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716

  若说长沙郡有什么能让吕哲感到忌惮的,不会是来自于敌人,是战后怎么去抚慰受到百越北侵后受到蹂躏的长沙人,是该怎么来将社会重新安定下来的同时起到作为继续南侵基地的种种烦恼。
  吕哲有底气,特别是在蒯通去到前线不足两天传回成功分化瓯越、闽越、南越消息之后,也因为竟陵水军送来已经封锁湘水的战报。
  不轻浮,没有什么临时起意,更加不是忘乎所以,吕哲需要的是对自己有用的投降派……哦,不管是连氏、黄氏、甏氏似乎不能叫投降派,应该称呼为投诚派才对,不过管它呢。吕哲接纳他们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继续南侵的时候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那么有什么比干掉三氏之中最强的连氏更能镇住其余两氏?起码干掉黄氏或者甏氏,最强的连氏哪怕会恐惧也不会完完全全的臣服。
  杀掉了连安诛灭连氏五千族兵事发突然,吕哲得到了黄氏与甏氏完全的臣服,可是也并不是没有后患,毕竟连氏在长沙零陵那边盘踞太久了,可谓是地固根深。
  后患什么时候没有过?吕哲自信在南方除了一个不太确定能否爆发出什么能量的楚国他是无敌的,身为强者就该有强者的自信,要是做什么都瞻前顾后,那就什么事情都别干了。
  有实力基础的作为叫行事果断,没有实力作为基础就叫莽撞,吕哲有实力,且这个时候的氏族虽然跟以后的世家、门阀不同,但是从根本上是一样的,那即是在面临氏族存亡阶段死一个族长不算什么,要是在有绝对实力的人想要杀掉某个氏族的族长,该族又无力抵抗的情况下,不用谁去动手,该族的族人就会自己杀掉族长摇尾乞怜。
  杀掉连安和连氏的五千精锐后的吕哲面临着两个选择。其一是等待连氏之中的聪明人或者叫识时务者站出来祈求,毕竟族长和五千精锐化为飞灰了,吕哲的实力也明显不是他们能扛得住的。其二是吕哲下令骆摇配合黄氏和甏氏联合起来剿灭零陵的连氏,连安和连氏五千族兵刚死,零陵那边绝对还不知道情况,趁其不备再运作伪装一番攻下零陵再杀绝连氏不会太难。
  吕哲最近的杀心比较重,他选择的是第二条,会有这样的选择有着很详细的考虑,长沙人对吕哲的印象有点模糊,除了较大的三氏之外还有不少小家族,剿灭长沙南方土著中最强的连氏,能够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在得到黄氏和甏氏两个族长小鸡般不断点头愿意调足部队去剿灭失去首脑的零陵连氏后,武梁也就带着三万人领着黄氏和甏氏南下,而骆摇身上除了堵住百越可能的后撤之外也有了随时策应的责任。
  “太冒险了啊,不像是主上一贯的作风。”蒯通接到传来的公函时皱眉了。
  湘水这边的战场已经有竟陵水军开过来封锁河流,再有蒯通使了分化瓦解之计,瓯越、南越、闽越这三个大族群之外的东治、番禹、西瓯、句町等部落首领不少已经暗中投靠,这一场战事到了这一步已经彻底没什么悬念了。
  没有悬念的战争,所差的不过是吕哲带着后续部队过来,司马欣那边汇集南郡新整编的三万部队重新压迫过来,那就到了收官的时候了。
  现在的百越城寨之内是一片哀鸿遍野,时常会发生莫名其妙的自相残杀也被周文和蒯通看在眼里,一支在罗县战役中损失惨重的乌合之众,现在又被牢牢地围在平原之上,可以想象士气该低落到什么程度。
  蒯通其实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吕哲过来之后对被围困的二十多万百越人进行招降。一旦招降蒯通有至少六成的把握除了南越之外的所有百越诸族都会放下武器投降,只是他也清楚这不可能。
  能招降而不招降,不是吕哲疯了,而是打下去肯定是稳赢了,虽然继续打自己这方虽然会有一些损失,但是杀掉多少百越人关乎到未来的大战略,这个是包括蒯通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将领都十分清楚的事情。
  再有一个是吕哲不能对人的因素,军队再怎么训练也只是训练,现在一百步已经走了九十九步,所差的就是让众多士卒见血的时刻。
  一个杀过人的士兵和没有杀过人的士兵绝对是两种人,与百越交战这么没难度的战事不去让众多部队的兵器开锋,难道要等着碰见更强的敌军才去用更大的伤亡代价来让部队变得成熟吗?
