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510

  听完赵宗武的话后,在旁的祖大寿道:“国公爷您放心,既然先决条件已经出现,那么末将必然不会白白浪费这机会。”
  尽管说祖大寿的辈分,是赵宗武的岳丈,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赵宗武的威望,在麾下势力中与日俱增,这也使得他们在正式场合,皆以爵位、官职来进行衡量称呼。
  这中间有赵宗武的坚持,同样也有陈奇瑜、范天雄、祖大寿他们的坚持,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清楚,自家国公爷距离那最后一步,其实并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
  与其到时候用血腥的场面去促改,还不如现在这种温和的方式缓慢改变,这样到最后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看着麾下的众将,赵宗武心中颇为感触的讲道:“当前局势动荡,很多事情都与当初推演的有所不同,对于奔赴宣府镇的王来聘所部、徐彦琦所部、刘光祚所部将士,你们作为军团指挥使,一定要安抚好麾下弟兄的心,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辛苦一下,待建奴之患被彻底平灭,本公好好的请你们喝一顿!!!”
  听完赵宗武所讲,这底下的一应将领,这心中颇为感触。
  一个个皆单膝跪地:“谨遵国公爷帅令!”那眼神中满是崇敬之意。
  在他们的心中澎湃不已,因为他们从不惧怕战争!!
第079章
十六军团归辽东(四)
  “王帅!此番我部军团,既然已经集结完毕,那么为什么不向国公爷请战!”高杰身穿铁甲,神情凝重的看向端坐于主位的王世钦,语气中更是带着强烈的质问,“现在科尔沁地域战事这等焦灼,我军却在雷神镇地域驻守不出,如果说此去驰援科尔沁地域的袍泽出现任何意外,这份责任谁来承担?!”
  作为赵宗武在西北地区发掘出来的将才,高杰可以说是以最快速度晋升上来的军团指挥使,这也使得其部麾下拥有的将士,也多半是新整编出来的军团将士。
  因为曾经有关一段为寇的经历,这也使得高杰做事略显乖张,尽管说他这样一种外在表现,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注意,主要是为了向定国公赵宗武表明,他除了对于军队有所了解外,对于其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兴趣。
  看着在底下叫嚣的高杰,在上坐着的王世钦并没有丝毫的愤怒,相反却神情淡然的看着高杰,嘴角微扬的讲道:“英吾,既然做了九边帅府的军团指挥使,那么就要相信与我们并肩作战的袍泽。曾经本帅也有过与你这般相同的想法,认为国公爷做出的诸多事情,都是没有依据可循的,但通过一场场战斗,身边的袍泽总是可以创造奇迹!对于我华夏陆军来说,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高难度挑战。”
  当了很久的军团指挥使,当了六年的总兵官,这样一段漫长的经历,使得曾经那位冲动的王世钦,渐渐发生了改变,作为赵宗武麾下的高级将领,看似他是独掌雷神镇的总兵官,可是在王世钦的背后承担着异常沉重的重担!
  也是因为这样的前提,使得王世钦的脾性慢慢变得稳重起来,尽管说王世钦知道高杰心中明白他说的这些,尽管他知道高杰对于自家国公爷忠贞不二,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还用这样的开头教育高杰。
  既然已经当上了九边帅府的军团指挥使,既然已经成为了自家国公爷的心腹,那么就不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向众人宣扬,自己对国公爷的这份忠诚。
  原因就因为自己曾经当过流寇?
  这是一种病!
  如果说真过于看重这样的出身,那么已经贵为总兵官的刘兴祚,是不是应该整日陷入惶恐不安?
  为如何在国公爷面前开脱来胡思乱想?
  高杰内心深处的这种细微变化,除了少数几位知道外,其余皆不清楚,这也是为什么,赵宗武要让远在太原镇的高杰所部,不就近奔赴宣府镇,反而是开拔到雷神镇的原因所在。
  通过这场对建奴的战争,赵宗武要调整内部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要确保这些隐患苗头彻底被铲除掉。
  徐纯仁笑着道:“王帅说的极对,老高,虽说科尔沁地域的战事,此刻陷入到焦灼状态,但是你要相信毛帅他们的能力,要知道毛帅曾经可是击杀过建奴高层的传奇人物,再者说国公爷有今日的安排,那必然有国公爷他想要达到的战略部署,就算你不相信毛帅他们,那总要相信国公爷把!国公爷的能力,不用我多说,你心中都清楚吧。”
  听了徐纯仁这番话,高杰眼神中闪烁着几分灼热,“那是肯定的!国公爷的能力,绝对是这世间绝无仅有的!我这心中肯定是相信国公爷的眼光,只是让我眼睁睁的待在这里等待战争,我……”说着说着,在高杰的脸上闪烁着几分无奈,因为他心中真的想用战争去证明自己。
  “英吾,你的心情本帅可以理解。”原本端坐于帅位的王世钦,此刻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帐内的战争沙盘前,拿起在旁的指挥棒道:“根据当前的局势来看,此刻我军已经分为了数部进攻态势。
  由国公爷亲率的剿总帅府,此刻正聚集在宣府镇,为了统筹中间可能会迸发出来的事宜而衔接着,来自于京城的压力,来自于辽东的压力,来自于科尔沁的压力,来自于西北的压力,这都需要国公爷他们亲自去解决。
  而由刘兴祚总兵官统率的兵马,至今仍处于延绥镇,因为甘肃镇、宁夏镇、固原镇内部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所以想要在上述边镇抽调军团,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再者说作为征讨建奴的联军,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庞大的工程,因此这后续的军需调拨,还真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大将坐镇,所以说刘兴祚总兵官他们的身上,同样也是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想要真正彻底的改变一个人,这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好在王世钦有这样的精力和耐心。
  看着陷入沉思的高杰,又看了眼在旁的徐纯仁、李隆,手拿指挥棒的王世钦又道:“至于科尔沁地域的战事,本帅不多说,你们心中都已清楚,而对于驻守蓟镇的马世龙所部,身上肩负着怎样的权责,本帅这心中同样也抱有迟疑态度。
  但是有一点本帅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我部所处的位置,位于国公爷所率剿总帅府,与辽东的关键所在,就算是接下来国公爷会亲率大军快速行进到辽东,那么我部的中心所在也必然是策应辽东,甚至于说,潜伏在奴儿干都司的建奴,如果说在接下来还有怎样的后招出现,那么我部必然是先锋军!
