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510

  因为代善心中很清楚,尽管说大清已经迁移到了苦寒的奴儿干都司地域,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赵宗武,就会对他们放松丝毫的警惕。
  在己方势力盘踞整个辽东、建州的时候,赵宗武都能从无到有,一步步的将己方势力给驱逐走,那么在这背后必然拥有着很多很多的潜在付出。
  而围攻辽阳的时候,更让代善心中很清楚,在己方势力内,存在着很多赵宗武麾下的细作。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细作,才使得他们这般快的被辽东明军击败!
  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代善在改换国号以后,就逐步收紧了大清国内的对外接触,同时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也是成倍的增加,尤其是为了排查内部可能会出现的细作,更是创建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此事。
  这也就使得锦衣卫暗旗,尽管遣派有细作到建奴势力中,但是在很多时候,不到影响绝对局势的前提下,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我军必须要再度加快集结速度。”陈奇瑜目光炯炯地说道:“此番建奴来袭科尔沁地域,尽管说有些突然性,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对于我华夏陆军的战斗力、警觉性的检验,其实一直都停留在我军如何如何上面,还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如果说敌人来犯我部疆域,我军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应该以怎样的速度去集结,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面对!”
  赵宗武点了点头道:“玉铉你说的不错,这些年对我九边帅府来说,虽说低烈度的战争不断,但是这样的战斗都是拥有一定的前提,许多战略性的优势,都是我部经过了一次次的推敲才明确的,这对于我军的快速发展,其实就埋藏有一定的隐患。有些时候这军队发展的太过于顺利,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
  自崇祯元年开始,尽管说赵宗武麾下的势力,的确是有诸多官员、强将在帮持着,麾下的将士给力,但在很多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赵宗武知晓了大势,知晓了走向,并且根据已知的情况,来进行对应的部署安排,那么单单是掌控九边重镇,就绝对不可能用短短五年的时间就能够做到。
  再者说经过这短短五年的发展,华夏陆军从原先的十余万众,发展到进入的七十余万众,其实在这中间有很多将士都是新丁角色,尽管说他们经过长时间、标准的训练模式在苦训,可是这些将士的手上终究是没有沾过血,这对于一支强军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如果说在这中间出现所谓的人才断档,那么曾经所向披靡的强军,就会在极短的时间迅速腐化……
  陈奇瑜赞同道:“国公爷您说的很对,就以当前的局势来看,如果说我军不能尽快抽调先头部队驰援尤世威所部,那么尤世威所部,虽说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科尔沁地域的局势,可如此就会让尤世威所部彻底被打残,而这绝对会影响到辽东地域的相关发展部署,对于我部来说,辽东本土的稳定,在很多时候要比绞杀建奴大军要来的实际,我部现阶段的很多进程,皆是基于辽东本土的稳定来定的。”
  尽管陈奇瑜是九边帅府的参谋本署署长,但是他筹措的诸多部署规划,那都是基于对自身势力了解后才安排下来的,所以对于自身势力的发展,尤其是关键位置的发展,陈奇瑜这心中可谓是了如指掌。
  对现在的势力来说,之所以能够保持这般蒸蒸向上的势头,那都是因为辽东本土打下来的坚实底蕴,如果说辽东本土的发展出现任何的差错,那么就会给赵宗武麾下势力带来一系列变动!
  赵宗武微皱眉头道:“打仗一定不能呆板行事,与曾经的作战模式不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之后,我军的作战模式,已经从昔日的小军队作战,逐步演变成为了大兵团作战,而对于大兵团作战的内核,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变’!
  尽管说此次征讨建奴,我部成立了剿总帅府,但成立这样的基础,是基于整个对建奴进攻的大势来定的,因此在很多时候我剿总帅府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面俱到,那么基于这样的前提,本公觉得成立相应的驰援指挥中枢,以及驰援军队在与辽东镇兵马汇合后,组建成相应的前沿指挥中枢,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对科尔沁地域的建奴兵马,施行最有效的战略反击!”
