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716

  事情到了那一步,刘邦与项羽先前经营的友情已经不复存在,张良以自身效力项羽换取了刘邦得以分封汉中王。
  项羽得到张良的效忠就愿意放过刘邦,可以想象项羽充分见识到了张良的才能,同时项羽也有充分的自信。
  在其后,因为张良的暗中离间,项羽与范增越行越远,到了最后甚至发生了项羽驱逐了自己亚父范增的事情。
  纵观张良在上古先秦结束之后的所作所为,不论历史的评价对他是怎么样,可是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为刘邦贡献最大的就是在项氏集团内部作为间谍。所以,很多历史阶段的雄主看重某个人,说那个人是他的子房,其实意思并不全然是在赞赏智慧,某些方面来讲,就是在说那个人可不可以像张良一样,成为一个对其事业有重大帮助的间谍?
第0770章
必要的血腥
  一生的荣耀几乎是建立在信任和背叛之上,利用他人的信任便宜行事进行最终的背叛,有一句话来解释这种人,将一切的所作所为随着某个人获取最终的胜利全部正义化,那就是“各为其主”。
  无论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进行美化终究是逃不过背叛者的名声,尔虞我诈换取而来的荣华富贵必将是处在内心不安的忐忑心灵。所以日后就有了张良假装服药以至于双腿不能行走,用这样的一个行为来减少成为皇帝了的刘邦对自己的猜忌。
  “独善其身”这个名词也能用在张良身上,于刘邦想要清除掉一帮打天下的功臣期间,其余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卢绾等人多多少少还抱着一些共患难的真情,独独张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站到了刘邦这一边。
  真的只有张良是智者吗?谁又能说得清没有看清局势的聪明人存在,但是也是智者之一的萧何为什么在韩信出现险情的时候极力为其解释,最终萧何也因为相助韩信落了一个被乱棍打死的下场?
  纵观帮助刘邦取得天下的文臣武将,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人无一不是落得悲惨下场,其中越是表现得出挑下场就越是悲惨,为刘邦攻取天下三分之二的韩信尤甚,只有一些放弃了友情的功臣能稍微落得一个稍微好一些的下场,其中就有“重操旧业”进行背叛的张良落得了善终。
  韩信确确实实是为刘邦攻取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其过程中还发生了两次兵权被剥夺的事件,但是韩信每次被剥夺了军队之后都能再次轻易地训练出一支新的精锐之师。他具有当代最强的练兵手法,也正是这种才能令人感到恐惧。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之一,在刘邦第一次剥夺韩信兵权的时候,蒯通就建议韩信应该准备自保,不然最终肯定要有悲惨的下场,可是韩信似乎是理解错了蒯通的劝谏,韩信竟然不是私下经营跑去向刘邦要求获封齐王。
  这还得了?齐地在当时是中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韩信要求成为齐王等于是将中原最为富庶的一个地区要吞占下去,刘邦打从心里不愿意接受韩信的要求,甚至想过要开动兵戈直接火拼,还是在张良一句“虚与委蛇”的劝说下刘邦才忍耐下来。
  当时的蒯通肯定是被韩信的大胆吓出了一身冷汗,在惊惧的同时蒯通也可能是理解成韩信终于有了自立之心?其后蒯通一直在帮助韩信攻取齐地和楚地以北,攻城掠地的同时蒯通也发挥了不俗的内政才能。这样一来韩信所拥有的疆土发展情况竟是比刘邦所占有的土地复苏速度迅速,天下态势转变为韩信成为当时的最强者,偏偏这个最强的诸侯头上还有一个效忠的对象。
  刘邦是一个善于隐忍和演戏的人,届时正是刘邦再次败在项羽手中的阶段,他的一番“表演”又在张良的出谋划策下,成功地利用“上统下”的名义剥夺了韩信手中的军队。
  韩信再次无条件交出手中的军权让蒯通的脑子简直不够用了,因为再次被刘邦剥夺军权,韩信控制下的楚地很快被项羽手下的将领周殷和蒲将军(陈武)反攻回去,甚至是一度韩信还丢失了局部的齐地。
  蒯通就不明白了,韩信不是有了自立的心思么,怎么还会那么简单就交出手中的军队?
  韩信回答了蒯通的疑问,用着很茫然的表情反问蒯通,说是他什么时候说过要自立了?