  既然在雷神镇养精蓄锐,那么到时候就应该付出应有的能力才行!”讲到这里,王世钦神情中闪烁着几分骄傲。
  自始至终,王世钦就从来没有看轻过他们麾下的重量,因为对于自家国公爷的信任,使得王世钦心中也很清楚,或许是在这一阶段他们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在未来的某一阶段,他们所部兵马,必然会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在讲述完这些后,王世钦细致观察了在旁的高杰,因为当过流寇这段经历,使得高杰的心中,存在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疙瘩,如果说这样的疙瘩不给他彻底解开的话,那么到了后续的某一阶段,这必然会迸发出大的危机。
  但是对赵宗武来说,尤其是对集万千威望于一身的赵宗武来说,作为一方势力的定国公,他可以说是最尊崇的存在,如果他在表面上过度的去关心一位手下的过去,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不好的波动。
  或许说赵宗武的本意,是为了让高杰彻彻底底的忘记过去,放下过去,但是若被其他人利用了这一点,或者说高杰过分的纠结这一点,那么这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而这一点是赵宗武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尽管说自己麾下拥有着众多的中高级将领,但是他不想因为这样一次小的失误,使得自己麾下好不容易凝聚在一起的将心,最终出现裂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裂痕会越来越大!
  因此当赵宗武清楚的察觉到高杰内心的疙瘩后,在经过深思熟虑,恰巧遇到建奴来犯这次战事,才选择让高杰归入到王世钦麾下,赵宗武相信精明果敢的王世钦,一定可以在他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去改造高杰那颗略显敏感的心。
  高杰点了点头道:“王帅您说的很对,依照末将当前的境界,根本就无法看到国公爷想要达到的战略部署,有些时候我们不能过分的着重于眼前,我们应该去看一看后续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听到高杰这样的回答后,王世钦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因为他清楚的察觉到,高杰内心深处的那一丝焦虑淡了很多、很多,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次大的成功。
  李隆道:“王帅,既然说国公爷对于后续战略部署,有着清晰的掌控,那么我军在雷神镇也不能虚度光阴,既然归属到王帅您的管辖范围,先前我们之间并没有任何配合性的进攻联动,那么我们可以趁着这段宝贵的时间,相互间熟悉一下彼此的作战方式,这样也可以为后续进攻奠定基础!”
  李隆的这一提议,让高杰、徐纯仁皆眼前一亮,而在旁的王世钦,在细细品味后,又发现了几处好处!
  “彰武这一提议好!”王世钦放下手中的指挥棒,快步走到李隆身前,重拍其肩膀,赞同道:“彰武这算是堵住了我部可能会出现的一项隐患,通过这段时间的相互熟悉,就算是后续再经历强有力的压力,我部也可以承受住一切!”
  通过联动的方式,拉近他们之间的情感,确保他们之间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让高杰他们心中彼此间有了大致的范围。
  一名好的将帅,就是要通过这样的言行举止,去不断糅合身边来自于各方的兵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他们真正的放下心中的思想包袱,彻彻底底投入到对战外敌的战斗中来,这样才会迸发出最强有力的战斗力!
  这才是一位好的将帅!
第080章
十六军团归辽东(五)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
  尽管说在一开始,赵宗武就在筹谋一件宏图大业,可是在这中间,存在着太多太多的不可确定因素,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可确定因素,才使得对建奴战事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着改变。
  也是因为这样的变动,使得原本并不存在着诸多压力的刘兴祚所部,渐渐地反而成为了承受压力最大的存在。
  因为从一开始,赵宗武虽然知道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样的战事,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提前爆发,此刻发生在科尔沁地域的激烈战事,再加上提前就位的马世龙所部,使得原本足够支撑前期作战的军需物资,在这期间陷入到了短缺状态,如果说想要确保战事的最终胜利,那么赵宗武他就必须从其他地方调运军需物资,以此来确保麾下将士充沛的战争军需物资所需。
  这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不单单是辽东地区了,同样承担着巨大压力的还有西北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尤其是赵宗武用了许多跨时代的技术,运用到这块日渐贫瘠的土地上,这也使得西北地区开始重焕光彩!
