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16

  “这两支百越部落中有一支会治金?”
  这一刻,他似乎抓住了什么脉搏!
第0102章
南方密林
  战前推演是每一位掌军者在开战之前必然会做的事情,吕哲虽然没有领军作战的经验却也知道这点。
  这将会是他第一次领军作战,没有理由不紧张。如此反复在脑海推演之后发现不直观,找来白布又唤来斥候,按照斥候的描述开始画地形图,重复更正修改确认无误之余,他一整天都是盯着地形图,手在上面比划。
  南方的地形山林多是常识,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很难实现。实际上在原始森林几乎整个覆盖的区域里,会战性质的战斗基本没有打响的可能。
  几十万人的会战基本只适合在宽广的地带展开,多山多林的地形环境里只有依靠一次又一次的接触和厮杀来慢慢磨出结果,想要一次性解决对手除非是敌对阵营的指挥中枢崩溃才有可能,然而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百越人有所谓的指挥中枢吗?显然是没有的。屠睢想要依靠全线推进这种策略来入侵,并不能说这种策略错误,是这样的策略对后勤的消耗简直达到一个天文字数,而现在的大秦在南方显然没有这样的后勤实力。
  后勤是制约军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吕哲目前也是被后勤所困扰,以至于出兵计划一推再推没有办法执行。
  根据历来的现实战例在谋划中,击溃一支千人左右的百越部落只需要相等的数量就足够,剿灭大概需要五千的兵力,围歼的话本方的兵力不能低于一万。
  吕哲思来想去第一战不能打得太小,太大又没有足够的后勤来支撑,那么只能折中。
  夷陵的后勤人员就是那些老弱妇孺,一个月内他们已经制作出四千杆短矛,滕盾的数量足有三千,箭矢对箭杆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却不是想做就能做得出来,只有依靠江陵那边的支援。近期他们被安排制作用芭蕉叶包起来的饭团。
  谁也没有接到出征的命令,不过制作饭团意味着即将出战,这点老弱妇孺们十分清楚。
  大约是在南方雨季到来的前期,吕哲考虑到下雨天气弓箭威力降低,索性也不再向江陵寻求箭矢的补给。留下二十名亲兵管理夷陵的事务并向江陵报备之后,他带着五千精选出来的人以及相关的补给消失在森林的深处。
  第一次带兵出征对于吕哲来说是激动而又忐忑的新旅程,在这种心情下对待什么情况都是以谨慎为第一方案,因此他并没有选择什么多路并进的行军方式,而是合兵一处。
  走在森林之中,视野所能及的地方到处都是绿色,耳朵里听到的除了同伴们踩踏植物的动静之外皆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动物和昆虫的鸣叫声。
  没有被破坏过的原始环境,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树木比比皆是,它们的枝叶十分茂密,甚至可以用铺天来形容。
  在这种环境下,看一眼头顶的方向,基本上难以透过铺天的茂密枝叶看到天空,阳光透过树木的枝干和叶子过来的光度已经不强,以至于哪怕是在正午森林的光线也依然显得昏暗。
  顶上是几乎没有空隙的枝叶,地上的环境更是复杂。
  森林的地面有非常多叫得上来和称呼不出来的植物,它们几乎没有空隙地占据所有能够占据的地面。有一些叶子较长的植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似乎是为了能够得到阳光的养分,极力地向天空生长。
  清除地面的植物露出的不会是泥土地,而会是植物烂掉的糜泥。人的脚丫子踩在这种地面时总会陷下去一些,走起路来的声音也就变得比较奇怪,是一种好像在泥浆中行走的拖沓。
  森林行军对待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极为考验的事情,因为这种地方根本没有所谓的路,选择前进的方向极度依赖于斥候的引领。
  前文有提过大秦不止一次对岭南用兵,这支军队领前的队伍就是对森林行军有过经验的征南士卒,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不止一次参加过对百越人的征战而生还,也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吕哲才敢于出兵。
  吕哲并没有在行军的前列,事实上那并不是领军统帅应该干的事情。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统帅可以不勇猛,甚至于可以说不需要有太多的计谋,只需要统帅能够老老实实待在最安全的地方发出不是错误得太离谱的命令,能够在出征之前准备好相应的物资,那么士卒们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地方。
  从基层爬出来的吕哲当然知道士兵在互相不熟悉的情况下,需要的是一名什么样的掌军者。他也就中规中矩的表现出士兵们想看到的军官模样,完全没有理由去玩什么特立独行。
