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716

  一个国家的控制力都说是体现在军队的战斗力,其实这样的认知存在错误。
  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体现在多少时间之内能够对多远之外的敌人实施打击,这才是真正强大的体现!
  交通的重要性有多重要?是国家暴力机器能够使用什么样的速度被应用的关键。要是一个国家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打击任何想要打击的敌人,这样的国家绝对属于当世之强国。要是一个国家手上有毁灭敌人的武器,但是根本就打不到敌人头上去,那与没那么样武器几乎没有区别。用上“几乎”两个字,还是将可以自残拉全球的人陪葬这一项代进去才有。
  “五年能够修多长的有轨道路?”张良很想落荒而逃,他就知道跟着皇帝过来是一个错误。他苦着脸说:“陛下,臣……不是主管这一方面,管道路的是隗尚书……”
  执政府可是有不少尚书的,每一名尚书都是主管某个部门,张良现在主管的是移民,对于道路只是略有了解。
  移民一直是帝国的重心,毕竟还是那一句话,占下土地总是要有人去经营,不然占下了难道是当荒地?
  张良除了主管移民之外,他还负责鼓励生育这一项。而这两项都是未来帝国的重点,只要这两项能够按照计划发展,帝国将会无敌……至少是在这颗星球上无敌!
  那一边的蒸汽机已经预热完毕,一声汽笛之后,曲轴已经在转动,飞轮也是跟着动了起来。
  听动静,蒸汽机的震动频率似乎有点高?那不是装置的不稳定,是因为活塞气压一直在变动,致使曲轴能够旋转,然后才能够带动一些什么。
  “这一台已经是经过反复地实验,它大概有四百四十六马力。”吕启停下来看向自己的皇帝老爹,发现皇帝老爹没有像其他人露出迷惑的表情,才继续说:“这算是初代机,要是继续完善并且改进,还会有更好的发现。我预计……要是使用于海航,按照每小时消耗四斤左右的煤,看是使用多少台蒸汽机再配以多少台的涡轮,初步预计常压状态能够接近一千马力,强压状态能够接近两千马力,只是目前受于材料限制,不然还会更多。”
  吕哲当然是有听懂的。他在感慨历史被自己改变之后,又来面临新的一次改变。
  蒸汽机出现于十八世纪,但是现在帝国已经有了这一项技术!
  蒸汽机的出现被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有了它之后世界将会变得不同,至少是在对交通工具的应用上会变得不同!
  “五年吗?五年!”吕哲拳头情不自禁地握住了,他抬头看了一下天色,难掩激动地对吕启说:“我建立了帝国,而你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吕启矜持地低下了头,他在想什么?
  要是吕启没有出现,帝国也会有人发明并创造出蒸汽机,那是在帝国历四十四年,经过长达一十八年的攻关,帝国皇家科学院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被使用于航海的蒸汽机,然后在帝国历四十八年,帝国拥有了第一台可以作为火车头的蒸汽机。
  现在是帝国历十一年,蒸汽机早了三十三年。对于很多人来说,三十三年已经是其一生,对于整个历史来说却是眨眼的一瞬间,然而历史的这一次眨眼注定要让世界变得不同!
  “需要什么资源或是人,你可以直接向我汇报。”吕哲无比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说:“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它,使它能够被实际的应用!”
