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716


第0842章
等待已久的野望
  又到了每年连绵雨季的秋季,秋雨纷纷之下的南陵被笼罩在湿润的空气中,每当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只能待在家中,只有少数的人才会披着蓑衣和斗笠在户外劳动。
  受于雨季的影响,南陵的北市零售市场人流减少,街道上不再是拥挤的模样,商铺为了生意着想大多开启了送货上门服务,无形中出现城内居民能够选择的工作又多了一份,倒是增加了不少工作岗位。
  “诺,这些是共府要的,那些是萧府,另外那些也包起来。”袒胸露肚的樊哙对着伙计不断吩咐,最后指着一箩筐的肉:“等下带到刘哥府上。”
  肉是狗肉,樊哙就是那个樊哙。
  彭城一役结束之后,刘邦率众归降,他自己虽然没有混上个一官半职却也成了三等男爵,一众手下有的继续留任军中,樊哙和少数的一些人则是脱离建制,脱离建制的一些人归乡,一些则是作为刘邦的跟随。
  选择留在刘邦身边的那些人基本成了家臣身份,樊哙就是刘邦的家臣之一,现今的地位是刘府的家老之一。
  樊哙在担任刘邦家老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事业,他恢复了原本在沛县的老本行,重新干起了屠狗卖肉的生意。
  上古先秦时代,狗肉其实是社会上的主要肉类之一,毕竟养猪是从杨隋、李唐才开始盛行,在此之前猪并没有被大肆的饲养,猪肉其实也被排斥,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肉食。
  “将车拉过来。”
  “好咧!”
  车是马车,马是驽马,樊哙的狗肉铺子拥有四辆马车,他的铺子也是南陵城内最大的狗肉铺之一,于城外的郊区有着一座大型的养狗庄子,狗是在城外庄子内被宰杀,清理完内脏之后才被运进城内。
  现在可没有什么人会跳出来说不能屠狗之类的话,更加没有爱狗人士,不管是上古先秦时代还是之后的两汉,人们家养的是狗。
  狗的繁殖速度并不慢,养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饲养的成本低再加上是主要潮流,再则就是狗肉普遍被认为是大补的肉,那么相对起其它鸡、鸭、鹅之类的肉食,有点条件的人基本上会将狗肉作为餐桌上选择最多的肉类,然后才会是鸡、鸭、鹅之类的肉类。
  肉类不应该那么少,毕竟古时候森林山地并没有被破坏,所以野猪、鹿子等等动物的肉也应该是人们餐桌上的肉类?如果是这样理解方式,那绝对是大错特错。
  野生动物的肉是人们的可选肉类之一,但是山林里的野生动物多与少并不是那么一回事,特别是城池周边根本没有想象中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基本是越繁华的地区野生动物越少,只有一些不繁华的地区才会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
  野味当然是被作为可选肉类之一,但是千万别忘记现在没有太好的保鲜手段,猎人们是可以进入山林之中打猎,可是他们并不是次次都能在肉质变坏之前将猎物卖出去。如果猎物没有在肉变质之前卖掉,那只能是丢掉,因此猎人贩卖最多的不是捕获动物的肉,是动物们的皮毛。
  没有良好的保鲜手段之前,野味也就绝对成不了餐桌上的主要肉类,只有极少极少数的达官贵人才会事先要求捕捉活的野生动物,但那往往意味着捕猎的难度甚至是捕猎过程中出现伤亡,代价极大。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动物,狗是家养的牲畜,华夏大地上的种类是一种叫作中华田园犬的犬科……也就是土狗,其它的犬科倒是还没有传入华夏,因此绝对没有什么牧羊犬、京巴之类的小狗狗,狗除了看家护院就是用来宰杀吃肉,并不被视为宠物的一种。
  说到宠物,要是按照没有改变的历史,猫其实是要到西汉末年才传入华夏,猫并不被作为家猫,只有一些山猫和豹猫,这两类猫也是非常凶猛的猫科。可是因为历史被吕哲改得面目全非,华夏族群也早了至少二百多年与帕提亚有接触,已经驯服的猫被作为一种礼物经由前来南陵的帕提亚使节团敬送给了帝国王室。
