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716

  按照之前的计划,司马欣是作为诱饵在吸引百越人围攻,从巴郡回军的骆摇这是从苍梧郡迂回到长沙郡的南方堵住百越人的后路。在此期间,三氏和即将南下的水军也将起到不错的作用。
  现在呢?骆摇想要完成迂回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竟陵的水军还在准备阶段,三氏那边郦食其也只是传回三氏屈服的消息没有商定怎么配合。所以计划真的是乱了,乱得是支离破碎。
  百越屠杀长沙人,这个消息听上去没什么好意外的,哪次战争黔首受到的伤害不是最大?但是百越人竟然在两军阵前将华族女子丢进沸腾的锅中煮食,这点只要是看见那一幕的任何人都无法忍耐。
  “司马欣这次做的不错。”吕哲很早就定下这个基调,并不因为战局的变动而就对司马欣恼怒。
  两军阵前煮食女子太能刺激人了,那是远比看见男人被丢进去煮食更加令人怒火滔天的事情,毕竟女人从来都是柔弱的,只要是个男人对于女人都会有保护的欲望,谁看见那一幕能忍得下来。若是那样还能忍,别说不是士兵,黔首看见了忍耐都不配再活下去了。黔首况且是这样,士兵就更别说了。
  司马欣派兵出战,那必然是考虑到麾下的士卒的感受,吕哲设身处地的一想,要是当时统兵的人是自己,除了出城交战还真就没有消除士卒被怒火冲昏头脑的其它办法,那是将兵变消除于无形最好的举动。
  “是啊,是啊。”在场的人谁敢说个不是,他们可是清楚自家主将性情的人,那个什么民族主义有机会总是会挂在嘴边。
  民族主义?这个名词吕哲谈起的并不多,他不是要开办学堂吗?对那些聘请来的讲学文士,他总是会召来聊聊,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讲学的教师应该向学员灌输什么思想,而现在还没有成型的民族概念正是必需要有的一个。
  “还有什么可以抽调的部队?”吕哲心情比较郁闷,虽说是可以理解,但是怎么来应对又是一回事,不是吗?
  五万属于东部军团序列的部队,三万整编到后续阶段禁卫军,可以南下的部队也就八万,哪怕是将司马欣所部算进去,八万加上罗县的四万几千,那也才十二万多一点。
  十二万成建制的军队不算少了,特别是吕哲对军队的装备是从不吝啬,要是用来打一场正面的阵战,十二万对上同等数量当时最为善战的秦军吕哲不敢说一定赢但也绝对不会败。
  现在的问题是百越人在罗县周边有将近四十万,是四十万不是四万,四十万人光是安营扎寨就是连绵十数里,还别谈南边还有百越人在拖拖拉拉即将加入罗县之战,吕哲动用十二万人要怎么去包围这四十万百越人?
  “南陵现在还有将近二十五万的部队……”蒯通的意思很明白,只是增援十二万可以战胜百越,但是想要进行围歼根本就没有可能,因为那些次一等的部队还是要南调,不是作为主战部队,只是在周边协同。
  那么合起来就有三十七万,这样的数量的的确确是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合围,但是后续的问题并不少。
  部队之所以整编,那是规划出主战部队和辅助兵种,辅兵之中又分为屯田兵和辎重兵,要是将那些部队全部南调,也就等于说整编军队的计划落空了,可能会影响到即将到来的春耕。
  萧何对那些本来要开去垦田和修路、搭桥的辅兵会南调表现出了适当的担忧,他本是已经做好计划,只要等辅兵一到就开始大建设,也好在来年的秋季达到五年计划三年建设的第一年建设目标,要是辅兵不到位,那什么都是空谈了。
  第一年的建设计划落空,萧何很难想象屯田规划没有完成,在那些掠夺来的粮食消耗光之后,五郡合起来至少三十万的部队粮秣该从哪里来,那可是关乎到南征北战的大战略。
  萧何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吕哲听过后不得不慎重,蒯通也因此沉默了下来。
  他们的敌对势力可不止是百越,除了来自秦国那边的压力之外,楚国也是三年内必须征讨的目标,更加别谈对南下蠢蠢欲动的齐国。
  内政是保证安全和向外扩张的根本,每年的秋收能够获得多少粮食关乎到能养多少军队,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们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来保证军粮的补给。同时对于道路的修建也是势在必行,畅通的道路是统治各郡的命脉,也是开发和巩固各地民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计划中的第一年建设,这个关乎到生存和开扩的行动万般是不能中断的。
  后面过来的燕彼就奇怪啊,那么简单的事情到了这一帮能力智力都不差的人手里怎么就变得复杂了呢?
