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716

  另外的一些文官是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索性也就不支持不反对。
  倒是武官那一片又是一阵喧哗,其中有觉得是好事,也有觉得是坏事。
  “当然了,那些武装要严厉监督,国境之外肆意妄为不触犯律法,要是在国境内也肆意妄为,犯了什么法就按什么样的律法处置。”说到这里,吕哲突然顿了一下,迟疑地看向郦食其:“有很多武装队的人触犯律法吗?”
  郦食其是廷尉署的侍郎,在廷尉不在的时候自然是由他来回答。他出了班列:“回王上,并没有出现特别现象。”也就是说,哪怕是有捕奴队触犯法律,那也不比非捕奴队的武装人员多。
  吕哲点点头:“允许他们存在,是为了帝国日后的大计。”又是停顿了一下,笑了几声后才继续说:“亡命之徒什么时代都有,以其让他们留在乡里祸害,不如鼓励着让他们去祸害异族。”
  “王上,若是有人组织造反,那……”总算是有一个武官站出来了,看品阶是一个将军府的侍郎,他严肃着脸庞:“不得不防啊,王上。”
  一时间,大殿安静下来,是那种安静到落针可闻的地步。
第0805章
凡事要有由头
  在正常的华夏各朝各代中,民间组织武装确实是与组织造反画上等号,一旦有谁纠集人手走漏风声,那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官府大军的围剿。
  问题是吕哲所治理的国度与历朝历代都不是那么相同,说白了那些劫掠证颁发下去之后大部分是被在职的文武官员得了去,只有极少的一小部分是落在了民间手中,且民间获得劫掠证的不是大氏族就是大豪绅。
  历朝历代的文武官员,入流和那些不入流的,多多少少是会训练自己的私人武装。这种情况很多与是否要造反并没有任何的关系,是一种到了一定地位的人都会走的“流程”,是为了自保也是必须的看家护院。
  大氏族与大豪绅就更没得说了,氏族本身就是以血缘关系构成的一种家族,该种家族的子弟众多,自古以来就有属于自己的家族武装;豪绅因为有钱有粮,也是最为没有安全感的人群,怎么可能不会聘请护卫之类的武装人员?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管是文武官员,或者是氏族和豪绅,他们看个人的财力、人脉有多大,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很多时候甚至是超过了一些诸侯小国的国家军队数量。
  吕哲建立汉国,在制度上严格规定了什么样的品阶能够拥有多少部曲,而部曲是军方才会有的武装力量,并且除非成为贵族,不然哪怕是在军中担任将军最多也不过是能拥有五十部曲,文官那边却是没有这样的便利。
  有别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国情令很多人感到不适应,到了一定的身份,或者是拥有了一定的家产,律法却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私人武装,在吕哲没有颁布劫掠证这种可以合法拥有组织武装力量之前,他们是担惊受怕地悄悄组织,组织也是聘请田佣或是小斯的名义。
  吕哲发现无法武装私人力量给予一些群体强烈的不安全感,文武官员那边倒是好说,但是氏族和豪绅却是在不安全感中患得患失的同时又战战兢兢,像是都放不开手脚一样。
  社会的发展一般是上层结构稳定才能给予中低层人群带来动力,一旦上层结构不敢进行投入,中低层人群不会获得足够的机会,那么什么发展都甭提了。
  发现那一现象的吕哲不可能重开不经允许拥有私人武装的“大门”,但是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大帮本来应该带动社会发展的人群,这些人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不敢有所作为,那么在监督形式下的私人武装,也就是需要获得劫掠证才能组织的武装群体,类似于一种雇佣兵的团队,就此运营而生了。
  目前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对于吕哲治下的国度来说,吕哲所开创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开扩时代。在这么一个时代里,国家的军队不断在开疆扩土,军队攻灭敌国,军队杀戮异族,国家的国土面积和所有资源都在不断不断地增加。
  国家性质的开疆扩土获得的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但是国家注定不会清扫干净所有的边边角角或是每一块疙瘩地方,那么就形成了国家吃肉,残渣或是汤汤水水却是放在一边没动的情况。
  文武官员与氏族、豪绅寻求劫掠证是为了在这个大开扩时代更多的分一杯羹,话又反说回来,哪怕是没有劫掠证来合法地组织私人武装,他们该拥有私人武装也不会改变,顶多就是暗藏起来罢了。那么以其使人暗藏,不如摆在明面进行监督和监控,这样一来很多人不用在担惊受怕,统治者也能将大部分情况尽收眼底,更加能用律法来约束和控制那些武装,让那些武装去干一些军队不能干的事情,例如有组织性地去杀戮敌国的平民,去劫掠敌国的财富。
  事实就是那样啊,属于国家的军队哪怕是再怎么暴力,能不沾上平民的鲜血就要避免,军队一旦平民的血染得多了,那么军队就将失去自己的荣誉感,成为一支没有任何原则的暴力机器,最终导致的是失控性越来越大,演变成野兽般的蝗虫。
  军队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国家的开扩,必要的时刻成为国家守护的力量,蝗虫拥有的只有破坏,蝗虫不懂得什么叫守护,一支不懂得守护的军队就不止会成为一柄双刃剑,最终他们必定成为毁灭自己国家的存在。
  吕哲可以像一些人解释自己的理念,也能去解说那些理念里一些行为的初衷和期盼,不过那是针对国家的核心官员才能说的话。他面对将军府的那个侍郎能摊明白了说么?显然是不能。
  “卿忠诚可嘉,日后便来宫中随身保护孤吧。”吕哲是笑着说这句话。
  将军府的侍郎叫石迁,他愣了很久才又是喜悦又是迷惑地应:“诺!”