  杀,一定要杀,哪怕是那些被蒯通用诸多好处收买了的小部落也要全杀个干净,百越人只有一百多万的口众,在长沙这边杀掉五十万就等于是消灭了百越近半的人口。
  归附什么的这些蛮族玩得太顺溜了,吕哲不可能因为一时的顺利被这个喜欢时降时叛的种族搅得焦头烂额,特别是一旦参与到中原战事,要是因为现在的一时心慈手软或者图便利留下烂疮,那时不管是能不能抽出手来,现在的犹豫和慈悲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吕哲不喜欢麻烦,一点都不喜欢,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将麻烦消灭在萌芽之中,不过有些麻烦却是想消灭也没有足够长的手。
  巴郡的枳县在吕哲撤回大军的时候被秦军攻取了,守军三千人战死一千余,剩下的两千左右不管是被秦军俘虏还是自己逃了,最后差不多都跑去了朐忍。
  秦军攻取枳县又放走俘虏的吕哲军是个什么意思?然后秦军攻下枳县之后竟然没有继续进兵朐忍又是什么个情况?是因为朐忍那边有三万的吕哲军驻防,还是因为其它的什么原因?
  吕哲是故意撤军的,用意是试探大秦的反应,因此枳县只留三千驻军而朐忍那边却是留下昆川这个还算靠谱的人作为守将。
  现在,很显然是发生了吕哲最不愿意看见的后果,秦军动武了,且这个武只动了一半。
  要是秦军攻下枳县后又攻打朐忍,吕哲还能判断出大秦对于自己与赵楚联姻已经无法容忍,可是攻下朐忍而不动朐忍是什么意思啊?
  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不至于让最近有点顺风顺水的吕哲心情是那么的郁闷。坏消息自然是秦军莫名其妙的举动,好消息则是发布了将近一年的悬赏被摘取了。
  悬赏?一年?是吕哲关于铁器治炼的巨额悬赏,在历经快一年的时间,终于有匠师成功地实验出合格的镔铁打造出铁质的兵器。
  从南陵那边传来的报告很详细,制作出来的铁剑与青铜剑对砍,铁剑是用蹦了七个缺口斩断了七把青铜剑,而该铁剑不是唯一偶然被制作出来,已经有第一批制式的战剑被制作出来,为数五十的战剑正在快马加鞭的向吕哲所在的方向运输。
  若不是考虑到歼灭几十万百越的功劳只能自己独领,其它将领获得这样的功劳是坏事不是好事,不然吕哲真的不想再去参与那场不再有悬念的战事,所想的是赶紧回到南陵亲眼见证自己这方势力从青铜时代进化到铁器时代。
第0454章
玩火(上)
  铁器时代?在现如今完全进入铁器时代的国家(势力)压根就没有,如果吕哲没有记错的话,东方的列国是有装备铁质兵器,但是很多铁质兵器从质量来说根本就不过关,以至于虽然装备铁质兵器但是在跟装备青铜兵器的对手交战都占不上太大的便宜。
  后世有相当多的历史学家对一点非常茫然,认为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使用铁质兵器的列国为什么会输给一直装备落后的秦军,他们的解释是秦军野蛮、悍不畏死等等的很多理由。
  历史学家们可能没有想到一点,秦军装备的青铜兵器已经是经过近千年的研究,算是已经达到了利用的巅峰。铁器却是一种新生元素器材,每一种新生的事物总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成熟,在没有之前每一样新的器材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吕哲见过相当多次的验证,甚至是收罗过列国装备铁质兵器来试验,事实证明已经达到巅峰的青铜兵器并不是那些没有成熟的铁质兵器能够胜出,至少列国的制式铁兵与秦军的制式青铜兵器互砍绝对是后者比前者优秀。
  楚军中有一支装备了成熟铁质兵器的军队,这支军队有着一个相当特殊的番号叫“江东子弟兵”,他们的兵器是吕哲可以肯定已经优于巅峰青铜兵器的成熟品,对此吕哲日思夜想都在垂涎,项伯和景驹前来南陵时,吕哲为了获得楚国对于炼铁的技艺似乎还搞过迷惑人的文章,可惜的是因为诸多事情这件事情进行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叔孙通前往楚国国都吴县商议联姻事宜,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的让交出对制铁的技术,其后才是确定联姻的诸多事情。
  吕哲在垂涎楚国制铁技术,但是并没有把握楚国能够交出来,现在自己麾下的匠师掌握了新的制铁技术,并在试验中证实已经胜过在用的青铜兵器,说实话哪怕有秦国那莫名其妙的举动也不能改变吕哲心里的欣喜若狂。
  为什么不欣喜若狂啊!他们势力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虽然还不知道是不是比已知楚国的炼铁技术更优秀,但是终归是属于自己的,不是吗?
