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510

  随着努尔哈赤的老去,随着代善的强势崛起,这也使得八旗内在这期间,很自然的就完成了新老交替。
  在八旗的内部,可不存在友善的待遇,因为代善想要尽快恢复元气,所以这注定使得他们最初要不断经历战争,这也使得在征战的过程中,会有那么一批老迈,或者走向老迈的武将战死沙场。
  取而代之的是八旗中的年轻一派,少壮派!
  单看代善册封的十和硕贝勒、十二固山贝子、领兵旗主,这中间的少壮派占了几成?
  在大清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以岳托为首的鹰派已经占据上风,而以莽古尔泰为首的中老年派,在国内拥有的权柄却与日递减。
  同时为了能够巩固王位,代善又扶植起大批的非爱新觉罗子弟的少壮派满族将领,汉族将领,蒙将领,这也是大清逐步走向军国体系的关键所在。
  同样面对代善的制衡,以莽古尔泰为首的中老年派,他们的心中也都很清楚,但是如今的大势牢牢掌握在代善手中,这使得他们除了被动的承受,还能怎样?
  毕竟谁都要为年轻时所犯下的错误买单。
  对莽古尔泰来说,当前作为重要的就是前去科尔沁地域,用投靠辽东明军的草原部族的血,来洗涮他心中的愤怒!
  自老都战败后,莽古尔泰他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屈辱!
  所以他必须要报仇!!!
第066章
进击的大清(下)
  大清经过八年的发展,隐隐已经有地方势力的劲头,但这里终究是苦寒之地,寒冬腊月多过春暖花开,如果不是工业时代,恐此地并不适宜人长居。
  但丰富的资源,使得代善愿意率领着大清在此扎根,因为在他的心中藏着一股怒火,他要让赵宗武血债血偿,要干翻赵宗武兴建的一切!
  满洲勇士生于苦寒,长于苦寒,最后却因为荣华而乱了阵脚,事实证明,经过这八年的摸爬滚打,也让曾经那个乱了阵脚的八旗,再度逼迫了回来。
  恶劣的生活环境,从零开始的艰辛,使得满洲真正回炉。
  大清决策层的阴暗,从没有波及到底层将士中,因为明确的军功封赏,使得他们骨子里的善战,被彻彻底底的激发了出来!
  大清国主,代善的军令,传达到各旗后,也掀起了浪潮。
  此次参战的绿营,两蓝旗,两白旗,草原八旗,可以说是异常的亢奋!
  大清国麾下的草原八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了草原、汉人、野人糅杂的骑步混合队伍,其综合战斗力,要远比曾经的草原八旗更强。
  因为此番征战的是草原地域,所以主体征伐兵马,也必须要与之相对才行。
  对于岳托麾下,代善从没有过担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及这些年的观察,代善知道自己的继承者,只能是岳托这个在大清冉冉上升的帅才。
  或许说岳托的母妃早已亡故,或许说代善对岳托的母妃并不喜爱,但是站到当权者的角度,尤其是当前的大清并不平和,为了能让大清稳固的发展下去,能让他的意志坚定的传承下去,尽管在代善的心底里,依旧存在着疙瘩,可岳托依旧是最佳人选,也必须是他要信任的人选。
  反倒是莽古尔泰一方,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代善从心底里不相信他,尽管说莽古尔泰回归大清后,代善依旧选择重用莽古尔泰,但是明眼人皆能看出,代善是借助此次机会,让自己的势力再度扩充。
  代善的子嗣,借助那次机会顺利当上领军旗主,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小的跨度,而此番征讨草原科尔沁,更是让萨哈璘他们进入到第一线!
  大清是代善的大清,这并非是一句空话!
  莽古尔泰看着眼前的众将,尤其是看到范文程、阿济格、萨哈璘、瓦克达、巴喇玛、玛占、多尔衮等一应年轻的大臣、贝勒、贝子、旗主,他这心中就非常的不是滋味。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曾经势均力敌的势头,却被代善抛开了很远,而他唯有屈服于代善的脚下,才能寻得一丝出路,这对于内心高傲的莽古尔泰来说,每一天都是非常煎熬的。
  代善跟黄台吉相比,就是这一点自信的多,作为八旗唯一的古英巴图鲁,对于自己的能力那还是很自信的,纵使莽古尔泰骁勇善战,可他代善也同样不是吃素的!
  只要能够让大清变得更强,就算是老子心底里对你再猜忌,可老子依旧会选择重用你,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基于你不会起兵造老子反!
  否则定要让你后悔。
  被拿走治权、管控旗丁等权柄后,这旗主位置就像是一个个军队寡头,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带领着麾下将士,不断的征战沙场!!
  “本贝勒不管你们心中想些什么,也不管你们想得到什么。”莽古尔泰神情郑重的说着:“既然来到我莽古尔泰的麾下,那么就要守我莽古尔泰的规矩。
  只要我莽古尔泰,没有违背国主的意志,那么你们中的谁,若是敢不听从本贝勒的军令,到时就别怪本贝勒翻脸不认人!”
  对于代善的意图,莽古尔泰心中很清楚,经过这些年的摔打,在莽古尔泰的心中,如今最想做的其实并不是夺取权柄,他最想做的就是找辽东明军报仇雪恨!!!
  如果不是因为辽东明军,那么他就不会有今天的境遇。
  “谨遵大元帅调令!”