  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群不明白时代的变迁,也会有那么一批人群忽视掉了周遭同僚,石迁就是属于那一类人,他要是平时多多注意或是与同僚们互动,会明白文武官员们都参与到了某一件事情中去,也会知道某一件事情的产生是有着没办法公告的因素在内。
  话又说回来,要是石迁知道一系列事情的起因和缘由,他还会在所有人都按照既定游戏规则进行的时候,傻愣愣地站出来说那些话吗?
  一个小意外也就随着吕哲身边多了一个随身护卫而没有起到什么波澜,很多担惊受怕的人也因为吕哲的处理方式,他们将那颗快要从嗓子里跳出来的心脏重新放回去。
  “执政啊。”吕哲可能是坐得久了有点身躯僵硬,他站起来活动一下身躯,走了几步才说:“关于帝国人口增涨速度,有眉目了吗?”
  “回王上,有大概的眉目了。”萧何有将一些数据本子带在身上的习惯,掏出来翻找了一下,找到页面后:“最易于详查的是南郡,南郡目前拥有周岁以下的婴儿约三十四万,二到三周岁的童儿四十七万,三周岁到七周岁的孩子二十七万。”念完看向还在台阶上来回渡步活动身躯的吕哲。
  “是吗?南郡口众超过五百万,七周岁以下的孩子一百零八万……”吕哲估摸了一下,那大概就是平均二对夫妻有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不过数据不是这么算,毕竟要将中老年和未成亲的那些人算进去:“压力很大吧?”
  萧何“嘿嘿”笑了几声:“臣觉得这样的压力越大越好。”
  统治者鼓励生育,那总不是张开口说句“大家使劲地生”就算完事了,生得起还要能养得起,社会的医疗体系也要能跟得上,不然造成的就是恐怖的后果,会有无法计算的婴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生出来之后夭折,那该是多么造孽的事情?
  吕哲鼓励治下多多生育是伴随着相关的辅助政策,例如生第三胎的时候可以每个月从官府那里获得多少钱粮的辅助,多生几胎就获得更多的辅助,同时最为诡异的现象就是多生产的母亲竟然能够每月从官府那里获得多少辅助资金,变向地成为国家出钱在养那群因为多生育而无法为家庭创造收益的妇女了。
  生,继续生,大量生,有钱没钱都给钱,国家出钱去养,可以想象吕哲为了增加国家的总人口干了一件多么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也能想象得出来国家要投入多少财政。
  “王上,南郡属于直隶,是在您的脚下,因此南郡情况较为特殊。”萧何是痛苦的语气中带着莫名的喜悦:“执政府每年下拨到生育相关辅助的钱粮,光是南郡,钱每年下拨一千三百万钱,粮十七万石。其余各郡,总合为八千零四十五万钱,粮二百三十万石。”
  一片吸气声又在大殿内响起了,一个个文武官员脸上大抵都是被吓到了的表情。
  汉军扩编到十五个永久性番号军团,战兵七十五万,相关的辅兵数字一直在变,不过在编的辅兵再少也不会低于一百万,那么就是国家长期的武装力量是在一百七十五万之间浮动着。
  除开十五个永久性的常备军团之外,服务于国家的二线部队也是经常保持在一百二十万左右,他们除开驻扎在各处城池、关隘、占领区,有时候也会承担起必要的某边疆区域担任戍卫部队。
  常备军团和一系列攻防的二线部队之外,吕哲麾下一直有一支屯田兵性质的部队,该支后勤军团数量一直在增加,从原有的二十万已经增加到六十五万,是作为国家行为的产粮地建设主要力量。
  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国家还有明文规定各郡县,只要是吕哲统治下的疆域都将召集青壮进行必要的训练,随着吕哲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近期参与夏冬两季义务兵制体系的人数已经突破四百万。而这四百万是年龄范围从十八岁到四十岁,十八岁以下和四十岁以上并不在范围之内,同时四百万参与义务兵训练的人并不全部为男性,吕哲国度中的女性也在义务兵制的体系之中。