  那么一瞬间的蒯通彻底傻了,回过神来之后他大声向韩信咆哮,说是不自立为什么要索取齐王称号,不自立为什么要东征西讨迅速扩展地盘。
  韩信的回答是,他的功劳要一个齐王称号并不过分,东征西讨地扩展地盘是在为刘邦扫平天下。
  那该是一个多么没有脑子的人啊?或许蒯通当时脑海里一直在重复这句话,他惨笑着说出了韩信最终的命运,告诉韩信,韩信未来必将悲惨地死在刘邦手中。
  要是有一点脾气的人,听到有人说自己会悲惨的死去,总该是要发怒吧?可是韩信就好像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一样,他甚至连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就是那个“胯下之辱”让他钻裤裆的人都没有报复,甚至是好吃好喝的养着。
  韩信的政治智慧似乎真的为零,蒯通一再的劝说之下,韩信又干出了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那就是韩信一方面极力向刘邦表示自己没有异心,另一方面寻找刘邦麾下的一些文臣武将寻求帮助,希望那些文臣武将能够替自己好好的解释,说一些好话什么的。
  有人替韩信说好话了吗?有的,其中就包括曾经推举韩信的萧何,就是那个在韩信不受刘邦重用要离去出面挽回局面的人,发生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的萧何,另外曹参和夏侯婴也极力为韩信转圜。
  善意的人总是稀少,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就注定长出恶果,特别是刘邦自己深深忌惮韩信的情况下,又有吕雉想着要在刘邦死前彻底地清除那帮有功之臣好让吕氏崛起。
  到那个时候,一个人站出来狠狠地在浑身满是破洞的韩信身上刺出了致命的一刀,张良说了一句话,那句话彻底注定了执政智慧为零的韩信最终的命运。
  “我们都已经老去,韩信却是正当壮年,在我们都百年之后,还有谁能在韩信有异心的时候进行压制?”
  可不是吗?当时的刘邦已经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头,一帮心腹之臣也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韩信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又身体健康的壮年。当一帮有威望的人都死去之后,韩信是不是还会继续效忠刘家皇朝,若是韩信有反心,刘家皇朝的后代能不能压得住或是进行镇压?
  本来因为好几次能够轻易剥夺韩信军权,认为韩信有忠义之心的刘邦其实内心里一直在迟疑怎么处理。听到张良那一句话之后,刘邦心里仅存的一点点侥幸没有了,刘邦不可能将刘氏皇朝的千秋大业建立在对一个人的信任上面,特别是刘邦本来就对韩信感到深深的忌惮。听完张良所说,又得到来自吕雉的催促,刘邦已经下定决心杀掉韩信。
  明晃晃地出兵攻灭韩信当然是不可能,不说出兵征讨没有一个借口,哪怕是能够出兵征讨谁又是韩信的对手?那么只能是另图蹊跷,使用阴谋手段来达到最终的目的。
  是谁?是谁在其中出力最大,是谁在其中担任所谓的“操盘手”?是张良,就是这么一位张子房先从韩信的至交好友萧何身上下手,然后又营造出刘邦完全信任韩信的氛围,最终轻易地将韩信骗到长安(本为咸阳)。
  韩信被诓骗软禁之后,身在齐地的蒯通有意图发动过叛乱,蒯通发动叛乱自然是想要威胁刘邦放回韩信,可是一切的努力又在猪队友韩信写给齐地各个将领的几封书信中被瓦解。
  天晓得韩信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有那么强的兵略才能,偏偏在处世上显得那么的幼稚?又或者是刘邦、张良、吕雉等人太过狡诈?
  历史已经得到改变,很多事情都将不会再发生,一些在原版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现在还名声不显和地位不高,一些原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现在却已经一朝成名天下知。
  长久以来能够在华夏篇章上青史留名的人绝对不简单,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已经算是人杰,一些占了历史那么大的篇章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会是泛泛之辈?所以吧,任何一名穿越者都不能小看历史记载的人物,吕哲一直就是带着那样的思想在自我警醒着。
  曾经历史上记载上毁誉参半的张良并没有展现出长袖善舞的一面,甚至改变他命运授予《太公兵法》的黄石公也没有出现。
  吕哲曾经一直在找那个“圯上老人”,可是无论派出多少人手都没有寻找到踪影,长久没有寻找到黄石公之后也就放弃。在他的理解中,要是按照现代某种游戏的说法,没有得到圯上老人授予《太公兵法》的张良算是一种“未完全体”,那么若是得到《太公兵法》的张良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现在的张良也不过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已?
