赵宗武来说,华夏一族如果想要真正昂首挺胸的迈出去,那么就必须要彻底铲除掉身边的威胁。
  “国公爷说的没错!”范天雄赞同道:“卑职也赞同启用一级战斗警备,建奴用了八年的时间,就能聚拢三十余万众兵马,甚至于这些还不是建奴的全部实力,如果我们因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军队的快速发展,从而蔑视这个曾经的劲敌,那才是这天下最傻最傻的行为!
  想当初为了平灭建奴之患,我部不知损失了多少兵马,而在国公爷您带领我部征讨建奴前,在辽东的明军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兵马。
  作为我部一直以来的强敌,用一级战斗警备,那不仅仅是为了正视敌人,同时也是为了正视自己!”
  作为九边帅府宣抚本署的署长,范天雄所想的更多,这些年因为军队的快速扩充,麾下战斗力的快速提升,这也使得其中一部分人,在心中滋生出来了骄纵之意,这在范天雄眼中看来,那是绝对不能有的现象!
  就算这一次没有建奴来犯事件,范天雄他还会用其他方式,来正面解决这一问题。
  “伯道说的这些,其实也是本公在这段时间,一直在心中思考的想法。”赵宗武点点头道:“对我军来说这些年的发展实在是太顺了,顺到让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是九边帅府的兵马出动,那必然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尽管说我部华夏陆军,华夏海军,的确是这世上最强悍的兵马,但是戒骄戒躁,其实应该是军人应该恪守的本分!
  但是这些年来,本公慢慢的也感知到了一些人的骄纵心理,当然这不单单只有九边帅府存在这种情况,在政务院中同样也有这种情况!
  借助这次战争所提出的一级战斗警备,本公决意暂停辽东提上第三个五年发展计划,但没有步入到实际实施阶段的地方发展部署。
  但同时也为了考验辽东地区的自我能力,在一级战斗警备发布之日起,除了要确保对战建奴所派军队的一切所需外,辽东地区还必须要确保正在施工阶段、实施阶段的第三个五年发展计划。”
  尽管说一级战斗警备的明确,地方上的一切重心,都必须要围绕着军队战斗所需开始,但是另一方面辽东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不可能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就真的彻底停转下来。
  如果真要这样做的话,那对于辽东的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存在。
  所以在听到赵宗武这般说后,以孙传庭为首的政务院众人,这心中其实是异常亢奋的,尽管说这对于他们来说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可是辽东并没有因此这场战斗而彻底停下来,这对于发展地方的肱骨来说,是最值得庆幸的事情!
  孙传庭舔舔嘴唇道:“国公爷您放心,就算是这一次经历再大的战斗,我政务院也一定会衔接好其中的关联,不会让奋战在第一线的将士们,短一口吃的,缺一把火器!为锻炼政务院战时能力,卑职恳请国公爷能下令调转政务院办事节奏,从此次会议结束后,政务院将进入到战时状态!以此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
  听了孙传庭的话后,赵宗武笑着道:“好!既然九边帅府能够调转状态,那么本公相信政务院也能做到这一步,一切都是为了彻底铲除掉建奴这一心腹之患!”
  对于麾下势力能够自如转化战时、民生治理状态,赵宗武这心中还是很乐意的,毕竟检验一方势力是否强劲,这种临时转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的突出重要!
  所以他非常乐意看到这一幕。
第060章
大手笔!!!
  各种琐碎的事情,经过一次次探讨后,最终得到了解决。
  现在所有的聚焦点,都将围绕着,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出军解决来犯建奴。
  “国公爷,根据此次参谋本署做出的战争推演,此番建奴想要达成的战略目的,恐绝非漠南地区。
  依照这些年,参谋本署排查九边防线所知,站在建奴欲反攻的角度来看,此次建奴出现在漠南地区,恐想要达到的目的有多种预案。
  预想一是经由朵颜、归化城两地,实现攻略北直隶、山陕地区的实际谋略;
  预想二是借助我军被吸引的目的,达到反攻辽东、半岛的实际谋略;
  预想三是想借助出兵漠南地区,搅乱我部在草原的相关布局,同时寻得我部出错,届时在相机行事!
  根据不同的预案,参谋本署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
  见相关事宜皆已了结,陈奇瑜便将此次参谋本署,紧急进行推演的结果讲出,经过这些年的磨炼,参谋本署已经成长为了一支具有高强度反应能力的战争筹划、推演中心。
  赵宗武麾下许多决策性的布局,都是来自于参谋本署的手笔,诸如谋划流寇势力一事,正大光明的谋略皆来自于参谋本署,唯有那些隐晦的部署,才来自于秘书监的妖孽。
  经过这些年的配合,赵宗武心中十分信任参谋本署,对于麾下的所有分属机构,也同样十分信任,精简的机构,使得办事效率大大提升。
  别看这是参谋本署,用了极短的时间,所做出的推演预案,但是在这背后,却有着极多的基础保障,每年单单是来自建奴的情报,就足以让一些人感到头痛至极。
  每个人进入到赵宗武麾下势力,那都拥有着属于他们不同的职能,若想在赵宗武麾下不干事,不管事,混日子,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宗武点点头道:“不错,推演预案皆有迹可循,参谋本署不愧是九边帅府的中枢所在,这三种预案,具体体现了建奴可能做出的行为。但是你们忽略了这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讲到这里,赵宗武却话锋一转地说道。
  此言让在场众人皆为之一愣。
  陈奇瑜躬身道:“还请国公爷指点。”
  “指点倒也谈不上。”赵宗武脸上带着笑容,挥了挥手道:“其实这说来,也不怪你们参谋本署。
  尽管说这些年本公依旧领兵,但那只是名义上的统兵,具体的战事,却是交于在座诸位,以及各镇总兵官,各部军团指挥使,来实际统帅的。
  既然建奴当初是从本公手中溜走的,那么这最后一战,还是要由本公亲自解决,想来本公已经很久,没有与真正的强敌对弈了!”