  赵宗武提出的这一想法,与后世子弟兵在解放时期,组建对应的前沿指挥机构,有着异曲同工的妙用。
  既然说对建奴已经是一场百分百的生死斗,那么从一开始这心中就要明确,这将会是一场持续一年、两年乃至更久的战斗,如果说想要确保最终战役的胜利,那么筹建对应的前沿指挥中枢,将具体的战役,下放到具体的指挥中枢去管控,剿总帅府就以总指挥中枢去遥控,从最繁琐的状态下脱离出来,如此对比,谁占据优势,就显得一目了然了。
  赵宗武提出的这一策略,让原本心中还有些担忧的陈奇瑜,眼前一亮,这当真是眼前一亮!
  因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还能这样进行战事。
  如果说能够让剿总帅府从中脱离出来,并先行抽调相应的兵马,去驰援远在科尔沁地域的军队,那么他们就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去应对建奴那未知的战略部署!
第071章
科尔沁前沿指挥部
  “妙!实在是妙!”陈奇瑜睁大眼睛,神情激动地说道:“国公爷提出的这一决策,属实是解决了我军的当务之急啊!”
  原本陈奇瑜心中一直在犯愁,犯愁如何确保先锋驰援队伍,在抵达科尔沁地域后,剿总帅府如何保障与他们之间的联系,甚至于对先锋驰援队伍与辽东镇队伍之间的统筹关系,补给保障关系,再一个远在奴儿干都司的建奴,哦,对,此刻应该称之为大清,盘踞在大清国内的代善,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己方带来怎样的冲击?
  如此千头万绪下,使得陈奇瑜的心中很是烦躁。
  这终究是涉及到五十余万众兵马的战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
  赵宗武微微一笑道:“既然玉铉对此没有意见,那本公就拍板组建科尔沁前沿指挥部,其权限隶属于剿总帅府之下,归剿总帅府直接管控,有关科尔沁前沿指挥部的相关事宜,必须经剿总帅府核心班子共同商讨后才能下决断。
  同时为了确保科尔沁前沿指挥部的威慑,其内部编制可参考剿总帅府编制筹措,对应的机构,降级处理,确保科尔沁前沿指挥部相关运行的流畅,不会因为权限划分不清,而出现推搡的现象。”
  原本赵宗武就想着组建对应的机构,只不过因为需要梳理的东西过多,使得他在这方面难免出现了一些遗漏,好在最后经历了一些情况,使得他最终还是补上了这一漏洞,同时也使得他在应对建奴这场决定性战斗中起到更高的作用。
  “谨遵国公爷帅令!”陈奇瑜先是躬身行礼,接着便继续道:“科尔沁前沿指挥部的明确,可以极大地解决剿总帅府精力不足的因素,如果科尔沁前沿指挥部能够顺利组建的话,那么我剿总帅府,及其多部分征讨建奴的军团,就可不必前去科尔沁地域,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诸多的军需物资!
  但是国公爷,有一点卑职还是要斗胆说明一下,这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总指挥一职,必须要认真考虑,他不仅要拥有足够的战略目光,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确保远在科尔沁地域的辽东镇总兵官尤世威及其麾下将领,绝对信服于他的指挥,确保不会因为扯皮,而出现不必要的内耗。”
  尽管说在赵宗武麾下拥有十五位总兵官,尽管说他们平时都乐呵呵的相处着,但是这绝不代表着他们在经历战争的时候,就会老老实实的听从对方的意见,毕竟到了他们现在这种位置,很多时候都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有个性的总兵官在一起,如果说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出现,那必然会爆发一系列冲突的。
  不要看辽东镇总兵官尤世威,在赵宗武这里显得是老老实实的,很多时候对于赵宗武的帅令那绝对是言听计从,但凡你换一个人,如果说你与尤世威的脾性不符,你看看尤世威会怎样对待你!
  这也是为什么赵宗武敢以地方反制京城朝廷的原因所在,因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其麾下凝聚着一群愿意听从他指挥的武将!
  而别人还肯定指挥不动!
  陈奇瑜的回答,让赵宗武陷入了短暂沉思,随后便看向陈奇瑜道:“玉铉,你心中对此有什么看法,这前沿指挥部总指挥人选,你心中可有什么意见?”
