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716

  “受教了。”章邯拱手为礼,继续说道:“分散出去的匈奴骑兵有十三支之多,有一部分是向北侧迂回向西。这一部分迂回的骑兵,斥候刺探得到的情报是有五万左右……”
  秦军对骑兵怎么会陌生呢?历史上在华夏大地首次投入单纯骑兵……好吧,当时他们称呼那个叫单骑走马,总之是秦军并不是没有运用过大股骑兵作战的例子。另外,哪怕是到目前为止秦国也还有保持游牧的族人,他们对于骑马行军的特性不可能不熟悉,所不了解的只是汉军那种骑战模式罢了。
  章邯说了很多,渐渐地就表露出秦军对骑兵机动性的熟悉,最后显露出说那么多承托下的意思,就是想要汉军组织一支骑兵前去拦截,战马全部由秦国这边来收集。
  “这……”共尉苦笑道:“两批前来秦地助战的汉军,除开极少的一部分是斥候能够骑马,余下都是步卒兵种。”
  说实话,剩下的六万左右汉军能骑马作战的士卒可能连一千人都凑不齐。另外就是汉国那边的马术好的基本都是被选入各个骑兵建制,他们进入秦地助战的这些部队,除开两万重步兵之外就是弓弩手、长矛手、朴刀兵之类的兵种。
  “是吗?”章邯毫不掩饰脸上的可惜,他转身向自己的位置走去,走到一半停顿下来,缓缓地转过身,做出犹豫的表情:“那……可不可以教授我方,那种汉军骑兵的作战方式?”
  唔!?敢情说为汉军提供战马是要探索汉国那边骑兵的秘密???
  在场的许多汉军将领表情变得僵硬,共尉更是在章邯和蒙恬之间来回的扫视。
  汉军能够在北上之后迅速地将战场铺开,又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攻取那么多的郡县,与之骑兵军团的发挥是脱不开关系的。
  汉国能在六年之内组建起十五万的骑兵,虽说确实是因为有不少本来就能在没有马镫情况下进行骑马的兵源,但是骑兵军团组建起来之后很快形成战斗力,功劳真的是马镫最大。同时,汉军骑兵在作战期间战马损耗不大,是因为汉军为战马穿上了马蹄铁这种“靴子”,不然哪怕光是行军战马也该因为马蹄损坏的关系损失许多。
  没什么科技含量,所欠缺的不过是灵感罢了,可是占据的优势可比当今时代领先至少一千年,秦国这些将领轻飘飘几句话就想获知那些秘密,建制就是让共尉心里有点哭笑不得,另外那些汉军将领则基本是心里生出了愤怒的情绪。
  “这是章将军自己的意见,或是蒙将军,还是贵国太子?”共尉没有爆发什么怒火,他说话的时候甚至是满脸的微笑。
  章邯看一眼主位的蒙恬,然后躬身行礼道:“汉国与秦国现在为盟友,在此战之后我方也会按照汉王的意见加入大帝国,到时候没有汉军也没有秦军的分别,全部都会是帝国的军队。”
  “说的是啊……”共尉当然是知道那些暂时还没有公开的秘密。
  第一次听到汉国和秦国都会取消国号,然后合并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将领,不管是汉军这边还是秦军那边都是露出了发愣的表情。
  坐在主位的蒙恬开口说道:“即将部分彼此,不知道共将军愿意提前将骑兵的秘密说出来吗?”顿了顿笑道:“当前战事紧张,若是没有骑兵前去拦截正在迂回的敌军,我们后方的补给线恐怕会中断,到时候……”
  “尉只是中郎将,没有足够的权限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共尉深深地看一眼蒙恬:“不过……尉可以派人紧急请示王上,最慢七天之内就会有回复。”
  “七天吗?”蒙恬不说话了。
  章邯却是说道:“骑兵每日行军可以达到六七十里,紧赶一些可以日行百里,七天之后得到回复,再制作相应的工具,恐怕……”
  共尉却是没有搭理章邯,对着蒙恬拱了拱手,行礼道:“若是没有其它的议题,尉先行告退。”
  蒙恬站起来回礼:“共将军,我等唐突了。”
  共尉再次行礼,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军帐,另外那些汉军将领也是起身离开。
  直至汉军那边的人都出了军帐,蒙恬才苦笑说道:“他们不相信我们是为了战局服务。”
  “若是让那股冒顿率领的匈奴骑兵完成迂回,我们的补给线不但会被切断。”章邯黯然地说:“要是冒顿不但切断我们的后勤线,还做出威逼咸阳的举动,我们想不回军支援都难了。”