  到了赵宗武这样的程度,很多时候他不能轻易涉险,但是就眼前的实际情况,让强龙老老实实的待着,这明显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
  但是当赵宗武讲出这些想法时,在场众人皆流露出了不同的神色。
  什么?
  什么?!
  您老不是在开玩笑吧,难道说此去平定建奴之乱,您老还准备亲自领兵前去吗?
  当赵宗武想要表达的意图,被在场众人猜到时,他们这心中皆震动不已。
  尽管说有些时候,他们会因为从属关系而变得纠结起来,但是从另一方面去考虑,他们对于赵宗武也多是真心实意的。
  在他们中间,与赵宗武共事最短的也有七年之久,最长的甚至已经有十四年之久,在这么漫长的相处中,你要是说他们之间没有情感,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事情。
  人非草木。
  陈奇瑜皱眉说道:“国公爷万万不可!此番辽东镇虽说传来了前线情报,但我部对于建奴的真实情况却并不是最为把握,如果说对于建奴兵马揣测出现了错误,如果参谋本署对于建奴出战意图推演出错误,若使得国公爷您因此涉险,那对于我部是绝对的不利啊!”
  因为相处时间久的缘故,使得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袁崇焕、张壶、陈雄、周延儒、温体仁、杨景辰;陈奇瑜、范天雄、洪承畴、祖大寿、丁悝、赵宗林、赵率教、李赟、孙祖寿他们,在平常时没有太多想法,可真若是让赵宗武身处险境,甚至于说赵宗武出现了任何意外,那么这个看似蒸蒸日上的势力,恐会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赵宗武看似在这十余年间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但是真要是细细罗列的话,赵宗武他做出的贡献,还真是数不胜数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群体能够凝聚在一起,如果说真要是换一个人来做,他还真不一定有赵宗武现在做得好!
  而能让一个五湖四海的群体凝聚在一起,除了说当今皇帝外,貌似其他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吧。
  尽管说在场众人中,这心中多少还对大明心存侥幸,可是现实却已经改变了他们治理下的地方,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内心,因此说赵宗武走向这最高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国公爷!您一定不要冲动啊!此次征战不比征讨流寇,这中间存在的隐患实在是太多了……”
  “建斗兄说的没错,国公爷,此事绝不能这般草率的做决定!”
  “国公爷……”
  也是接着陈奇瑜的劝说,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等人皆向赵宗武躬身劝说起来,征讨建奴归征讨建奴,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一定要亲自前去征讨啊,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绝不能这般轻易就下决定了!
  看着神情亢奋的众人,赵宗武语重心长地说道:“本公知道你们心中在担忧什么,但是这一次本公想的很清楚,本公自辽东征战算起,这已经是领兵的第十四个年头了,而本公之所以有今天这种成就,其实不用本公多说,在场的众人心中都要清楚。
  因为辽东被凶悍的建奴霸凌,因为本公看不惯建奴的所作所为,本公身为堂堂华夏男儿,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同胞被人欺辱,自天启七年到如今,算起来也算有九个年头了,在这九年间,本公这心中没有一天是轻松过的。
  先前明明有机会一举荡平建奴,但是在此后因为种种原因,使得本公最终没有下定决心,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去征讨远遁到荒野中的建奴势力,这一错失战机,就使得本公九年未能将建奴一举铲除!”
  说句实话,在赵宗武的内心其实是有些后悔的,因为在代善领兵远遁奴儿干都司的时候,如果说那时候他能够咬紧牙关,就算是拼尽一切也要铲除建奴势力,那么就不会有现在这种局面了。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那时候赵宗武真要这么做的话,恐还真不一定有今日这等成就。
  毕竟这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
  有时候这战争,不过就是政治的延续罢了。
  说到底那时候的赵宗武,只不过是一位主宰一方的地方大员,在他的头顶上还有着众多大山,尽管说他那时候是大明侯爵,平辽侯,可有些事情也绝非是他所能全部做主的。
  如果那时的赵宗武,能够拥有今日的权势,恐此刻的大明旗帜,恐早已易主了……
  只可惜这世上不存在那么多的如果。
  “国公爷万不可这般想啊!”陈奇瑜劝说道:“就当时我部的实际情况来说,为了收复失地,我军的确是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再者说那时的失地初收,许多地方都变得异常混乱,如果说我部不已稳定地方大局为主,恐就算是将建奴真正击败,那么我部还会陷入到新的矛盾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