  谁掌握陷阱且成熟的技术就等于是比别人领先一步,要知道庐江郡之战中八千装备了成熟铁质兵器的江东子弟兵可是能压着五六万人在打。
  虽然说江东子弟兵压制吕哲军兵不是全靠装备的领先,可是吕哲军士卒在与江东子弟兵对砍的时候,吕哲军士卒的盾牌和兵器被斩断、斩碎才战死的绝对不在少数。
  能领先于别人一个时代,这是占了多么大的优势?这个优势要是掌握好了,那么定鼎天下绝对不是梦想。
  当然,有了领先时代的技术还需要一支能打敢打的军队,吕哲也不是不清楚历史上华夏文明次次领先于野蛮,但是却被野蛮按在地上一顿痛揍的事情。
  技术、血勇、国力,很多东西的互相组合才能强盛,吕哲现在最想的就是用百越数十万人的鲜血来浇灌他们这支刚刚要盛开的花朵。
  商量好后续的布置,吕哲在拖了两天之后总算是带着三万部队开拔前往湘水西岸的战场,他们来到战场时战局的变化并不是太大。
  蒯通一套组合拳已经弄得百越内部分裂,更毒的是在确定吕哲要过来的时候更是掀出译吁泽这张牌,近一步让开明森与译吁宋的隔阂更加深。
  在已知的百越内乱中,几支不属于瓯越、南越、闽越的小部族的几个部落已经消失,吕哲来到战场之前更是爆发了一次瓯越与南越之间的冲突,索性是驺无诸这个闽越人部落联盟酋长极力阻止才及时的停止下来。
  “这么说,百越人自己乱套了,且士气几乎是没有?”吕哲就知道多方势力的联军在顺利时勇不可挡,但是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就这个鸟样:“司马欣的部队到哪了?”
  司马欣回撤的时候部队几乎是人人带伤,他们是退却到州陵大约百里的时候才停下来休整。
  因为退却到势力范围内,需要什么药材和帮助总是能更加快速的得到支援,三万五千士卒中除了撤退路途上因为伤势过重没了将近两千,驻营之后倒是死亡数字没有那么恐怖。
  说来也是了,撤退时条件不会好,受了重伤再移动,扯到伤口和没能好好休息,意志不够撑不住死亡绝对无法避免。但是驻营下来得到救治,哪怕是救治手段落后也总能让重伤员得到喘息,再配以药材服用一条命也就保下来了。
  南陵每一段时间都有整编完毕的部队,这些新编制起来的军队当吕哲在时会被拉出去,行军和剿灭遗留的匪盗等训练,吕哲不在南陵调动部队的命令无人签发,二十来天累积下来也有那么个三万人左右。
  考虑到司马欣如果再行南下,那支在罗县打了几十天的部队肯定是没办法再全部出战,吕哲后面才下令南陵新整编的三万人南下归属司马欣麾下,又向司马欣发出接受新军后再次南下合击百越残军的命令。
  从罗县撤到州陵周边的三万多人能够再战的只有一万三千人,余下的士卒必需留下来休整,司马欣接过到重新南下的命令时脑袋都懵了,他是在罗县杀伤杀死二十来万的百越人没错,可是那是建立在麾下士卒素质远远强于敌军的前提下,新整编的三万新军会是个什么模样不晓得,但是绝不会强于先前的士卒素质。
  所幸的是吕哲的命令不是让司马欣又单独去和百越交战,这一次南下的任务除了防止百越战败可能会向北边流窜之外,合击又不是他们担任主力,总得来说任务还算是轻松的。
  重新南下,司马欣在行军途中也一直在观察三万新军,他详细的观察后得出一个结论,新军在士卒素质上确确实实不如第一批南下的部队,可是“不如”也有很多说法,并不是说新军差到与乌合之众无异。
  新军之中的士卒皆为青壮,这点在举世的任何一国中都能算上是一支好部队了,并且新军的士卒也有相当多是打过战见过血的人,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也养成了服从军令的习惯,所差的就是列阵还不纯属,缺少经过磨合的锻炼。
