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716

  审时度势的结交友邦是什么?张耳眼中只有利用与被利用,至于盟友什么的那不过是工具。也因为这个心态,他认为与吕哲的初步交恶算什么,只要对赵国有利,不是他亲自跑去赔罪什么的,派去的使节被杀被驱逐,那就继续派好了。
  赵王歇“呵呵”笑着看了看张耳和陈余这对铁哥们。说实话吧,他就是被两人找到拥立为赵王的,张耳整天半个死人脸且不会说话算什么,只要继续效力于他又守卫赵国,那说话再难听也算一个好臣子。当然,他比较喜欢懂得说话且为人看上去温和的陈余,陈余狡猾他清楚,可是耐不住陈余懂得恭敬。
  “那就写信给李左车,告诉他收到信的即刻起成为赵国正使了。”赵王歇没反对的理由,毕竟李左车在南陵,人是现成的。嫁女?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必要,只是还得吩咐李左车先试探好吕哲的态度,免得贸贸然提出来被拒绝惹得各国耻笑。
  陈余见自己的建议被赞同心里松了口气,他是真的认为不能与吕哲交恶,毕竟吕哲已经隐隐有取代楚国成为南方霸主的趋势,只要吕哲不犯太大的失误取代楚国成为南方霸主甚至已经成了铁钉板板的事情。
  南方霸主啊,虽说有点南蛮的意思,可是正因为地理位置在南方不会被秦国作为第一波打击的对象,所以只要吕哲能稳下心来发展,解除百越的威胁,将楚国灭掉,哪怕是秦国再一次统一中原南方的霸主都能继续与秦国叫板。
  交好这么一个人,能够与之成为盟友,陈余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觉得对赵国有利而无害,更别说吕哲只要稍微捅一下秦国的后腰就能为赵国减低来自秦军的压力。
  “那个什么来着?”赵王歇挽着下巴的胡须,有点呆萌地停顿了有一会才继续说:“那关于让开道路让秦军进逼燕地和齐地的事情?”
  陈余刚要发表意见,那边的张耳率先出了班列。
  张耳这人长得有些黑,总的来说就是一副浓眉大眼的模样,难怪会自称为兵家,概因是有那么点武人的样子,不过这家伙其实武力不怎么样,更倾向于军略谋臣的角色。他拱手为礼,道:“齐燕有兵不派,坐视大赵与秦军酣战,多次求援不至连半点粮秣与财帛都吝啬。大赵没有义务独抗秦国,臣认为该放开疆界,让齐燕也试试秦军逼境的滋味。”
  司马昂立刻就跳出来:“土为大赵之土,怎可轻易放弃。”
  张耳撇一眼身着甲胄的司马昂也不搭腔,只是死死盯着。
  司马昂怎么说都是个将军,并且是手中有兵权的将军。他知道张耳有复国拥立之功,可是一点也不怂:“今天能够为了让齐燕两国让土,明日是不是要把谁拉下水就能开放宗庙?”
  “大胆!”张耳一声大喝,竖着浓眉瞪一眼司马昂,然后转向赵王歇:“我王,大赵独抗虎狼秦国不可取。”
  “好好说,好好说。”赵王歇被张耳那一声大喝吓了一跳,他用眼神示意陈余赶紧出来制止自己的铁哥们,赵国为难之际可不能闹出什么内部不合的事情出来。
  陈余看到暗示却没有站出去的意思,张耳说得没错,单独赵国一家是绝对无法抗住秦国的,其实哪怕能单独抗住也不能独抗,毕竟齐燕两国也是赵国潜在的敌人,总不能让两家坐在旁边看戏,来一个什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混蛋事出来。
  司马昂依然不怂:“让土容易,可是怎么对封君交代?要知道招募兵士的粮草和财帛还需要各地封君支持,我们本就缺粮少兵器,失去他们的支持……”说到这冷笑看一眼张耳,“大赵才是真的完了。”
第0387章
哥两好(下)
  也是啊,有土地才能种出粮食,各地的封君也才有义务给中枢送来粮食、财帛、青壮,一旦失去了那些土地就等于放弃了封君,那赵国还怎么获得钱粮和兵源?
  气质不错但是散发萌萌状态的赵王歇也不知道想到惊吓出一身冷汗:“爱卿,诸位爱卿。你们说,那个吕侯的这个建议是不是要设下陷阱害大赵哇?”
