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716

  猎骄靡现在还不是那个手腕高超的乌孙昆莫,他只是一个牙牙幼童。这么个幼童已经被送往帝国的帝都南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乌孙,或许也永远回不去了。
  现在的乌孙昆莫是勃西靡,乌孙王子是难兜靡。这对父子受于各方各面难以想象的压力致力于抱上帝国皇帝吕哲的大腿,先是求娶帝国公主不成,后面又想嫁女待议,急切需要来自帝国的援助。
  “我们来了。”刘邦才不管乌孙有没有发生内乱,他说:“这一次来的是首批八万的骑兵援军。如果你们需要,我们可以分散于各地,先帮你们镇压叛乱。”
  难兜靡有些难为情地说道:“现在是冬季的下雪使节,贵方又是初来乍到,一来就麻烦你们,不太好吧?”
  “没有什么不好的。”刘邦显然是得到过国防军将校那边的知会,态度坚决地说:“陛下十分看重盟友,我们既然已经同处一个阵营,早早帮助你们稳定国内,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合作共同打击匈奴等草原部族。”
  “太感谢陛下的看重了。”难兜靡做出一副感激淋涕的模样,又是感慨了一阵子,最后说道:“如果贵方允许,我会调出一部分的部队协同,先期针对东北面的叛军。”
  刘邦没有表态,怎么打那是国防军将校与乌孙人该去协商的事情。他改变了话题,问道:“你们的西边是不是有很多国家?”
  乌孙的西面确实有相当多的国家,不算西域那些城邦,数千里之外就有昭武九姓的几个国家,除开昭武九姓之外就是中亚了。
  中亚那边的国家是帕提亚、巴克特里亚、克什米尔,除了这三个国家形式的存在之外,离得比较近的还有北萨迦人、西萨迦人(斯基泰人)、阿兰人,更远的还有奄蔡人、薪梨人、鬲昆人等等。
  现在可是公元前二百多年,很多在后面会建国的族群依然是石器时代,许许多多应该展现出强悍或凶残一面的族群依然是部落形式,像是远在欧罗巴那边法兰西先祖的高卢人现在就是一群落后的野蛮人,而日耳曼人现在都还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
  “那些人与帕提亚的关系并不好,他们时常袭扰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只是我们没有与他们有过接触。”难兜靡最后好奇地问:“正使为什么谈及他们?”
  刘邦笑着说:“帝国建立之后,我是第一个出使的贵族,自然是要多多了解帝国之外的事物。”
  事实的情况是,刘邦为首的使节团,他们这一次的出使真正目的是沿途记录山川地貌,也是了解什么地方生存着什么样的人,为以后帝国的进一步扩张做情报准备,去到各国面见君王才是次要的。
  离得太久远的事情,除开吕哲之外不会有人了解一些事情的必要性,不但是难兜靡,其实哪怕是帝国本身的许多人也不了解,他们只是将那么些事情看做是皇帝本人的一些额外爱好。
  难兜靡又是暂短介绍了一些自己知道的事情,然后说起了与帝国联姻的可能性。
  “这个啊……”刘邦像是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迟疑着说:“这个不是我的职责范围,王子应该派人前去帝都再次确定才是。”
  乌孙想娶帝国公主纯粹就是一件荒唐事,且先不谈吕哲最大的闺女现在也就七岁,怎么可能去嫁一个已经六七十岁的老头。最重要的是吕哲根本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哪怕是需要联姻,也只能是异族嫁来女子。
  华夏自古就有血统论,也就是所谓的“天生贵人”那么一说。这种思想慨念是从有夏一代就开始,认为王室一出生就是王室,贵族一出生就是贵族,庶人一出生就是庶人。到了商周时期,王室血统依然高贵无比,贵族却可能因为获罪被贬为庶人,庶人想要成为贵族也有了可能。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尤其是秦国变法之后,庶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多种渠道,冲击着血统的论调,可是依然有相当多的人根深蒂固地认为“天生贵人”不可被打破。
  已经成为贵族一份子的刘邦也是“天生贵人”的支持者,那是他作为一个庶人绝对不会有的心态,这个叫“屁股决定脑袋”,成为了什么人之后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
  难兜靡才不知道刘邦一脸的思索是在想什么,他先取得刘邦的同意,然后招呼了一个人进来。
