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716

  “民间安乐是主上治理有方,我军横扫三郡不费吹灰之力,军方松懈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燕彼再次邀饮,对象是蒯通,代吕哲问道:“先生投入主上麾下半月有余,闲暇时查阅典籍行走乡间,可有什么心得?”
  与之南方各郡哀鸿遍野相比,南郡民间安乐是一个很大的区别。蒯通不认为这有什么坏处,相反正是因为这样才想要辅佐吕哲,毕竟一个能在处处灾难的环境下将民生治理的富庶的主政者实在太难得了,充分展现出吕哲的可发展性。
  吕哲近期在做的事情很多,蒯通从一些蛛丝马迹上发现吕哲有意让战火衍生到南郡,他是思考了很久才领会出吕哲的意图。
  没有经过困难的统治证明没有经过校检,南郡的黔首自百越被清理之后生活环境稳定,很多人已经忘记战火连天是个什么样子,甚至觉得有这样的生活环境是理所当然。有这种思想的民众会趋于安乐,遭遇坏事时必然会成为一群惊恐之鸟。这样的基础在和平时期没有什么,但是在乱世谁敢奢望依靠这样的民众去打天下?
  吕哲分明是想借外力来迫使内部团结,为此不惜让南郡燃起战火,蒯通这很难说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沉默了一会,蒯通才说:“主上的安排没有不妥的地方,只是……”犹豫了一下,“只是事情真的会如主上所设想的那样吗?”
  那不是在玩游戏,战争一开始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击败敌军,还真没有一个能比吕哲大胆要利用敌军来养成治下的黔首变得凶悍的。
  谁敢肯定策划的战略能够顺利进行?蒯通不清楚吕哲进行了什么样的部署,但是他十分清楚敌军杀进来就会把民生破坏殆尽,那样对南郡的伤害太大了。
  天地良心,吕哲的用心根本没那么险恶,他纯粹是觉得麾下的部队无法在野战上与秦军难以抗衡这才部署下下之策。现在他听蒯通的意思,像是故意要让事态变成那样,以达到自己统治的目的,一时间是反驳不对,不反驳又不对。
  秦军凶狠天下皆知,三川郡的三十万秦军之中甚至有三万蓝田大军,徐岩若是真的率领三十万秦军攻伐吕哲,那么做出最坏的打算又有什么错误?
  最终,吕哲还是将自己的想法道出,说到关键处频频举盏饮酒。
  蒯通越听脸色越严肃,看吕哲的目光总算也有了应该有的尊重,“确实,秦军敢战耐战,主上爱惜兵卒采取守势,用诸多兵堡消耗秦军锋锐,先期避其锋芒是应有之举。”他没有半点迟疑就向吕哲弯腰道歉,复又说,“让黔首集中到南陵城城墙内也是合适的办法。”
  “我们不想两败俱伤,秦军发现南郡兵堡难以短时间内清除也不会深入,这样一来对民生的破坏不会很大。秦军主将发现骨头难啃会将注意力转到其它地方,那时遭殃的会是其它的叛军。”燕彼也说了自己的见解。
  秦军远来,后勤维持困难,战力会有折扣,所以其实不是不能主动出击去打,只是真的没有那个必要,要真的是这样,躲在一旁伺机而动的项氏就该笑死了。
  吕哲集合三郡之力与三十万秦军大战可以打,甚至能够选择卡住道路进行消耗战,毕竟南方的地形想打一场六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都没有合适的空间,现在的战略部署也是这样安排。
  一时半会无法将整个大战略的部署说清楚,吕哲主动转移话题:“先生近来与诸多首领接触,可有什么章程了?”
  周文、申屠嘉、张苍、任敖、纪信……等等,大小的武装首领涌进南郡的实在太多了,而且个个拖家带口的过来,蒯通抓稳了他们的心理,谈起来其实没有多少意思。
  “通有个建议。”蒯通顿了一下:“请主上诛杀周文。”
  嗯?!吕哲哑然了,燕彼一脸的奇怪。
  “通与周文交谈数次,交谈时谦恭无比,处处陪着小心。可是通觉得其人不是一个能屈于人下之辈,主上若收拢,日后恐会被其背叛。”蒯通没有开玩笑的意思,“所以,请主上斩杀周文。”
  “让娩杓准备一些物资,赠予周文,使他回去庐江郡有再起之资吧。”吕哲接受蒯通的建议了。
  燕彼请求道:“娩杓办不来这样的事情,还是让彼来做吧?”
  吕哲深深看一眼燕彼,点头道:“也好!”
  “这……”蒯通自己反倒愣了,他没有想到吕哲问都不再问一句竟然就这么答应了。他重新确定了一下:“主上,不担心斩杀周文会引起其余人的……”
  “蒯先生哪只耳朵听到主上要杀周文?”燕彼笑得很狡诈:“分明是桓楚要杀周文,也只能是桓楚杀掉周文。”
  服了,蒯通总算明白吕哲明明知道燕彼有诸多的缺点还是要用,这两人分明是狼狈为奸的关系啊!