  茂是一名斥候,他这时正和三名同伴快速地在绿色的世界里穿梭。他们三人是整支队伍的最前导,负责探路做记号的同时还要预防一头与百越人撞上。
  事实上快四十岁的茂以前在楚军中就是一名斥候,楚国被灭后被俘,一度被押解到北方成为修路大军的一员。
  说起来可能很奇怪,不过茂认识吕哲,这种认识并不是传统的“认识”。而是他并不是在吕哲接手夷陵后才知道这么个人。早在一年前茂就见过吕哲,那是在北方的上郡与内史郡交界处,而那时的吕哲不过是一名屯长。
  茂之所以一年之后还能认出吕哲,完全是因为当时茂在北方的雨季生病,吕哲是秦军中唯一一个带着六国战俘去割草补上窝棚漏雨的军官。
  吕哲当然没有认出茂,因此别提什么特殊照顾,不过这并不妨碍茂对吕哲产生好感。
  夷陵的南疆难民团中有不少就是从修路大军中被押到南方,除了茂之外还有不少对吕哲有印象的人。他们自然会对旁人谈起吕哲当初的事迹。
  正是这些人的存在,吕哲接手夷陵之后在没有驻军的弹压下才没有起太大的乱子,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青壮被集中管束,一方面是吕哲的管理方式确实很公平,很大一部分是这些人传播吕哲当初善举的原因。
  栽树得果的吕哲完全不清楚这一点,他也不需要知道。
第0103章
蓄势待发
  平坦路途中的十里路程与森林环境下的十里完全是两个概念,这点只有亲身走过才能产生体会。
  道路开阔且平坦的路途无非就是沿着一个方向直接走,森林行军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在森林中想要辨认方向是一件极为考究的知识,没有相关的经验在树林中迷失方向不是一件好笑的笑话,而会是事实。因为在森林中看不到天空,无法借星辰、太阳、月亮等天体来辨别方向,分辨的方法依靠的是对植物生长的了解。
  茂辨别方向的方法不是爬树爬到最高,然后眺望。说句很现实的话,在这种空气潮湿得让树干和树枝满是青苔的环境下,滑不溜丢下爬树真的困难。他是查看一些植物来进行判断。
  在任何地方都会有风,植物长年累月在风的吹拂下会枝叶倾向于一个方位。同时一些植物在生长时会选择方向,要是清楚植物的习性在森林中判断方向其实比较简单。当然,这种简单只针对对植物熟悉的人。
  在森林中选择停驻的地点也是一个极为考究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地点都适合于驻扎。例如泥泞地可以驻扎吗?显然不行。水源地其实也不是最佳的驻扎场所,概因水源地就是动物们补充水源的区域,而所谓的动物小到老鼠大到老虎。
  在森林中行军动物并不是第一需要注意的东西,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动物的选择其实不是主动袭击,包括老虎在内的很多食肉猛兽的选择其实是拔腿就跑。吕哲这支军队在森林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蜘蛛类、蜱类、蛾类等等的昆虫,还有就是数量庞大种类奇多的无脊椎类爬行动物,比如蛇和蜈蚣。至于可能会叮咬而使人患病的蚊子其实比较好对付,毕竟物种是相克的,南方人能够找来蚊子厌恶的植物搅成汁涂在身上,使得蚊子不乐意靠近,不过涂那玩意散发的气味很恶心。
  茂以及同伴一直是行走在部队的前方,他们在侦查期间偶尔会碰到三三两两的百越人,一般设埋伏直接围杀。有几次甚至直接撞上然后一阵厮杀,为此损失了一些人手。
  有厮杀则代表被袭击的目标发现了吗?不,并不是这样。森林是一个奇怪的世界,在这里偶尔失踪几个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是大队人马被发现,根本不存在暴露的可能。再则,百越人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在森林偶遇的时候也会因为部落的不同而展开报复性的仇杀。
  不了解这些的吕哲起初会担心曝露什么的,后面斥候不断回报小山谷的百越部落没有异动,得知只要不是大部队被发现根本不会引起那支百越部落什么反应,慢慢也跟着习以为常。
  第一次进入南方密林的吕哲看到的动物有很多,甚至还看到了犀牛和大象!这两个物种在这个年代确实还生存在湖南一带,后面是被人类逼迫迁移或是在当地被灭绝。
  在森林行军除了需要派出大量斥候侦察与反侦察之外还有一件麻烦事。那就是遭遇的溪流实在有够多,这种溪流的特点就是两岸的植物特别茂密,栖息的昆虫也多到可怕。这不是关键,值得烦恼的是水系旁边的地形泥泞虽然没有形成沼泽不过范围很大,每次都需要铺垫树枝什么的硬物将地面变得厚实才能跨越。
  吕哲所选的攻击目标是有老弱的那支百越部落,这支部落的驻扎点是在一片小山谷的地形。这种地形利于防守当然也容易被围攻,他可没有把百越人当成白痴,认为大摇大摆的直接冲过去灭掉就算完事。
  可以断定这支在小山谷的百越人一定会在周围广布哨位,最可能的是在山谷两边的制高点安排人员瞭望周边的动静。想要让五千人靠近而不惊动任何百越人?除了这支百越人真的没有脑汁,不然根本是不可能。因此进攻的方式需要思考再思考,谨慎再谨慎。