  吕启在点头,点得和小鸡啄米似得。他当然希望能够取得新的进展,可是很多东西是无法说出来的。
  在科学领域上从来就没有单独的进步,任何的科技进步都是取决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材料科学的基础。
  很多时候,不是什么样的东西造不出来,是材料无法达到标准,使得某个机器哪怕是造出来也只是一个外观,真正要使用的时候因为材料的不合适而使得机械崩溃。
  在动力领域上,能够创造出多少马力的机械更是取决于材料科学,因为明明是按照同一张图纸制造出来,且绝对是构造一模一样的机械,它会因为材料的等级而出现不一样的性能。
  材料科学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知识,牵扯到的知识多到难以想象,并且与之关联的学科更是多,像是金属科学和非金属科学就是两个大的基础,衍伸下去的东西更多。要是用记录文字和图案的纸张来堆,估计是能堆满整个帝国的每一寸土地。
  吕哲显然也是懂得科学并不是一蹶而就,但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吕启能够搞出蒸汽机,那么也是能够不断取得革新。所以,他依然还是一个外行人。
  帝国现在的材料科学在已知的国家中其实并不是最强的,将材料科学走在已知国家中最前端的是孔雀王朝(印度)。
  孔雀王朝(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钢的国家,并且他们已经熟稔地掌握了炼钢的技术。然后,他们还发现了橡胶,并且在一些东西上已经开始在针对橡胶进行运用,不过很显然他们是走错了路线,用橡胶来应用在建筑和一些古怪的巫术上。谁让他们没有穿越者,是不是?
  除开钢和橡胶之外,孔雀王朝(印度)还领先于世界创造出了一种符文。这种符文让数学变得更加简单,既是0、1、2、3、4、5、6、7、8、9这些数字。后世的全世界都知道这些数字叫印度数字,似乎只有天朝还是死硬地、理所当然地认为叫阿拉伯数字。
  毫无疑问,吕哲本来以为符文数字是帝国最先出现,已经将这些符文数字叫“帝国数字”,全然不知道人家印度已经弄了出来。
  不过,无所谓啊,哪怕不叫“帝国数字”,总有一天帝国的军队会将军靴踏上印度支那的土地,然后将那里的文明摧毁,那个时候不叫“帝国数字”也叫“帝国数字”了!
  而似乎还不用去摧毁印度支那的文明就能办到?因为印度钢到后面成了龟兹钢或是大马士革钢,印度数字也变成阿拉伯数字。那是因为自孔雀王朝瓦解之后,印度支那的土地就再也没有统一,是分裂成了十多个邦(王国),还需要等待英国佬去殖民他们,然后又奴役他们,等待“殖民解放”阶段才又形成大范围的统一,不过仍然是被英国佬肢解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哦……还留下一个克什米尔当做争议区,因此英国佬也是挺毒的。
  “一旦蒸汽机被应用于海航,战舰吨位的增加是必然……”吕哲开始觉得庆幸了,他转头对吕议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更大更好的战舰,但是只生产出两艘炮舰,没有生产更多。”
  别看现在的船都是使用木头,但是工序的复杂程度一点都不少,要是某一个时间阶段生产出注定是没多久就该被废弃的战舰,并且生产数量极多,造成的浪费哪怕是帝国都会感到心疼。
  “将蒸汽机使用于海航,我们的海航运载量将会变得非常可观。”吕哲越说越兴奋:“不止是运载量,事实上也不再看老天的风向,那么速度上必然也将迎来一个飞跃!”
  两千马力等于多少航速?差不多会是十节以上,该是十几看得还是船只的构造。帝国有专门研究船体外形的科研院,是帝国历三年就开始设立,到今年已经有八个年头。帝国目前几乎所有的船只都是由位于闽南郡厦门的科研院来进行图纸确定,然后才交给位于南海郡的堪江船只制造局进行制造。
  “如果是采用蒸汽机,船只结构设计上等于是要进行大幅度的革新。我们之前是有在进行相关的研究,但是取得的成果相当有限。”吕议肯定是专门关注过,他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知道的是关于蒸汽机和相关涡轮的体积,然后再来进行船只结构的布局。”
  吕启听得不断点头,回应道:“是这样的,父皇。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体积,便于相关部门能够有数据来进行研究。”
  吕哲对这些就不太懂了,他也不会不懂装懂,默默点头之余,心里已经在思考是不是要加强对美洲大陆的探索。可是想了一下立刻就觉得短时间之内没有必要,帝国需要的是先征服“世界岛”,然后才是将注意力转到非世界岛,极可能下一个征服的目标会是非洲,而不是美洲大陆。
  会有这样的考虑是有理由的。首先,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发展需要多少资源,一般情况下并不是越多越好,是越方便越好。另外,资源获取的距离之上也是要有相关的考虑,不能是舍近求远。
  没错,蒸汽机被应用于航海,等于是提升了速度的同时可以增加运载量,但是美洲依然太远了,并且帝国想要征服那边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会是可怕的一个数字。对于帝国来说,需要铜可以到吕宋群岛,需要金和银应该去倭列岛,需要香木、橡胶等等也是在南洋,美洲有什么?美洲该有的南洋都有,难道帝国要提前搞烟草贸易?不然对于美洲的开发迫切性还真的就没有那么高。
  “另外一个最关键的地方,提前开发美洲,等于是帝国会形成鞭长莫及的两个部分。”吕哲已经重新上了马车,他要带着皇室的成员前往夷陵的烈士园。他上车之后就在闭目沉思:“哪怕是到了十七世纪,科学已经进不到那个份上,英国佬已经快要踏上地球霸主的地位,但美洲大陆依然想要独立。帝国过早开发美洲,特别是大量移民美洲大陆,肯定会有隐患!”
