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716

  吕哲见两人都替各自的寡君的答应下来,也不拖泥带水:“那么就由二位带着部队先行?”
  一答应下来部队都能随时随地的拉走,敢请是早拿定主意了啊?张良与魏豹对视一眼,恭敬行礼应了声“遵命!”,只能是各自带着不是魏军不是韩军的吕哲军返回。
  “这样一来会盟地点我们就有十五万兵力,哪怕齐、燕、楚三国结成联军,双方的兵力也能持平,发生混乱的时候不会吃太大的亏。”提议假装成魏军韩军的蒯通掏起酒葫芦灌了几口,又道:“赵国那边主上可谈妥了?”
  吕哲颔首:“赵使已经返回,我料定赵王歇哪怕不同意在会盟保持一致,也不会与齐、燕、楚任何一国同流合污。”
  赵国对列国的怨气一直不小,自战国一来赵国一直是作为阻止秦军东出的屏障,以前被卖了无数次也就罢了,各国相续复立后列国还是拿赵国当肉盾,屡次求援哪怕是一粒麦子一个士兵了列国都没有送去,赵国心里肯定是恨极了列国。除非是有什么天大利益,不然赵国绝对是不会与一直在闷头发展看戏的齐或燕结盟的。
  “反正我想不出巨鹿被霸占,被秦国攻打时没有拿过齐与燕任何支援的赵国会对两个白眼狼有什么好脸色。”说着吕哲停了下来,像是在思考什么似得,补充:“赵王歇这一次南下带上了赵欣,连作为嫁妆的战马也带了五万匹,显然是不会与齐燕有什么勾结。再则,要是有什么勾结,得知齐燕发布动员后,也不会是待在两三百里外犹豫着是不是该继续南下。”
  蒯通却是觉得自家主上说得太笃定了一些,要知道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情可是不少,邦交之间更不是谈什么怨恨或者怨气,一切还要看价码到底出不出得起。不过吧,怀疑什么事情总是要拿出能站得住脚的证据或者依据,他虽然不太确定赵国会不会如吕哲所讲那样,但也只能沉默。
  约定好每方只能带五万士卒前往会盟地点,吕哲又做出一套相应的部署,在得到各方确定的时候,特别是得知楚国公主熊女也启程向会盟地点赶的消息,吕哲总算是愿意动弹了。
  思期与慎这个会盟地点刚好是相距三十里,恰好是各方约定其余部队不能接近三十里的限制。
  在吕哲重新出发之际,楚国那边也是经过交涉后将部队留在九江郡内的芍陂湖泽南面,这里离会盟地点慎大约是四十里,熊心与项梁等人也是带着以项氏子弟兵为骨干的五万楚军,浩浩荡荡重新向会盟地点赶去。
  吕哲这边与楚国双双挪动,齐与燕那边也开始动弹。
  根据斥候的探查,齐燕两国确实是各自带着五万部队前行,只不过斥候很认真地查看齐燕留在原地的联军煮饭时升起的炊烟,依照五十人食一锅的惯例,留在原地的齐燕联军估计只有三十万左右,也就是说齐燕这边有十万人不知道被调到哪去了。
  要是真的想要查一支军队的动向,认真地查探总是能发现踪迹,吕哲带着部队来到慎的时候,派出去的斥候已经探明齐燕消失的十万军队大概的动向。
  看着用夯土垒高,高度大约是在十八米上下,形状与金字塔差不多的会盟台,吕哲对着旁边人说:“显然,最基本的互信是没有的,不然齐燕也不会玩这样的花样。”
  哪来的什么互信,吕哲与齐国打过的交道只有屈指可数的一次,那次似乎还是不欢而散。至于燕国,吕哲更是一次交道都没有打过。
  魏韩的军队已经进入南阳郡地界,现在是配合骆摇指挥的吕哲军在扫荡南边的南阳郡本地势力,只用了四天时间吕、魏、韩三方联军已经扫平胡阳以东的大股土著武装,占地大约是一百二十里方圆,现在正打算向南阳郡的首府宛城进发,只要能消灭盘踞在那里的牛氏武装,也是南阳郡本地势力最大的武装,魏韩在南阳郡落地生根的障碍也就只剩下秦国会不会来捣乱了。
  南阳郡攻略顺利,哪怕这一次泗水郡、陈郡会成为战场,魏韩也算是有了容身之地,张良十分清楚这一次是真的会在慎爆发战争,只是不太确定是谁会先动手,动手之后的阵营又会是怎么样,但是看吕哲哪怕是知道齐燕有隐藏大军都十分镇定,心里也就有了一些谱了。
  齐、燕肯定是一个阵营,吕、魏、韩算是一个阵营,赵、楚很难说会是怎么个情况,不过张良也大略知道吕哲已经针对赵、楚做出布置,那么赵、楚该是会持中立的立场。他唯一有些没搞懂的是吕哲对秦国的态度,按理说吕哲应该异常排斥或敌视秦国,可是看吕哲的表现似乎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表现所布置好像还将立场倾斜向了秦国?
