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716

  张苍“呃”了一声,说道:“职明白了。”
  “你估计还迷糊!”何怿明明白白提醒:“审时度势,要懂得判断,不了解情势就观察,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张苍尴尬地笑了笑。
  曹参开口问最关键的问题:“职等南下之后,是待到征西将军抵达之后归回乌孙领地,还是原地纳入征西将军建制?”
  “征西将军过来之后就没有西域派遣军了。”何怿摆着手,说道:“到时候所有在西域的国防军,会统一自动归属到征西兵团序列。”
  “职明白了。”曹参是真的明白,那个时候他们统一是征西兵团,自然是听从蒙恬的统一调度。
  陆贾又做了一些交代,然后让曹参和张苍退下。
  “曹参比较沉稳,适合面对西域南部的复杂情况。”何怿摸了摸额头,说道:“就是有些刻板。张苍脑子灵活,思考的东西比较多。两人配合起来正合适。”
  陆贾只是笑笑并不搭腔,他很清楚一些事情,比如皇帝会关注一些人,恰恰曹参就是皇帝关注的人之一。他明白何怿的一些用意,虽然是迎合皇帝培养一些将领的用心,但何怿选择曹参过去西域南部也并没有选错人。
  “战损了一些,分出去两万,咱们手头的兵力可剩下五万多一点点了。”何怿依然是摸着额头,眼睛看向了旁边的山川舆图,像是自言自语,道:“曾经活跃于咱们先辈周边的大月氏,那帮丧家之犬最近的动静可不小呐。”
  陆贾没有接腔,大月氏近期似乎对萨迦人完全取得优势,萨迦人连续溃败之后向更西边逃窜,月氏人差不多已经占领曾经萨迦人的传统领地,随后有向东返回的意图。
  乌孙内部的小月氏可能是受到大月氏东返的影响,帝国大军没有开进乌孙领地之前可是闹腾了不小的动静,一些乌孙部落甚至出现了小月氏勾结其它部族奴隶暴动的事情。
  “要说啊,乌孙人对那些小月氏很不错啊?”何怿将手从额头上放下来,双手交叉别在后腰部位,说道:“小月氏在乌孙的待遇很好,甚至能够成为贵族。他们不感激在危难时刻收留他们的乌孙人,反而是在乌孙有难的时候反噬,真是一些养不熟的白眼狼。”
  陆贾了解的情况与何怿所了解的差不多,他说:“所以帝国的政策才是正确的,对于非我族类,利用尚可,优待则免。”
  “真理,真理啊!”何怿来回踱步,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好的异族就是被奴役的异族,好的异族就是死掉的异族。”
  “或许我们可以逐渐将兵力调动出去,让乌孙境内的月氏人好好闹腾一下?”陆贾满脸的恶意,说道:“我们对乌孙的善意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现在乌孙内部已经出现一种情况,很多乌孙人认为帝国帮助他们是应该的。”
  “乌孙人?呵呵!”何怿对白皮肤、鹰钩鼻、碧眼的乌孙人其实不是多么看得起,只是出于帝国皇帝的命令,才会在某些事情上对乌孙展现出善意。他轻笑了一小会,停下脚步,满心感兴趣:“长史好好说道说道,该怎么个章程。”
  “呵呵。”陆贾还是比较分寸,说道:“即让乌孙认清事实,又不破坏帝国对乌孙的方略。其中倒是有些事情需要使节团的配合,我们就……”
  两人怎么算计暂且不提,身在乌孙王庭的使节团眼见雪势停止,刘邦召集使节团的各级负责人,商谈一些重新启程的事情,期间又难免会对帝国近期发生的一些大小事进行探讨。
  “这么说来,李信真的是在楼兰王宫直接砍了支兀另的脑袋?”刘邦一脸的赞叹,满满都是羡慕:“大丈夫当如是啊!”
  陈余却是蹙眉:“在野之身,竟然不顾帝国大方略,只为自己前程做出这等事情。”
  刘邦瞥一眼陈余,说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陈余略略带着忧虑,就事论事,说道:“非官方身份做出王宫斩杀一国国王的事情,虽然楼兰是小国,帝国根本不用在意小国的态度,可是!”他停顿下来,扫视众人一圈,接着说:“西域众国,中亚各国,乃至于是西边那些国家,他们得知李信的行为之后该怎么看待帝国?我们就是使节团,去到任何一个国度之后,那些国家会怎么看待我们?”
  刘邦被说得一愣。
  好像也是那么回事!李信冒充帝国使节团,被隆重接待之后却斩杀了国王,其他国家会不会认为帝国太过霸道?事实上帝国也真的有些霸道,问题是以后帝国的使节团出使哪国,那些国家该怎么面对帝国的使节团?