第0698章
战匈奴(二)
  秦国现在能被称呼为将军的只有征北将军、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蓝田将军五个,蒙恬是征北将军、徐岩是征东将军、冯劫是征西将军、蒙毅是蓝田将军,征南将军原本是吕哲,可是吕哲成为汉王之后,秦国的征南将军也就空了出来。
  汉国这边能被称呼为将军的属于没有,最高的武将头衔是太尉,可是其下的各个军团长也就是中郎将这一职位,中郎将以下则是偏将、卑将这些与将军稍微靠上边的军职,然后就是校尉、军侯、司马这些中下层的军职了。
  吕哲没有封任谁为将军并不是要搞什么特殊化,其实就是汉军成军的历史太短,再则就是按照军功累积来算谁都还没有达到那个要求。最重要的是,吕哲若设立将军,按照现在的体制也就是东、南、西、北四名将军,现在的高级武将功劳已经有几个能被任命为将军,但是汉军的体制是以五万人为一个军团,军团长的限定也就是到中郎将一职,出现将军之后就又该划分出比军团规模还大的兵团。在吕哲的计划中,一统天下之后是会再进行整合一下,组建出几个兵团,然后设立东、南、西、北四名将军,初步的打算是以五个军团成为一个兵团,每个兵团再任命一名将军。
  当然,任命将军又组建新兵团,那是到了吕哲将手伸到“天下”之外区域的时候了,那时征东将军麾下的兵团将针对东胡那片,征北将军的目标是放在草原,征西将军的攻击方向是在西域,征南将军则是继续向南亚那片区域扩张。
  东、南、西、北四个兵团还是会划拨到国防军序列中去,但是在吕哲的计划中,四个兵团的编制肯定会出现,但并不是时时刻刻保持满编姿态,毕竟全部满编的话可是一百万的常备军,再加上相应的辅兵起码就是要保持三百万的总兵力,财帛方面的负担不能持久,长期让那么多人不事生产也不是个事。
  共尉前来秦地率军助战,他很清楚那是效忠对象给予立功的机会,好在日后能名正言顺地担任某个兵团的将军。
  “在这种关头……”共尉一副没想明白的样子:“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合适吗?”
  虽然是没什么科技含量,但是汉军骑兵就是依赖马镫和马蹄铁的存在才能长途奔袭又长久地保持战斗力,秦国轻飘飘几句话想要获知秘密,共尉就不得不思考秦国是不是要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了。
  很明显,秦国北境的军队是还保持着高强的战斗力,可是在中原军团的徐岩开始抗拒咸阳中枢的命令后,忠诚于扶苏的军队也就只剩下蒙恬手里的长城军团了。
  扶苏手里只有长城军团,秦国的国力也随着老秦人不理会咸阳中枢的命令再次衰退,现在的秦国不但是从军力上依赖于汉国,连带物资、财帛方面也仰仗于汉国,在将近三十万匈奴、齐、燕同盟军逼近咸阳的时刻,他们难道看不出大势所在吗?
  “中郎(将)。”李良出了帐篷快步追上共尉:“向西迂回而去的匈奴骑兵统帅是冒顿。”
  共尉脚步没停:“是冒顿。”语气也有点严肃。
  冒顿的名声之前并不为人知,华夏这边还是从一些俘虏的口中才知晓匈奴有这么一个王子。冒顿曾经被送往月氏那边作为人质,很不得匈奴单于头曼喜爱,这些情报也陆陆续续从俘虏的那些胡人口里得知。
  匈奴南下,冒顿这个名字第一次被秦军所知道,那是在阴山以南战场上,冒顿带着一万骑兵进行迂回,很轻松地击垮了一支三万人的秦军步卒。
  在此之后,冒顿就一直活跃于战场,前前后后是没有打出什么大仗,但是他带着骑兵不断袭扰和切割战场,给秦军带来的麻烦简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汉军没有北上进入秦地助战的那段时间,蒙恬可是被冒顿那支游离的骑兵袭扰得苦不堪言,付出很大的代价才将冒顿所率的骑兵诱骗进入埋伏区域,不过那次埋伏也仅仅是咬下冒顿所率骑兵的小尾巴,秦军不说没能成功围歼冒顿那几千骑兵,战后统计斩获首级也只有不到一千颗。
  冒顿的战争嗅觉敏锐,对骑兵的指挥看似模仿汉军,可是在他的率领下匈奴骑兵要远比汉军滑溜许多。
  汉军骑兵的作战方式还带有华夏族群的一种硬碰硬模式,冒顿率领的匈奴骑兵是怎么个滑溜模样?是冒顿一旦察觉到情势不利,哪怕是丢下一部分骑兵送死,都毫不犹豫地带着大部分骑兵脱离战场的果断!