  来人从头到尾是被抱在斗篷之中,脸部只是露出了一双明亮且水蓝色的眼瞳,看身形是一位苗条的女子。她进来之后比较谦卑地向刘邦行礼,用着并不准确的普通话发音,问候道:“艾娜妮,见过帝国男爵。”
  刘邦不明其意,心里甚至以为这女子是难兜靡准备给他暖床的美女,脸上的表情笑嘻嘻,口中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帝国连续十几年的扩张,军队的军靴踏及荒林,走过草地,涉水海岛,征服了相当多的族群,抓不到的人口长相一次比一次奇怪,其中不乏一些长相符合审美观的女子。一些被认为是美女的异族女人,她们被运回帝国本土之后进行贩卖,基本是被一些达官贵人买了去,为妻为妾那是没有可能,可是作为暖床女倒是不少。
  难兜靡有些反应过来了,他愕然了一下,先是介绍:“这是我的妹妹。”然后看到刘邦脸色僵住,笑着说:“艾娜妮在我们的语言中是云的意思,有纯洁和天性善良的含义。”
  刘邦的脸色能不僵住吗?进来的女子根本就不是给他暖床用的,是乌孙人要献给皇帝陛下的啊!他只能是僵硬着脸庞“呵呵呵”笑着,心里却是在破骂:“老子刚才流口水的样子可别传回国内,这帮孙子最好也别拿这个做文章,不然老子固然有罪受,这帮孙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去。”
  难兜靡当然看到了刘邦刚才的猪哥样,可是他才不会自找没趣。他看着艾娜妮说了几句刘邦听不懂的话,然后转头对着刘邦说:“在我们的习俗中,成为盟友之后互相联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贵国的皇帝陛下最年长的公主只有七岁,显然无法充当友谊桥梁的作用。艾娜妮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也是极其的美貌,想必贵国皇帝陛下是能喜欢的。”
  “这帮孙子还妄想娶公主?!”刘邦还是笑嘻嘻的模样,心里却是嘲笑:“帝国的一帮勋贵,谁不是虎视眈眈盯着陛下的几位公主,想着子嗣能够争气娶一个回家,哪里轮得到你们这帮孙子。”
  难兜靡见刘邦只是笑不说话,以为得到赞同。他请求道:“为了证实艾娜妮的身份我们会派出身份高贵的人随同。为了保证沿途的安全,艾娜妮前去帝国的路上,还请正使能够派出人手沿途护送,要是有贵方国防军的军队护送就更好了。”
  刘邦并不知道乌孙敬献公主是一厢情愿,还是已经与帝国那边沟通好了的。他略略思索了一下,这件事情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坏事,甚至乌孙献上公主是一件异族宾服的好事,当即就满口答应下来。
  “那就太好了。”难兜靡看上去很高兴,他激动地摆着手:“我们准备的丰厚的嫁妆,有精心挑选的三千匹天马,有五百车的皮毛和金器,有陪嫁女三百,还有三千部众。陪嫁女有一些是我们族中的贵族女子,不少是西边那边的女人,也就是贵国皇帝说的金丝猫。”
  天马就是华夏的汗血宝马,通常就是绝世猛将的坐骑,乌孙人一挑就是三千匹,真可谓是大手笔了。
  至于金丝猫嘛……刘邦听了露出了坏笑,国中确实是有传言说帝国皇帝喜欢长相特异的女人,没想到竟然传到了遥远的乌孙这边。
第0922章
动了点心思
  “使节团现在停在哪?”
  “回陛下,最后传来的消息是已经进入蒲类国的地界,暂时是在高昌进行停留。正使刘男爵向中枢请示,因为雪势比较大的关系,他恳请在高昌进行逗留,什么时候天气允许再行启程。”
  “高昌吗?”
  蒲类国是哪吕哲没有太多的概念,对高昌倒是有点印象。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高昌离有唐一代的敦煌应该蛮近的,是大唐控制西域的第一站还是第二站?
  当然了,现在还有没有大唐还不好说,离那个时候可是还有千儿八百年的远呢。
  西域是有汉一代开拓,华夏对西域的控制断断续续,强盛的时候能够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西域,一旦中原发生混乱就会对西域失去控制,因此历朝历代能不能保持对西域的控制权,总是被史学家用来判定中原皇朝是不是真的强大。
  帝国强大吗?在很多看来帝国现在是强大的,仅仅是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天下”的一统,甚至是新开拓了岭南以及更南的大片疆域,帝国的脚步也踏上了海洋占领不少面积庞大的岛屿,谁能说帝国不强大呢?
  可是在吕哲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要是按照后世天朝的疆域面积来算,东北的黑龙江区域,内蒙的部分草原地区,西边的高原,甚至是西域都还没有掌握在手里,怎么能够算是真正的强大?
