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716

  三万步骑攻打梗阳两天损失了七千余人,等待王贲率五万中军赶来会合,秦军在梗阳城下的部队有七万三千余人。
  作为守军,武臣指挥得当,赵军在张耳援军到来时还有七万六千余人。
  梗阳这个小地方一时间举兵超过十四万,秦军会合扎营,张耳在城外建寨与武臣城内守军成为互相掩护之势。
  没什么名气的梗阳,注定会因为是秦国出兵平叛第一个被暂时守住的城池而闻名天下,至少吕哲就因为赵军和秦军在梗阳交战了半月而知道了这个小县城的名字。
  秦军首攻不利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王贲的战术是奔袭为主,后军的攻城器械没有跟上。后面王贲的后军携带的器械到了,张耳和武臣情知无法坚守,留下一万殿后的部队带着四万人毫不犹豫地向晋阳撤退。
  秦国竟然不是在南方先动手,选择一支偏师先攻打太原郡,相信很多人会一时没有转过弯来,毕竟之前所有的举动都在预示最先动的会是三川郡的徐岩所部!
  吕哲接到共尉的汇报立刻召集文武,他向众人转述战报,最后说:“王贲的十万大军动了,已经不能按常理来预测徐岩的三十万大军会在什么时候动。新复立的赵国吃了一个兵不厌诈的大亏,我不希望我们会是下一个吃这种亏的一方!”
  卫瀚,这个曾经的传令兵现在已经是斥候部队的一名军侯。恰是因为是斥候部队的军侯,他亦是被召唤的一员,听完赶紧站起来,“主上!我们的斥候随时都盯着各个方向。”
  郑君亦说:“赵国吃亏是因为他们的大臣都在忙着复国的大礼,一个个满心思的猜想自己会被封什么官职,没有紧密关注王贲所部。”
  蒯通接着说:“无论是主上,还是诸位同僚,上上下下都在为战争做准备,怎么会像新赵吃那样的亏呢?”
  吕哲还是有些后怕,谁有能料到王贲没有粮秣都敢进攻,区区南方时下时停的雨季徐岩有必要的话也根本不会在意。
  “主上,您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郑君有些小心的问。
  不妥的地方?吕哲闭目仔细思考,将最近关于三川郡动向的情报在脑海中回忆一下,徐岩最近还是在四处征粮,对军队的操练也没有什么变化。而巴郡、汉中郡秦军囤粮也是一直在进行,倒是最近调动军队的频率下降了一些。似乎……他没有想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一条条将自己的想法道出,吕哲脸色阴晴不定,看着部下们希望得到什么提示。
  “王贲攻打太原,现下与张耳、武臣在晋阳城下厮杀。职料想,新赵不会独自力扛秦军,必会向新燕、新齐求救。六国已经灭了一次,应该更懂什么叫唇亡齿寒,齐燕再怎么与新赵有矛盾肯定也会出兵相救。”蒯通竟是在讲解中原的情势?
  “我们都知道项氏善于散布谣言,天下都认为三川郡的秦军与我们必有一战,哪怕是您,还有我们所有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谣言的威力。”蒯通落地有声。
  谣言?吕哲看着蒯通,脸色一变:“先生,你说那些是想提示哲小心新楚?”
第0214章
反制措施
  项氏图谋良久,怎么会只甘心占据两郡,无论是为了什么他们都会向外扩张,不然新楚的复立就会成为天大的笑话。
  有情报显示熊心封了一个叫龙且的人为偏将军,他率军两万向北进入泗水郡,短短时间内已经拿下了五个县。
  熊心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真正控制楚国的是项氏的项梁,龙且以其说是被熊心指派还不如说是项氏。
  原先进入泗水郡占领一些县的赵军看到楚军到了泗水郡就开始让城,一些盘踞县城的闲散武装不会是龙且的对手,可以预见很快新楚会增加一个郡作为领地。
  不!应该不止是泗水郡,听说项梁也在整军,只等龙且传来占领泗水郡的消息就会出征,据说目标是颍水上游的陈郡。
  “项氏最善长的是阴谋,项伯身在庐江,若是让他抓住机会,庐江郡恐怕会有变局。”蒯通不了解啊,其实擅长阴谋的不是项氏的谁,是已经被吕哲所杀的范增。
  如果没有猜测错误,项氏的战略布局应该是出自范增手笔,只是范增死了,吕哲又突然崛起,项氏的布局遭遇突发情况的时候才会出现令人不解的迟缓和断层。