  “张先生?”蒯通都呼唤三次了,他在问关于自家主上向韩王借张良的事情,张良本人是什么态度。
  张良很不好意思的道歉说自己失神了,请蒯通重复之后,笑道:“吕侯强盛对韩国有益,若是良能对吕侯的强大尽绵薄之力,自然是乐意的。”
  蒯通笑得更爽朗了,本来互相聘用臣子就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是古已有之的常例,又何况乎韩国现在是在吕哲的保护之下?那么张良要是在吕哲这方获得重用,怎么也能反哺韩国的。
  “关于我王与魏王说起的称王,不知道是吕侯本人是什么态度?”张良问出了早就想问的问题。
第0525章
要“世界大战”了?(七)
  称王?
  魏韩两国当家作主的都是大王,他们现在沦落到成为吕哲的保护国,可是吕哲在级别上只是侯,估计是觉得这样实在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因而才双双建议吕哲称王。
  再说一次,吕哲对于称号什么的并不是太在意,他骨子里就是深信“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伟大方针的,名号什么的远没有所掌握的实力来得重要。
  不过吕哲也不能无视“现实社会的情况环境”,他的众多部下也已经不止一次建议称王,一直以来都被一句“不着急”给暂时压了下去,不过随着这一次稍微动员就能拉起一百多万部队,麾下文武建议称王的呼声又产生了。
  吕哲知道称王的事情能推不能辞,更不能说没有称王的想法,不然麾下的文武可就要失去奔头,同时也会觉得吕哲心无大志,那可是要丧失人心的。
  但是!吕哲也十分明白王号不能自己来立,自古以来可还没有某个谁在没有获得天下之前自立为王的先例,要么是出自由上而下的分封,要么就是用“相王”来确立王号,他可不能做那个自立为王的第一人。
  所谓的相王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就是各方举行会盟,在会盟上互相承认对方成为大王了。在过去相王的时候还需要周王室来背书,也就是赐予祚肉什么的表示对称王的认可,现今周王室已经为秦所灭,周王室灭亡之后天下间也没有再出现新的大王,一直以来的套路算是被打断了。
  没有来自“天下共主”的认可,相王还能举行吗?吕哲不太懂相关的礼仪,只能找来叔孙通进行询问。
  叔孙通也是比较茫然的,他们儒家所讲所持都是崇尚周礼,到了周王室灭亡之后是改了一下“教义”,可是没有琢磨出关于谁称王应该是什么礼节这种事情啊。
  没有谁来打破常规,现在可还不是草头王遍地的年代,要是没有一人独扛天下围攻的实力,谁去吃第一支螃蟹会有什么下场真的相当难说。
  吕哲目前自然是没有一家独扛列国的实力,他又偏偏知道历史上第一个自立为王陈胜的下场,说心里不发怵肯定是假的。
  现在情势已经够复杂的了,很可能就要在慎这么个道路枢纽地带爆发“世界大战”,吕哲只能是慎之又慎,本来都要打了,再闹出称王成为被围攻的对象,似乎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有魏王韩王请您称王,那么相王的前提是有了。”叔孙通很小心的使用字句,顿了顿又犹豫了一下,才继续说:“主上或许可派出使节试探各方的态度?”