  “尽管我们有诸多的惠民政策,各郡空闲的劳力依然是不少。主上控制军队的数量,各地青壮也是处在满身劲无处发泄的境地。”
  吕哲率先就反应过来了,他是被整个变局,还有百越人的种种畜生举动给搅乱了心神,这才走入了思考的死胡同。
  “是啊,可以雇佣民间的劳力来完成第一年的建设,不完全限制需要在册的辅兵去完成。”蒯通显然也回过神来了。
  萧何点头表示赞同,只要不大乱第一年的建设目标,他是没什么反对意见的。
第0427章
一个就够了
  完成计划中第一年建设的劳力空缺解决了,吕哲当然是会松了口气,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为什么要整编军队?一方面是因为军队数量过于庞大,军中的老弱需要进行甄选,组建一支全部由青壮为结构的部队。另一方面,很短时间内膨胀起来的军队,很多都是成建制的投靠过来,必然是要打散拆分,用此来消除山头主义的形成。
  吕哲整编军队的主要目的自然是想要使军队不被老弱给削弱战力,也是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同时还将后世观念中的常备军、主战军、戍卫军给细化出来。
  像是南部、东部、北部三个军团,还有未来必定会出现的西部军团,这些都是属于常备军,亦是所谓边军的编制,也叫常备军。
  正在编练的禁卫军,筹备组建中的御林军,这两支部队则是主战军团,也就是所谓的主战军或者叫野战部队。
  各地兵堡必要的守军,各个要道的驻军,这些则就是所谓的戍卫军。
  要是按照天朝的称呼,那就是甲等军、乙等军、丙等军的待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禁卫军、羽林军作为甲等军的建制,东、西、南、北军团作为乙等军的建制,各地兵堡、要道驻军为丙等军的建制。
  划分出严格的等级并不是为了好听,每个等级不同的军团,他们的兵力数量、装备、补给份额,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很明显的区分。
  禁卫军未来的编制不会低于十五万,其中骑兵的数量至少会达到四万,如重步兵这个其他部队不会有的建制也不会少于两万,弓弩手已经确定为编制为两万,余下的士卒每个也都会有身穿甲胄的待遇,如长矛兵的皮甲,朴刀兵的铁甲。这样的待遇远远要高于其他部队。
  对于禁卫军的建设,吕哲说采取的是缓步扩充,并不是第一时间就将十五万的建制一步到位,按照计划禁卫军的成型会比较慢,组建的兵源也不是依靠招募,而是会从常备军、戍卫军当中抽选,第一批的建制为五万人,后面将不限定时间一一筹建完毕。
  从东、西、南、北军团和戍卫军当中抽调精锐补充禁卫军,这也是吕哲未雨绸缪的一部分,无非就是保证禁卫军(中央军)的强悍,对其余军队形成一种制衡,来保证中央的绝对武力优势。同时,绝对精锐的禁卫军,在未来也是担当开疆扩土的军团,保证其战力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至于羽林军(少年军)嘛,说实话想要拥有战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起码需要个五六年那些少年才会长成。
  这一切一切的布置都是建立在第一期的全军整编前提下,为未来打下牢靠的基础,然而长沙郡的变局需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军队南下,这么一来似乎又将吕哲的计划推缓了。
  蒯通、萧何、燕彼,这三个人,一个是徘徊于军师和参谋身份之间的人,一个是掌管民政且是军队后勤的总调度官,一个是情报系统的头目,他们是清楚吕哲打算的人,除了他们就没有其他人知道吕哲关于整备军队的全盘计划。