  认真分析的话,很明显能看出项氏之前的行使规则和后面的是两种手段,前者充满了耐心且阴狠,后者虽然也是阴狠但是显得急躁了许多。两者还有一个细微的差别,那就是一个是以全局,另一个则是单一的针对性。
  蒯通非常严肃地看着吕哲,而后有看了看同僚,见他们听得认真,欢喜的同时说的更多详细:“项氏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牵引到三川郡的徐岩身上,为的是营造一种气氛,是谁也无法单独承受三十万秦军的进攻。他们想要的就是让大家害怕,然后这时复立楚国好收拢害怕秦军报复的黔首为其卖命,最重要的是想营造恐惧的气氛来使一些首领主动靠拢。显然,项氏的作为是成功的,短短时间内聚拢了二十万部队。”
  郑君“呵呵”笑了一下:“可惜了,主上是立刻备战,桓楚又因为主上有安排而陷入犹豫。”
  “不不!”蒯通摇着头:“还是成功的。至少我们没有多余的心力去阻止项氏扩张,原本蚕食长沙郡的计划也提前暴露,只能一心针对北方和西面进行备战。”
  “是啊……”吕哲感叹道:“为了备战,三郡的建设停顿了,原本想要轮派部队出战积累经验的事情也落空了。”
  “主上!”蒯通突然大喝了一声,吕哲收敛感叹脸色变得严肃,余下的人更是有不少打了个激灵。
  蒯通只是喝了一声没有当众说出来,在他看来身为主上怎么能当着众多部下感叹呢,应该有身为人主的威严才对。看到吕哲马上反应过来,他才继续往下说:“我们虽然没有举起反旗,可是秦国又怎么会容忍有三个郡自治。所以防备秦军并没有错误。从大方向来讲,备战虽然使民生停顿,但是不也壮大了军械所需的作坊吗?这对我们日后是有大助益的好情。”
  此时此刻吕哲心里却是觉得怪怪的。他与蒯通相处时,哪怕是在讨论时势和公务,蒯通很多时候总是会找机会向他输入一种主君应该有什么样举止的知识。
  主君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臣下忠心,应该怎么行使权力才会使得部下畏惧,蒯通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些,相反关于军事和行政则很少提意见。原本吕哲以为蒯通也就是这样了,没想到现在谈起时势来也不差,几句话就将被动运行的利弊讲出来。
  “巴郡、汉中郡,秦国在两郡建立粮仓,探子回报粮仓确实源源不断的囤积粮食,显然不是为了迷惑人而采取的假象。两郡也真的有军队在不断调动和聚集,巴郡光是在江州就有两万驻军,汉中郡的甸关也有一万五千关防戍卒。”蒯通又连续说了几个地名,可见是有花心思在了解两郡局势的。他提了一个反问:“江州离南郡有三百五十里,与之囤粮地朐忍也有两百五十里。甸关离房陵一百八十里,它是汉中郡一座卡住南方进袭的雄关。秦国为什么把军队的驻扎地和囤粮地分开,又为什么在捣毁甸关之后重新修复又进驻戍卒?”
  之前只考虑秦军将要进攻,现在被蒯通那么条理分明的一说,所表达的意思十分的清楚,吕哲在防备秦军可能的进攻,秦国也是在布置防线防止吕哲突然袭击啊!
  “徐岩在储备粮食,在调动军队。这是谁最先放出来的消息呢?”蒯通说到这就停顿下来。
  毫无疑问,稍微一探查源头就能知道是项氏最先放出的消息,不过在传闻流传之前吕哲的细作早就探知这一情况,联合徐岩的种种举动吕哲才转变策略备战,所以说吕哲的备战是在传言之前。
  蒯通应该也知道吕哲的备战比传言更早,为什么还要说那些呢?
  吕哲环视众人一圈:“密切关注秦军动向以确保万无一失。”目光落在卫瀚身上,“你的责任最终,万般不可疏忽了。”
  卫瀚恭敬应命。
  “备战要加快,越快越好。军队所需物资也容不得差错。”吕哲看着娩杓和梅鋗,“你二人,也要尽心才是。”
  梅鋗与娩杓齐齐拱手:“职,明白!”
  吕哲缓缓地站起来,“蒯先生与苏烈留下。”整理一下衣摆站定,“其余人退下吧。”
  众人行礼后一一退下,蒯通和苏烈对视一眼,两人又转头看着走向山川舆图的吕哲。
  挂在架子上的舆图是得自范增,不但记录了南方各郡的河流与山岳,还标注了乡里县城,可以说非常详细。
  “长江洪水已经退去,桥梁尉灌余正在恢复浮桥。”吕哲说的是南郡到苍梧郡的路线,又抬手指向衡山郡,“有传闻项梁在整备军队,只等龙且拿下泗水郡就要出兵陈郡。但是共尉回报在九江郡发现新楚的探子,看来项氏是玩传闻玩出心得了?”
  苏烈问:“主上的意思是,项梁即将出兵陈郡是假,要出兵九江才是真?”