  中亚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送来的猫并不止一种,有最传统的波斯猫,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宠物猫,更有来自于印度的沙漠猫,它们是被作为国礼敬送。
  帕提亚帝国送的波斯猫有七对,它们全被吕哲给了自己后宫的女人。波斯猫是一种长毛猫,一张脸看去也憨憨的十分可爱,动作也有着优雅的因子,十分受到女人的喜爱。它们进入华夏已经半个年头,一再产仔之后数量有所增加。
  产下的猫仔又被吕哲的女人们分别赠送给了一些官员的女眷,因为数量稀少的关系家中拥有波斯猫的人并不多,又因为是从宫城流出,家中有波斯猫的家庭绝对有嘚瑟的条件,拥有波斯猫的家庭也被视为与王室亲近……至少是与各位王妃关系亲近,一时间家里有饲养波斯猫作为宠物的家庭也成了被羡慕的对象。
  沙漠猫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宠物了。来自印度的沙漠猫可没有看上去憨憨的脑袋,更加没有看去华丽的长毛,走起路来虽然有着猫科动物该有的优雅,但是动作看上去其实有些凶悍。
  没错了,沙漠猫不是用来赏玩的动物,它身体修长且本性凶悍,不管是对待主人还是觉得有威胁的生物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攻击,特别是对老鼠有着天性上的捕杀欲望,因此只能算是一种有益的捕鼠动物。
  可以作为宠物的波斯猫成了各家贵妇人的爱宠,时常是有穿着华丽的妇人抱着一只波斯猫在各种重要场合或是聚会上乱晃显摆,沙漠猫因为其本性的关系没有女人会找罪受抱在怀里,因此吕哲的那些妃子也不会犯傻将沙漠猫送给贵妇们当礼物。
  不受青睐的沙漠猫基本是被养在宫城当成“捕鼠器”,后面是回到南陵叙职的季布发现沙漠猫凶悍的本性进行讨要,有了季布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贵妇们爱抱着波斯猫卖弄憨厚,季布就来个男人式的卖弄。
  沙漠猫绝对不是一种能够安分下来的动物,季布抱着沙漠猫是个什么卖弄法?时常是不喜欢被长久抱着的沙漠猫挣扎,然后就是一阵猫歇斯底里的嘶吼,爪子也是一阵乱抓,有着尖锐虎牙的嘴巴乱咬,面对这种情况季布就是处之泰然地揪着沙漠猫,看上去有点怪异的场面季布却是得意洋洋,甚至认为这样能够彰显武将的身份。
  也不知道是什么思维啊?因为猫的爪子、嘴巴尖锐,季布特地命人制作了胸甲和臂甲,穿着那样的玩意抱着一只一直挣扎的沙漠猫,画面感且不说怎么样,镇压约束不服倒是真的有那么点符合武人该有的精神?
  有了季布作为开头,到后面认为自己资格足够的人,他们都会找机会向吕哲请求一只沙漠猫,起先吕哲也没有多想,一再繁殖的沙漠猫在宫城确实是有些多了,再则就是宫城内的侍女还不知道有多么讨厌破坏性极强的沙漠猫,甚至是比之老鼠还痛恨沙漠猫,一切只因为沙漠猫极为喜欢磨爪子,不知道抓坏了多少木质的柱子和门框,也就有人讨要就给。
  实际上不止是沙漠猫会乱抓柱子和门框之类能磨爪子的东西,波斯猫也非常爱干这事,差别就是波斯猫看去萌萌哒,沙漠猫完全没有卖萌的资本,所以一个产生的破坏被认为可爱,另一个则被讨厌。
  由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带来的“猫灾”,导致无数的柱子、门框之类的东西彻底倒了霉,可是无数人无视了两类猫科动物带来的麻烦,只看到了物以稀为贵,更因为是从宫城流出给视为一种荣耀——这就是人了呗。
  “再去将那几条犬关好。”
  “好咧。”
  樊哙带活着的狗不是为了带去刘邦那里宰杀吃掉。除了几条活蹦乱跳的犬之外,樊哙在去刘府之前还会去鸡店。鸡店并不是卖鸡肉的店铺,他去鸡店也不是为了肉,是要亲自挑选斗鸡用于一种娱乐。
  刘邦在沛县中阳里的时候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除了游手好闲之外最爱的就是斗鸡走狗。
  斗鸡当然就是围起一个空间,让两只凶猛的斗鸡去厮杀。
  走狗可不是什么骂人的话,是一种将狗进行编号,让狗进行赛跑,人选定一只狗进行下注,赢取或是输掉赌资的赌博。
  刘邦最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正在尝试着付之实践。与他一块围起来围观的是来自长沙郡的大族甏氏,来自九江郡大族舒氏。
