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716

  几人既是期盼又是渴望,吕哲觉得有些啼笑皆非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重要性了。他想了一下,张嘴“哈哈”笑了几声:“那就办吧。”
  燕彼大喜,抢先说:“可由彼作为郎官?”
  郎官其实就是伴郎,到汉初是太子的亲信护卫,后面成了皇宫甲士的一种官职,一般是忠烈之后或者朝臣后代担任。
  燕彼本来是想作为婚礼礼仪官,既是所谓的主婚人,可是想想根本不够格,因此想抢个伴郎的位置。
  蒯通看了燕彼一眼,他寻思了一下:“赵娘父亲为秦国中车府令,是宫官。而这件婚事据说是陛下撮合,该上书请求派来仪官。”
  秦国对吕哲封爵赐官不过是一种安抚措施,这点南郡官僚自然是能看得出来。建立在安抚前提下的封赏不具备可靠性,蒯通这么提议是想再次试探始皇帝的态度,也看看咸阳中枢派来的规格会是怎么样,来判断这个缓冲期有多久。更深一层也是利用婚事试探各个朝臣对吕哲的看法,毕竟堂堂吕县侯、征南将军的婚礼各个朝臣怎么也得派人送礼恭贺。
  南方看北方的局势风里雾里,北方对南方的态势了解也是从诸多情报中推测,距离的因素让一切都需要从行为上来进行判断,吕哲接受封赏之后立刻挥军攻楚,这对于吕哲来说不过是需要应付项梁进兵的威胁,可是咸阳看到的又会是哪一面呢?
  吕哲这一方势力需要时间来发展内政和整编军队,在楚国这一面威胁用战争的获胜暂时去除之后,西面和北面的秦国是什么态度就变得相对重要一些。
  “民间购马数量有限,马匹、牛等牧畜还是要从大氏族手中购得。因此,陛下是怎么样的态度关乎到我们能获得多少牧畜的来源。再则,赵公那边的环境我们也要策应一番,将赵公从尴尬境地中解脱出来,对我们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好处。”蒯通想得比较深远。
  吕哲很想说“始皇帝是一个心志坚定的人,一旦心中有什么想法并不会轻易改变。”可是他转念一想,他们说需要的并不是始皇帝解除警惕,只是希望始皇帝那里展现出放松的态度,而后让大秦的官僚们不至于受于始皇帝严防的态度连买卖都不敢做。
  婚姻掺和了政治,人生的幸福变得不是那么纯洁,吕哲有感觉不愉快吗?说实话,他还真的没什么异样的想法,他甚至觉得有蒯通这么个人物而觉得轻松许多。若不是蒯通,他压根就不会想到这些,而现在让这个集团获得好处,最后还不是他得到利益,也能在未来的求存路上变得更为有底气一些。
  见吕哲没有什么反对的意向,蒯通是大大松了一口气,毕竟身为人臣而干涉家事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不但是蒯通,连燕彼、娩杓、萧何也心里觉得放松了一些,他们原以为吕哲会大怒还是什么的,概因吕哲从某一方面来说很强硬。
  说吕哲的强硬并不是表现在性格上,而是他对军队的掌握有着一种令人恐惧的专政。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一句至理名言,谁抓稳军队就能抓住一切,他什么都可以商量,但是在军队上不容有人插手,这是从夷陵崛起后从未改变过的想法。
  最重要的事情憋了许久得到首肯,至少是四人一直以来觉得比什么重要的事情被吕哲点头,他们心情一放松脸上的笑容也就多了起来。
  “主上,关于北境移民和南陵城,属下有事汇报。”萧何说话的时候偷偷撇了燕彼一眼,他清楚自居老臣的燕彼对自己崛起太快很有成见。
  果然,燕彼收敛笑容看向萧何,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眼神里有很明显的警惕。
  “说吧。”到现在为止吕哲还是不太习惯屈膝而坐的坐姿,他将双腿伸展出去,觉得口渴要伸手拿东西,可是哪有什么让他拿呀?
