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716

  萧何一直没有说什么话,他见几乎所有人都将视线移到自己身上,先是一阵迷惑,随后恍然道:“一直都在试验关于羊毛制衣的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他顿了顿又想了一想:“我们也在极力寻找王上所说的棉花,现在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有眉目了?”吕哲看上去很是关注:“是中亚那些使节团那边得到的消息?”
  “是的,王上。”萧何满脸的笑意:“鸿儒馆没有花多大的功夫,是从阿拉科西亚那边得到关于棉花的消息,说是有一种在印度那边的特产与我们的人形容的物种很相似。”
  吕哲倒是愣住了,他的记忆中棉花是从康居国传到中原,起初是作为一种奇异的花草,似乎是在隋唐时期由裴氏引进?怎么在这里棉花成了印度的特产,而似乎也只在印度那边才有?
  没错,棉花引入中原确确实实是裴氏的功劳,那是在隋帝国建立的时候,裴氏被任命经营西域,然后由裴氏族人从西域带回中原,至于是从哪一个国家那里获得并无史书记载。
  然后,棉花也确确实实是出自印度,是印度当地的特产,先后被人带往地中海区域先流传于希腊众城邦,希腊人并没有发现棉花可以加工成为制衣材料,估计也是当成一种赏玩性质的奇物。
  棉花除了传到地中海区域之外,它也流入了中亚,中亚人倒是发现了棉花的一些用处,并首先完成将棉花加工成为棉线的技术,甚至是发现棉花具有很强的吸水功能用于航海的一些喷火油应用,并率先进行加工用于各种毛毯制作。
  不知道是扯什么,话题被带往了中亚那边,本来应该聊一下乌孙的事情似乎是全体忘记了。
  帝国对于中亚有一个很模糊的了解,但是不止是吕哲,很多人都对中亚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话说回来,来了那么多的使节团,本来以为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看着却是互相都有矛盾啊?”
  “很多国家只在对付塞琉古上面的立场一致,其它方面有着各自的利益点。”
  一众人说得嘻嘻哈哈,只有少数那么几个人很重视中亚各国之间国与国的关系。
  中亚列国似乎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从他们出使拉帮结伙就能看得出来。
  另外,中亚各国关系似乎也比较混乱,打个比方:甲国和乙国是仇敌,甲国与丙国是盟友,乙国与丙国是盟友,三角关系真的是乱得可以,甚至还会出现丁国,丁国与乙国和甲国是仇敌,与丙国却又是盟友,简直是难以扯清楚关系。
  简而言之,似乎在中亚互相仇视和互相结盟基本是因时而异,他们可以在局部是敌对状态,大局上却可以成为盟友,很可能是这一刻两国拼死拼活,但是下一刻却又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或是攻打第三方。
  某地缘上的政治从来都不是那么单纯和简单,某个区域国家越多地缘性质则会相对复杂,按照吕哲初步得到的情报,中亚那边现在至少有二十个以上的国家,最为强大的是塞琉古帝国,随后是帕提亚与巴克特里亚,然后是阿拉科西亚、克什米尔、帕勒帕迈赛斯……等等一些国家。
  中亚的第一强国是塞琉古帝国,塞琉古帝国也是中亚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她自公元前三一一年塞琉古一世创建以来就连续击败无数个国家和部族,更是在与希腊诸城邦联盟爆发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奠定了塞琉古成为帝国的基础。
  不得不说一点的是,塞琉古一世是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才崛起的枭雄。当时他起步的时候是打着为大流士家族报仇的口号,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让家族成为王朝之后,大流士是谁?很快就被丢到了一边去。
  若说塞琉古帝国是中亚第一强国,那么从塞琉古帝国分裂出去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则是站在第二梯队。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借着塞琉古帝国与埃及帝国的托勒密王朝激战的时候独立出去,两国因为同样是从塞琉古帝国分裂出去,政治上就有着同样的诉求,因此也第一时间就成了并肩作战的盟友。