  啊???众人听了赵王歇的话只感觉一阵晕眩,吕哲离他们可有千八百里,损害了赵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再则,赵国抗住秦国对吕哲也有好处,吕哲没有理由害大赵,不然也不会暗示说赵国赶紧为制造谣言的事情道歉,然后吕哲会寻找机会在某些物资上支援赵国。
  “我王!”陈余不能再沉默了:“万万不要说这等话。”
  赵王歇并不是在胡思乱想,司马昂说得没错,要是失去了众多封君的供养,单靠邯郸和巨鹿赵国的实力可是要损耗得七七八八,那可是要沦落到和楚国比惨的地步,赵国不得不谨慎啊!
  楚国仅剩两郡,这件事情可是已经沦为列国的笑柄,在这个年头没实力谁都会去欺压一把,没见喊着嚷着与楚国世代友好的齐国见楚国落魄了也兵临边境。什么世代友好见鬼去吧,齐国陈兵会稽郡边境变成在吆喝不割让泗水郡给齐国就要杀进楚国都城自己拿印绶舆图了。
  换个角度,吕哲祖上是干什么的,有出国什么王侯没有?没有嘛!但是因为吕哲掌握五郡麾下数十万兵马,不见赵国无视吕哲祖上泥腿子的身份都要嫁于王室贵女了吗?
  所以说吧,乱世之秋说身份不是必要的,那只不过是在人皮的外表加一层有号召力且好看一些的外衣,要轮到生死存亡的阶段谁还会看祖上是干什么的先救下命在说。
  当然,要是危机解除了,各方实力又差不多的份上,到时候可就又要重新来审视祖宗十八代了。
  张耳很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让认为从某方面来说吕哲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那项建议并不能说有带着什么陷阱,甚至可以说那是将齐燕两国拉下水最好的方式,毕竟齐燕远离秦军威胁,是不会赵国说几句“唇亡齿寒”就能出力的,只有让齐燕两国感觉到危险了才能让他们动弹起来。
  失去封君?赵军挡不住秦军,失去土地是迟早的事情,那些封君早早晚晚都是要没了,张耳比谁都要清楚这点,因此已经拿定主意要让开道路让秦军威逼齐燕。
  “有两个方法。”张耳没有说吕哲的主意到底有没有陷阱,他说:“让土必行,但是可以采用两个办法。”
  赵王歇腰杆发力要站起来,可是力道发出去又顿住,觉得还是坐着听听。
  “其一,王上可以敦促各地封君一次性地将钱粮与青壮在一个期限内送来邯郸,这一次的物资要足要过量,然后又让封君将族人家财迁来邯郸,王上给予安安安置。”张耳不理会殿中众多人等那奇异的眼神,继续说:“其二,有步骤的让土,封君们受于秦军兵锋自然是会拖家带口将族人和物资迁移来邯郸,我王再给予秦军适当的反击,将能夺回来的粮食和财帛夺来,夺来的物资自然是归于国有,甚至可以给士卒一些好处,激励其反击的心志。”
  似乎……怎么都是要那些封君不好过?也只有励志要当兵家的张耳敢公然说这些注定要得罪一帮人话,毕竟无论怎么听都是要把那些封君当肥猪。
  “耳太过了,这样的话只能私下向王上建议,怎么能大庭广众说出来呢?”陈余还是很关心自己的铁哥们张耳,他频频示意张耳赶紧闭口。
  张耳还是看见陈余的暗示,只不过他没想住嘴。在他看来得罪人算什么,只要能保住赵国,他、陈余、众多人的官职和利禄就能保住,那么牺牲一小撮的人利益也就牺牲了,世上哪有什么尽善尽美的事情。
  “五郡封君,粮秣何止千百万石,财帛更是以海量计。”张耳干脆就直直白白地说:“那时大赵粮秣、财帛充足,强军自然就练得出来。再则,我们学吕侯广建堡垒,将邯郸与巨鹿两郡打造如铁桶一般,秦军攻一次、二次、三次,觉得攻不下只有撤军,也该轮到大赵看看列国与秦国斗了。”
  没人回应,众人就那么怔怔地看着脸黑心黑的张耳在那边滔滔不绝。
  听说,只是听说,楚国的项氏已经在玩什么刺客政治……哦,刺客政治这词是从吕哲那边传出来的,就是遭遇政敌不是用权谋博弈,是用刺客拿利器解决,杀得那个叫鸡犬不宁。
  封君啊,数十上百个土财主似得的人物,一个个家中门客好歹也是几百人的贵族,那时候是不是该排着队针对张耳也玩玩刺客政治?毕竟张耳这个黑脸的家伙动动嘴巴,封君们不是被秦军像狗一样撵着跑就是被赵王给放弃了。这样一来封君们会放过张耳?估计不但是张耳,连这道策略的始作俑者吕哲也要给恨上。
  众多失去封地的封君需要安抚吧?赵王歇是没能力去动吕哲的,甚至连语言上的刁难都不敢,那时候赵王歇只能拿张耳开刀,以此来平息众封君的怒火。
  陈余担心的正是赵王歇会拿张耳作为平息众封君的靶子,要是张耳这个铁哥们倒了霉,那岂不是说复国拥立之功有了缝隙,那么他陈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倒霉的对象?