  发现美洲大陆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帝国只进行一些珍稀资源的掠夺是可以的,移民和建立行政单位则是要延后。
  “比起美洲,或许对澳大利亚的占领才是最迫切的!”吕哲仔细回忆一下海航探索队的报告,比较诡异的是帝国官方和民间都还没有找到澳大利亚。他突然开口:“南洋探索的面积达到多少了?”
  吕议先是愕然,然后迟疑答:“按照我们的划定,探索面积应该是达到百分之六十?”
  吕哲沉默了。在他的印象中,南洋那边的岛屿数量可是非常多。
  正是因为多,南洋舰队已经探索南洋长达六七年,最想找到的马六甲海峡依然没有找到,不过从绘画地形图来判断,吕哲已经看到了后世马来西亚的影子。
  “父皇。”吕议好奇地问:“您是因为塞琉古和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的新形式,希望早点畅通海路吗?”
第1065章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
  塞琉古帝国又和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组成的联军干起来了,那一场战争动用到的兵力是,塞琉古帝国先期出动了二十万步骑,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联合出动了二十五万步骑,双方漫长的国境线上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
  战事的爆发背景是,塞琉古刚刚在叙利亚区域获得了针对托勒密王朝战争的胜利,然后觉得应该调转头来解决分裂出去的两个叛军势力。
  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三世,他调动了二十万步骑之后又觉得不够,近一步的征兵之后又向东线派遣了十二万的增援部队。
  这一下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有些惊恐了。
  此前,塞琉古帝国是有进行过扑灭叛乱的战争,不过因为有托勒密王朝一直牵扯着塞琉古帝国的兵力,东线的用兵一直是一种比较窘迫的姿态,才让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独立成功。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在独立成功之后,他们有尝试过向塞琉古帝国的其它省份发动过进攻,可是取得的成绩根本就不怎么样。
  发现向西进攻无法取得成功,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在西线留下必要的防御部队,两国转而向东进行扩张。他们先后击败了东边的几个部族,得以将国土扩展,一直是扩张到了西域边缘位置,也就是康居等国的边界线才停止下来。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向东的进军产生了很大的一个效应,那就是迫使一些战败的部族不得不进行逃亡。再加上两国有意地驱赶原住民,使得逃亡的土著数量多达数十万。
  这一批被迫逃亡人像是一帮蝗虫,他们所到之处除了破坏还是破坏,一个又一个部落、部族,乃至于是国家被席卷,然后被裹挟,使得逃亡的队伍一再地壮大。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成功了,他们用驱赶逃亡者的方法轻易地获得了大片的土地,并因此而扩张欲望大增。他们还在东方发现了一片庞大的土地,那里的国家小而弱,认为只需要派遣几万的军队就能轻易地进行征服,唯一的障碍就是要先解决掉看似不弱的昭武九姓。
  正当他们要进攻康居国时,康居国表现了臣服。
  康居国不得不进行服软,他们举国上下的人口比那批逃亡者的数量还少,无法将逃亡者拦下,然后逃亡者的后面还跟着两个大国的精锐军队,怎么看康居国都没有胜算。
  随着康居国的服软,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通往西域的道路因此而变得畅通,那么剩下的就是再次驱赶那些逃亡者进入西域,用数量庞大的逃亡者去搅乱那些小国家,使那片区域变得动荡。
  任何国家只要动荡就会变得虚弱,征服起来将会变得轻而易举,事实上这样的事情也被一再证明是真理。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七八万联军十分轻易就进入到西域地界,他们所过之处迎来的是一片又一片的臣服,包括在北萨迦区域的斯基泰人和一个叫月氏的部族,他们本来叫交战也暂停下来进行退避。
  月氏人和斯基泰人的战争并不为多少人知道,但是不代表双方的战争规模不大,只因为那片区域是蛮荒才没有多少人进行关注。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轻易就进入西域地界,使得他们变得骄傲自满,甚至是有那么些目中无人,可是这一次他们撞到了一块铁板,那就是西域霸主的乌孙人承担起了他们身为西域各国盟主的责任,出兵抵抗帕提亚和巴克特利亚的入侵!