  不是说派人去求各方认可,叔孙通的意思是派人前去商谈,看要用什么样的利益交换才会让诸王对吕哲称王没有意见。
  蒯通眨了眨眼,嘴角勾了一下像是在笑,之后乐呵呵地说:“也好嘛,刚好也能试探各方对我们的态度。”
  称王询问各方态度是有必要的,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干出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太软弱了一点?会不会让各方认为自己这方是在服软,让一些本来就怀有歹意的人得寸进尺?
  从咸阳返回的陆贾张了张嘴,他看了看在场的人,尤其是观察那些一脸不岔的武将们,心里其实能够理解武将为什么会感到憋屈。
  武人的思想从来都是单纯的,他们的眼睛里只有“打得过”和“打不过”两种概念。自崛起以来,吕哲军在大战场上没有过失败,现在南部军团也在岭南那边开疆扩土,关于武功之盛只高不低,怎么自家主上称王还需要看别人的眼色,不服打到服也就是了。
  这一次不完全的动员,吕哲一方可是动员起了一百四十万人,武将之中不是人人都了解军队的全部构成,不知道有人还要有兵器和足够的粮秣支撑,认为在如此强大的军力作为底蕴之下,又有那么大片的疆域,自家主上早该称王了。
  文官方面也有不少在鼓噪的人,虽然吕哲是开创基业的主君威望大,可是近期也着实有点压不住了,再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有魏王韩王提议,他也在犹豫是不是顺水推舟。
  各方人马向会盟地点慎前进,吕哲先到自然是要占据有利的地势,将方圆十里内靠近南方的高地用军营包了进去,挂着魏韩实际上是吕哲军的两支部队也在相应的两边扎营形成一个掎角之势。
  在吕哲抵达慎的隔一天,五万楚军打着熊心的王旗也抵达会盟地点,他们选择的是在靠近东南方向的位置扎营,与吕哲营地的间隔为五里。
  楚军将营地扎好后派来了项伯,说是楚王邀请吕哲一会。
  虽然是熊心邀请,不过吕哲能猜得出来提议的人是项梁,该是为了有数十万吕哲军逼近楚境的事情,同时也是想在齐、燕、赵等各方到来之前在某些事情上达成协议或者谅解。
  局势风云变幻,吕哲现在并不想徒惹事端,是应该好好谈谈了,也就提议会面地点就定在会盟台。
  事情敲定,既然双方都有意谈谈,其它的事情都成了小节,双方甚至都没有约定各自带多少护卫的事情。
  吕哲这人还是相当惜命的,他带的五百人都是从数十万大军中精选出来武艺高强之辈,除了没人携带连射弩之外,一百个身穿重甲的武士就是必要的肉盾,另外的人则是为了身躯灵活没有着甲,连带吕哲也是内衣穿着传说中的金缕玉衣……其实就是软钢锁子甲,没有穿太过笨重的重甲。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一种礼仪,熊心和项梁也只带了五百名护卫,等待他们来到会盟台时,吕哲已经在高台上,会盟台也是隔开三步站立着一名武士。
  看到会盟台已经被吕哲带来的护卫控制,项梁只是笑笑并没有什么表示,他让随行而来的五百子弟兵原地不动,请下马车上显得有些微胖的熊心,便转身对吕哲的侍卫头子猛三问:“吕侯可是在筑台之上?”