  吕哲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在大陆上至少占领后世天朝的疆域,有可能的话甚至是要开拓得更远。海洋上,他则是要让大陆东边的“那条虫”彻底掌握在手里,东南海域也将大片大片的岛屿占领下来,使倭列岛和吕宋群岛成为帝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啊……”
  “啊?陛下说什么?”
  交通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其实华夏历朝历代的皇朝并不是不能得到更大的扩张,是因为交通不便利的关系哪怕是扩张了也很难掌控,导致很多地盘明明占领下来了却无法有效利用,会因为交通的不便很快又失去。
  事实也是那样,没有远距离即时通信的手段,中枢没有可能时时刻刻了解地方。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哪怕是知道某地出现问题,例如叛乱、自立等等,也没有办法让军队立刻投入作战。这样一来就产生“鞭长莫及”一词,这词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另外,像是屡次帝国针对草原上的军事行动,随着军队的战线越拉越长补给线就越来越虚弱,那就是受到交通的一种限制。军队打得就是后方补给,一旦补给线不稳定,军心士气乱是一方面,失去粮草就该不战自溃,要是有外力再来推一把就等着被大屠杀吧。
  “帝国创建之初,我们可以大量雇佣黔首进行地方建设,等待时局安稳下来,想要大规模雇佣却是不那么容易了。”吕哲说的是关于民心思定的心理,他又说:“之后只能是依靠战俘修路,所以能做多少事,取决军队向外开拓能够抓捕到多少异族人了。”
  被吕哲召唤入宫的人不少,听得懂吕哲说什么的却是不多。
  骆摇作为新一任的太尉,他不能让皇帝在谈及军事的时候出现冷场,也就顺着话题说:“草原派遣军一直在梳理诺水之外的平原,南征军和海军也一直在抓捕异族。”顿了顿,好像是回想什么,然后继续说:“上个季度草原派遣军向内地转交了一万多名胡人,南征军和海军也分别抓捕到三万余南蛮和八千多野人。”
  军队向外开拓是一直有“进项”,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追求生俘异族。会这样是帝国现在真的相当缺乏劳力,一些危险的工作,如开矿、修路总是会在工作的时候出现意外伤亡。帝国人士有伤亡就需要抚恤,奴隶死了也就死了,所以有太多的矿山和基础建设需要用到奴隶。
  骆摇其实对北方并不太熟悉,他一直都是负责南方的开拓,见吕哲还在沉思,笑着又说:“南方密林里到处充斥着野人,南征军已经在向交趾一代继续深入,交趾的西北方面也发现了许多野人部落。”
  交趾就是后世的越南嘛,现在那边生活着一群沙莹人。交趾的北边也有不少族群,那些族群叫什么帝国并不清楚,不过人数真的不算少。
  沙莹人对帝国的入侵一开始是比较迷糊的,甚至是带着友好在面对出现的帝国军队,可是随着帝国军队开入的部队不断增加,沙莹人总算是有点回味过来了,没等他们要进行驱逐,帝国军队先行掀开了伪装的温和面纱,双方从“叽里呱啦”的语言不通转为用利器说话。
  一个还是石器时代的族群面对一群被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毫无疑问是石器时代的部落被打得落花流水,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被入侵杀进去掠夺,部落的人被抓捕成为奴隶,土地也被占领。
  现在负责对交趾那边开拓的是南征军的前锋,行进最远的部队已经杀入现代越南的演州附近,并在那里建立了首个桥头堡,港口也在建设当中。
  南洋舰队也适当地进行配合南征军,他们沿着海岸线不断探索和登陆,次次都有不错的收获。不过南洋舰队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对海洋岛屿的探索,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在深入吕宋岛,随着深入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像是生活在岛屿上的野人就是新的发现。
  “那些野人的个头普遍不高,也就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很难干什么粗活。执政府的意思是经由船队送往倭列岛,那边发现的金矿和银矿适合身高矮小的奴隶工作。”骆摇说着看向了萧何。