  量产的士兵啊,吕哲想做的就是这个。将领无法量产,只要有足够的青壮士兵总能量产吧?无非就是用流水线一般的训练方式来集中青壮,然后用一套固定的制度操练罢了。
  司马欣经过了质量的锐变,他更加能看出吕哲这一套制度的优势,只要后续的青壮能够维持,他们这一方势力哪怕是会有挫折,但是后续人力能跟得上,比战场士卒的消耗将会占到天大的便宜,毕竟其它国家(势力)组建部队的制度要落后于他们。
  试想一下,在战争状态下士卒必定是会在作战中发生战损,那么有后续合格兵源的国家肯定是要比没有后续合格兵源的国家更能持久的继续打下去,而没有后续合格兵源的国家一旦合格的士兵被消耗光了,在兵源的素质上肯定是要吃亏。
  “司马欣已经重新获取了罗县,距离我们所在不超过三十五里。”周文的气质也有些变了,他说话的神态和语气较之以前稳重了很多。
  什么样的人总是会因为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而发生改变,周文统领比百越人少一半的部队压制了百越,怎么也能竖立起心中的胆气,更因为战局发展顺利多了统军将领本来就该有的傲气和信心,气质又怎么可能不会发生改变呢。
  “徐志的骑兵呢?”吕哲又问。
  徐志是副将,不过他对骑兵的掌控力比较强,被分配了统率骑兵的职位。
  “游弋在战场周边二十里内,现在……”周文抬手指向挂起来的山川舆图:“在战场西边的这里。”所点的位置被标注成了森林。
  司马欣距离战场三十五里,骑兵在十里外,吕哲转头看了看周文,周文被看得莫名其妙。
  吕哲不得不承认周文小心谨慎得有些过头了,现在百越内部混乱又被围住,然司马欣和徐志距离那么远做什么,应该让司马欣开拔过来在百越城寨后方不出五里的位置扎营,徐志这支骑兵也应该收拢回来随时准备冲营才对。
  不过吧,吕哲没有多说什么,周文好不容养起来的心志不应该给予摧毁,所以又谈到了水军的封锁情况。
  闽越的舟船试过很多次强行的冲击,竟陵那支水军在湘水并不是太宽广的水面上与闽越水军发生了多次交战,有船只优势的竟陵水军从大方向来说占优,但是依然还是被闽越水军造成了突破,现在该有近百艘完成了与百越的会合。
  “都是小舟?只有不到十艘相对大一点的船?”吕哲对于己方水军的表现不存在失望,毕竟才组建不到三个月,还能过多奢望什么?
  一艘小舟最多能载十个人,以周文的描述百越人的船容量也就是多上几十人最多不会超过一百。
  有竟陵水军存在,百越人是昏了头了才会尝试渡河,吕哲看完战场局势更加确定一点,百越人没戏了,彻底的没戏了。
第0455章
玩火(下)
  是的,百越人彻底没戏了,除非百越人在那么一瞬间士兵个个变成天神下凡,不然在将近二十五万的吕哲军合击之下绝对翻不了盘。
  战事发展到这一步变得无比的简单,如蒯通所说那般招降是最省力的一种,可惜的是吕哲忘不了百越在长沙郡做下的种种歹事,放弃了最省心省力的方法,选择了以数十万百越成为尸体来祭奠那些在浩劫中的族人。
  民族主义者?吕哲并不否认自己是这么一个人,唯有民族主义者才能带着一个族群走向强大,什么宽容什么仁慈什么共存,那是在无法手刃仇敌的时候才会喊出来骗自己也是骗别人的谎言,要是真的有实力去碾压敌人,谁他妈愿意心慈手软啊!
  “也好……”蒯通不了解什么民族主义,他更加能接受的是吕哲关于让士兵见血的言论,同时想到了更多:“这么做也能让吴芮归心,更能让长沙人接受您的统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