  甏氏是目前为止在帝国官员体系中对战象训练掌握程度比较高的家族之一,他们在没有归纳入吕哲的统治之前是长沙郡南边的土霸王,与之百越中的闽越和桂越有着血缘关系。
  汉军大层次地针对百越展开捕杀和抓捕,甏氏在其中共同扮演着刽子手和“救世主”的角色。所谓刽子手自然就是作为带路党或是诱骗一些百越人进入埋伏圈杀掉或是抓住,救世主则是有些难以道明了,其实就是甏本辽有选择性地让一些有血缘关系的百越亲族“拨乱反正”什么的。
  九江郡的舒氏来自舒县的大族,他们在吕哲攻伐九江郡时是最先投靠的一个氏族,在九江之战中出了一些力气,随后又在吕哲与项氏进行较量的时候正确下注。
  舒氏对吕哲的投效有先决条件,要求吕哲将九江郡的管理权托付给舒氏,吕哲在后面也确实按照事先的约定将九江郡的自治权给了舒氏。
  对九江郡的掌权舒氏仅是进行了四年,其后不是吕哲秋后算账才让舒氏交权,实际上是吕哲占领长江流域和以南已经有雄霸之资,后面更是显示出一统天下的气象,舒氏之中不乏聪明人,他们之前掌控九江郡是没看到吕哲有一统天下的希望,掌握九江郡或许是想要积累力量参与逐鹿,后面天下局势明朗自然是不能那么干了。
  在樊哙到来时,他看到的是刘邦正一边与甏本辽和舒道说话,一边招呼一帮仆人驱赶两只沙漠猫进行搏斗。
  而似乎不管是虎斑纹的猫,还是那只黑猫都不怎么给刘邦面子,别说是互相挥爪撕咬,它们甚至是互相靠近了之后闻了闻,随后竟然是虎斑纹的猫给黑猫舔起了毛!
  “不对啊?”刘邦一脸的怪异,右手不断摸着下巴:“它们那么凶狠,不应该是互相靠近之后互相攻击吗?是不是两只猫,一只是公一只是母啊!”
  李封以前是刘邦的谋士,现在他是刘邦的账房先生,听到刘邦问话,笑呵呵地答:“特地检查过了,是一公一母。”
  斗猫?刘邦的想法很天才,玩人所想不到,要的就是新奇和稀少。
  场中的两只猫其实也不是刘邦所有,猫是甏本辽和舒道带过来,刘邦为了说服两人费了不少的口水。
  “试也试过了,该谈正事了吧?”甏本辽长相粗犷,声音也显得沙哑:“魏王选了南方作为封地,再有半年就该率军启程。南方那边都是山林野人,别说有三万大军和十一万准军事人员,一两万全副武装的士卒就能在那边站稳脚跟,开拓出一大片的地盘。”
  说的是近期普遍被关注的帝国分封事宜,分封又分为内封和外封,内封没有什么好说的,外封却是受到最多的关注。
  魏王魏咎和秦王扶苏是外封中的两个封王,他们将拖家带口作为帝国的封王出去自己“成家立业”,魏咎选择的是到南方,扶苏却是选择到西北那边。
  魏咎选择的南方其实是在后世的泰国那边,会选择那边显然是经过详细的考虑,至于是什么考虑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扶苏选择西北那边也有自己的考量,只是因为帝国军队将太多已知的区域视为本土疆域,他们想要在西北方向发展只能等待。
  吕哲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言在先,不但是旧有列国王室能够选择外出建立自己封国,贵族也有资格出去。
  刘邦爵位再怎么低也是一个贵族,显然也有资格出去“打江山”,甏本辽和舒道与刘邦合伙商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随着吕哲在很早以前的约定就要被实际的执行,他们也该是时候拿定主意了。
第0843章
好时代也是坏时代
  上古先秦时期,宇内和域外的说法是有,不过还没有成为主流。所谓宇内指的是传统的华夏栖息地,域外就是华夏栖息地之外。一般被称呼为域外就是野蛮落后的意思,等于是和原始环境差不多的蛮荒,简单点的说就是没有被开发过,或者是开发程度不高。
  尽管宇内和域外的说法不是主流,可是依然有不少人恐惧被排除在“宇内”之外,如果不是有必要或是情非得已,没人愿意到“域外”去开荒。
  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懂得什么叫上千万平方公里,但是多多少少总该明白上千万平方公里有多大,要是按照帝国的疆域规划,未来被认为属于“宇内”的地盘会非常庞大,北至冰原、西达高原、南至大海无边、东至倭岛冰海。不看地图根本想象不出帝国未来的版图会有多大,看了地图绝对是要看得目瞪口呆。