  大家都说了那么多,觉得口渴纯属正常,可惜的是这座府邸除了甲士还是甲士,一个仆从和侍女皆无,连饭食都要从军营送来。
  “在软件上确实是该改善一下了……”吕哲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对旁边的甲士说了一句“去看看刚才那些女娘走了没有,没走让过来伺候。”说完才看向萧何。
  甲士应“嘿”而去。
  离去甲士的位置空档立刻被袍泽补上,尽管是在府邸之中,可是他们站立眼观八方耳听四路的时候右手一直是搭在剑柄之上,时时刻刻保持着最高的警戒。
  说到底军人就是军人,没有吩咐就没点眼色。不过这也才能算是军人吧?身为军人尽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全部,哪里需要那么多花花肠子。
  软件是什么玩意没人听得懂,不过他们听多了吕哲时常会说的一些怪话,几乎是习以为常了。
  “北境十三万黔首于昨日已经完全迁移,有三千八百户是转入南陵城,八千四百户转去苍梧郡。在苍梧郡的分布,有五千零八户归于临沅治下,三千三百九十二户归入治府。这些黔首的家田还在划分。由于主上承诺帮其起屋,军方却是被调出战,缺乏人手建屋一直拖了下来。”萧何说到这因为吕哲抬起手而停了下来。
  迁移南郡北境黔首是在秦军南下的时候了,也就是一个半月之前的事情。吕哲对于那些迁移黔首的承诺是分其田建其屋,南陵城和苍梧郡的待遇又有区别,总得来说为了向苍梧郡移民充实人口,对愿意迁移到苍梧郡分给更多田亩是政策的倾斜。
  “搬到苍梧郡的人现在风餐露宿?”吕哲下意识地捂着额头,要真是这样那就是好事变成坏事。
  “这……当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黔首相帮建屋,虽然没有……是怨言不广,但总归有损主上名誉,对日后行政恐怕会有影响。因此属下想要建议主上从某些方面进行补偿?”萧何本有权自行处理,或者说补救,毕竟再怎么说他都是吕哲任命的民政大总管。可是他刚来不久,选择的是小心做人,因此一直拖着。
  “主上对黔首太好了。”燕彼悄声地对娩杓嘀咕了一句。
  娩杓翻了个白眼,他们能这么快在南郡稳定下来不正是因为吕哲对黔首不错吗?
  “你认为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偿?”吕哲问。
  萧何腹中早有腹稿,可是答得太快并不合适,他假装思考了一小会,说:“迁移仓促,许多黔首是空手而出,不如置办生活所需?”
  蒯通在旁插话:“受战事影响,各行各业因为战争向准备战争倾斜,民生所需现在困顿,也是该由官府引导恢复生产。”
  吕哲明白了,那是在说过量的为军事服务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民与军还是要有一定的平衡。
  “在不影响未来大计的前提下,黔首日常所需可以恢复。”社会生产力也就那样,吕哲有必要进行提醒:“厚待民众是为了服务大局面,目前的天下态势还是以军事为主,没有一直武装齐配的军队,哪能安定的发展民生?”
  “果然还是比较重视军队。”在座都是文官,自然是希望更多的往民事上倾斜,可是他们从吕哲的态度看来,休生养息并不是完全的停止战事。
第0333章
家臣
  完全停止战争是在开什么玩笑?吕哲所指的休生养息是不进行大规模的战事,其实哪怕他不愿意再启战端,可是其他势力会答应吗?
  恢复民生使生产力大增,善待黔首获取民心,等等的一切不过是营造一个稳定的基业,好在未来的战争中能有更大的优势,吕哲可没有天真到认为自己不去攻打别人,别人就能让他们安稳的发展下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吕哲看着四人:“我最近经常听到‘大争之世’这四个字,其实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
  好像有点前后不搭调?