  军国主义嘛,总该有一个军国主义应该有的样子,那就是当需要的时候,一声令下国家的适龄阶层都能被武装起来操刀子,那么事先进行军事上的训练不就成了必要吗?结果吕哲搞出来的制度就是,只要他乐意或者愿意,不考虑后勤能不能支撑得住的前提条件,集结起七八百万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庞大的军事力量和预备役体系,每年投入进去的财政是一个天大的天文数字,像是今年因为北疆战事,各种军需物资和军饷额度,用于维持在编军队士卒的总投入,其实已经超过七万万钱。
  什么样的国策都是需要投入,吕哲搞出来的国策没有将国家财政搞崩溃是有几个大前提。
  首先就是,现在压根就没有一个成型的既有经济体系,也就是说限于交通和地域性质的经济流通性不广,资金的流向情况是范围太窄,不是说这一刻身在南方沿海的人能够下一刻飞到北疆的草原上,哪怕是能飞也不可能携带巨量的钱财前去。
  其次是流通于市面上的钱币并没有达到泛滥的程度,这与上古先秦时代的交易体系有关,上古先秦时代可能有人一辈子都没有拥有哪怕是一个钱币,交易基本上是以物易物的情况。
  吕哲很喜欢撒钱,他为什么喜欢撒钱?还不是因为要改变以物易物的情况,将货币的这一体系建立起来,那就要拼命的撒钱,让开采的铜矿制造出来的钱获得该有的价值。
  与之什么什么盛世,每年的财政动辄数百万贯、数千万贯、数亿贯、数亿亿贯相比起来,一贯大抵是一千钱到一千二百钱相比起来,吕哲治下每年花费七万万才多少?才七十万贯!说出去都觉得丢人啊!!!
  每年用于维持军事单位才七亿钱,说出去不但丢人,且国家的货币体系该是糟糕到了什么份上?要知道到了西汉时期,也就是在准备攻打匈奴的时候,刘彻初期花费的军费也就是数百亿钱。到了东汉灵帝时期买个官要花数千万数亿钱。那才是真的货币体系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货币也在民间定鼎了价值体系。
  吕哲一直在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体系,所以撒钱也要有个方式,不是说直接就撒出去,要有个由头,有了由头还要创造出价值来。
  “不够啊……”蒯通闷闷地说:“远远不够啊,花费在生育辅助才八千零四十五万钱。”他迟疑着说:“要不加大钱财辅助,取消掉粮食辅助吧?”
  “不可!”萧何嫌弃地瞅一眼蒯通:“凡事要有一个循环渐进啊,太尉!”
  蒯通尴尬地笑了笑,他不懂经济那一方面也知道自己说出了一个烂主意,举起茶杯低下了脑袋不吭声了。
  是要让货币体系得到承认,也是要让货币得到流通,不是要让货币变成烂大街的玩意,能胡来吗?
第0806章
爱咋咋地
  目前吕哲治下未满七周岁的孩子该是在四百万左右,数据因为没有核实的关系必然出现偏差,不过哪怕是有偏差也是多于四百万不会少于四百万。
  按照执政府那边的查实,婴儿潮现在是出现在长江流域或者以南,长江以北暂时没有发现出现大规模的婴儿潮现象。这点完全可以理解,汉军已经将南方所有能够威胁到疆域安全的异族攻灭,意味着南方不会再有近期之内的威胁,社会上的经济发展也迅速,自然是保持一种社会稳定局面,生活安定自然就有婴儿潮的出现。
  中原区域是纳入吕哲治下不过一年的时间,大体区域上的战乱已经被平定,不过也因为纳入吕哲治下疆域不久,说实话治安情况并不是多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多方面的治理,一些盘踞在深山老林的乱匪武装也需要剿灭。除开治安上的问题,中原区域历经战火之后,经济方面可以说是遭到重创,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上的不安稳,人们怎么会想着孕育后代呢?