  很多人的经历被改变了,其性格和为人处世也必将完全不同,像是原版的司马欣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司马欣在历史上也没有展现出多么大的才能,但是归附到吕哲麾下之后司马欣的命运被改变。
  利益与吕哲捆绑在一起的司马欣在吕哲这一集团中获得了身份与地位,不同的经历和心路旅程也使得司马欣表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司马欣在长沙郡一役所发挥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上所没有的,其后担任太尉之后更是发挥不俗,至少吕哲没有找到司马欣在担任太尉期间的不足。
  吕哲所奇怪和觉得思考的是,张良为什么要刻意表现出对蒙氏的敌意?更为令吕哲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原版的历史上张良一直是间谍身份,那么现在的天下中还有谁能够驱使张良在汉国充当间谍,若不是作为一个间谍的话,张良所表现出来的姿态是为了什么?
  事实的情况就是在吕哲强势崛起之后,天下大势已经显得再明朗不过,天下间也就赵氏赢姓的秦国还有机会与吕哲所领导和统治的汉国集团稍微争锋一下,但是秦国曾经灭掉韩国,张良不该会与赵氏赢姓的秦王室走到一起才是?
  或许应该换一个思考方向?秦国若是抗拒合并,必然是因为秦国内部的某些人担忧在合并之后遭到清洗,因此进行明知必死的反抗?秦国要是走上与吕哲成为敌人的道路,都会是谁将在从中获利?
  其实只要现有局面遭到破坏,也就是天下重新动荡起来,任何人都有可能从中获利,重新的洗牌对于所有人来说等于是一个新的开始,在那个新的开始里面,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新的机会。
  难道列国王室真的甘心被合并吗?那不过是吕哲强势崛起下迫不得已的事情。
  在吕哲强势崛起的现状下,任何敢于阻挡吕哲控制天下的人都会被碾为粉末,要是吕哲信赖武力进行暴力的统一过程,很多人没有选择只能是拼死抵抗,偏偏吕哲走的不是绝对暴力统一的策略,是一种某种程度上保留既得利益者利益的道路。
  抵抗绝对会死,不抵抗还能享受高人一等的权利,很多人在有得选择的前提下,他们绝对不会一心寻死。
  很多人提醒过吕哲所选策略的忧患,说是保留太多的利益既得者虽然能够达到快速一统的目标,但是也留下了太多旧有的势力,国家若是没有出现动荡也就罢了,一旦出现动荡最先跳出来兴风作浪的人绝对是那些人。
  有些人甚至毫不客气地直说,在现有强盛兵锋的强势下,吕哲应该彻底地消灭诸国王室,不是保留其王号甚至给予分封的土地。他们的理由是,诸国王室哪怕是现在再虚弱对于一些黔首也还有相当的号召力,是国家稳定最不安稳的因素。
  一个集团的兴起必然是以另外一个集团的虚弱乃至于是灭亡作为垫脚石,华夏族群将这个道理称呼为“天理循环”,也有一种说法叫“丛林法则中的强者恒强弱者淘汰”。
  竞争从来就没有和平的,什么和平崛起从来都是自欺欺人,特别是关于权柄(也叫控制权)的争夺从来都是属于血淋淋,吕哲又怎么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呢?但是,没有人比吕哲更加清楚接下来华夏所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格局,华夏内部的竞争只是整个大世界竞争丛林中的一小部分,若是他们在内部的竞争消耗掉太多的时间,也损耗掉太多的人口,等待华夏族群的将会是北方呼啸南下的数十万胡人。
  有太多令人琢磨不透的事情了,不止是张良到底想要干什么,也有着关于大一统局面形成前的过程处理,吕哲在独自思考的同时或许应该集思广益一下?若是在行进的道路上必须清洗某一些人,必要的血腥也不会缺失……
第0771章
酝酿中的……(上)
  吕哲会在天下重新一统之后进行大清洗吗?答案是必然会清洗掉某一些人,毕竟无论是为了达到稳固的统治地位,还是消除掉某些忧患,都会有人成为牺牲品。
  问题是吕哲清洗的对象必然是有碍于“大一统”的障碍,形成一种哪怕是分封制度也将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所谓的“大一统”并不单纯是中央集权制之下的产物,可以是民族形式上的统一,也能使多个封国联合之下的统一。说白了,加盟共和国模式和州郡联邦模式也是一种大一统。
  在那种格局下中央保持足够的强势,分封的诸侯和诸侯王也不过是身为大一统格局下的“领主”,各个领主在享有相当自主权利的时候服从于中央,从某些方面来讲这种政治环境对于华夏族群来说是一件好事。
  绝对的集权容易导致绝对的腐败,该是天下人之天下,不该是一人之天下,当然这是华夏传统文化的说法,要是按照现代的说法是,权力应当得到适当的监督。
  吕哲自然也希望自己的权柄无限,渴望说出去的话就是天宪,但是从某方面来讲他又认为没有那个必要。所谓的没有必要,那是不需要从制度上来确认,毕竟他是开国之君,而开国之君从来都是威严甚重的人,没人敢对开国之君指手画脚。
  绝对的集权之路可以走,但是注定是让华夏大地上的朝代更替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华夏历史上不断不断进行朝代更替,不就是因为皇帝至高无上吗?正是因为皇帝的权柄无与伦比,遇到社会需要变革的时候,很多野心家不是想着一同渡过难关,是将眼睛盯在那张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上,期望国家能够动荡起来,好能够窥视那张至高无上的宝座。