  塞琉古帝国排在第一梯队,排在第一梯队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例如她需要应付东面的诸多叛军势力,西面要应付反攻中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地中海那边甚至要面对希腊诸城邦,其实处境上并不算好过。
  “要是我们了解的是实情,塞琉古肯定是要被拖垮,只是时间上长或短罢了。”蒯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帝国对于中亚各国的印象真的相当模糊,甚至谈不上靠谱,许多还是埃及小妞的片面之词。莫琉斯·雅迪在描述中亚区域的时候很多时候也带着主观意识,异常仇视塞琉古帝国,立场上与埃及帝国亲密,对帕提亚也有着好感。
  “……所以嘛,我们需要派出使节团。”吕哲爽朗地笑了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手很难伸那么远,但是前期的布置却是可以先进行。”
  刹那间不止一个人会意了,帝国对于帕提亚等等那些国家的友谊可有可无,他们暂时也用不上可有可无的友谊,甚至是必要的话还要进行某些方面的打压和压制。
  “我想,在我们力所能及之前,或许应该与塞琉古接触一下?”蒯通在坏笑:“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对乌孙有着强烈的野心,那是我们并不愿意看见的,或许利用塞琉古牵制帕提亚等那些国家向东过度扩张是一个好主意。”
  不得不说,吕哲喜欢蒯通的提议,并觉得很有操作空间。
第0867章
必要的发现
  帝国早将西域视为盘中餐,连十年内攻占西域的计划都已经在进行布置,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这两个搞不清楚状况的国家却是一再表达与帝国瓜分西域的意向,帝国感到好笑的同时心里产生不痛快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吕哲通常就是有人给自己找不痛快,那就让那个人真正的不痛快,现在帝国对远在中亚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有些鞭长莫及,很难有什么实际行动能能明面上给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惨痛的教训,那么设计一套阴谋暗地里针对一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从塞琉古分裂出去,独立之后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从天然上来讲就是塞琉古帝国的死敌,所以具有很强的操作空间。”
  “情报不是显示塞琉古帝国一直试图剿灭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吗?只是连续进行了三年的战争,塞琉古帝国显然拿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那是因为塞琉古帝国的精力大部分被拖在埃及托勒密王朝那边,抽调用于对付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这两个叛军势力的塞琉古大军基本属于临时征召的乌合之众。”
  “那么……我们怎么进行操作?”
  吕哲有实际有效的办法进行操作,但还是那句话,帝国离中亚实在是有些远,空间拖累了时间,行之有效的手段很难即时发挥。
  乌孙一直在表明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正在集结大军准备再次东向,很显然这一次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有准备和针对性,憋住了劲想要报复上次乌孙给两国惨败带来的屈辱。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在呼朋唤友准备再次东征,乌孙却是因为冒顿向西北逃窜陷入战火,不但是冒顿率军流窜进入乌孙疆域,乌孙还面临着浚稷山匈奴吉脱所部和北面高车部落联盟的军事压力。
  可以说,吕哲带来的历史改变真的太大了,他这只蝴蝶煽动翅膀所引起的风暴不但在华夏大地吹拂,卷起的龙卷也吹到了西域和草原,一股股的“龙卷风”将本来的历史进程搅得七零八碎,位处帝国西北疆、西边是中亚、北面是高车部落联盟、东面是匈奴的乌孙,她成了连锁效应下的第一个受害者。
  国家地理位置通常注定了一个族群会遭遇到什么样的事件,这就是所谓的泛地缘政治走向,打个比方:就像是位处(朝鲜)半岛的族群一样,中原的“中央之国”强大,他们就是天然上“中央之国”的属国或是藩篱,挣扎和抵抗都是徒劳的。一旦“中央之国”衰弱,外部想要伸爪子必然会先抢夺半岛上“中央之国”的这个属国,拆掉“中央之国”的藩篱,既是就近获得前进基地,也是有一个进攻的桥头堡。北极熊和脚盆鸡想要对“中央之国”下手,每次最先遭殃的并不是“中央之国”本身,而是身为属国或是藩篱的“宇宙霸主”棒子国。
