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716

  “城内设置集市?哪有那么多的房屋给他们住啊!”尉杜梨一脸的讶异:“集市人来人往,人群也十分复杂。我们的城池一般不能让人随意进出,只能是将市场安排在城外。帝国那边的城池让人随便进出,不担心发生点什么意外吗?”
  西域城池的人口一般不多,来往商人族裔、国籍很乱,并且走商的商队一般最少也是数十,最多甚至有上千,一支两支商队或许没什么,可要是有十支千人的商队就真的要比城内居民多了。
  必须要说明一点,西域从来都不太平,盗匪和马贼多到难以想象,发生过许多次马贼伪装成商人入城然后洗劫的事情,城邦驻军实力太弱也没办法防御,正是因为出于城池的安全考虑,所以西域真真是不敢随便让人进城。
  “城外商队的安全?”尉杜梨像是被问得愣了愣,说道:“外出经商有风险,每支商队都十分清楚这一点。我们提供场地让他们交易,他们向我们缴税,税收不包括保证他们的安全,一旦有马贼来袭也是由他们自己的武士抵御。”
  李任心里直摇头,想了想也能理解,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像帝国,西域这个旮旯地方城邦和王国那么多,门前雪尚且扫不干净,哪还顾得上别人的瓦上霜。
  有尉杜梨引领,李信等二十九人被接纳进入伊盾,进去之前伊循的城防军还想着要李信等人将兵器暂时交出去,可是他们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后还是尉杜梨考虑到楼兰需要获得帝国的谅解,一阵马鞭挥舞得“啪啦啪啦”作响,让伊盾的城防军滚蛋,事情才算是得到一个令李信等人满意的结果。
  “帝国军人的兵器就是生命,我们在执行军务的时候,无论是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或是场合,兵器绝对不能离身。”李信目光炯炯地看着尉杜梨,说道:“你能明白吗?”
  “啊?”尉杜梨一脸的迟疑,问道:“也就是说,哪怕是面见我们的国王,你们的兵器都要带在身上?”
  李信昂起头,似乎连回答都懒得回答。
  另一边的李任“呵呵”笑着说:“是的,这就是帝国的军人!”
第0960章
蛮夷之邦
  李信、李任等不足三十人进入依循城,一眼看去,看到的是一条笔直的大道。
  大道其实是泥土路,不过现在是被雪给覆盖着,道路的两旁是一层或者二层的建筑,极少能够看到二层以上的楼阁,风雪天气下城内的萧索和城外的热闹形成极大的对比。
  每一个城市总会有人贵族区和平民区、贫民区,伊循城内自然也不例外,他们进入的方向是平民区,看到的一切正是楼兰平民的住宅情况。
  李任听随同的蒲犁商人麦麦牙说,冬季的时候人们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人们都是留在家中,所以看上去才会显得冷清。
  “如果我们是在春季或者夏季到来,可以看到住宅的墙壁上有着蔓藤,主人家们还会在屋檐摆放盆栽。”麦麦牙一脸的回忆,说道:“那景色简直就是美极了。”
  黄色泥土地,加上灰黄色的斑斓墙壁,歇色的木质屋顶,头上是一片的蓝天与白云,有蔓藤攀爬于墙之上,屋檐垂下了绿色的枝叶,各种颜色的鲜花盛开着,听描述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景色。
  问题是……麦麦牙没有去过发展起来了的帝国长江流域城市,他到的地方是战后破败了的关中。要是他前往长江流域……不!或许只需要进入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的中原,必定能看到比刚才形容的美上数十倍的景色。
  李任没有空闲去描述华夏之美,他是在打听其它的东西。
  “伊循城内的人口分布?”麦麦牙一脸的不好意思,说道:“其实刚才那些话我也是听一些楼兰商人谈及。”