  帝国执行内封和外封的政策。内封无论怎么看都是在权力上进行约束,倒是在经济上显得异常优厚。外封权力上也有所约束,不过因为是“域外自治”的关系倒是保留着相对自主的治理权和行使战争的权利,经济的辅助也分等级和层次。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帝国内封政策已经被确定下来,外封倒是还没有完全确定。外封之所以没有被定案,那是因为外封牵扯到的事情非常多,例如外封的领主应该选择在哪里,每一个领主又应该是获得多少辅助,有着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规划,细节上的义务和责任,乃至于是控制上面都需要进行你情我愿的商讨。
  根据刘邦的多方打听,够资格成为贵族的人,他们之中大多数是选择内封,只有极少数的人才选择外封。
  选择内封的那些人不是没有开拓精神,他们只是满足于现状不愿意进行冒更大的风险,或者是更喜欢生活在帝国皇室的羽翼之下。
  选择外封的人之中,有些是承担着某些既有的家族责任,有的则是认为内封的“得到”无法满足,也许更有“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思想在作祟?
  像是魏咎和扶苏就是属于承担家族责任的那一类,最新一期的功绩评定中帝国内封没有王爵,那是已经确定的事情。外封上面已经确定的是有两位封王,既是选择去外面打拼的旧有魏王和秦王,他俩的情况也只能算是“时代交替”的特殊产物,估计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特事特办”。
  所谓没有王爵是在功劳不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包括了吕哲的子嗣没有功劳不得封王,并不是单纯的针对臣工,任何人只要功绩达到要求都有资格封王,没有足够的功绩就不要做什么白日梦了。
  对于内封和外封该是怎么样的区别,消息稍微传出来就得到极大的关注,刘邦、甏本辽、舒道三人只是关注的一个小群体,他们时时刻刻关注内封和外封有什么区别的消息,在关注的同时也进行着一些打算。
  “最新的消息是,选择外封的贵族会在原有的爵位上得到提升,具体是提升多少级还没有定论。”嘴巴里啃着樊哙送来被炖好的狗肉,刘邦的声音有些模糊不清:“我估摸着吧,至少会提升一级。”
  甏本辽和舒道也在啃狗肉,一边嘴巴里嚼着食物,一边做出认真倾听的模样。
  狗肉也不知道是添加了什么中药材,炖的时候也是各自起了一个炉子,三人在亭子内围了一个小三角形,旁边又有厨子在炒什么小炒,香味一阵阵随着风飘出去。
  刘邦自成为三等男爵之后就一直是置闲状态,他不是没有寻求过获得什么职位,也不是有谁专门针对性地刁难,他考核了多次,治理地方上的水平也就是当个乡长或是一县的六曹之一,想要进入军中最多也就是当个军侯。
  没有任何贬低刘邦的意思,一个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和专门培训的人,起点上确实是要吃亏,刘邦的才能也不在“真正动手干活”方面,他的才能就是在动嘴皮子上面,可以达到知人善用,至于自己具体去做某件事情,该怎么布置和操作属于两眼抓瞎。
  帝国履任任何职位都是靠考核,能通过考核就获得职位,不能通过考核怎么说都没有用。刘邦要是没有当过统率一军的首领,也没有当过某个封国的国相,他会很愉快地去当一乡的乡长或是就任军侯。偏偏他就是一个曾经风光过的人,换做谁也不想“低起走高”,那无关面子或是心志,纯粹就是接受不了。
  像是刘邦这样的人不少,有用人的天赋却没有实际的动手能力,说白了就是管理型的人才而没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这样的人风云际会之下收拢或是笼络人才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在社会和环境有一套规则运行之下,这一类人想要成为人中龙凤往往需要出现奇迹。
  给予考核的机会,能者上无能置闲,刘邦想要生气也生不出来,更无法说是有谁在进行打压。要是按照通常的情况,他也只能是头上顶着三等男爵的贵族头衔,每年享受来自于帝国分配给予贵族的红利,那么无聊又气闷地直到老死,可是吕哲搞出了内封和外封这一套国策出来,那就有了新的转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