  陈余一脸不悦地说:“可以预测的事情,我们经过之处,任何国家都会对我们产生忌惮心理,不会带着善意来款待我们了。”
  “还真他娘是这么个情况啊!”刘邦难得赞同陈余一次,他皱着眉头,说道:“李信爽是爽了,对我们的影响可就大了。”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陈余语气非常严肃:“向各方表明帝国只有一个使节团,那就是我们!”,他停顿下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怒火:“然后严厉谴责李信胆大妄为的行为,并向陛下那边要求严惩李信。”
  “那个……”刘邦有一丝丝的尴尬,说道:“有消息称,李信前来西域是得到陛下的默认。我猜李信也应该是得到陛下的允许,不然胆子没那么大。”
  “那只是传闻!李信胆子太大了,敢冒充帝国使节团,敢在一国王宫杀死他们的国王,说不准陛下默认的事情就是他散布出来的!”陈余几乎是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消除李信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出使的使命完成!”
第0973章
一连串动作
  陈余的猜测不完全是没有可能,李信胆子大到敢冒充帝国使节团,何尝不敢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说皇帝支持他?
  按照陈余的想法,李信只要不亲自公开喊出皇帝支持他的言论,事情不是闹得太大,谁会去找皇帝求证是不是真的授意李信干什么。
  刘邦也是一名胆子非常大的人,越想越觉得陈余说得有道理。他认为一个人落魄了,想要重新向上爬的时候,只要风险尚在可以承受或是不会败露之下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必须向各方严正立场,西域境内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使节团!”刘邦原本还在赞叹李信是伟丈夫,敢在一国王宫斩杀该国的国王,可是事情对他不利之后,立刻是换上一脸的愤怒:“派人警告李信,让他自己也承认身份是假冒的!”
  “来不及了。”陈余沉着脸,说道:“事情已经干了,现在澄清也来不及了。”
  “那也要干!”刘邦拍着案几:“亡羊补牢或许来不及,但是态度一定要做出来。”
  陈余可有可无地同意了刘邦的处置,然后说:“雪势已经停止。按照计划我们是停在乌孙领地内等雪势停了马上就该出发,是不是立刻做出安排?”
  刘邦想都没想就说:“雪势是停止了,但是还有一段时间冬季才会过去。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雪,还是先不重新出发。”
  开什么玩笑嘛!乌孙现在情势不稳,不稳就代表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有事情能够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离开多么可惜啊?
  “大队不走……”陈余知道刘邦是什么想法,他也想在乌孙这里寻找机会,说道:“那便先派出小队探索前方的道路,等即将开春的时候大队人马再走。”
  刘邦颔首同意,正当他想说点什么,帐外有人通报,说是韩信过来了。
  韩信不是一人前来,他还带着一个刘邦和陈余陌生的人。经过韩信介绍,刘邦和陈余才知晓陌生人是西域派遣军的一名校尉,叫陈民。
  陈民没有多余的客套话,见礼之后拿出一个封装的盒子,说是奉西域派遣军的长史,也就是陆贾之命送来。
  西域派遣军属于军方,使节团却是直接听命于皇帝,因此西域派遣军没有权利要求使节团众人什么,只能是以参详的态度。反而是使节团因为使命特殊的关系,他们有权利在适当的范围内要求西域派遣军进行配合,不过权利相对来说并不大。
  陆贾派人送来的文书篇幅并不大,先是介绍一下西域中部和南部的情况,然后以询问的姿态问使节团能不能在一些事情上进行配合。
  乌孙视帝国援助是理所当然,这种操蛋的态度刘邦也是有所察觉,他实际上也很讨厌一些乌孙人对帝国援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嘴脸。
  “副司令也是这样的意思吗?”刘邦说着将文书递给陈余。
  陈民事先被交代过一些事项,对刘邦的一些问话,能答得上来的答,答不上来也干脆明说上司没有交代。
  陈余看完了文书递给了韩信,他对刘邦说:“南部的冒顿匈奴全面退缩,北部的那些胡人近期之内不会有什么动静,确实是一个好时机。”
  刘邦沉思了一下,问道:“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吧?”