  猛三行礼答曰:“我家主上已经在高台等候楚王与将军。”
  熊心抬头往会盟台上方看去,那里除了甲士与武士之外站立着一名身穿黑色紧身袍的男子,远远看去自然是看不清楚相貌,不过看那站立的身躯呈现一种自信的姿态,怎么也能看出那人该是吕哲无疑。
  项梁看一眼项伯,得到回复确认是吕哲,他比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熊心当前而走。
  会盟台的台阶可是有九十九层,熊心可是身穿楚王规格的冕服,走起来并不是那么方便,磨蹭了有那么十五分钟左右才接近盟台之上的平地。
  在熊心与项梁、少数护卫靠近时,吕哲这才挪动脚步向下走了几个台阶。
  “楚王、项大将军。”吕哲抬手为礼:“有失远迎了。”
  没什么恕罪与否,不下去迎接也不是什么下马威,双方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不是从属,本地也不是吕哲的地头,不迎接才是合理的。
  吕哲很年轻啊,现代人的气质本来就独有风味,因为不断低锻炼身姿看去很强壮,同时短短两年有了这么大的基业,一直发号施令培养出了该有的人君气度,自然是有着一代创业之君该有气势。
  相较起来,熊心几乎与傀儡无异,长相微胖又身材不高,虽然是穿着王阶的冕服却是少了一种身为君王该有的威严。不知道死疏漏了还是什么,君王冕服本是该佩剑的,但是熊心腰间竟是空空如也。
  倒是身穿甲胄的项梁看去身材不高,但是有一种为将者该有的彪悍气质,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一看就是发号施令惯了的自信姿态。
  双方寒暄完毕,方位各自对立着就坐,熊心看着对面的吕哲心里有些惆怅。
  其实吧,吕哲的相貌可是说是堂堂,为君气度也是不凡,这么年轻就能有这般成就是相当了不起的。
  不过呢,吕哲的成就是建立在楚国的损失之下,熊心一方面为自己的独女能有这么一个夫婿感到开心,一方面又纠结于吕哲是踩着楚国在向上发展,坐下后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该开口说什么。
  在这种场合,项梁本来是没有座位,不过吕哲可没有在乎那么多,因此项梁也就有了一席之地。
  刚才吕哲招呼中项梁没有任何犹豫就去坐下,这种毫无掩饰的作为很能说清一个事实,楚国的大王真的没什么威信,同时项梁这么做也是在向吕哲表示,若是想与楚国达成什么约定怎么都是绕不过他这么楚之上柱国、大将军的。
  吕哲很想客套一凡,比如谈谈什么风月啊,哪国的美女比较多啊,又或者是江山无限美好。可是那根本就没有必要,双方见面不是为了闲聊,更不是为了见见仇人长什么模样,为的就是在天下局势变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还是直接进入主题为好。
  先是确定联姻,吕哲等待熊心亲口确定,按礼站起来对熊心行礼口呼一声“翁丈”,然后就开口了……
第0526章
要“世界大战”了?(八)
  楚国寻求夺回失去的领土是必然的,只要楚国还在一天这点就没有什么好怀疑。但是怎么夺回失去的疆土,又以何种方式夺回,里面的可操作空间就存在无限可能了。
  目前吕哲这个势力正处于上升期,楚国很明显无法使用武力来夺回失去的疆土,哪怕是联合齐国与燕国,楚国也难以在光复全境,至少南郡、苍梧郡、衡山郡这三个被吕哲当成堡垒的经营的郡县难以攻下,这点项梁与蒯通的看法倒是一致。
  联合齐国与燕国有击败吕哲的可能性,至少是存在在慎这个会盟地点击败吕哲的可能性,但是击败之后呢?哪怕是能杀掉吕哲,致使吕哲那边产生内乱,可是楚国要怎么面对齐国?
  齐国现在的胃口很大,北边与燕国争夺广阳郡,中原与赵国争夺巨鹿郡,南方与楚国争夺泗水郡,很明显已经展现出一个霸道之国的霸主姿态。齐国想要泗水郡、九江郡、衡山郡、南郡,这是商讨合作攻打吕哲齐国开出来的价码,并且只愿意出兵十五万辅助。
  看清楚,齐国说的是“辅助”,也就是打打酱油不死战!
  楚国想要夺回被吕哲侵占的疆土显然是要打头阵,且是那种流非常多鲜血的头阵。打完了吕哲楚国要死多少人?在打完吕哲之后,齐国那边会看到无比虚弱的楚国不生出灭楚的心思吗?答案从齐国一直以来的鼠目寸光就能找到!一旦楚国虚弱,齐国是绝对不会放过楚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