  吕哲径直往下说:“很明白的告诉你们,现在不止是大争之世,还是大凶之势。你们看到诸国复立,可能以为或许又是一个战国争雄的格局,觉得接下来的局势不过是又是一个战国争霸的局面。我很清楚明白的告诉你们,什么战国争霸不会再有,有了大秦一统天下的前例在前,接下来的战争不是打赢谁割舍几城就能求和继续共存这么简单。”
  “?”蒯通等四人错愕了。
  他们听得有些茫然,不是说听不懂吕哲在说什么,而是吕哲说那些说得太过突然,以至于让他们片刻之间懵了。
  “战争只能以某一方势力再次一统天下作为结局,在这种只能独存一方的环境下,天下你来我往的攻伐一刻都不会停止。若不力争上游,一直保持军力的鼎盛,那就会落人一步,然后步步被牵制。”吕哲说的非常严肃。
  说真的,他们还真没想到吕哲的心思是这样。他们从吕哲要裁减军队的举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吕哲所说的休生养息是保持一定的军队数量,而后资源向民政上倾斜。
  “军队军力的强盛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兵源,和军事器械的生产力上面。我为什么要极力恢复各郡的民生?为的是黔首的爱戴,为的是生产力的恢复,有了这两个前提,我们才会有未来。”吕哲说得露骨,没有一点点的修饰,不过事实也正是那样。
  “这个……”
  四人全部失语了,吕哲道出了什么爱民重视民生背后的“真实”,古往今来统治阶层努力在经营,为的不都是能在军事上获得成就吗?这个成就可以是为了自保,也可以是为了有向外扩张的势力,他们有的一早就懂了,有人是现在才懂,不过吕哲的话说得太赤裸裸了,听上去令人觉得怪怪的。
  “这话可不要传出去才是,不然深深爱戴主上的黔首可就要伤心了。”燕彼觉得气氛怪异,干笑着想要调节氛围。
  吕哲也是要让麾下四大文员清楚自己的想法才说得赤裸裸,他看了一眼说话的燕彼,而后继续说:“看先后复立的诸国,他们所思所想是要恢复秦一统之前的格局,形成又一次的六国抗秦。有了这个荒谬的想法,他们在刚刚复国之后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再次交恶,甚至还会互相交战,全然不知道这样注定还会被大秦又一次的毁灭。”
  “您的意思是大秦会再次一统天下?”蒯通问。
  “我可没这样说。”吕哲脸上表情似笑非笑:“若是陛下年轻力壮,大秦必将再次一统天下,要是公子之中有人类似陛下,我也不敢自行割据。”
  四人陷入了沉思,他们其实一直都不太明白吕哲既然已经形成割据事实,为什么还要挂靠在大秦旗下,变成这么一副不尴不尬的局面。现在看来,他们开始有点明白了,自家主上是畏惧始皇帝,因此哪怕形成割据的事实之后依然不敢公然反叛。
  “可是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这一次秦军南下战败,可是十一万大军留在了南方。下一次若是再有秦军南下,我们该怎么应对?再则,现在那十一万秦军该怎么处理?难道真的保持建制,又该将他们安置在哪?安置在南陵?”燕彼很不甘心的样子,最近心情落差那么大,看谁都觉得不顺眼,其实是跟吕哲接受始皇帝诏书有关。
  秦系士卒不能动?吕哲想动那些秦军,非常的想动,秦军的战力强,比他自己整编的那些军队要强上非常多,这么一支军队哪能不想掌握在手里!所以,他不可能不去拆散整编,只不过时机还不到。
  “说到秦军,王奔偏师已经攻下晋阳,太原全郡被攻占也只是时间问题。徐岩本部又向砀郡进逼,虽说冬季将至只是策应王奔稳固太原战局,但是来年赵国还是要面对两面进逼之势,赵国复立不久,有能力支援的齐燕两国又不发一兵一卒,秦军重新在中原站稳脚跟已经可以预计。”吕哲说的平淡,眉头却是深深皱了起来。
  燕彼说那些可不是要管赵国死活,他是要得到吕哲的回应,讲清楚说明白未来对秦国要采取什么态度。
  这时候,远处的甲士通报女娘们已经在外等候。
  吕哲随意摆手,等待二十来个侍女过来时,他竟是看见领前的还是吕雉。
  “主上,若是秦军再次南下呢?”燕彼没有得到答案心中无比的不安,再次追问。
  吕哲不满地瞪了燕彼一眼:“近期之内秦军哪有余力再行南下,没见到之前控制大部的南阳兵力被抽调,情势没有糜烂的陈郡也因为兵力空虚成了韩魏两国的雀居之地了吗?”