  天晓得啊,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陈余不想成为倒霉蛋,但是铁哥们张耳已经疏离无数,他想挽回都无法挽回,毕竟说出来的话不可能再吞回去。他只能想想有什么方法能为哥两好消除一些影响,想着想着还真的就想出了点法子。
  五郡封君看样子是要放弃掉,朝中的众臣却能成为吸引仇恨的靶子,陈余扫视一眼众同僚,顾不得张耳还在那边滔滔不绝,大吼一声:“诸君,且听余一言!”
  哎哟,这大殿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达到用平稳的语气能使殿内都能听见,陈余那声大吼就跟张耳当初的一喝那样,殿内良好的传声设计震得包括赵王歇在内的所有人耳朵一阵耳鸣。
  “看天下局势,大赵着实难以一家抗秦,齐燕出兵自然是势在必行。”陈余扫视那些一脸莫名其妙的同僚,其实也不怪众人觉得迷糊,毕竟刚才是在谈封君的事情,怎么又绕回齐燕?他无视众人的不解,继续说道:“借南方一言,列国皆为鼠目寸光之辈,竖子不足与谋。如此非常之时使用非常手段,诸君认可吗?”
  认不认可能当饭吃?很多人就暗自吐槽,局势也就那个样,齐燕是鼠目寸光也罢,是竖子也好,反正就是不出兵,能奈他何?最关键的是,封君一个处理不好赵国要出大乱子。赵国一乱,他们这些占据高位的大官们谁都跑不掉,这才是重中之重。
  “看来诸君认可!”陈余“呵呵”笑了几声,狠狠地瞪了一眼铁哥们张耳,用眼神破骂就会让人擦屁股,这才继续说:“吕侯所言的让路可用多种步骤,毕竟存人失地什么的,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赵国在,封君迟早有一日能拿回失去的东西,总比赵国没了就没了好吧?”
  司马昂眼睛一眯,他哪里听不出来陈余那是在帮张耳啊,说是吕哲的建言,张耳只不过是在附随,那么一来张耳哪怕是可恨也有限。问题来了,吕哲是什么人?不说是不是一国之君,可是吕哲手握五郡麾下数十万不假吧?妥妥的封君们哪怕想算账拳头也不比吕哲硬,那就只能忍着了。不能找吕哲算账,那找张耳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火气,必要的克制就会忍耐一些。
  陈余看见司马昂露出冷笑心中有气,他只是看一眼司马昂就将目光转移到他人身上,口中解释让路的步骤,话里话外更是暗示好处大家都有,毕竟封君多,来了邯郸圆的扁的可以任由拿捏,大家的腰包也能乘机鼓起来,那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
  “这……”黑脸的张耳不爽了,他不怕得罪人,有复国拥立的大功在,得罪人又怎么了,到时候赵王歇会顶着。为什么要谈到那些封君,还不是为了充实国库,要是把封君那里得来的好处分润出去,到了国库的还能剩下多少?他立刻就不干了:“等等!”
  陈余是废了老大的劲才将众同僚给拉拢住,为的就是分散封君的仇恨,哪能让铁哥们再胡说八道?因此他不理会张耳,径直向众同僚环了一圈礼:“诸君以为如何?”