  乌孙现在所处的地缘政治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境地,但是乌孙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要稍微尴尬和危险一些。乌孙所在的位置周边有太多的国家或是势力了,她拦在了一些国家或是势力靠近帝国的道路上,别人无论是想要友好地接近帝国,或是想要对帝国进行武力进犯,无论是谁都无法无视乌孙。
  说乌孙地位尴尬并不是没有理由,她本来可以选择站队,站到攻击帝国的一方阵营,可是由于一些历史因素,她与漠南和漠北的胡人关系上十分恶劣。关系上的恶劣可以弥补,但是偏偏又有中亚的帕提亚等一些国家掺合进来,乌孙与帕提亚、巴克特里亚已经进入实际上的战争状态,这就让乌孙有些没法选了。另外,冒顿率军突入乌孙领地也是其一,从某些方面直接让乌孙与匈奴进入交战状态。种种的现象让乌孙深深明白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那么靠拢向帝国成了没得选的选项。
  “我们不能坐视乌孙灭亡,至少等我们与草原集结起来的胡人分出胜负之前乌孙必须存在。”蒯通举起了手,手上除了食指之外全部与手掌握紧,比出了一个“一”字:“她能在我们与胡人交战的时候威胁胡人的侧翼。”然后又比了一个“二”字:“她的存在也能为我们提供优良战马,仅是我们与他们接触不到一年,我们已经获得优秀的战马超过三万匹。这些都是能够训练之后成为具装重骑骑乘的宝马,并且价格并不算贵。”
  卫翰“咳咳”了两声,没让蒯通比出一个“三”的手势,“嘿嘿”再笑几声:“乌孙提供的战马已经先行装备第五骑兵军团一批,用着确实非常不错。”
  蒯通横一眼插话的卫翰,表情上却是没有多少不满:“喏,看吧,乌孙战马得到了好评。”说着终于是有机会将手势比出“三”,瞪了几个想要再次插话的人一眼,这才继续说:“我们发现了中亚那边的国家相当多,帕提亚、巴克特里亚是第一批有向东边进军的国家,乌孙并不是第一个受攻击的目标,但乌孙是离我们相对近的一个。乌孙的存在能够阻止中亚国家向东,仅是这个需要,我们就有理由适当地扶持乌孙。”
  乌孙确确实实不是第一个挡着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向东的势力,乌孙更西边还有许许多多的城邦和王国,只不过这些位处西域的城邦和王国被从西向东迁移的那些族群祸害得不轻,许许多多的城邦和王国有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处于灭亡边缘。
  西域那些城邦和王国对帕提亚、巴克特里亚向东进军难以起到什么阻挡作用,蒯通说得自然就不是那些城邦和王国,是一个相对遥远和靠近中亚的国家,她叫康居国。
  康居国并不算强大,但是耐不住康居国与周边的几个大部族关系不错,并且康居国也是一个长袖善舞的国家,她的国力和军力在很多时候难以抵抗外部入侵,可是总能使用外交手段来避免危险。
  “听闻康居国已经与帕提亚达成什么协议,暗地里却是在与月氏人沟通。另外,康居国也向乌孙派去了使节,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私下也赠送了大批的兵器给乌孙。”
  “唔?远在沃野那边的那个乌孙的谁谁谁,他是说过这些事情,也提到过有曹、火寻的一些部族在康居那边的邀请下前往乌孙助战?”
  “是有提到过。”
  吕哲其实是有些茫然的。他记忆中的康居国应该是到隋唐时期才会出现,虽然记载中是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可是康居国应该是昭武九姓才对。康居国并不能算是西域国家,从地理位置来算康居国更加的靠近中亚,与之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等几个小国算是脱离在西域之外,十分的靠近安息国。
  哦,安息国这个称呼才是华夏族群对帕提亚的正确名称,开始出现于史书是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期,到了隋唐时期乃至于是武周阶段才有官方上的来往。依稀是有那么一件事情,好像是武则天某次大寿的时候,安息国和东罗马帝国就有派遣使节前往洛阳?
  如果不是什么“乱入”的话,康居国很明显是在上古先秦时代就已经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至少吕哲现在就很明确地知道靠近中亚的区域有康居国这么一个国家。
  “康居国私下送给乌孙的兵器是青铜质量?”