  也对,西域城邦和王国其实有比较大的“排外”性质,各个城市并不是能够随随便便进出。而人们在描述自己家乡的时候,通常是会描述美的一面,更是会带上主观意识的臆想,真正是个什么情况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托了各位贵人的福,小人也是第一次进入伊循。”麦麦牙一脸的可惜,说道:“现在是冬季,倒是看不到友人说起的景色。”
  李任见在麦麦牙这边打探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有一句每一句地搭话,后面甚至是不说话了。
  另外一边,尉杜梨在热情地向李信述说着楼兰国,基本是能说的都会介绍一遍。
  楼兰其实是一个比较有趣的国度,他们的摇摆作风在西域相当有名,因此也就得不到太过“情真意切”的盟友,可是也因为楼兰着实不算弱小,其它城邦或是王国哪怕心里鄙夷楼兰也不想太过交恶。
  西域因为城邦和王国众多,实际上也分着许许多多的阵营,一些城邦和王国结盟自保是一种常态。楼兰目前与宛国、莎车是盟友状态,同时宛国也有山国、尉梨、疏勒、莎车、休循等等一些盟友。
  宛国在西域西南部是一个泛区域强国,早在近百年间称得上是与乌孙南北抗衡的强国之一。西域中部有龟兹和车师、蒲类,其中龟兹相对强大,龟兹与蒲类、山国又结盟,算得上是中部阵营。
  国无恒久强盛,亦是没有矢志不渝盟友,西域分为南、中、北三个阵营的同时,每一个区域的领导者其实也一直存在变化,乌孙在西域北方的称霸算得上是时间最久的。
  “目前中部龟兹、蒲类、卑陆等国是以车师为首,形成新的中部联盟。”麦麦牙现在还想着能与来自帝国的一众军人处好关系,初见李任失去说话的兴趣,怎么也该把话题持续下去,又说:“车师原本见到乌孙没落是想要形成一极,甚至有意思要与冒顿匈奴结盟,一同进攻乌孙。”
  李任果然被麦麦牙说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哦?”了一声,眼睛重新落在麦麦牙身上。
  “事实上车师纠结盟友的军队已经在且弥(差不多是现代乌鲁木齐)集结,对外号称有五万联军。”麦麦牙眨了眨眼睛,说着:“可是后面听到风声,说是帝国军队开拔进入乌孙,车师才没有按照计划进军乌孙。”
  李任莞尔,商人说的消息一般具有比较大的夸张性,因为他们都是道听途说而来,听风是雨的同时,真实性上也会被进行很多的加料。
  西域城邦和王国众多,哪怕车师是西域中部强国,又纠结了不少盟友,可是以车师为首的中部联盟没有可能会聚集五万大军。不是说中部联盟拿不出五万的大军,是中部以西还有狼性十足的冒顿匈奴,车师等国傻了才会举全国之兵去攻打乌孙,不留下必要的兵力防备一直以来毫无信义的冒顿。车师为首的中部联盟除了需要防备冒顿匈奴,难道南部宛等国不需要防备?所以麦麦牙说车师等国举全国之兵要去攻打乌孙纯粹是瞎胡扯。
  麦麦牙被李任几句话呛得一直讪笑,说道:“所以说是传言。传言嘛,总是会夸张一点点的。”
  伊循城池不大,具体是占地多少李信等人一时间也猜测不透,不过他们从进城到抵达所谓的城中心,一直是到城主府附近,用时是差不多半个小时。
  “请诸位贵客现在这里等候。我前去寻找城主说明情况。”尉杜梨一脸灿烂的笑容,说道:“城内有宛国、莎车、山国、疏勒、尉梨……等国的贵人,晚上他们必定会前来作陪。”
  主人为客人举办宴会,用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全世界差不多是会有着相同的礼节,尉杜梨说的就是这个。
  收税官在西域不是一种小的官职,尉杜梨估计也经常来伊循城,到了城主府门前只和守卫说了几句话就进去了。
  事实上,目前整个世界而言,除开华夏文明会划分等级众多的官职,其余族群的官职真的不多。
  拿希腊做例子,作为西方的文明摇篮,他们会有国王、议员、总督、护民官、收税官,再往下就是大、中、小队长(乡领等贵族),可见官职真的不是那么多。地中海文明体系和周边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国家,官职的划分是照办希腊,名称上或许会有一些变化,但是职责其实都差不多。