  “申屠嘉、张苍、任敖、纪信,这四人是识时务的人,通与之接触时,他们表示没有别的要求,只请求主上能善待其麾下的兄弟,他们也盼望能够为主上效力。”蒯通又说:“主上,任敖是泗水郡人,与萧何是旧友。”
  “泗水郡啊……”吕哲沉默了很久,泗水郡在秦末还真是一个地杰人灵的福地,只是他的策划进行到一半跳出陈余这个老家伙,不然萧何也应该来到南郡了。
  似乎也不对,只是因为刘邦最后获得天下,所以泗水郡的沛县才会有地杰人灵的称呼。换个说法,要是某某地的某某谁最后成了开国皇帝,那么也会是一个福地。
  “有哪些是我需要亲自接见的人,你做出安排,我会一一接见。”吕哲看向燕彼:“你南陵城的城墙职责完成之后,去长沙郡之前先安排人去砀郡见陈余,告诉那个老家伙把萧何和吕家安安全全的送过来。”
  燕彼说:“彼可以这么威胁吗?比如告诉陈余,若是不将人安全的护送过来,主上就会与三川郡三十万秦军合兵一处?”
  “哈哈!”蒯通拍着手掌:“妙!是应该这么办。”
  吕哲也失笑道:“随便吧,秦军没有攻打我们之前,我们还是秦国的一员,那么说倒也符合实情。”
  蒯通笑嘻嘻地说:“主上,哪怕是秦军攻打我们,我们也还是秦国的一员。”
  “是、是是!”吕哲笑得更大声了,“执着秦军大旗,让我们把这个事业做得长久一些。”
  也不知道哪里好笑了,吕哲和蒯通一边说一边笑得畅快。
  说实话,燕彼没听懂是什么意思。
第0208章
所谓坦荡
  尽管矛盾却也是实情了,现在没有什么正朔的说法,不过大秦现在依然掌握着正义。所谓正义既是强大,不是吕哲有多么忠于大秦,而是吕哲除了紧抓秦军的旗帜没有太好的选择。
  自夏以来,想做什么都要有其名分才能聚拢兵卒,这都已经成了必需的套路。在局势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之前,被灭的六国旧贵族可以举起反旗来反对秦国,因为他们有相应的理由和名分。
  全天下都知道吕哲已经是实质上的自治,可是吕哲还是没有名义来举起反旗,甚至必要的赋税还需要缴纳给秦国。
  如果秦国来攻,吕哲倒是有理由降下秦国的旗帜,不过他觉得还是不换为好。不是为了看两支手持相同旗帜的军队厮杀有多少喜感,而是在向天下展示态度,告诉全天下他们就只是想窝在小小的地盘生存。
  有多少用处和有多少人相信不是吕哲在乎的事情,姿态做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揭晓三川郡秦军动向的时间还有五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紧张地死盯着,心里不断的猜测谁会是秦国发动反击后的第一个目标。
  吕哲认为三川郡的首个攻击目标是自己,有这个苗头后立刻做出部署。他尚有部署的余地,其他人呢?
  中原的各支叛军头目不是瞎子聋子,三川郡聚集三十万秦军的消息早被得知。相对于吕哲占据地盘后还有足够的余力建立起兵堡体系,他们在那段时间里只忙着左突右杀,在杀戮中被消灭或者变强。等待得知三川郡聚拢三十万秦军的消息,有巨大的压力下他们终于讲起同为六国一脉的情分了,可是长久的互相攻杀下真的能够尽弃前嫌吗?
  危机之下陈余做出了第一个挣扎的手段,南郡有吕氏哲拥兵自治,南郡的地理位置很有意思,只要南郡的吕氏哲造反就能威胁秦国的后腰。尽管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尝试一下。
  遭遇反扑了啊,陈余对自己成了举世闻名的老不休有些恼怒,吕氏哲一度威胁要组织兵力杀到砀郡找自己算账却是令人欣喜。
  天下大乱,一个地方在安静的发展,谁也不想看见这个局面。不怕吕氏哲动,就怕吕氏哲不动,这是很多人的一个共识。
  一定不能让吕氏哲安静待在旁边发展,有能力的人开始对吕哲要出兵讨公道的行为大肆宣扬,后面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或许是觉得不够力道,陈余有了第一个举动之后,项氏纠结了大量的贵族散播言论,说吕氏哲已经不甘于潜伏,不但要进军中原也要出兵攻击巴蜀的言论。
  吕哲以出兵中原来拒绝,他们就以吕哲要进攻巴蜀的谣言来进行延续,就不相信有那样的言论之后秦国还能继续容忍!