  既是清楚全盘计划,他们哪又能猜测不出吕哲那一脸的郁郁是为了什么。
  “主上,这次调军南下势在必行,要是这一次没能在长沙郡歼灭百越的绝大部分人口,让他们逃回深山老林,以后……”蒯通虽然清楚吕哲不是一个扭捏的人,可是必要的建言还是要说的。
  吕哲也就是计划被打乱心有不爽而已,事情轻重缓急自然是分得清清楚楚,他走到山川舆图旁边,盯着某些区域来回看了很久。
  长沙郡的水系太多太多了,洞庭湖密密麻麻的水系是一个,从长江中游分流的湘水贯通到极南方似乎分流为离水能直接流到后世的南海,还有资水、耒水、泊罗,细细的看下来会发现整个长沙郡根本就是被众多绵长的水系所环绕。
  “闽越……”吕哲有点闷,他没记错的话,闽越是后世福建区域的一支,福建是多山地带,似乎水系并不怎么繁杂:“闽越很善于驱舟?”
  记忆没有错误,福建无论是战国还是到了现代,山川地貌都是以山地之多而闻名,其间的水系,秦末也就是从庐江分流下去的余水,直到现代才有闽江、九龙江、富屯等新的水系。
  战国末期,秦一统到汉初,就是在那么个山地多水系少的地方,闽越人竟然善于驾舟?这也说不出到底是为了什么。
  吕哲是没有亲自观看,不管是叫福建还是称呼为闽中郡,那片区域的水系之所以在地图上少,那是因为水系并没有宽或者长到会记录在地图,实际上那片区域的小河、溪水密密麻麻的程度令人乍舌。
  燕彼有发言权,自确定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后,他前前后后派去岭南和正南(秦设立的闽中郡、南海郡)区域探子不在少数,收集的资料虽然无法保证其完善和真实,但是对这些地方的面貌和诸族族情还是有相应的了解。
  “闽越善于水战,他们对山地战的能力也不差。同时,因为驺无诸少年期间长期待于楚国,他回去后也按照楚国的……那个您称呼为文明体系的社会,在改善闽越人的生活。”
  吕哲有点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闽越人不但会水战在山地战上面的能力也很强,同时闽越人因为像楚国学习,生活习惯包括社会结构也不像其他百越诸族那么落后,再说明白点就是闽越差不多就是脱离了石器时代。
  司马欣的战报上有对百越诸族做出大略的介绍,南越人野蛮且残忍,瓯越人数众多且结构性相对比较强,闽越人在装备上相对较好但是好战性也就一般般。
  “或许可以像三氏那般,找机会接触驺无诸,使闽越站在我们这边。”蒯通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吕哲毫不犹豫地摇头了,一个骆摇已经够了,短短不到三个月就招抚了将近三十万的百越(不全是军队),再加一个闽越的话,治下的百越人岂不是要再翻一番,那与肃清百越剪除毒瘤(不安定因素)是背道而驰的。
  驺无诸亦是越王勾践后裔,这点在身份上与骆摇并无区别,两人在原有历史上都是在秦末爆发起义后带着族人与中原诸侯一同反秦。
  骆摇的起兵是在黔中至长沙一带,历史上他与与傅胡害跟随梅鋗起义,梅鋗又率军跟从鄱阳令吴芮投入灭秦战争。秦灭亡后爆发楚汉之争,骆摇是站在了汉这一边,最后因功被封东瓯王,建立东瓯国盘踞在现代温州、丽水和台州大部份地区在内的整个浙江南部。
  驺无诸的经历与骆摇大同小异,也是在反秦之战结束到楚汉相争时投靠向汉这一边,最后成了汉的异姓王,建立东越国盘踞在现代的福建那一块。
  当然,吕哲是不清楚骆摇和驺无诸到底都在原历史上干了什么,他接受骆摇的投靠搞得治下有三十来万的百越诸族已经有些反悔了,哪还能再加一个驺无诸多一个闽越出来。
  蒯通的建议被拒绝一时间默然无语,他想再劝说一下被吕哲阻止。
  “长沙郡血债累累,闽越亦有一份,我怎么能放过他们!”吕哲才不想因为一时间的便利而留下无穷的祸害:“斩草要除根,不然春风吹又生啊!”