  “真真假假。”吕哲点着舆图上的九江郡,“看来项氏的新谋主深食其味。”
  混淆视听一直是军事上采取的一种手段,使人无法正确的做出判断,将这一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就是兵法上的声东击西。
  “新楚离我们远,所以哪怕知道他们在‘借’三川郡秦军的‘势’牵扯我们的心力,我们也暂时也无可奈何。”蒯通这是在接刚才说到一半的话,他走过去请吕哲看向九江郡、庐江郡,“这两个郡是缓冲,项氏牵扯我们的精力必是要对其中一郡动手。他们在想尽方法要与我们接壤,主上不可不防。”
  项氏无论是范增作为谋士还是现在的新谋主都在贯彻一个战略,那就是在没有明朗之前尽量不与秦国交战,陈郡本为魏国旧地,是不折不扣的中原之地,她又与三川郡比邻。只要摸清楚项氏一直以来的行事轨迹,不难看出项氏根本不会去攻打陈郡,以至于早早的和秦军对上。
  琢磨了许久的吕哲明白这点,蒯通却是从一些蛛丝马迹察觉出项氏攻击陈郡是假进军九江郡才是真。
  “先生所说极是。”吕哲转身一礼,复又回转看着山川舆图,“项氏想在秦军没有动手之前与我们接壤,恐怕是想趁我们与秦军大战时占便宜?”
  “两虎相争,必会一死一重伤。既然主上察觉项氏居心叵测……”苏烈急急开口,说到一半被蒯通笑着打断了。
  “苏将军勿急,主上心里恐怕已经有决断。”蒯通笑眯眯地看着吕哲。
  决断?吕哲只不过是有大概的想法,不能称之为决断。他不知道远在三川郡的徐岩有没有发现项氏蹲在一旁等着做渔翁,察觉之后徐岩又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我在庐江郡的桓楚那边有布置,项伯说服桓楚归楚的成功率不超过三成。”吕哲点了点舆图上桓楚所在的番阳,“或许,我们应该诱使桓楚在项氏没有向九江郡动手之前先去……”
  “唔?”蒯通是知道吕哲不希望周边有人能完整控制一郡的,“是让桓楚出兵九江郡吗?”,这样一来桓楚就成了一只拦路虎,项氏想要占领九江郡必会与桓楚交恶。
  桓楚不是傻子,想要诱使他在没有稳定庐江郡之前进攻九江郡难度很大。吕哲还需要做另一手的准备,武装九江郡的本地势力也是一个选择。
  “请问主上,前一段时间负责我方散布谣言的是哪一位?”蒯通显然也和吕哲想到一块去了,“还要让他在九江郡散布言论!”
  运作那件事情的人是娩杓,他现在负责南郡的民政,忙得不可开交恐怕是脱不开身?
  蒯通转念一想,将项氏图谋九江郡公诸于众不需要运作,只需要让九江的群雄知道也就可以了。他“呵呵”笑了几声:“九江郡的安丰在我军控制之下,主上打算将安丰交给谁?”
  “葛婴吧!”吕哲毫不犹豫的有了人选,“桓楚也罢,支持九江本地势力也罢。两件事情一起办!”
  项氏喜欢玩阴的,那么吕哲就用明的来应对!
第0215章
遥遥无期啊
  乱世无外如此,谁也不想让谁好过,手段不用其极还算属于正道,到了频繁使用刺客的时候,那才是到了关键的时刻。
  似乎也不对?项氏对付一些不归顺的小首领小贵族已经在使用刺客,正是因为这样桓楚才会对项氏感到忌惮,深怕归附之后没有下场。
  与蒯通商议好策略,吕哲这才对苏烈说:“四个越城在加紧制造重凯,七千壮士在三个月后就能武装齐配。”
  苏烈时刻关注着,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呢?他没等吕哲发问就道:“有两千已经训练半年,现下只缺训练军阵。剩下的五千只训练两月,体力的打熬还需要再有一个月。”
  吕哲对七千重步兵的重视程度比其他兵种要多得多,很多时候还会亲自去观看操练,他经常会和苏烈讲起隋唐重步兵的战法战术,因此苏烈最近也在熟悉步骑结合的战术。
  想要将七千重步兵训练成陌刀手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并不是所有重步兵都能称为陌刀手。哪怕是身穿重甲手持三尖两刃刀能够如墙推进,那也只是得其形。陌刀阵的精髓在后世早就失传,一些典籍上也只谈到军阵的成型,与骑兵、弓弩手、轻步兵的结合。
  吕哲将自己知道的全部传授给苏烈,剩下的只有依靠苏烈自己去摸索了。
  “……以鼓声控制军阵的迈进很有效。”苏烈热爱重步兵,经常听吕哲讲起隋唐的重步兵战法受益良多,最近又按照吕哲的说法加入以战鼓控制军阵的节奏,“对于弓弩手的配合,职已经大概知晓,近期两千甲士一直在与弓弩手操演配合。”他说到这停顿了一下,有些羞愧道,“与骑兵的配合讲求的是对战事的掌控,职一直没有摸到门槛。”
  其实还应该加上掷斧兵或者投枪兵,这样一来陌刀阵才算是完整。可惜的是多兵种配合十分复杂,对排兵布阵以及兵种之间层次的要求非常高,哪怕是布下阵型,控制不好兵种的层次就会乱掉。
  目前为止,苏烈还无法控制太多兵种的阵型,他只能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