  更令秦军印象深刻还有一项,那就是冒顿敢在敌我双方士兵混在一起作战,然后下达箭雨覆盖的命令。而下达不分敌我混在一起射箭的命令,为的可能就仅是冒顿觉得射死的秦军比匈奴兵多上那么一些些。
  汉军也有和冒顿较量过,不过也仅仅是一次。那一次是汉军在行军途中遭遇冒顿所率骑兵的突袭,所幸的是汉军长久对阵列的“痴迷”让他们哪怕是在行军姿态下都保持阵势。在发现有不明骑兵在接近的时候,汉军停顿了下来,冒顿仅是派出一千骑兵进行试探,发现汉军在被骑兵冲锋时队形不乱且弓弩强劲,发现没有可乘之机的冒顿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就率军撤退了。
  指挥那一次作战的人是李良,他后面有专门向共尉汇报过。
  李良汇报之前共尉早从秦军那边得知冒顿的一些战例,李良还记得当时共尉是那么对冒顿做出评价,说冒顿是一个狼性十足的人,也是一个对战争节奏十分敏感的人。
  秦军对冒顿感到忌惮,李良现在想要说的是,蒙恬等秦军将领或许并不是要搞什么幺蛾子,例如掌握马镫、马蹄铁的秘密用来对付汉军,是被冒顿的迂回逼急了才有那种不恰当的行为。
  “您看啊,中原军团已经靠向王上,老秦人也写下效忠书投效王上。”李良一脸的思考:“王贲所率的秦军更是接受王上的指令与司马昂所率的赵军会合,就等着我们针对齐国那边的军队解放出来就赶赴阴山区域交战,情势完全对我方有利……”
  共尉怎么能不明白呢?汉王吕哲表现得出奇地慷慨,已经明确表态只要扶苏等秦国文武愿意接受条件合并成为一个大帝国,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刀兵征战,他们只要聪明就不会生出什么恶意的念头。
  事实条件也是那样,无论怎么看秦国都自行四分五裂,从国力、军力、疆域上无一不是表明只要吕哲愿意,那么秦国顶多顶多也就是挣扎一下就会亡国,扶苏他们也接受吕哲合并组建大帝国的意愿,现在该是合力歼灭匈奴的时刻,有必要再额外的做出一些明显会令人猜忌的事情吗?
  “你的意思是,蒙恬确确实实是担忧后勤线被切断,然后冒顿再威逼咸阳,迫使蒙恬不得不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分兵保证后勤线的同时也分薄兵力确保咸阳的安全?”共尉问。
  李良不断点头:“秦太子已经将愿意接受命令的大部分秦军调来定阳一线维持防线,咸阳只留下五万的守军。那个……”想笑又忍住:“秦国内部又自己不稳,民心上面也是乱七八糟,要是冒顿真的率兵逼近咸阳,有没有可能因为恐慌出现的暴动,然后出现意外导致咸阳陷落?”
  似乎……好像……可能……秦国,不对,是扶苏所面临的情况真的是糟糕透顶?而这也是因为扶苏在民间、军方都没有威信的关系?
  扯远一些,会出现目前的这般令扶苏无比困扰的情况,难道不是始皇帝自己酿成的苦果吗?威信需要去经营,可惜的是扶苏一直就没有那种能够形成威信,或者是获取威望的条件,结果就成了始皇帝一去,然后扶苏没有足够的威严,除了蒙氏一系还不离不弃,其他秦国的派别都不把扶苏当一回事了。
  “没有得到王上的允许,我没有足够的权限将马镫、马蹄铁的秘密透露给秦军。”共尉对李良的客气有其原因,毕竟李良再怎么说都是吕哲的结拜兄长,不出意外是会有一个大好前程。所以吧,共尉说话时一直是带着笑容:“看山川舆图,冒顿那支骑兵能迂回的空间不小,但是想要形成迂回有一个要点必须经过。”
  “中郎(将)的意思是,秦军没有可以抵挡骑兵的大规模重步兵建制,我军有?”李良陷入某种思考中,想到什么似得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向秦军要求协助必要的车马,赶往冒顿所率骑兵必须经过的那个要点,将冒顿那支骑兵挡住?”