  他们从出发到接近目的地的小山谷足足花费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在最后一段路程还会严格控制行军速度,留出时间给斥候做最后的侦查,判断应该分出多少兵力来在哪个地方拦截敌方比较大概率会逃走的方向。
  临战前吕哲再次统计人数,这一统计对森林行军有了直观的印象。他已经将能考虑的危害考虑进去并预先做出预防准备,依然出现七十八人的非战损,这些人是死在有毒的昆虫和无脊椎爬行类的毒液之下。更有几十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患病。而这还是在没有瘴气的环境下行军了不到两天,可见原始森林的可怕之处真的是在于各种各样的毒物而不是大型动物。
  在出发前已经有足够心理准备的吕哲没有产生心痛或是疼惜的情绪,现在除了完成既定目标什么情绪都是不必要的。他更是没有被大量的非战损吓到,不是他冷血地将生命消逝的士兵伤亡只当成冰冷的数字,而是有这个功夫去悲伤不如全心全力的完善进攻部署,伤心什么的情感还是等战后再迸发吧,现在需要的是专注完善进攻计划。
  吕哲选择在距离小山谷大约三里的位置停了下来,这是按照斥候侦察百越人的活动范围和习性做出的选择。
  森林环境下不需要刻意的寻找隐藏点,在植物茂密得不像话的环境里只要不大声喧哗制造噪音哪里都是可以隐藏的地点。当然,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比如别傻乎乎的选择什么上风位置。
  摊开地形图仔细观看,吕哲意识到什么分兵不分兵已经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怎么能够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尽力靠近小山谷,在百越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推进过去堵住山谷的出口。然而要做到这点很难,非常难。
  将能做的都做了,吕哲知道做任何事情运气都是能否成事的最重要因素,运气差了哪怕是剑都已经快要刺入对方的身体都会因为滑倒反被对方干掉。他现在就只能等待雨季的到来,一旦雨季来临,百越人必定会松懈下来,那时就是大军出动的时刻。
  驻扎期间他洒出大量身手矫健的士卒。这些分布出去的士卒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极力隐藏自己,干掉任何靠近的人。
  “确定在这几天会下雨?而且是大雨?”
  “是的,老朽是土生土长的南郡人,在这片土地已经生活了五十来年,不会判断错的。”
第0104章
出师不利
  是的,会下雨,而且雨势从一开始就非常大。
  当第一滴雨落在吕哲的鼻尖上时,他简直比捡到一百镒金子那么的开心且兴奋得喘气粗气,那双紧握的手掌不断挥舞着。
  吕哲捏紧双手抬头看着不断“啪啪”的雨滴在枝叶,耳朵里听着下雨声,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进攻的时候!”
  现在确实不是进攻的时候,等待雨势持续至少一整天才会是百越人松懈下来的时刻。现在应该是夜间的凌晨,他们只需要等到下一天的天黑就能够行动。
  事前已经准备好的蓑衣和斗笠都下发,换上遮雨工具的将近五千人众也没有闲着,他们被调动起来检查行装并清除周边的毒物。
  检查后勤物资的吕哲翻找到预先准备好的姜片,他目光只是稍微一扫就看向那些用芭蕉叶包裹起来的饭团,让人务必不能弄湿随后带着人巡视起来。
  有姜片为什么不煮姜汤驱赶寒气防止感冒?呵呵!那要烧水,别说现在柴火全是湿的,要真的能起火煮姜汤,有烟那不是暴露行踪了吗?这些姜片是为了战后驱寒而准备的。
  巡视期间,吕哲观察到士兵们虽然被突然的大雨淋湿,不过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他在出发前就告诉他们,这次入侵主要是抢劫百越人部落的粮食,缴获的多寡将决定他们自己包括家人今后能不能吃饱饭。
  吕哲还很赤裸裸的和他们说,自己是他们的首领,功勋建立越多对所有人的好处就越大。一些人不理解个人的功勋怎么跟众人挂钩。他说“我的官越大,能够争取的好处就越多。”听完那些人明白了,话语权在一个团体的重要性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什么事情都怕众志成城,一支有相同目标的部队所爆发出来的能力虽然没有可以移山倒海那么夸张,但是也绝对差不到哪里。
  在又一个夜晚来临,将近五千人收拾行装重新动了起来。
  他们冒雨在斥候的引领下向小山谷靠近,雨天的行军注定不会好走,每次迈步的时候脚总是会陷下去,身上虽然有遮雨工具却是增加了负重。
  吕哲心里默默算着距离,等待又前进了大概一里,接近小山谷大约两里的时候又让队伍停了下来。
  他唤来斥候的临时统领赵平,问:“有没有可能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将百越人的布哨清除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