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716

  现在还没有日历这个玩意,人们对时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一般是用春夏秋冬来量算,每月也是按照月圆月缺来计算日子。
  目前的季节是春季下旬,距离夏季中旬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若是齐燕两国的君王要来,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两个君王到达陈郡。要是确定两国的君王不来,会盟的时间将会被提前到夏季上旬,毕竟无论是齐燕还是其他的赵楚,离慎这个地方都不是太遥远。
  特别要提的是燕国的使节团被截留在泗水郡的沛国,这是齐国那一帮小家子气的家伙干出来的事情。
  吕哲这一方对会盟的事情并不是太过重视,会有这样的情况并不复杂,概因魏韩实在是太小太弱,再则魏韩迟早是要被吞并,吕哲保护魏韩不过是为了让两个小国起到缓冲区作用。另外呢,他们现在的注意力全部被牵扯在岭南战线,在朝会结束之后司马欣等将领已经快马加鞭赶回战区,春季雨季结束之后又将针对岭南展开新一轮的攻势。
  不过重不重视都该拿出一种严肃的心态来面对,这一次是吕哲这一方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刻,各国在与盟时都会带着军队前去,吕哲自然也是不例外,怎么也该借这一次机会好好竖立起一种吕哲兵强马壮的印象。
  一般情况下参与会盟的一方带多少军队前去都会在事先进行约定,这一次也不知道是疏忽了还是什么情况,魏韩那边压根就没有限制与盟各方的兵力。
  蒯通的猜测是魏韩是在勾引齐国,用这种不应该出现的漏洞试探齐国。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啊,那就是让齐国派出军队能够光明正大的进入魏韩两国的疆土,齐军有多少人想干什么完全就自便了。
  “也就是说,齐军要是乘机攻城拔地,那么我们就必需参战?”吕哲的神情很平淡,说话的口气也没有什么愤怒,有的就是一种不太确定的模样。
  朝会结束三天了,关于去慎这个地方参加会盟的事情也在准备阶段,吕哲应该带多少军队前去,一同去参加会盟的又是那些臣子,这些都是应该进行商议的。
  蒯通摇了摇头:“没有正式举行会盟,按照道理我们并没有一定参战的义务。”
  吕哲需要魏韩这么一个缓冲区,肯定是不能坐视齐国灭掉魏韩,想必魏韩之中早就有人将这一层关系想得通透,会那么冒险必定是吃定吕哲不会坐视不理。
  这一层道理蒯通也在叙述,他认为魏韩巴不得齐国干出点什么出格的事情,毕竟这一次会盟不但有吕哲、魏咎、韩成,连赵歇、熊心也会在。这些君王会前去参与,齐国要真的干出攻城伐地的事情,魏韩完全有理由将会盟再增添一点事宜,例如筹商吕哲、魏、韩、赵、楚结盟共伐齐国这么一件事。
  五方结盟?这件事情赵楚是绝对不会反对的。不反对的原因不止是吕哲是赵楚两国的姻亲,还因为赵国现在极度需要吕哲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力上的支援,楚国则是被吕哲袭扰得痛不欲生巴不得结盟停战。
  “你说,魏韩是不是并不愿意成为我们的保护国?”吕哲不是在无的放矢。
  结盟是建立在双方身份平等的基础上,若魏韩成为吕哲的保护国,那么藩属一般的身份只能是当跟班,身份首先就是不平等的,怎么去结盟呢?
  魏韩太弱了,失去一个强国的保护必然是要灭亡,蒯通并不认为魏韩看不出这点,那么关于不愿意成为被保护国的可能性虽然有但是十分小。
  “魏韩有这样的心思不难猜测,他们不会希望自己永远弱小,必然是要创造机会使自己变得强大。主上现在已经派出将领帮魏韩练兵,他们已经有变强的机会。一旦齐国入侵魏韩,主上为了北方有一块缓冲区,除了派军参战之外必然是要加大援助力度。”蒯通沉吟了一下,又继续说:“一旦齐军入侵,局势必然是会有变化的。而这也就是魏韩图强的机会。”
  吕哲认为蒯通说的不对,魏韩的存在是为了成为一块缓冲区,那么缓冲区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不就是为了隔开与中原当然也包括齐国才存在的么!同时,缓冲区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减少相应的行政投入和物资倾斜,一旦魏韩不能起到缓冲区该有的作用,吕哲为什么还要继续帮助魏韩?