  萧何和燕彼也不知道是怎么眼神对视起来,他们同时露出微笑互相点了点头,想到了什么似得又分别又将头扭开。
  两人不对付不是一天半天了,燕彼是不喜欢萧何这个家伙一来就被倚重,萧何则是发现燕彼要鼓捣什么沛县一系感到危险。不过两个人在“斩草除根”上是出奇的一致,认为吕哲的举措才是安万世之举。
  征战完南方,五郡必然是需要向新开扩的地盘移民,那么移民过去总是需要开发,不将百越人给驱逐光或者杀光,萧何怎么都觉得新移民没办法在没完没了的偷袭中生产,那么占下地来又有什么用,更多的是拖累行政。
  燕彼的开心可能就有那么点心理扭曲了,他坚持认为身为人主要会杀人,但是吕哲在治理疆土的时候很明显不愿意对内高压,除开真的是自己取死,不然也就是个劳动改造。一个不会杀人的君主能算是君主吗?统治从来都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之上,而吕哲不喜欢对所谓的“自己人”提起无谓的屠刀,讲求的是什么善政,那就将屠刀举向异族好了,反正不是要执行什么内圣外王嘛!
  蒯通有注意到萧何和燕彼的举动,他真的觉得收买部分的百越人对于快速平定南方有益处,也应该尽快的平定南方,要知道中原的局势时时刻刻都在变,要是中原巨变而他们无力北上,那绝对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
  “好了,用三天的时间来做准备,等待苏烈的五万部队迂回到罗县右翼的平原,南陵这边的部队也刚好是先后抵达罗县左翼和正前。”吕哲想了什么,复道:“快马通知郦食其和骆摇,让他们都快一点!”
第0428章
难题
  不存在什么大规模的调兵了,毕竟五郡除开必要的留守部队早该被调往南陵的军队早早就汇集了起来,这么一来从某些方面来说能让探子察觉的几率也就少了许多。
  萧何作为军侯的后勤总调度官倒是十分忙碌,一支军队的出征不会是喊上人开拔那么简单,多少军队在什么时间里需要多少粮秣得计算,哪一些部队缺少什么装备需要调度,车、马等物的筹集也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终确定下来即将再次南调的部队数量为二十万,五万是已经在州陵的东部军团所属建制,三万是还没有整训完毕的禁卫军建制,余下的是本来应该作为屯田兵的部队。
  必需说明的是,整军裁减老弱后,哪怕是屯田兵也是身强体壮的青壮,他们之所以不在主战序列有着比较多的因素,例如对命令的执行迟疑或迟钝,求战意识的不足,油嘴滑舌等等。
  其实也就吕哲会将这么身强体壮的部队视为杂兵,在列国中一支由青壮组成的部队,在任何时候都能被当做主力对待。
  军队集中在南陵,作为五郡的行政中心南陵也有充足的物资,因此在两天之内一切已经可以说是准备就绪。
  “您要亲征?”萧何来报告物资的准备情况,无意间听到吕哲要亲率部队南下,深深感到不妥:“五郡内政实施还需您坐镇南陵。”
  内政的执行多多少少是会破坏一些人的利益,那么身为五郡的主人吕哲的坐镇很有必要。
  蒯通也是感到不妥,现在已经不完全是在创业阶段,吕哲应该做的是坐镇中心处理政务,同时因为与赵楚联姻一些沟通也只能吕哲亲自来做,更别谈中原局势一直在变,这样一来吕哲就更不能投身于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完的南征之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