  陈奇瑜道:“想要确保上述要素,就必须要兼顾到辽东镇总兵官尤世威,因为科尔沁地域的冲突,关系到我军与建奴之间的相互博弈,并且就眼前得知的情报来看,奴酋代善遣派了莽古尔泰、岳托等一应建奴核心来战,那么此去科尔沁地域的核心总兵官,也必须要拥有两位有个性的人选。
  而尤世威占据着勇、悍、猛的要素,那么另一位总兵官必须要兼顾狡、睿的要素,同时他的个性也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张扬,再者因为尤世威与建奴爆发了一系列冲突,使得尤世威的指挥个性已然被建奴摸准,那么这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总指挥,必然不能是尤世威!
  这也是为什么卑职要说兼顾尤世威的原因所在,有了这一系列前提后,符合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总指挥人选的就只剩下太原镇总兵官毛文龙,延绥镇总兵官刘兴祚二人。可对于科尔沁地域接下来要取得怎样的战略所需,就需要国公爷来进行对应的考量。”
  陈奇瑜站在参谋本署署长的位置,替赵宗武排查了一系列要素分析,陈奇瑜不愧是一位专业的参谋长!
  “就让太原镇总兵官毛文龙,出任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总指挥吧!”赵宗武在沉思片刻后讲道:“尽管说刘兴祚的能力也十分出彩,他也能镇御住脾性豪爽的尤世威,但是刘兴祚的作战风格,建奴一方也有着充分的了解。
  再者科尔沁地域的战役,会延伸到其他地方,本公对刘兴祚还有大用,而本公的结义大哥,在奇谋上有着很高的见解,让毛帅出任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总指挥,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该地域的管控!”
  陈奇瑜应道:“是国公爷,卑职即可去通知毛帅就任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总指挥,同时抽调对应的人员,填充到科尔沁前沿指挥部的对应机构中去,尽早让科尔沁前沿指挥部运转起来。”
  赵宗武点点头道:“同时你还要以剿总帅府的名义,就近抽调贺人龙所部、猛如虎所部、虎大威所部,加入到科尔沁前沿指挥部,让他们一切听命于科尔沁前沿指挥部,而所部在抵达科尔沁地域后,让尤世威充任科尔沁前沿指挥部副指挥,让尚可进所部、孔有性所部归入到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控辖!”
  经过赵宗武这一系列的调动后,其部势力在科尔沁地域便拥有了超强的战斗力,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建奴可能出现的后招,这一点是代善、范文程他们所从没有想到过的。
第072章
属于辽东的动员力
  辽东·沈阳。
  在辽东承宣布政使司衙署,因为科尔沁地域发生的战斗,使得布政使周文郁,辽东镇抚军使朱万良,留守军团指挥使陶国祚,辽东地方驻防军指挥使吴文杰碰在了一起。
  经过十余载的发展,使得赵宗武麾下掌控的地方,已经明确规划了相应的权限划分,同时也使得这个新兴的地方势力,拥有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底蕴。
  如果说没有这场科尔沁的偷袭战,或许辽东会在高强度的发展下,继续坚定不移的按照固有部署前行。
  但恰恰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使得许多原本既定的计划被搁浅。
  朱万良皱眉道:“根据科尔沁地域传来的消息所知,我军虽说抑制住了建奴的进攻浪潮,但是因为麾下兵马并不及建奴两翼大军,所以在整体战事上来说,我军并不占太大的优势,尤其是建奴左翼大军,在岳托的带领下,已经接连攻破了十余支大型草原部族,这使得其麾下聚拢了大批降兵。”
  根据当前的具体战情所知,尽管说尤世威他们在科尔沁地域算是站稳了脚跟,但是这征讨科尔沁地域的建奴大军,毕竟是两支装备齐全的兵马,并且他们名义上还属于同一支联军。
  三十余万众的兵马,不管会经历怎样的波折,那必然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经过一系列战场搏斗,也充分证明了尤世威的能力,作为赵宗武麾下十五位总兵官之一,其能力绝对排在中上游,这也是尤世威能在优势并不明显的前提下,在己方兵马并不充裕的前提下,就敢让来势汹汹的建奴停止了继续进攻的势头。
  “根据前线传来的消息所知,由国公爷亲率的剿总帅府,此刻正处于编组状态。而就眼前这样一种态势,想要确保我军在科尔沁地域的优势,那么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在前搏杀的兵马。”压力,作为留守辽东镇的抚军使,朱万良的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辽东实在是太重要了。
  听完朱万良讲述的这些后,这让在旁静坐的周文郁是眉头紧皱,因为对他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那他绝对不希望在辽东本土发展的这般关键阶段,爆发这所谓的战争冲突,可是有些时候事情并不如他所愿。
  身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一把手,周文郁一步一个脚印儿走到今天这位置,那在斗争中不断磨练着他的心性。
  “根据前段时间调整的一级战斗警备,使得我辽东本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使得我辽东本土的大型基础建设尽数停产,但另一方面在将相关情况报备国公府、政务院后,国公爷亲自下令必须复产辽东本土必要的发展规划,这也使得原本停产的基础建设,已经顺利恢复到原有的阶段。这一停,一开,一战斗警备,使得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看着神情中带有焦虑的朱万良、吴文杰、陶国祚三人,周文郁则冷静的讲述着,眼前辽东承宣布政使司所遇到的情况。