  “蒯总督发来公函,他们在九州岛北边发现了一处超大型的银矿,根据当地土著的口音直接翻译,那边是一个叫做石见的地方,因此命名为石见银矿。”萧何看上去有点兴奋,他又说:“根据勘探,总督府大胆猜测,光是石见银矿的出产就足够支撑帝国进行初期的货币改革。”
  吕哲没有太大的反应,他就是知道倭列岛上盛产银矿才会致力发展海洋舰队,在舰队没有成型之前就派人进行登陆。
  石见银矿嘛,后世关于它的记载可是不少,相传这座银矿开采的过程足足延续了四百余年,它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出产量可是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多,可以想象出产量是多么的巨大。
  银的储藏量巨大,能不能开采出来却是一个关键,毕竟现在可不是十七世纪,很多采矿技术还没有就研究出来,吕哲就不得不问问以现在的技术每年能够开采多少了。
  “我们向倭列岛紧急调动了三个工程大队,相关的器械也在加紧赶工之中。”萧何开采石见银矿的心理比谁都迫切,他十分清楚在自己执政的时候完成对货币的改革意味着什么,对于在青史重重留下一笔的渴望致使他卯足了劲:“现在每完成一船的器械,我们就运一船过去。另外,倭列岛那边也有回馈,石见银矿有部分是裸露在地表,他们已经开始在进行先期的运作。”
  倭列岛的许多贵重金属确确实实是裸露在地表,一般是出现在各条水道,不需要费多大的劲就能淘出金沙、银沙。这一类的金属矿提炼起来也是最为容易,像是先期运回的银锭和金锭就是属于这一类。
  “我们在倭列岛的驻军也在向更东边的大陆进军,他们一个当地人称呼为出云的地方碰上了一个部落。”骆摇也不知道是在笑什么,摇着头说:“那些自称为弥生人的土著,他们碰上我们的士兵时惊为天人,一个个跪地叩拜。”
  “弥生?”吕哲来了点兴趣,他问:“怎么知道他们叫弥生人?”
  “那些野人之中有会说辽东话的人,他们自称是战国时期漂洋过海到倭列岛的燕人。”骆摇有些好笑地说:“不但有燕人,甚至是楚人、齐人,还有慎到人、曲沃人、扶余人、三马(韩),这一类迁徙过去的人并不算少。”
  不是在胡说八道,长久的历史里确确实实是一直有人漂洋过海前往倭列岛,其中以辽东以北的人去得最多,他们到了倭列岛是先行登陆九州区域,与当地的土著争夺生存空间的时候将土著驱赶到列岛更东边的地方。
  帝国军队登陆九州,登陆部队碰见最多的并不是倭列岛的土著,是来自辽东以北的慎到、曲沃、扶余等等的移民。这些猎人民族显然是知道炎黄苗裔的存在,也清楚帝国军队的登陆意味着什么,最先对帝国军队进行袭击的就是他们。
  炎黄苗裔目前也有不少人在倭列岛,他们对帝国军队的出现也不是持什么欢迎态度,不过大体上倒还显得温和,不像那些猎人部落攻击性那么强。
  现在并不是炎黄苗裔逃亡倭列岛的顶峰期,已经生活在那边的人,他们都是在战国时期躲避战乱漂洋过海而去的人,生活的栖息地也相对集中在九州岛的西南边。
  似乎是有那么一段记载,从大陆漂洋过海到倭列岛最为高峰期的时候是东汉末年崩溃时期,那个时候正是大汉皇朝战乱最严重的时刻。而到了司马晋国崩溃五胡乱华出逃的人就更多了,其中以齐鲁大地逃亡过去的人最多。
  差不多也是大陆逃亡过去的人为倭列岛带去了文明,随后又与当地的土著,来自辽东以北和马来族裔,长久的通婚之下又演化成为一个新的族群。
  到了南宋崩溃时期,沿海城市,以江南、东南区域想尽办法前往倭列岛的人也是难以计算。那个时候的倭人贵族本来就有派遣倭女前往大陆找宋人“渡种”的习惯,各地的大名继承人基本都是宋人苗裔。这也是当时倭国敌视蒙元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出现了南宋灭亡无中华的言论。
  吕哲起初派遣军队登陆倭列岛是想干什么来着?除开掠夺贵重金属之外,其实是抱着大屠杀而去的。
  最先登陆的军队也的的确确是杀气腾腾地踏上了倭列岛,他们遭遇到倭列岛上的人却是有些傻眼,发现登陆场地周边生活的人根本不是什么土著,根本就是拥有相同生活习惯的人,屠杀也就有点搞不起来了。
  真实的情报回馈让吕哲是好气又好笑,他搞不懂民间可以用简陋的船只飘洋渡海到达倭列岛,历朝历代的皇朝怎么就没想过征服那块地方。最后他自己也有点恍然,华夏大陆广阔无边,陆地上的土地都没能完成征服,说起来炎黄苗裔就是纯粹的大陆种族,着眼的地方是陆地,又怎么会费心费力去探索海洋,更别提去征服什么倭列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