  靠近草原的区域,不断不断有汉军开赴北疆区域,止于目前为止所呈现的依然是一种大战的氛围,可以想象当地的社会环境是个什么样子。
  区域性的问题也就造成了一种特别的现象,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因为很早就被纳入吕哲的统治疆域,因此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社会经济等等方面飞速发展,那么也就让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成为吕哲疆域中的第一批受益者,中原区域和北疆区域却是因为近年才纳入吕哲统治疆域之下,区域性的不同在各个方面都拉开了距离。
  “各地驻军已经在付之行动,对于可以劝服者采取放下兵器便可归乡,不服者以剿灭为主。”蒯通是太尉嘛,一些军事行动上都是出自太尉署策划,自然是由他来进行这一方面的汇报:“仅于目前为止,越是靠近南方的区域恢复稳定的速度越快。”
  南阳郡、陈郡、泗水郡、东海郡这四个郡是恢复最快的地方,毕竟它们是靠近吕哲本来就有的疆域,由原本的稳定区域辐射过去,再配上各个郡县之间的协同,是军力上和经济上的各项协同,恢复起来较为迅速。
  另外有几个地方的恢复速度也相对快,那些地方都是军方大规模屯兵的地区,如原来秦中原军团的驻扎地三川郡,它就是一直保持平稳的姿态。像是薛郡、济北郡、琅邪郡着三个区域也因为汉军需要屯驻重兵封锁临淄郡和胶东郡,它们境内的混乱武装也是最先被平灭的那一批,治安情况也相对平稳。
  “目前比较麻烦的是临淄郡和胶东郡,两郡之内瘟疫情况有所好转,不过我们仍然无法确定具体情况。”蒯通说着说着脸上的表情比较沉重:“虽然我们有付出诸多的努力,从粮食和相关药材上进行支援,不过一直没有办法治愈瘟疫,因此帝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要持续封锁临淄郡和胶东郡至少三年。”
  封锁下的临淄郡和胶东郡是个什么情况?是一种汉军无法开拔过去的局限性。两郡之地除了瘟疫肆虐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横行,它们这两片土地像是成了独立的小世界,仅仅为汉国官方所知道的,临淄郡境内至少就有较大的三股势力,胶东郡那边倒是因为先期有一支汉军被滞留没有出现较大的地方武装,不过横行于两郡的大大小小势力绝对超过数百股,俨然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另类群雄割据现状。
  “将军府递交过相关建议,请求太尉署制定由滞留胶东郡驻军出兵平息乱象的请求。”说到这蒯通看向将军府所属官员那边,看了一会才又重新面向吕哲:“太尉署考虑到两郡之地瘟疫肆虐拒绝了这一建议。”
  将军府差不多就是现代的军部,不过一直以来吕哲并没有设立一个最高的长官,采取的是左右尚书共同管理的方式。
  实际上吕哲执行的大体是三公九卿制度,不过加入了九品中正制的一些元素,一些官职名称上也进行了改变。如本来应该叫丞相、国相、相邦之类的文员最高官职,在吕哲这里被改名为执政。倒是太尉没有进行名称上更改,但是摘掉了很多本来属于太尉的权利。而将军府本来该由一名大将军来统带,可是一直以来吕哲就没有任命过什么大将军。
  尚书和侍郎等等官职是九品中正制中的产物,在九品中正制中尚书其实是某些部门的最高长官,不过到了吕哲这里尚书却是成了副职之类的官职,如执政府中的执政官最大,执政官下面却是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尚书,执政官管理整个部门,尚书负责执政府体系下的各个部门。同理,太尉署虽然也是由太尉统筹一切事物,但是太尉署下面的尚书也被分流执掌一些部门。
  将军府不设立一名大将军来进行总体统筹有吕哲自己的考虑,相对起执政府要忙于参与全国的民生、财政治理和为军方生产后勤;太尉署要制定大体国策,为某个区域的战争进行参谋,另外就是管理一些后勤军需的调配;将军府现在的职责也不过是负责征兵,夏冬两季的义务兵操练,对军功的考核,参与部分关于军官的培养。
  将军府不是那种完全负责起军队管理的部门,实际上职权范围和权利也就被无限降低和约束,毕竟后勤生产被执政府完全控制,执政府生产出来的后勤物资又被太尉署掌握了分配权,可以说受到的制约真的不小。
  吕哲不设立大将军的原因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人有足够的功勋和资格担任大将军。
  并且哪怕是有合适的人选了,吕哲也不希望大将军这一职位设立出来,将军府拥有功勋核实权利,也有军官的培养权利,对于军方的影响力被无限拔高,一个安分守己的大将军不会多生事,一个性格强硬的大将军却是会让现有的平衡体系遭到破坏。
  将军府是现代的军部,太尉署是现代的统筹作战部,两个部门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职权上的分裂,形成一种对抗形式的平衡,其实这与吕哲有没有安全感无关,是从制度上来杜绝形成一种权力过大的现象。
  “证实军中没有蔓延瘟疫之后,胶东郡驻军目前为止一直是待在胶州湾区域。”蒯通眨了眨眼睛:“许多黔首发现那里有驻军后一直在往那跑,目前为止聚集在驻军营地周边的黔首已经超过三万,驻军校尉的做法是严厉制止黔首冲击营盘,为了这个还射杀了将近千余人。将军府的意见是,驻军校尉处理妥当,应当嘉奖而不该受到惩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