  共尉“呵呵呵”一阵长笑,停下来之后严肃着脸庞:“既然偏将领会意图,那么就由你前去与秦军那边协商。”
  李良行礼应“诺!”,停在原地等共尉以及其他同僚走远,摇了摇脑袋构思一下说词,然后才慢吞吞地朝着蒙恬的大帐走去。
第0699章
战匈奴(三)
  秦军其实也是有重步兵的建制,可是并不重视这个防护力十足机动性缓慢的军种,在其兵种建设过程中都是小规模的精锐武士临时武装。
  一个兵种总是要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得到发展,像是重步兵这个兵种有强壮的兵源还不够,研制出合适的甲胄,研究出相应的战法,再配以适合的训练,那么兵种才能组建的成型。成型之余,必要的演练和对抗也必须进行,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才算是成军。而成军往往只是一个兵种诞生的起点,想要使该兵种成为一种常态兵种,需要的是经过战场的考验,考验之后才会得出该兵种是不是值得保留。
  现在是什么年代?是公元前二一五年。哪怕是有无日不战的春秋战国这个“底子”,可是在目前为止许许多多的兵种还处在一种摸索的阶段,像是秦军对重步兵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
  汉军已经全面淘汰了戈矛兵,不过其中的长矛兵、弓弩兵、朴刀兵、持剑兵、重步兵,当然还有骑兵,这些兵种有些是早就有的,有些则是吕哲开了“外挂”组建并训练出来。
  吕哲组建的兵种有许多,汉军现在还保留的兵种是被认为适合于该时代,也是能与其余兵种搭配才留下来,其实除开汉军现有的兵种之外,组建起来又淘汰掉的兵种并不算少,比如持盾短矛兵这一个就被淘汰了。
  没错的,什么样的兵种都是要考虑能不能与其他兵种形成互补或是配合,并不是为士卒装备相应的甲胄、兵器就算是什么兵种了,必然是还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兵种之间的协调更是必不可少,次数繁多的演习在四年之间举行了至少五百次规模大大小小的对抗。
  “唔?”蒙恬有点意外有点诧异:“贵军请求转移到雕阴(现代甘泉以南二十里)的洛水一线?”
  李良保持着行礼的姿势:“正是。”
  “确实,雕阴在定阳以西六十里外,因为洛水的关系东岸和西岸被隔绝开,以现在的时节匈奴的冒顿军团无法渡过洛水,想要进行迂回只能是走雕阴一线。”章邯站在山川舆图前专注地看着某块区域:“只是……”说着转身面对李良:“那里是匈奴骑兵要经过的要点,贵军为步军,敌军是骑兵,能在他们经过之前赶到并设防吗?”
  李良解除行礼的姿势,说道:“蒙将军和章将军,雕阴以东一线是定阳的后翼,秦军难道没有在那里部署必要的兵力设防?”
  章邯看一眼蒙恬,得到其示意后,说:“自然是有设防,只是那里地势平坦,没有大兵团组织防线难以守住纵宽长达二十余里的平原。”
  啊?那里的纵宽竟然是长达二十余里?李良还真的没有注意到这点,共尉也肯定是不清楚这点,毕竟他们不是秦国人,是能够看地图分辨地形和要道,但是对实际的情况的了解难免会出现疏忽。
  二十余里啊,而且还都是平地,真的是需要大兵团建制才能够布置起一条像样的防线。而现在蒙恬手里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要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他们也不会把脑筋动到试探汉军骑兵秘密上面。
  李良愣在了原地,另外一边的蒙恬和章邯则是相视苦笑。
  北境的军队哪怕是加上汉军也不过是三十七万,他们需要的是固守接近三十里的阵线,兵力在这么长的一条战线上其实已经被拉长分薄,算是兵力不足的状态。
  现实情况是蒙恬手里的三十万兵力中已经至少有六万是妇女,秦军真的没有多余的兵力防护后翼,咸阳那五万戍卫军也不能够动弹,他不断向后方求援,扶苏给予的回复是动员不出兵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