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716

  “我们还在继续搜查,二百三十四人是目前为止的收获。”
  “查!严格搜查,加大范围。另外,刘邦、舒道、甏本辽、魏豹……他们在干什么?”
  “刘邦与舒道、魏豹正在城内的勾栏院饮酒作乐,三号作坊发生事故的时候才在各自的护卫保护下回府。刘邦回到府中之后立刻前去寻找楚姬,正在交欢的时候曹家妇人去找,两人闹得很不愉快。”
  “是因为刘肥的事情吧?”
  “是的,王上,曹家妇人破骂刘邦只顾着玩女人,不去打听刘肥是否安全。关于舒道、甏本辽……”
  吕哲就是好奇刘邦内宅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但他绝对没有时间长久地听别人家因为玩女人搞出来的一些破事。
  “舒道和甏本辽并没有回家,他俩是在魏豹的邀请下去了魏王府。要是没有出现差错,舒道和甏本辽应该还在魏王府。”
  魏王府可不是魏豹的府邸,魏豹在帝国是“白板”身份,那么魏王府只能是帝国封王魏咎的府邸。
  魏豹住在自己哥哥的府邸,这也符合当今时代的宗族民俗。
  一直是到现代,对于大种族来说没有分家之前,一个大家族都是很多人同住一个一座府邸,然后府内会分出主房和旁支,有家主的直系血亲几个房,旁支又划出专门的区域。
  在古时候,能够住在主家谷地的旁支通常都不简单,因为一般旁支基本没有住在主家府邸的资格,除非这个旁支很重要或者很能干。
  魏咎和魏豹本身是王室,但他们并不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核心宗室,他们要真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宗室也绝无可能能在民间溜达,该是被始皇帝揪到咸阳要么公开弄死要么秘密弄死。
  正因为魏咎和魏豹不是正统魏国王室,他们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没有发达之前哪怕是破草屋子都一块住,复国的准备也比较仓促,乃至于是复国之后两人都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作为兄长的魏咎压根就没有封魏豹什么贵族头衔,那么就等于是魏咎和魏豹并没有分家。
  “我那个老丈人,他对和刘邦等一群人合作很有兴趣吗?”吕哲喊魏咎老丈人没什么错,现在用这个称呼其实是在调侃:“刘邦等一些人是要去经略沙萤那边,虽然只是相隔两百里,但那是满是林莽的两百里。”
  燕彼就不得不详细说了,但偏偏现在吕哲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外面有萧何在等,过一会吕哲也要和众多的武将们前去东城郊外看新式武器。
  “继续详细查,按照你们的方式来查。”吕哲已经在侍女的帮助下更换身上的服装,抬起手让侍女可以抽出长袍内的手臂,嘴巴没有停着:“但是注意一点,咱们没有腹议之罪。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燕彼有什么好不明白的?他当然知道吕哲是在提醒不能无辜扩大化,什么人确实该抓就抓,但是也不能随便抓人,更加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来乱收拾人。
  现实情况也是那样,吕哲统治的国度早过了清洗不服的最佳阶段,国内已经慢慢在稳定下来,要是行大狱必定会搅得人心惶惶,一些本来应该安居乐业的人会因为恐惧干出铤而走险的蠢事,一些本来想要安定下来的人也会豁出命去,所以哪怕是必须干点什么也该拿出确切的证据,用那些证据来让所有人信服和闭嘴。
  “算了。”吕哲的打扮从休闲长袍换成了戎装,等待甲胄被系合体,他一边跳着跳着,一边讲话:“你也一块来,咱们路上边走边说。”
  “王上,那边出了事故,全城的人都在议论纷纷,您……”燕彼劝道:“您要带人去试验火炮,是不是?”
  “一声巨响而已,已经有衙门的人在进行告示,采用的说法是帝国军队有了新武器,刚才那声巨响是在实验。”吕哲迈步走了走,最后满意地对着帮忙穿甲胄的侍女点了点头,最后看向燕彼:“已经有第一声巨响,告示也张贴了出去,另外就是本来就有计划,照旧便是。”
  出了三号作坊失事爆炸的事故,吕哲不一定要待着不动,但是也不该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免得有人误会或是怎么着,不过他似乎也没有去在乎那些。其实也不能说是不在乎,是他针对那么多人进行了一次撒网般的部署,结果偏偏被一次事故打得中断,那只有闹出一些大动静出来,说是引蛇出洞什么的都好,不过是将本来的计划稍微改变了一下。
  “能否请王上稍等十分钟?”燕彼一脸的恳求:“只要十分钟。”
  “行,十分钟。”吕哲话刚说完,燕彼立刻就是狂奔而出,他默默地看着燕彼的背影嘴角勾起了微笑。
  这里是南陵,是吕哲长期的居住地,也是帝国的首都,更是帝国文武百官最多的地方,说那么多想说的是,检察署的总部也在南陵,本来就有相关的部署,燕彼花十分钟来改变一下计划并不是什么难事。
  说十分钟就是十分钟,跑得满头大汗的燕彼重新回来后对着已经与一帮武将站在一块的吕哲重重地点头,随后放慢脚步走向萧何所在的位置。
  “忙完了?”萧何眼睛时不时扫视那些显得兴高采烈的武将,没忍住开口问:“王上和众多将领,他们这是?”