  “……”蒯通说到底还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并不是依靠高智商就能弥补的。
  “魏韩想要图强无可厚非,但是拿我们的东西又无法起到应有的义务,为什么就认定我们会白白的投入,我们是冤大头吗?”吕哲的理论不稀奇,还是得到与付出那一个概念。
  很明白的事情,一旦魏韩不能起到缓冲区的效果,吕哲绝对会立刻放弃。再如果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扶持魏韩的代价高于直接与齐国比邻,坏的结果也就是现在魏韩两国的疆土被齐国夺了去,吕哲的邻居换成了齐国罢了。
  蒯通当然知道付出与收获的概念,他得知自家主上并不是一定要保住魏韩立刻就笑道:“自然是这样子的。”
  难道不是?吕哲又不是魏咎或韩成的爹,没有平白无故付出的义务,如果魏韩吃定吕哲会无条件的扶持那绝对是大错特错了。
  “魏韩的智者在玩火,他们也是在赌您的决心。很显然,他们赌错了,主上确实不是他们的爹,投入是讲求回报,既然他们没有被利用的价值,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蒯通对自家主上保证本方利益感到万分开心。
  事实上吕哲也就是对自己的臣民负责,应该有的态度就是保证这一集团的利益,若是拿本方利益作为筹码,不管是不是实际需要总是不那么恰当,有付出自然是讲求有所回报,不然根本不配成为首脑。
  “今次前去会盟,职认为带上五万精兵就足以。”蒯通的话显然是没有说完,他口中的五万精兵就是所谓的禁军序列,其中有一万已经完成换装,装备铁器。他掐着指头:“五万精兵中,骑兵两万、重步兵一万、弓弩手一万、各类甲士一万,这些为陪伴主上左右的劲旅,后面可再安排北部军团和东部军团作为策应。”
  会盟的地点是类似于交通枢纽的地方,距离衡山郡不超过二十里,衡山郡是北部军团的治所,同时九江郡与会盟地点也不超过三十里,九江郡算是东部军团的军区之一。
  北部军团可以集结起三万战兵、四万辅兵,东部军团可以集结五万战兵、八万辅兵,那么总共就是二十万军队作为吕哲的后盾。一旦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五万禁军保护吕哲,二十万后续部队都可以在一天之内赶到,到时候无论是齐国一方,还是与盟各国翻脸,合起来二十五万的部队哪怕再怎么不利都能将吕哲保护回到境内。
  “秦国那边……”吕哲显然是有些头疼的。
  吕哲已经收到来自赵高的确认,始皇帝确确实实是在挑选公主,初步挑选出来的是九公主阳滋,只差最后一步正式下诏。同时,秦国冯劫是回咸阳了,董翳这个人却是留在了南陵,他要说的正是关于董翳正式会知的事情。
  “秦国有意掺和会盟,不过不是与盟,是观盟。”吕哲没搞懂秦国到底想干什么。
  会盟是正式的盟约者,与盟是参与或作为见证者,观盟就是纯粹不按照国家规格私人性质的观看。
  蒯通倒是“呵呵”笑了:“也不错,至少是一个好现象。”
  确实吧,对于列国来说秦国派人以非正式的身份观礼是一个好现象,代表秦国那边已经出现某种可能的软化,不再是那么的咄咄逼人。
  吕哲的意思没那么简单,他想表达的意思是,秦国估计是遭遇到什么大麻烦了,不然不会采取这种姿态来让列国放松警惕。
  “您是说草原胡人今秋便会南下?”蒯通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只有这么解释才能解释得通,不然始皇帝那么刚强的人,在面对吕哲这么个秦国叛将怎么会下嫁公主来稳住,同时又怎么会做出明显对列国软化的暗示?
  吕哲脸色阴沉地点了点头:“不会有其它的可能性。”顿了一下,也不知道是该叹息还是喜悦:“另外,始皇帝的身体也在不断恶化。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季,陛下已经昏厥了三次,每一次昏厥的时间都在变长。”
  关于始皇帝的身体吕哲不是从赵高那里得知的,而是徐阳来到南陵时带来的消息。
  蒯通很明显愣住了,他保持僵硬的表情很长时间,呐呐地说:“真不是时候啊!”
第0512章
有可能吗?