  可利用、可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这样出现到了西北地区。
  因为秉承这样的发展理念,使得西北地区在发展初期,不断鲸吞着来自辽东,来自南洋的巨额财富!甚至于在发展的初期,在赵宗武身边的很多核心群体,都不止一次的向赵宗武提及,不要在这样不惜血本的发展这块已经贫瘠的土地,他根本就收获不了这么大的回报率啊!!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众人都看不好的前提下,赵宗武却坚定不移的走了下去,这也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让西北地区重新焕发了他不一样的光彩。
  一座座标准化建设的开采矿业,一座座标准化建设的冶炼、煅烧工厂,就这样在这块沟壑满地的西北地区拔地而起!
  昔日贫瘠的西北百姓,终于有机会挺直腰板的生活。
  同样的也因为一处处不惜血本修建的基础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昔日得八百里秦川,可得天下的谚语,再度回归到这片土地上来。
  这也就使得西北地区,成为了不下于辽东地区的乐土。
  因为赵宗武从一开始就知道,建奴这一次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尽管说在这中间存在着许多波动,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却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赵宗武为了避免后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就提前去分配供应不同地域的战争,这科尔沁地域的战争供应,就被赵宗武分给了西北地区。
  但是这毕竟还没有达到那一地步,所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进行相应的梳理,因此这就让西北地区经历了几分凌乱。
  同样手忙脚乱的还有刘兴祚他们。
  作为赵宗武麾下最具风格的武将,刘兴祚做事一向都显得非常特立独行,同样做事最为干脆利落。
  “告诉陈光玉!本帅不管他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这一批次的军粮督运,他必须要准时准点的运抵延绥镇!”刘兴祚看着眼前的亲卫,眉头紧锁的讲道:“非但这粮食必须要确保,他陈光玉麾下的将士,也必须全部就位!!!”
  自从接到了来自剿总帅府的调令后,处于延绥镇的刘兴祚就没有睡好过一个囫囵觉,因为赵宗武通过现阶段的局势,顺势推演出来了后续可能会出现的战局梗概,并且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战局梗概。
  依照建奴当前的部署,其部在后续极有可能会演变为两处战争地,一处是以草原为主,一处是以辽东为主,为了这两处战争地,双方甚至可能会投入上百万的兵马,不管这中间有多少精兵,有多少辅兵,但是这么多的兵马投入到这两处地方,到最后拼的必然是自身底蕴如何。
  为了避免出现因为军需辎重供应不及时,从而导致整体战线崩坍的现状出现,赵宗武着令远在延绥镇的刘兴祚,负责督建西北地区输送到宣府镇的辎重供应体系,这样,底蕴日渐浑厚的西北地区,就可以及时的进行供应。
  通过这样一种供应方式,就可以极大限度的减轻辽东所承受的压力。
  那亲卫在听后,当即躬身道:“遵令!”说完便转身离去了。
  亲卫在离开后,大帐内并没有安静下来,此刻已经赶赴延绥镇的杨嘉谟所部,宋伟所部,其部军团指挥使皆已归位。
  看着二人,刘兴祚皱眉说道:“通过当前的军情来看,尽管是现在的局势对我军来说已经日渐恢复正常,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讲明。国公爷这一次想要达到的目的,并非是简单的铲除建奴势力那么简单,在国公爷的心中,必然是存着要彻底兼并,建奴在奴儿干都司发展的一系列势力,所以说国公爷才会这般大力度的去做这些。
  可是对于我部来说,当前内部的发展已经陷入到了瓶颈期,而对于对外扩充,一直都存在着歧义,国公爷让我们筹建西北到宣府镇的军需供应工程,恐就有后续保持这一体系的念头,因此作为整个联军的后卫势力,我们必须要做好每一步该做的是,一定要把根基真正夯实到底!”
  在很多时候,尽管说军政分离,但是有一点确实怎样也摆脱不到的,那就是地方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军队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如果说没有军队在这里强有力的支撑着,那么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正如这一次刘兴祚所说,如果说赵宗武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了应有的胜利,并且拿下了建奴开发的一系列土地,但是经过这一场战争,也使得原本发展快速的辽东,发展速度降了下来,那么在后续整合建奴土地的过程中,赵宗武就无法做到全力接收,那么必然会留下不必要的隐患。
  如果说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隐患,赵宗武就必须要从其他地方抽调资源,而现阶段掌握在赵宗武他手中的,除了辽东地区,就剩下西北地区了,可西北地区与辽东地区都相隔甚远,更不要说距离更远的奴儿干都司。
  如果说想要真正支持奴儿干都司,那么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底蕴才行。
  所以说这也就有了让刘兴祚亲自坐镇的调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