  早在有外地入侵之前,乌孙人其实已经有不小的内患,那是乌孙这个庞大部落联盟内部的贵族开始变得骄横,因为西域各部族、城邦、王国的服顺变得自大。
  一个强大的国家或是势力想要被外敌入侵变得虚弱通常是会有一个过程,并且在外敌的入侵下可能还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若是这个国家或势力因为内部的腐朽而变得虚弱,能够改革并重新变得强大实际上具有无比大的难度。
  为什么?无非就是没有危机致使腐化不被重视,或者是担忧一旦进行改革将会引起更大的自我削弱,狠不下心来进行校正。
  通常狠不下心或是觉得没有必要,会在有外敌的进犯下被扭正,那是因为感受到了真切的威胁,明白再不改变错误将会失去继续生存下去的保障。乌孙屹立在西域成为长久的霸主也不是全然没有理由,他们进行了某些改变,然后集结兵力前去与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进行较量。
  对于乌孙来说,幸运的是他们遇上了比自己更加骄傲和自满的敌人,因为敌人的轻视获取了战争的胜利,将入侵西域的敌人驱赶了出去。可是,轻易的胜利对于乌孙人来说也是一项不幸,因为轻易的胜利让乌孙人觉得自己依然强大无比,根本就不需要改变奢靡的生活方式,近一步认为自己依然强大到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改变,因为改变都是多余的。
  遭遇了失败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他们犹如被敲了一棍子那样懵了,对于东方有能击败他们的势力感到难以置信。
  许多时候遭遇失败反而是一件好事,对于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来说更是这样。他们因为失败重新变得惊醒,反而是乌孙因为获胜增添了骄纵心理。
  长久的顺利又再次战败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两国停下了继续进军东方的脚步,转为对东方展开了谨慎的探索。
  乌孙吗?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很快就知道乌孙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知道了乌孙拥有近百万的人口,有着差不多一倍数量的奴隶,是西域那片区域当之无愧的霸主。
  能够成为一个区域性霸主的国家没有一个会缺少底蕴,轻易招惹这样的国家属于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转而派出了和平的使节团,他们本来的目的地是前往乌孙的王庭,为上一次的战争取得谅解,其中也不缺乏深入乌孙一探究竟的意思在内。
  打着和平旗号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使节团进入了乌孙,他们看到的东西与之前自己所了解到的片面情报不符合。
  是的,乌孙人口庞大且疆域辽阔,乌孙在西域还是霸主的存在,然而乌孙并没有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想象中那么强,应该说因为乌孙内部的腐朽还显得有些虚弱。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开始明白一点,是他们自己的骄傲和自满才致使军队在与乌孙的交战中落败,他们认为只要变得谨慎,那么击败乌孙并非不可能。
  察觉到可以击败乌孙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他们的国家本土再一次酝酿东征,但是一项新的发现让他们停止了针对东方的战争准备,那是派出去的使节团发现东方远不止是西域就到了尽头,东方的草原上还有着匈奴、丁零等等强大的游牧民族,更为可怕的是一个强大到难以想象的国家也存在于东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