  陈余莞尔,他看西域派遣军即将要做的事情是会让乌孙乱上那么一下,不过也该是让乌孙乱上一乱,使得乌孙人认清楚事实,或许还能引得南部冒顿或是北部各个部族有些动静,在西域的帝国军队也许能够借这个机会取得一些战果。
  韩信看完了文书并没有吭声,他是走到一侧,对着架子上的山川舆图盯着看。
  乌孙内部有小月氏和一些奴隶蠢蠢欲动,那并不全然是因为乌孙有外地入侵的关系,其实还是因为乌孙的统治阶层逐渐变得腐朽。
  靡姓王族已经统治乌孙长达数百年,是用血缘关系在维持整个大部落联盟的团结。血缘关系作为枢纽在很多时候是不错,可是随着一代代血缘关系的疏远,很多部落对靡姓王族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亲近感,另有一些与靡姓王族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部落逐渐壮大,实力大了自然是会有额外的想法,结果就是离乌孙王庭越远的地方,那些部落开始越不听从昆莫的调遣。
  一方势力,一个国家,统治阶层并不单指王族,其实是维持整个群体的金字塔顶端和中间的行政人员,乌孙有数百年的历史,必然是有其历史包袱,或许是因为靡姓王族对中间阶层的失控,或许是中间阶层太过压迫底层,或许是底层残暴对待更底层的那些奴隶,造成了乌孙失控的状态。
  “我书写回复信函,你等下带回去给长史。”刘邦说完就趴在案几上开始书写起来。
  使节团不止有帝国那边的商人,还有中亚的一些商旅,想要重新启程的话也需要通知来自中亚的随行人员,陈余就是负责这一块。
  “乌孙以西遍布沼泽,我们若是向西开拔,需要走临近阊池的路线。”韩信眼睛依然是盯着山川舆图,继续说道:“冒顿所部现在盘踞在阊池与北山区域,这点需要考虑进去。”
  刘邦头也不抬,说道:“使节团整合起来有一个军团的规模,乌孙南部还有二万左右的国防军。”
  韩信点头:“按照何副司令和陆长史的推测,或许冒顿会有些许动静。我们应当做好作战的准备。”
  陈余说道:“你负责军事,怎么与西域派遣军方面沟通由你负责。”
  韩信自然没有意见,冒顿有向西突围的趋势,目前帝国在西域的军事力量很难进行阻止,或许让乌孙出现分裂能够让冒顿出现迟疑,该是能拖住冒顿一段时间。
  蒙恬已经带着一个军团进入西域,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域南部,取得一定的主动权之后,就该是进军宛国,只是不知道多久才能解决宛国,时间上来不来得及抵达冒顿所部的西面。
  “或许我们开拔向西正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只是其中的风险很大。”韩信说的是如果冒顿向西突围,他们正好就处在冒顿突围的方向。
  刘邦已经写完了文书,密封之后递给陈民。
  陈民事情办完自然是离去。
  “我们是使节团,不是征讨部队,可没有什么义务为征西兵团拦住冒顿所部。”刘邦撇了撇嘴,说道:“再则,哪怕是我们愿意拦住冒顿,凭我们那些拼凑起来的部队,能拦得住吗?”
  使节团是有将近五万的兵力,可是说实话啊,五万的武装力量至少超过一半以上已经是四十来岁的老头子。其余的人个体实力是有,但是只经过每年夏季和冬季的军训,他们要进行的可不是斗殴打群架,是军队与军队的对抗,协同配合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这点上使节团持有的武装可不能与国防军比。
  “再有了,那些武士并不是帝国在编士兵,是受到雇佣的人,他们阵亡了不是由国家进行后续抚恤,是雇佣他们的商人要承担后果。商人逐利,雇佣兵们是听从我们的命令作战,出现死伤商人可不会管。”刘邦将话说得十分清楚明白:“我们倒是想承担战死残疾者的后续抚恤,可我们做的了这个主吗?”
  “我们也就能集结起将近一个军团的武装,后面前往中亚甚至更加遥远的地方,安全上面还需要那些武士。”陈余看着韩信,说道:“光靠使节团的护卫队,想必你也认为不足够的吧?”
  说到底嘛,使节团是从商人那边临时剥夺了哪些雇佣兵的指挥权,可是雇佣兵还真的不是属于国家建制,防卫状态上出现死伤和主动出击之后出现伤亡,真的就是两个概念。另外,使节团可以暂时获得指挥权,可也并不是没有什么限制,商人们要是不乐意,解除对雇佣兵的雇佣,后面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西域派遣军获得了西域中部的四万仆从军,后续会组建两个仆从军的军团。”韩信没有反驳刘邦和陈余什么,他问:“若是我接过来自西域的仆从军指挥权呢?”
  刘邦和陈余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致点头说:“可以。”
  “只要你能办到,西域土著死多少咱们不会在乎,帝国本土也不会在乎。”刘邦“呵呵”一阵笑,说道:“估计征西兵团会在乎,不过那不是我们能考虑的。”
  “以你的特殊身份……”陈余见韩信皱眉,改口道:“以你在国防军和禁军都有服役的记录,想必征西军团那边会同意你接手仆从军的指挥权。只是嘛,那些土著能有多少战斗力?”
  “钟离眛和申屠嘉已经在整编土著。”韩信一脸的思索,沉吟道:“形成初步的军团建制并不难,到时候再下派一些护卫队的军官作为指挥枢纽,大的用处使不上,构建阵地防御该是没有问题。另外,我也会要求征西兵团那边召集更多的西域土著,总之多多益善。”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眨一下眼睛就能做完,特别是针对一些战事的开启进行部署的时候,一步又一步总会有一个过程和步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