  在完全没有交流的现状下,世界各地同时出现了“王”,也就是形成国家体系之后的最高领导者,只是有一些文明逐渐完善了属于自己的执政官职,有些文明一直原地踏步。
  同样的,出现了“王”之后,为了下一阶层的统治需要,西方和中亚又出现了总督这一职位,有民就需要保护,也需要为国家提供税收,那么就产生了护民官和收税官。
  西域同时靠近中亚和东亚,可是华夏文明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是在内部内战,极少有来自华夏的人会不远万里前往未知的蛮荒,倒是西方的人有持续向周边进行开拓也带去了文化,因此中亚被西方影响,中亚再影响西域,西域的诸多文化中又染上了希腊的文明特色。
  西域诸多的城邦和王国,每一城的城主其实就是一地的总督,拥有军和政两种一手抓的权力,按照华夏文明的说法,城主(总督)其实就是一方土皇帝,因此基本上这一类的职位也是由国王的亲信或是亲戚来当。
  伊循城的城主没有让李信等人等待多久,差不多是尉杜梨进入城主府十来分钟,一个穿着白色松垮长袍的中年人当先走出,他的身后紧紧跟随者尉杜梨,尉杜梨后面是一大票武士和侍女之类的随从。
  城主身上的松垮长袍拖在地上,仔细一看才能看出原来长袍上绣着一些金丝的花纹,腰间的腰带是一种莫名的玉石,另外镶装着五颜六色的宝石。他快步而走,嘴中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欢迎!极度欢迎来自帝国的贵客!”
  “乌大起非常尊重远到而来的客人,平时他只会让来人自己进入府内,哪怕是出来面见任何人也都是乘着轿子的。”麦麦牙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李信和李任听得相视莞尔一笑,不做任何的评论。
  在商人的翻译之下,李信又重复叙述那一套是大军前驱也有带着出使用意的话,只不过这一次他还表现出对楼兰参与黄河源头一战的谴责。
  “蒙蔽,我们是受到冒顿的蒙蔽!”乌大起看上去颇有些紧张,解释了一句,后面说道:“我们在一个月前得到消息,有一支帝国的大军停顿在东部,原来这个消息是真的。”
  乌大起说的是蒙恬带着改编而来的第三骑兵军团,一个整编军团行军停在敦煌郡的事情。
  蒙恬是征西将军,停在乌孙境内的八万西域派遣军和后续的第三骑兵军团,整整十三万大军后面会合编成为一支新的征西兵团,只要是关注帝国动向,这么一点消息不难打听得到。
  西域各城邦和王国之前并不是那么懂得帝国的文化,可是时势需要之下哪怕不懂也该学着去懂,渐渐也就了解到帝国一些官职代表着什么。而帝国的征西将军是干么的?不就是集结大军西征的将军嘛。帝国西征征讨的还能是哪,只能是西域了呗。
  帝国要出征西域,打得出师名号就是报复那些跟随冒顿前往黄河源头一战的由头,这么一个由头绝对是师出有名,也把众多有派人跟随冒顿前往帝国的那些城邦和王国吓得是够呛,他们早就寻思着该怎么来与帝国达成谅解,派去帝国那边的使者还没有传回任何音信,帝国那边却是派来了先驱,怎么也该先好好款待,试图先达成一些谅解什么的。
  有了达成谅解的心思,各方怎么也要拿出最热情的态度出来,楼兰是第一个接待帝国“使节”的西域王国,尉杜梨是第一个以高官身份款待的人,第一瞬间就拿出“以尸迎宾”的大礼,作为城主级别的乌大起则需要拿出有诚意的待遇出来。
  徒步而出就是乌大起认为很大的诚意,他还带着自己的姬妾出门迎接,说了一些欢迎的话之余,暗中无不暗示李信等人要是有能瞧得上眼的女人,那些女人晚上必定会送到贵客的床榻之上。
  “她们基本有学过从遥远地方传来的‘爱经’,南方和西方的‘爱经’都有涉及。”乌大起矜持地说。
  爱经是个什么玩意?传闻出自印度支那,是高级别庙宇才会教授的神国技艺,但是又有一个另外的说法,埃及那边也有爱经的存在。爱经无外乎就是教导女人怎么去服侍男人的技巧,不管是来自印度支那还是埃及都有一个共同的认可,那就是收藏至少一个会爱经的姬妾是身为男人最大的享受。
  在李信等人的计划中,交好至少一名楼兰的高官很有必要,之后的计划也才能进行得下去。他们自然是对乌大起个人的热情给出适当的回应,带着笑容进入了城主府。