  历史上任何一个相信吃丹药或者什么东西就能长生不死的家伙,他们就没一个是命长的。
  所谓的仙丹是个什么玩意现代人应该没有不知晓的吧?仙丹说白了就是一帮术士搞出来含有铅、汞、砒霜、硝石等玩意的东西,一个再健康的人一直吃这种能使人慢性中毒的所谓仙丹,纯粹就是嫌弃自己活得命长。
  问题是现在的人不知道啊,一直到明朝乃至于是“我大清”时期,明知道铅、硝石等玩意会致人中毒都还有人在炼丹吃。
  炼丹为什么会是一种圆形颗粒或者椭圆形颗粒,不就一套化学治炼嘛,没有那些使人中毒的元素在,怎么能够练出看起来金光闪闪或者五颜六色的“仙丹”。
  始皇帝不是华夏历史上追求长生的第一人,但绝对是成为皇帝后追求长生的首位。似乎是自灭赵,秦已经打下一统天下的基础之后,始皇帝就开始在追求长生,先后吃下所谓的“仙丹”有多少?七八年长期服食能使人慢性中毒的玩意,也该是身体垮下来的时候了,更添加天下大乱的局面,那肯定是雪上加霜。
  始皇帝的生与死关于到大秦帝国的国运,有嬴政存在的秦国哪怕是历经“分封”与“郡县制”的风波,再怎么也还有再次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但要是嬴政不在了,秦国的未来就真的堪忧了。
  “……数十年来没有立后,太子的位置也一直空闲,若是陛下不在秦国必然动荡。”蒯通脸上满是迷惑,估计他也搞不清楚那么贤明的一位皇帝为什么会不立后也不设立太子,使一国后位悬空,连带没有储君之下朝臣也不知道下一任该效忠于谁。
  吕哲大概知道始皇帝为什么不立后和册立储君,不过他所知道的不一定正确。
  始皇帝之所以不立后不是深爱着某个女子,是因为嬴政继位以来经历不少动荡,其中伤害最大便是楚系连同成蛟叛乱那一次。嬴政后宫中有着太多国家的公主,大概是担心立了某国公主为皇后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至于不册立太子则是比较玄乎了,似乎是认为长公子扶苏“不类己”,扶苏性格太软弱深怕会葬送大秦基业,另外一些公子中也没有一个是嬴政看得上的。
  “主上的说法有可能,但是……”蒯通当然是不能直直白白的反驳,只能委婉道:“成蛟叛乱是十九年前的事情了。扶苏性格仁慈,大秦一统天下正是需要仁慈君主治国的时候,怎么会因为这个就断定不是一名合格的储君人选呢?”
  吕哲也迷糊啊,不是当事人,谁又能真正理解始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估摸着吧,楚系叛乱要是有影响,过了将近二十年也早该淡化了,连带仁慈的扶苏再怎么不类似嬴政也是亲儿子并且是嫡长子,不会单单因为一个性格仁慈或者软弱就认为不适合继承大统。
  乱猜的事情只会越猜离答案越远,始皇帝为什么不立后和册立储君与现在的态势也没有太大的关联,他们应该去思考的是秦国在接下来会采取什么策略。
  “职认为这一次派人观盟是一个迷惑性的计谋。”蒯通没有用任何迟疑的字眼:“是想要麻痹列国,试图让列国放松警惕,在草原胡人南下之前进行最后也是最猛烈的一次尝试,若是能一举击垮列国,秦国也就有更多的地盘个人口来增强国力,那么抗击草原胡人南侵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吃力。”
  秦国现在的疆土只保留下陇西郡、上郡、内史郡、北地郡、汉中郡、蜀郡、巴郡,治下的人口大概是六百来万,以这样的疆土和人口抗击机动性相当强的草原胡人,说实话真的会比较困难。特别是秦国不但要应付草原胡人,还要面临列国的反扑,以那些地盘和人口,要做那么多事,真的是极不容易。
  “匈奴的挛鞮头曼能纠集起码三十万骑兵南下,一次不成还有邀约东胡人,再次纠集三十来万胡人骑兵第二次南侵。”蒯通要感谢吕哲对草原情报的重视,他是趋于草原上的格局和牧人数量来计算的:“这一次胡人之所以会南下,是因为某些中原人去蛊惑,那么胡人与某些中原国家结成暂时性的同盟,一共对付秦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秦国自然是会最大程度的削弱中原列国的实力,不然到时候北疆战事爆发,中原列国反扑,秦国哪怕是想退守函谷关保持老秦地都会十分艰辛。”
  早不是那种龟缩回函谷关内就万无一失的年代了,毕竟现在不是秦孝公也不是秦惠文王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够进入老秦地的道路不再只有函谷关那么一条。再则,之前龟缩回函谷关内能保证安全,不止是因为有函谷关这么一座雄关存在,更因为秦国有足够的军队、国力、人力和万众一心。
  现在的秦国基本谈不上什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之类的,毕竟搞那个什么一切都属于皇帝的法律,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要没那么一回事的话,虎狼秦军的好战性肯定还在,秦国的情况也不至于变得这么艰难。
  “这么说,如果秦国没能一举削弱中原列国,等到草原胡人南下,秦国两边被夹击真的危险了?”吕哲想了想,用着不太确定的语气问:“还建立在我们也会发兵攻入秦地的基础上吧?”