  燕彼还是没有得到答案,有那么点死缠烂打似得:“职是说,秦军真的南下的话,主上会有什么应对?”
  “若是主上接受封赏之后没有出兵攻楚,秦国在中原站稳脚跟之后肯定会再次分兵南下。现在嘛……”蒯通瞄了一眼摇摆着腰肢越走越近的吕雉,又偷偷用眼角看了看吕哲,发现吕哲视线根本就没有转移到女娘那边,拖了一个长音才继续说:“现在最有可能的是发来命令,命主上再次出兵,或是从九江方向迂回赵国背后,或是下令灭楚。”
  燕彼已经不顾下对上行为的不妥,再问:“主上会有什么决断?”
  伴随崛起于微末,燕彼从一开始心思就没有变过,他期望中的吕哲可不是盘踞一郡或者成为一方霸主那么简单,而是在奋斗中要么征战天下成为天下之主,要么在征战中一起死无葬身之地。
  最近吕哲让燕彼越来越看不懂也越来越忧心了,先是接受秦国诏书,倒是可以把这个当做是权宜之计什么的,可是后面竟是接二连三的接纳来历不明的文士。这些文士要是和他有共同的心思也就罢了,一起致力于让吕哲坚定不移的怀有雄心征战天下也便是了,可是先有蒯通讲什么“谋而后动,以观局势”,说难听点不就是窝着什么都不干嘛!而最晚来的萧何俨然和蒯通成为一伙,两人动不动就谈什么民生,完全就没想过向外不断不断的扩张。
  吕哲脾气在很多时候非常温和,可不代表能允许燕彼这么无礼。他也不会做什么拍桌子的事,而是盯着燕彼看了很久,看得燕彼在被风冷飕飕吹着还能冒汗,最后才一阵劈头盖面的怒斥。
  “蠢货!真是蠢货!”骂了一阵,吕哲不耐烦地看着那些因为自己发怒而跪在地上阵阵发抖的侍女们,摆了摆手,“煮茶,赶紧的!”
  吕雉还是第一次看见吕哲发火,而且是对着一个传闻中心腹中的心腹发那么大的火。她最讶异的是那个叫燕彼的人被骂了一阵反而笑嘻嘻的模样,心里有些茫然,还没来得及想什么,吕哲在那边已经催促,赶紧指挥侍女该煮水的煮水,该摆放茶皿的快点摆放。
  “看不懂局势就好好干自己的事情,别徒惹笑话!”吕哲见燕彼被骂反而腆着笑脸有些无力感。
  “彼知道了。”燕彼不是贱人,喜欢被骂被虐。他是从刚才被骂的时候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再则是觉得吕哲那么骂是不见外,被骂而无惩罚,还是视为心腹看待,要不怎么就没见过除了自己之外的人有这样的待遇?好吧,有这样的想法,还真是个贱人。
  话说,官场百态,下位者被领袖这么对待,还真的是一种荣幸?
  吕哲当然不是秦国说什么就是什么,认真的说起来也不是像四人刚才所想的畏惧始皇帝,而是深知先冒头的檩子先烂,现下靠在秦国旗下是他想过所有发展道路中相对稳妥的一个,远比早早的公示天下自立要好上太多太多。
  自立,那就意味着要称王,称王则会交恶天下。自立而不称王那又算怎么一回事,然后要以侯爵的身份去面对诸王?那从气势上首先就矮了一头。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与大秦保持若即若离不但秦国需要安抚,列国也会争取而不是那么快陷入一种竞争。要知道国与国,势力与国,相交起来是完全不同的。
  燕彼冒着大不韪让吕哲说出了完全不需要说的话,他需要提醒那是为吕哲好,因此又再一次笑嘻嘻地说:“既然主上要娶主母,吕娘是不是也一同纳了?”,这话说的?那是在表态,他是作为吕哲家臣,而不是作为官僚臣下。
  吕哲觉得理所当然,也就是燕彼是家臣才能一直容忍。
  听出话中之话的蒯通、萧何、娩杓露出一脸的恍然,心里却是觉得燕彼还真是够无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