  当夜,乌大起果然像是尉杜梨所说的那样邀请了身在依循城的各国贵族前来,来自各国的贵族是带着丰厚的礼物,直至宴会散去,包括李信在内的所有帝国人士除了腰包鼓了一些,他们也从善如流地挑选看得上眼的异族女人暖床。
  李信等人的态度让乌大起很是松了口气,他毫不掩饰地对尉杜梨抱怨说:“支兀另这个笨蛋得罪了帝国,却是要我来放血奉承。”
  尉杜梨早早就知道乌大起其实不怎么看得起自己那个侄子国王。他在途中也不知道和李信谈得怎么样,听到乌大起的话没有维护国王,而是压低声音说:“帝国那边的偏将……也就是率领的士兵比我们全国军队总指挥还多的高级将领。他很明白地告诉我,说帝国的皇帝陛下不可能饶恕出兵参战的楼兰,帝国集结大军就是要来毁家灭国。”
  乌大起脸上没有变色,嘴角一勾,问道:“然后呢?”
  “他问我……”尉杜梨托了一个长音,然后才说:“应该是借我的口问楼兰的贵族们,是想要整个楼兰毁灭,还是由国王承担做错选择之后必要的代价。”
  “呵!我就知道是这样的。”乌大起一点都不意外,说道:“历来就是这样,只不过之前是由国王之外的人来付出代价,现在帝国想要的是国王的脑袋。”
  呵呵,世界上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做错事要付出代价,西域这边也没有少见需要推出替罪羊的事情。
  “好处,属于我……或者再加上你的好处。”乌大起只说了这么一句,至于知道帝国要支兀另的脑袋,那是帝国的事情。
第0961章
差点什么
  权力的争夺从来都是血淋淋,华夏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名,上古时代更有被传颂至美的禅让制度,拥有绝大名声的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偏偏就是这么一位厚德以载物的大禹终止了至善至美的禅让制度,大禹首创了将“天子”之位传给自己儿子启的先例,从此三皇五帝的时代一去而不复返。
  伟大如大禹都有私心将权柄交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拥有贤名者,甚至不惜为了给启继位创造接位的条件,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调走贤明的人或是杀死,最终才让启成功继位,古典时代结束之后又该是什么样的一幅景象?
  西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历史。
  西域数十个国家的历史中,为了争夺权力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叔叔杀死侄儿,父亲杀死儿子,儿子杀死长辈,杀来杀去的事情从来都是屡见不鲜。
  乌大起是支兀另的叔叔,掌握着楼兰国除了扜泥城之外最为富有的城市伊循。依循城也不是来自支兀另的任命,是上两代楼兰王……也即是乌大起的父亲时代的产物。乌大起坐拥依循城的历史比支兀另成为楼兰王的历史还要长久。
  过去支兀另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代的楼兰王乌大起的兄长在位的时候屡屡想要更换依循城的城主人选,不过看乌大起仍然还是依循城的城主,可见并没有成功。
  “支兀另继位成为楼兰王之后,不止一次想要更换依循城城主也是没有成功。”李任说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那是在宴会上与西域一些贵族聊天得来的信息:“乌大起因为这样十分痛恨支兀另。”
  “那么我们拉拢乌大起的策略算是没有走错。”李信思索了一下,说道:“尉杜梨是乌大起这一派,从他引荐我们先来依循城,不是立刻赶往扜泥城就能看得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