  有一个时间表,华夏历史的朝代更替随着时间的流转(传说中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创中央集权的赵氏赢姓秦帝国皇朝只撑了六年就崩溃,秦帝国的崩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实是因为太多的因素,述说起来起码需要数十万字的篇幅。
  随后的刘汉皇朝能够享国四百余年,其后的历代皇朝很少能够超过三百年,那么就是等于每一个朝代的发展都经历了一次断层。每一次循环都等于是让这个族群进行一次自我毁灭,先前所发展起来的文化、科技、人文……等等很多很多都将因为战火而毁灭。
  一个一直出现断层的文明怎么能够发展得起来?知识需要进行积累,而创造知识的人寿命却是有限。人生不过百年……其实从上古先秦一直到“我大清”时期,民众的平均寿命基本不超过五十年,用有限的时间创造出来的知识不断遭到毁灭,也就不存在其累积。
  想要知识能够不遭受断层一直累积下去,那么只有一个文明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外来压力摧毁,金字塔顶端是否稳固就成了社会平稳的关键。
  掌握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命运的往往是少数人,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统治链。而恰恰动荡之所以产生往往是来自于上层的最先崩溃,可以是国策上的选择出现重大错误,也能是来自于统治阶层的争权夺利而造成乱局,最终席卷了整个社会。
  纵观整个世界的历史,每一个国家的崩溃真心就不是从底层开始,底层的能力和实力都有限,要是上层稳固和遇事时处理得当,哪怕是一个国家的底层出现混乱,也能够很快平息下去。
  怎么来保证统治阶层的稳固?那就是关于方方面面了。
  一家之天下是自己爽了,但是注定会让所有人都不爽,遇见英明的君王时矛盾或许不会那么尖锐,但是一旦是愚蠢的君王掌权,民众的需要没有诉求的渠道,有才能的精英无法得到任用,再加上统治阶层的污秽不堪,那就是到了打破一切重新再来的时刻了。
  从现代穿越回到公元前的吕哲哪里能不知道民智的开启是社会的必然,历朝历代做得最多的不是顺应民智的开启,所有朝代都在对民智的觉醒进行阻碍,因为绝对的集权之下民智一旦开启也就意味着民众会产生对独裁者统治的威胁。
  好好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怎么进行断句纠结了几千年。为什么要纠结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还不是关乎到统治者能不能长久,在很久的历史里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法,简而言之就是执行愚民政策,若是早出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由儒家掌握治国方略的华夏或许历史不会是那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白话文意思是:民众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需要进行教育。
  一个国家的民众若是愚昧注定社会不会进步,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固操弄愚民政策是在断绝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切只因为操弄愚民政策的国家会停滞不前乃至于是倒退,但是整个世界不止有他们这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会成为他国的掠夺场和养分。
  愚民政策不可取,但是绝对的自由也要看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进程,因此不可使民众愚昧,又不能使民众太过放纵,就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命题。
  吕哲不是什么伟大学者,更加不是社会专家,他能做的就是不断不断地重视教育,按照自己所认为需要的方向来开启民智。所幸的是,他至少还有许多可借鉴的方向,如上古先秦的“强国之路加强版”,也有近现代德国的崛起方针(非阿道夫版,是俾斯麦版)。
  务必使民众了解到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民族,国家对民众有什么责任,民众对国家有什么义务,国家民族的强大对于每一名个体意味着什么,使得人人明白自己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在每一个领域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义务。
  严律克己嘛,曾经春秋时代的晋国就是这样的社会环境,所以他们成了当时的霸主,近现代的德国也用极短的时间完成崛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