  能够得到好处?那妥妥的谁倒霉关他们屁事,最重要的是腰包能鼓起来,立刻就是一大片的称善之声。
  赵王歇估计是没听懂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陈余那分散仇恨的举动让原本能充实的国库只得到汤水,还坐在主位上“呵呵呵”的挽着下巴的胡子笑,心里还大大称赞陈余不愧是智者,这么一件得罪人的事情竟然能够使朝臣皆为称善。
第0388章
玩物等于丧志?(上)
  “博浪沙误中副车的故事没有了,琅邪刻石没有了,始皇南巡没有了……”吕哲在算因为自己的出现让多少在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不见了踪影,而这似乎还只是他记得的事情,不知道的肯定还有更多。
  既然已经改变了那么多的历史,说实话吕哲不介意再更改更多。再则,身为一个穿越者要是没改变一点历史,说出去估计没脸见人,因此他正在逐步的将自己所思所想在付之行动。
  先不谈那个删减版的建筑新法,军队中的军饷发放就对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吕哲麾下有发放军饷的事情传到列国,那么列国的政府肯定要骂娘,列国的士兵们绝对要寻求类似的福利。
  当然,吕哲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接受所谓的新鲜事物,例如现代的建筑物就被排斥,古人的喜爱以及审美观绝对与现代人不同。察觉这一点后,他立刻没了建造建筑的热情,毕竟耗时耗力耗物走出来的玩意不但不被欣赏且被排斥真的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有一个吕哲需要庆幸,那就是对于女娘的审美观秦时与现代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喜欢身材苗条有蜂腰最好的女子,不像唐朝时期以丰满富态为美,不然……咳咳。
  哦,吕哲稍微将注意力转到女人方便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秦时的女子在穿着上的传说为真实,女子身穿长裙的时候并不穿着褒裤,但是在穿裤子的时候反而会用长形的布条缠出内裤来。
  为什么会那样?吕哲是纠结了半天才问出口,结果被问的女子脸立刻红得跟苹果似得,以蚊子声音般大小的声音回答了几遍吕哲才听懂了。
  穿长裙不穿褒裤……哦,这年头没褒裤这产物,其实也根本就没有肚兜。穿长裙不缠内着(衣)的理由是会让体态变得奇怪,毕竟环起来的布条要多绕几圈才能严紧,那样会似得腰间和小腹凸出来,解手的时候要是来不及就丢人了。
  那为什么穿裤子的时候反而要穿?不忍言,真的不忍言啊!有一个名词叫摩擦,既是穿裤子的时候不紧不松的会与私处造成摩擦,说实话且不谈生理反应会造成的潮水泛滥,摩擦多了其实会疼……
  想笑?憋着吧!理由从来就是那么简单,可是解决这一个难题只要发明出内裤就好了,问题是没人去想。现在连男子都没有内裤这玩意,很多时候穿长儒(裙)都只是穿条长裤了事,要是想纳凉……那乖乖地缠块布条去吧。
  建筑不能胡乱建,那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吕哲觉得军务和政务都在自行运转,他只需要在大局上进行宏观调控,那么也就将注意力改到让自己过得舒服些的东西上来。
  自来水从来都不是那么困难,现在的罗马人已经将输水管道弄了出来,且还搞懂了什么叫水压输送,大天朝怎么能落于人后?
  新型建筑的格局遭到古人排斥,可是安装的那些陶质管子用来输水却是喜爱万分。那就行了,什么自来水,什么冲水马桶,水压合适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必需进行推广!
  新时代新生活什么的自然是比较夸张,可是新建的府邸没有一套自来水系统注定要被笑话,因此那玩意每座府邸必需来上一套。
  设立专利法鼓励展开思维,然后开启全民发明?吕哲与众人商量的时候遭到了鄙视的眼神,现在可还是百家争鸣的年代,专利法那是墨家早就在搞的东西,专属墨家的发明可以弄,弄出来必定会有人来验收。
  墨家的专利法收利不一定是财帛,可是不付出点什么就绝对不行。要是墨家来人,说某家的什么东西牵扯到墨家的专利,那人选择为专利付出的方式挺多,可以是一个善缘,可以是财帛,可以是人手,但是不付的话就会有无数墨家剑士前仆后继的来收。
  “真是生猛啊!”
  其实不生猛不行,千辛万苦的发明出什么东西被山寨不是白费功夫吗?墨家那么大的一个社团虽然不介意做点好事增加自己的名声、民望,问题是只付出没收益谁都受不了。
  不过墨家现在也生猛不到哪去了,战国混战的时候那一套讨要专利的事情能干,天下一统之后秦律有专门的律法,治下禁止私斗,剑士去了只能单纯的吓唬人,结果是墨家的专利法越来越收不到效益了,几乎成了形同虚设。
  “似乎……秦国这是在玩弄墨家?”
  似乎是在秦孝公时代秦国与墨家的关系十分好?唔……那时候的秦国是偏西一隅小国,墨家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帮派,当时的秦国说实话与墨家叫板起来真的不知道会谁输谁赢。
  墨家巨子不是一国王侯,可是王侯不一定有墨家巨子显赫,这是当时的现实。毕竟列国王侯能整顿出数万的士卒,墨家也能召集近万剑士。士卒是战阵上使用,剑士却能摸着黑刺杀,因此就没有一国敢和墨家叫板的。
  到了秦惠文王后期,秦国有了东出之策,渐渐的秦国与墨家开始分道扬镳,不过那时候墨家因为管了太多的闲事已经开始没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