  燕彼知道萧何不是假装的,萧何是执政官没错,可并不代表萧何会对所有事情了如指掌,至少萧何就不清楚今天在南陵东城郊外会有一场关于火炮的试射,毕竟军需调动一旦货物到了军方手里执政府就无权过问了。
  “王上有邀请您吗?”
  “啊?喔!有,说是一块过去看看。”
  “执政是该过去看看,王上对那些东西不是一般的重视。”
  “噢!我明白了!”
  要不怎么说呢,身在高位的人就没有一个是笨蛋,燕彼稍微一提醒,萧何马上猜出不是要去试射火炮就是试射燧发枪。
第0860章
步伐有点大
  火炮轰隆作响发射实心弹的场面其实也就那个样子,在吕哲看来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场面,无非就是“轰”的一声炮身震动了一下,随后实心弹飞出一段距离砸到地面,砸得泥土四射,然后实心弹向前滚动罢了。
  除了吕哲之外,没见识过火炮发射的一帮人,他们看到那副场面却是呆了,呆了片刻之后露出了震惊的表情,然后一个个自言自语神神叨叨的。
  其实完全能够理解,人发现没有见过的东西总会感到新奇,只有在习惯一项事物之后才会觉得理所当然,任何军工器械的产生总是会带来更多的新奇,火炮是军事历史上的划时代产物,它的出现之后直接改变了战争的进行方式,普通人看到火炮发射估计只会感到震撼,但是军方将领在看到火炮发射之后绝对不会只是简单的震撼。
  “飞行距离一千八百二十三米!”
  有观察手报出了炮弹落点距离,等待炮手在清膛,吕哲率先迈步走近,然后是一大帮子人赶紧跟过去。
  “七度仰角的一千八百二十三米?”吕哲看着支撑炮身的炮架上面的一个刻度表,他目光再看看炮弹的落点:“按照弹丸的规格,火炮是一种九磅炮,能飞行一千八百米以上说明火炮已经合格了,只是要比成熟背景下的九磅炮飞行距离短上大概一百多米。”
  没错了,制造出来的火炮就是一种104毫米口径的青铜炮。因为是装置实心弹,所以是按照习惯用弹丸的重量来测定属于几磅炮,并不是按照火炮本身的口径来命名为多少毫米炮,毕竟火炮发射的是实心弹嘛。这是不列颠的计算方式,因为计量的“磅”本身就是不列颠标准。
  摆在吕哲和一众军方大佬面前的火炮,它是帝国军工实验良久之后才有的定型,口径为104毫米,火炮管身长度为2.2米,不含炮架的重量是一千四百斤,含炮架重量是二千一百余斤。
  “一千八百多米啊!”季布“啧啧啧”了一串,用着满是震惊的语气:“我们最大型的弩炮最远也只能打不到八百米,这玩意直接就是两倍多,并且看弹丸着地后的威力,比弩炮要大多了!”
  能比吗?完全不能比的嘛!弩炮发射圆形石球是什么样的破空飞行速度,火炮发射的弹丸速度又是什么,一个是用抛,一个是在火药爆发的推力下射,弹丸的飞行速度怎么可能一样。而弹丸的飞行速度有多快就意味着威力有多大,要不怎么叫冷兵器和热兵器呢。
  吕哲也是满心的欢喜,他没去摸炮身,刚刚发射过的青铜炮现在可还非常烫,去摸根本就是犯傻,他是半摸半扶着炮架,摸摸轮子,再摸摸支撑架,然后爱不释手地摸着刻度表:“满身都是科学啊,就是装载的时候麻烦了一些。”
  火炮出现之后伴随着最大的发明就是炮架,因为只有合理的炮架才能让火炮发挥最大的射程。而合格的炮架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对于炮身的固定是一个学问,同时契合炮身和炮架出现的仰角计算更是重中之重。
  “最低射角是1.25度,射距大概是八百米左右。”吕哲其实也很想“啧啧”地感慨,可是做不出来,深吸一口气之后有点遗憾:“可惜是前装型,难以做到平射和俯射。”
  开的什么玩笑?任何前装型的火炮都难以俯射,因为弹丸会自己滚出来。
  平射对于前装火炮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是经验再老到的炮手都不敢轻易尝试,那是因为平射的时候无法保证弹丸与火药实施相连,一旦点火之后的弹丸与火药距离远,那么有了距离之后就会产生爆炸,是因为炮管内的一系列反应,只能是等着整个炮身变成一个大型爆竹。
  吕哲亲手去操作绞盘,那是一个有齿轮的绞盘,手握住把柄之后摇动,向后推炮管前端就会上升,向前推炮管前端就会下降,那是因为有一个升降装置支撑着炮身。
  “尽快试验,看看发射几次之后炮身需要重新验证仰角。”手放开绞盘握柄,吕哲扭头对着一个人大声说着。
  火炮发射是会产生震动的,这里的震动可不是指炮架的轮子会往后退,专门指的是仰角器械那些齿轮被震力影响的偏移。
  听到吕哲说话的大匠师赶紧点头。
  大匠师是一个年级大约在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他的名字叫叫匠阔,本身还是帝国的五等男爵。他这个五等男爵不是因为制造火炮得来,是率先研究出钢的冶炼方法得到奖励。现在嘛,他负责火炮的研究和制造,爵位上肯定是会再次有所收获,不管是身还是心都自觉得很。
  “退后,退后,再发射几次看看。”吕哲招呼着一大帮人退到足够安全的距离。
  按照正常的历史,前装火炮的初期是进行散装火药装填,可吕哲是什么人啊,他怎么可能在研究出火炮之后傻乎乎地进行散装火药,当然是计量之后进行火药包装,想要发射的时候只需要将计量好的火药包送进炮膛,然后装好引信和弹丸就可以发射。
  “清膛完毕!”