  听着莽古尔泰这近乎挑衅的话,以范文程为首的大臣、将领,他们相互间看了一眼,接着便拱手向莽古尔泰保证道。
  正如莽古尔泰说的那样,在他没有选择反对代善前,那他就是其部最大的主,他们必须要无条件服从。
  以武立国的大清,最注重的就是军规军纪的遵循。
  “此战对我大清的意义,恐不用本贝勒去说,尔等这心中皆已知晓。”看着神情专注的范文程、阿济格等人,莽古尔泰嘴角微扬道:“既然岳托所部基于稳的前提,那我部就去玩一些大的事情,兵者诡道也,依照本贝勒对于辽东明军的认知,明军对于该地仅是试炼地,就与我军对奴儿干都司外域一般,想要确保我新编军队的成功,就会用一老带新的方式去做,既然是这样的前提,那我部完全可以大胆一些,阿济格所部……”
  就眼前的这种想法,莽古尔泰不断的讲述着,而范文程、阿济格等人在听到后,心中也是不停的赞许,尽管说范文程是代善倚重的心腹,但是就战略这一层次的想法,他还是非常赞同莽古尔泰所讲的。
  范文程频频点头道:“大元帅所讲极对,但是在这过程中,我部仍需注意两点,其一在各分部衔接上,我部必须要做好连接,确保我部在攻杀科尔沁地域的时候,不会被预留在该地域的辽东明军分割。
  其二需要注意点的是,纵使我部举止再冒进,可有一点仍需注意,万不可与岳托所部相隔过远!”
  最为联军的最高军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范文程才是真正的最高军队统帅,但是基于他是汉臣,尽管已经抬旗到了上三旗,可该有的顾及还是存在的,故而代善才会让他专顾莽古尔泰一部,而这些都是代善需要思考的东西。
  基于此大清的兵势,在最初,科尔沁地域,绝不是他们的对手,可一旦辽东明军精锐回归,那一切就不一定了。
  无论自己的发展有多快,你也无法衡量自己的对手实力几何。
第067章
针尖对麦芒(上)
  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的时代,从一开始就不存在,所谓的公平氛围,弱小的时候,被剥削,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管是谁,都是从弱小走向强大。
  没有人能生来就注定强大。
  而在走向强大的过程,就需要你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淬炼。
  被人剥削利益,就是最稀疏平常的存在。
  曾经强大的存在,并不代表着你今后一直强大,曾经弱小的存在,并不代表着你今后一直弱小。但不管是怎样的基调,都需要有大势的推动。
  这是一双看不见且摸不着的幕后黑手。
  对于草原部族来说,曾经他们是叱咤世间的强大存在,他们享受着这世间最大的荣华,但因为他骨子里的特性,终究使得草原部族,只能是短暂的兴盛。
  正如草原现阶段的执棋者,在不知不觉间早已变成了以赵宗武为首的华夏陆军。
  “哼!”尤世威冷哼一声,眉头微皱的看着逃散出的草原溃兵,语气严厉道:“都是一群废物般的存在,作为科尔沁所部兵马,不想着保家之势,面对强大的敌人,首先想到的居然是逃离出来,这样一群废物的存在,本帅要你们有什么用!”
  自知晓科尔沁左旗有建奴入侵后,尤世威便抽调尚可进所部,孔有性所部,并留守陶国祚所部镇御辽东,同时知会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周文郁,辽东地方驻防军指挥使吴文杰,让他们稳定辽东局势。
  辽东作为赵宗武麾下的重要之地,那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池的存在,如果说平静发展八年的辽东,在此时遭遇战争的洗礼,那么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有很大的可能宣告破碎!
  这带来的影响实在时太大了。
  好在作为赵宗武的心腹之地,这十几年的发展,早已让辽东拥有了超强的底蕴,这也使得辽东拥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也让尤世威敢统率着尚可进、孔有性两部三万余众精锐,外加紧急抽调、组建的五万余众新编辽东地方驻防军,前往科尔沁地域暂稳时局。
  不管建奴有怎样的阴谋诡计,唯有真正与建奴大军接触后,尤世威才能品味出建奴此举到底想干什么!
  就当大军浩浩荡荡开拔科尔沁地域时,一条条来自于辽东镇总兵官府的调令,也紧急下达到漠南地域的诸多草原部族,既然已经臣服于势力之下,既然享受着经济兜底带来的好处,那么草原出现任何大的危机,你们这些草原部族,就必须要抽调青壮前去协助镇压!
  这也就有了,当尤世威麾下兵马抵达科尔沁地域周遭时,其麾下亦聚集有不下八万余众的草原联军!
  加在一起便有不下十七万余众的兵马。
  为了便于统辖麾下草原部族,尤世威便给尚可进、孔有性二人,皆调拨了三万众草原骑兵,让他们二人汇合麾下兵马,去管控这纪律较差的草原骑兵。
  尤世威他们抵达科尔沁地域周遭,面对的建奴敌军,正是讨明右大元帅莽古尔泰所部。
  “来人啊!给本帅把这群贪生怕死的蠢材拉出去军法从事了!”看着跪在地上的莫柯申、铎尼等草原将领,尤世威神情略显狰狞地吼道。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这群人擅自逃离,那么奥巴就不会因为此战被狡黠的建奴斩杀,这奥巴一死,对于科尔沁所部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不,您不能杀我……”
  “饶命啊……”
  “不要……”
  这群草原大汉,在感受到尤世威愤怒的叱责后,尤其是身后来了一群体魄强健的明军,莫柯申他们心中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个个跪在地上,神情中流露出惧意,用草原语言大声求饶。
  经过崇祯八年间的发展,华夏陆军的战斗力,早已是今非昔比,这也使得毗邻九边的势力,那心中皆知道华夏陆军的变态。
  对于科尔沁地域的草原部族,他们心中十分惧怕辽东镇华夏陆军,因为华夏陆军展现出的战斗力,那可以说用草原上一颗颗不服气的骑兵首级杀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