  周文郁眉头微皱道:“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提前预知,所以说这都属于不可控因素范围内,而根据政务院、九边帅府传来的调令,国公爷将会带领着大军征讨建奴,而国公爷传达的意思,就是必须要绝对确保辽东本土的发展、稳定,毕竟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其内部承受着太大太大的责任了。
  可往往有些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说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自战争爆发初期就积极响应一级战斗警备,但是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彻底的帮助尤帅他们,这也导致现在尤帅在科尔沁地域的战情处于异常紧张状态。
  尽管说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发展的确重要,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安危也确实很重要,但有一点在本官心中也同样重要,如果说毗邻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科尔沁地域不能稳定下来,那么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在不久的以后,必然会受到建奴大军的冲击!
  现阶段对国公爷那边的消息不明,为了确保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稳定,在国公爷率部抵达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前,为杜绝建奴大军可能打出的任何威胁,本官决定联合辽东镇总兵官府,辽东地方驻防军,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境内征调对应的将士!全力支持在科尔沁地域的尤帅!!”
  因为事出紧急的缘故,使得赵宗武他们在筹建相应的兵马时,尽管与远在科尔沁地域的大军保持联系,这也相对的使得留守辽东地域的联系就少上许多,因为在这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所跨地域过于辽阔,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就存在着消息延迟的情况。
  如果要用时间来对比,那么此时周文郁他们在做此项决定时,赵宗武刚不过向陈奇瑜提出了前沿指挥部规划,所以说周文郁他们就当时的情况来调整对应的战略部署,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是这样一来,就会让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发展再度陷入半停滞状态。”吴文杰看着神情坚定的周文郁,言语中带着些许的探询道:“如果说想要做到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境内征调对应的将士!全力支持在科尔沁地域的尤帅!!就必须要启用对应级别的预用等级,这样必定会让辽东境内的工人被大批抽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需军队规模的筹措。”
  陶国祚接着说道:“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我们都不能承担这样决定所带来的后果,虽说我等现在并没有与国公爷取得及时联系,可根据尤帅他们传来的战情来说,尤帅他们还是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的,我们还没有到停止辽东境内的发展,去积极响应此次战斗的地步。”
  因为根据先前所得知的战情来看,周文郁、朱万良、吴文杰、陶国祚,包括远在科尔沁地域的尤世威、尚可进、孔有性皆已知晓,远在山西大同的国公爷(赵宗武),已经在积极抽调兵马,准备对建奴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战斗!
  而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你周文郁为了确保科尔沁地域的战事,决定再度暂停部分基础建设,准备联合辽东镇总兵官府,辽东地方驻防军,向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境内征调对应的将士!进而全力支持在科尔沁地域的尤世威所部!!
  这本身就是一件胆大之事。
  但对于周文郁来说,这样的决定又必须是要下定的。
  以眼前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虽说已经知道国公爷会带领着大军前来驰援,但是现阶段驰援大军到哪里,准备从哪里出手,远在辽东的周文郁等人,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可另一方面科尔沁地域的尤世威所部,尽管说在大势上得到了初步稳定,但是在具体的战术安排上,他们并没有占据丝毫的优势,甚至于建奴大军如果稍有动作,尤世威所部就有可能陷入崩盘的状态。
  作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周文郁表示这样的风险不能冒!
  一旦说尤世威他们出现任何意外,尽管说在辽东周遭还有诸多主力军团,可战争的毁灭速度,要比常人所知道的快的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