  “火药包装填完毕!”
  “引信安置完毕!”
  “弹丸装填完毕!”
  听着是一连串的口号,看着是好些个忙碌的炮兵。
  清膛手有两名,他们就真的是在清膛,先是进行必要的炮管降温,然后是拿着一种裹布的棍子和刷子进行清理。清膛的过程就是火炮前端降低,拿着棍子一捅再捅,捅到白布看上去没有火药燃烧过的渣滓。
  火药包的装填更加没有什么难度,计量好的火药包先是放置到炮管内,然后由一名炮兵拿着前端绑着布条有加厚的棍子将火药包重复捅着,直至确定火药包已经抵达应该待的位置才算是完成。
  引信的安装是一个技术活,但是无非就是清理炮身后侧一个小孔,确定没有火药渣滓,也确认引信被放到正确的位置。所谓的正确位置则有讲究,不但要保证引信与火药包连接,还要保证引信的长度。通常是拿着一个木叉沿着小孔一捅,一捅之下火药包的布会出现破损,然后将引信再次用木叉捅进去,之后还需要在小孔周边进行必要的封密。
  季布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名炮兵从一个木箱子抱起一枚弹丸,有另外的炮兵转动着转盘将炮身微微上斜,之后抱着弹丸的炮兵将怀中的炮弹放进炮管。
  离得远了自然是听不到弹丸在炮管内滚动的声音,只能看见弹丸安置完毕后炮管开始向上升,然后是炮长请求发射的喊声。
  “我来过过瘾?”季布觉得一切都太有意思了。
  火炮才出来多久啊?试验的时候可不是没有发生过炸膛的事故,吕哲可不想自己的一名大将会因为事故被炸得四分五裂。
  季布感到很失望,一些雀雀欲试的人也只能按耐下来。
  火炮调整好仰角再次的“轰”一声作响,发射动作中的火炮先是传出响声,然后炮架的轮子因为一股力量的作用向后退了一点点距离。炮架向后退,自然是有炮兵会推着将轮子推到原有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发射出去的弹丸才算是落地。
  “一千八百四十三米!”
  观测手再次报数,一样的仰角,可是这一次弹丸落点的方向比第一次发射时弹道直线向左偏移了大概六米左右,弹药也要比第一次多飞行了二十米才落地。
  “果然啊,是不能要求有什么精确性。”吕哲没什么好失望的,制造出来的青铜炮也就是大概拿破仑时代的水平,又不是现代那种火炮。
  其实哪怕是现代的火炮都不能保证一定精准,炮弹横向角度变动是火炮发射时无法改变的事情,不一定是瞄准角度出现变动导致横向角度变动,还关乎到风的力度和空气中的湿度,很多时候风向稍微改变一下,快速破空推进的炮弹就会被风力牵引着改变轨迹,射程越远的火炮精准度越差,想避免那是不可能的。
  “六米偏移,已经可以算是非常精准!”吕哲下令让炮兵多射几轮。
  接下来同一座火炮重复发射,除了第二次偏移六米之外,第五次发射只偏移了三米算是最好成绩,最差的成绩是偏移了二十三米。
  “很好!非常好!”吕哲对试验结果只能是感到满意:“可以量产吗?”
  匠阔就站在吕哲旁边,闻言立刻回答道:“王上,104毫米口径已经可以量产;115毫米和131毫米也已经完善,很快就能尽量定型量产;144毫米和159毫米暂时无法量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