  “正是因为这样,职才说陛下现在病重真的不是时候。”蒯通在颔首,他有些忧虑:“我们崛起的时间毕竟太短太短了,内政出于梳理期,军队虽然能打可是建制还不完全。”
  是啊,吕哲或许能在南方百战百胜,那是建立在对手太弱和补给线不长的基础上。
  这么说吧,打百越换做任何一个中原国家,哪怕是曾经战国时期最弱的韩国,只要百越敢进行会战,韩军也能把石器时代的百越人打得满地找牙。吕哲能一再战胜百越,到目前歼灭百越的那么多有生力量,也是因为崛起时间短,让百越人为一个新生势力再强也有限,若是不是因为这样,百越才不会傻乎乎地打什么会战,就该是流窜在深山老林玩阴的了。
  打赢楚国?吕哲真正算是与楚国交战也就是那么一次,而且是建立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哪怕是准备充分,庐江郡的正面会战,八万多吕哲军有地理优势对上项梁的楚军也是处在劣势,若不是吕哲闪击会章郡成功,又冒险勾引楚国的后续军队在丹阳进行一场有补给优势的会战,胜负真的非常难说。
  司马欣率领十五万秦军南下那次交战就更别说了,吕哲对上的是一支失去作战目标的秦军,秦军再闹那么一场疫病,能赢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短短两年之内扩土万里,又在大战中没有输过,这样的“历史”确实是蛮辉煌的,可是水分着实也多了一点,外人不清楚吕哲他们这些人还不清楚吗?所以说什么天兵一到天下无敌,吕哲一出谁与争锋,等等之类的话是骗人骗己。
  现在对于吕哲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消化胜利果实,处理好内政的同时在南征岭南的时候用实战来锻炼出一批经验的军官,也用实战来锻炼军队。
  说白了吧,吕哲一直死盯着百越狠揍除了百越真的是个麻烦种族之外,是想要用百越人的血来喂饱军队,等待岭南打下来了,部队一再轮换之下,应该也有三、四十万士卒是见过血的老兵了。
  有三、四十万有宰过人的士卒,再用几年的时间完善军械,那时候内政也该见到一点成效,这才算是真的稳定下来,也才是时候与那些老牌的列国叫板,就算是真的要攻打秦地也会有点把握。
  在此之前,吕哲为什么从来没有否认过那个什么能纠集起一百八十万士卒,甚至还有这么荒谬的谣言在推波助澜,纯粹就是想要让别人摸不清楚情况吓唬人的。
  事实上一个势力崛起速度迅猛,历场战争中也没有失败,肯定是会慢慢产生一种威慑力,哪怕是有人觉得不会像传言中那么强悍,可是该有的顾虑依然会有,谁都不会想做那个第一个前去试试能耐的人。
  吕哲这一势力一直在交战从来没输过,最弱的百越已经被干得生活不能自理,最能打的秦军也沉戟折沙,不服气的楚国也被干翻了,还有谁傻乎乎地去试啊!
  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清楚,现在要是秦国真的在两面夹击之下要完蛋,那对于还没沉淀好实力的吕哲来说绝对是件最为糟糕的事情。
  “要说列国对我们是完全善意,我是不信的。这一次的情报反馈让我想到一个可能性。”吕哲的脸色是越来越阴沉:“他们一直的示好是不是对我们的一种麻痹策略,是在逗着我们玩?连带这一次会盟也是经过长久时间的布置,有什么陷阱在等着我们?”
  “……”蒯通是彻底的目瞪口呆了,他仔细想了想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政治从来都是尔弥我诈的。再则胡人这个列国争取的外援,也是最大的奥援,就快要南下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