  “是的,是青铜兵器,形状显示为弯刀款式。”
  华夏族群一直将使用弯刀这一类兵器的族群视为胡人,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上古先秦时代乃至于是到了东汉末年,位处东方草原上的胡人所使用的兵器也是笔直款式,而不是一些影视作品上匈奴人手拧着弯刀“嗬嗬”或是“哇哇”乱吼乱叫的模样。
  事实上,草原胡人使用弯刀是从东汉政权崩溃开始,遗弃掉战剑是在两晋之后,在此之前草原胡人所使用的是借鉴于华夏族群的兵器,并且因为强大的匈奴人被强大的汉帝国按在地上痛殴的关系,胡人十分崇拜强大的汉军所使用的兵器,崇拜到了迷信的地步,还是到华夏族群衰败才使胡人没有崇拜情绪和畏惧感,因为自卑和某些因素开始全面的蔑视。
  “弯刀啊?幅度有多大?”
  “手柄于外大概二十厘米开始有弯曲幅度,然后刀尖呈现羊角卷曲模样。”
  羊角模样的弯刀?那就是一款比阿拉伯弯刀弯曲幅度更大的兵器了,很显然已经不是传统的小幅度内曲的刀具模样。
  “康居国……是一个骑兵盛行的国家吧?”
  “呃,似乎是那么回事。”
  那就难怪了,骑兵盛行,再加上被多方面的文化影响,现在影响康居国的是中亚那边的强国,也可能有印度那边的文化因素关系,康居国兵器发展上也倾向于接近中亚和印度。
  千万不要奇怪,印度一开始就是流行弯刀的区域,另外印度也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甚至就不是单一民族体系。印度是在孔雀王朝时期有过短暂的统一,此前印度这片大地上是一片混乱,城邦与王国多到密密麻麻的程度。
  阿育王时期的印度相当强大,可能难以置信,但是孔雀王朝从某些方面来讲,在某个历史阶段是东方第一强大帝国。“天朝”与孔雀王朝在某些事情上根本就没得比,至少“阿三”还击败了在西方强盛无比的马其顿嘛,让亚历山大大帝折戟沉沙在了那片荒凉的原始森林之中。
  好景通常不长,曾经强大一时的孔雀王朝由盛转衰,在这个王朝衰败分崩离裂之后,印度大地上又分裂为十八个王国,随后的历史中再也没有形成统一,还是要到英国人殖民之后才又让印度从殖民地上成为一块由英国人主导的行政统一的傀儡王国。一直到英国统一印度,到印度成为英联邦一员进而独立,印度是在殖民地基础上成为一个拥有自主权的国家,不过也被一分为二。
  “我们已经有船队在探索海峡,最远已经抵达两片大陆的相接处。”蒯通不知道那里其实就是现代新加坡区域。
  吕哲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是吗?那发现香料岛没有?”
  “这个……”蒯通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扭扭捏捏了半晌,期期艾艾地说:“先后有十七支登陆队伍分别对发现的岛屿进行登陆。总数三百五十人,最后活着回到船上的只有七人。”
  “啊???”一大片惊讶声出现了,他们在面面相觑。
  出海探索的船队规模有大有小,但是列装上并不能说太差,特别是一些有可能进行登陆的士卒,他们从某些方面来讲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有遭遇到野人,但是野人并不是最大的威胁,威胁来自不了解当地的自然情况。”蒯通苦着脸:“活着回到船上的幸存者,只有一人回报是遭遇到野人的埋伏,剩下的基本是被大自然的毒物和猛兽攻击。”
  吕哲只是点点头没有什么表示,探索自然是具有风险,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探索从来都不能保证安全。他先放过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已经发现海峡,可以尝试在那边设立据点,然后穿过海峡然后沿着海岸线向西北方探索。”
  探索到海峡很重要,意味着已经找到从帝国南边海域通往中亚的海航线,那么离从海面上接触到孔雀王朝的时间表已经不远,甚至是能够从海面上抵达塞琉古帝国,期望中的接触也不再是那么的遥远莫及。
  “是啊,从帝国到中亚走陆路实在太遥远了,海航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案。”
  “我们也不止一次证明海航可以运载,物资和军队都能依靠海航进行投送,这从我们将兵力投送辽东和投送半岛已经被证明相当快速且有效。”
  吕哲没有进行任何的插话,眼睛却是眯了起来,只要找到从海上抵达中亚那边的航线,那么就等于是整个世界岛已经等于畅通无阻,只是不知道这个过程要多久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