  哪怕是现在,吕氏哲邀请豪杰共同出兵中原的事情都还传得沸沸扬扬,而吕哲也真的出兵了,半个月不到就重新拿下衡山郡,大家伙就等着好戏登场了。
  终于动了,只要动那就好说,一众人等着看好戏,可是吕哲依然大肆宣扬要出兵讨公道的言论,他的兵锋却止戈于九江郡交界。什么情况,虎头蛇尾吗?他们发现这个由头展开了想象,后面雨季的到来给了一个兵锋停顿的合理解释。
  雨季不适合打仗,谁都清楚这一点,但是停顿兵锋归停顿,怎么衡山郡的吕哲所部不是在准备雨季停止后的进军,而是在构筑防御?
  像是建造乌龟壳一样,吕哲的部队喜欢修建兵堡,在南郡能够容纳五百人的兵堡处处可见,占领衡山郡之后立刻开始大肆修筑兵堡就不是一个想要在雨季结束后继续进军的样子。
  吕哲在募兵,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情况,募集的新军怎么不是派往衡山郡作为进军中原的后续兵力,而是被派往了黔中郡?
  南郡的军队在频繁的调动,靠近巴郡、汉中郡、南阳郡的驻军大幅度的增加,难道吕哲是真的想要进攻秦国的腰部?
  宣传吕哲要进攻秦国谣言的项氏等人却不那么看了,他们能看出吕哲是在对秦国展开戒备,说明谣言已经达到成效。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项氏真的纠集了二十万的军队,其中有八千是暗地里操练了许久的精锐,十三万是扯起反旗后征募的新丁,余下则是众贵族的武装。
  有二十万部队之后,项梁拥立熊心为新楚王,昭告四方之余派出项伯。
  项伯身负重要使命四处走动,靠着不错的辩才倒是说服更多的人归附到新楚旗下。他赶到庐江郡,抵达庐江郡之后立刻求见桓楚,不过被晾了很久依然不得接见。
  周文承认失败远走南郡之后,桓楚开心极了。他努力了七八个月终于要掌握整个庐江郡,可是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周文人是走了,可是地盘却出现一些从没有听过名号的人。
  这些人部队不多,可是十分的狡猾,从来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像是贼伙一样频繁袭击各县,一下子庐江郡比之前桓周对立时还乱,大有烽烟处处的即视感。
  桓楚被搅得焦头烂额也就延缓接收周文留下的地盘,没有想到一停下那些乱窜的贼子也全部跟着消失灭迹。若是没有这个情况,他会觉得那些贼子是独立的武装,可是有这样的情况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有人不想桓楚掌握整个庐江郡,为此不惜派军队扮作贼子四处偷袭,这是很简单就能猜测出来的实情。他第一瞬间将罪魁祸首按在吕哲头上,因为吕哲对长沙郡的态度是乐于吴芮作为最强,但是吕哲容不得吴芮掌控整个长沙郡。庐江郡有这样的情况,他认定是吕哲所为,心里的愤慨那是不用说的。
  仔细思考了一下,桓楚亲自找到吕哲派来的郑浩,见面的第一时间就抽剑作势要砍,把郑浩惊得是连退了好几步大呼:“这是为何?”
  桓楚自然是没想真的把郑浩砍死,那不过是表达气愤的一种姿态。而后,他气冲冲地指责:“我好意派兵助你家主公,他却派人四处袭击我的领地。这是一种令人切齿的小人行径!”
  郑浩表现得无辜极了,他却也没有争辩,而是说:“浩来庐江已经一月有余,实在不清楚主上有什么举动。桓君所说的事情浩一慨不知,可否容浩写信予主上?”
  桓楚怒气勃发,生硬地允许了。
  要有一个说法,对郑浩的监视也要严密,桓楚就等着吕哲会有什么样的回复。不过吧,桓楚觉得吕哲肯定会矢口否认。
  南方各郡大乱之后,各郡英杰层出不穷,能够快速获得一郡之地的人却是不多,基本上谁想要做大就会被群起而攻。
  吕哲起家的资本有众多六国遗民依附,从一开始就占据人力的优势,这是一个例。
  项氏就更夸张了,初一举旗就作用两郡,那是他们经营许久才得到的收获,怎么羡慕也羡慕不来。
  在南方各地的武装中,吴芮和桓楚算是比较成功的两个人了。吴芮是靠着口号获得人和,桓楚却是一路杀出来的成就。桓楚又比吴芮崛起的过程要艰难非常多,恰恰是因为艰难,桓楚也就更加的珍惜,怎么能够容忍即将成功之际横生枝节?
  给予郑浩时间,桓楚也是在给自己时间。他需要思考一下全局,对时势有更多的了解。
  五天之后,郑浩主动求见桓楚。他被接见时,桓楚准备了两排刀斧手,更是将一个油锅烧得沸腾。
  桓楚见到郑浩就说:“有什么花言巧语就说吧。说完你是喜欢被刀斧手砍为肉酱,还是喜欢用油煮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