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716

  重新回到中军的大帐,方才七个被斩杀的无头尸体没有被人收拾,帐内到处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抬到旁边。”
  亲兵们自然应“嘿!”从命。
  他们将被割下首级的无头尸体两人合抬起来搬到帐帘旁边,抬动时无头的尸体颈部流出大量的黑血,抬着脚的一边没事抬肩膀部位的人却是被淋了一身。
  吕哲走过去看被平放在侧帐的苏桥,由于失血太多的关系苏巧的脸苍白中有一种青色,从面容看去倒也不显得狰狞。他现在才算是完全相信正如他们所报告的那样,苏桥是失血而亡。
  “你猜测郑氏、昭氏从哪里进军江陵的机率最高?”
  “回军主,夷陵前往江陵共有两条大道。军主与校尉宋伯来时没有遭遇两氏乱兵,那这一路可以排除。另一路职想宋伯一定是在布防,所以一直不见有秦军开进。现在没有看见宋校尉布防的所在出现火光与厮杀动静,职猜测氏与昭氏收拢的楚人较多,楚人善于水道,周边的舟船也大多消失不见,想来他们该是走靠近沫水的那一条。”
  “水路?这就难怪了。宋伯一路派人探查,确实在陆路只发现小股乱军。你知道夷陵的舟船多寡、能够载多少人吗?”
  “小舟数量众多无法统计,上次有军队从巴郡顺江运来二十船粮食停留在夷陵……舟船所载的人数都不会超过三千人,他们该是一部分作为前锋先行,大部分是顺着江水沿岸依靠茂密植物躲避探查,想要隐秘行军。”
  江河两边一点都不好行军,曾经亲自带队剿灭过百越部落的吕哲深知这一点,他思量了一下……
  吕哲摸着下巴:“唔?江陵的部队只有两校,宋伯这一校被派来夷陵,留下的只有赵息的一校。不知道赵息有多少战兵?会不会是郑氏和昭氏将沿岸的人作为诱饵,领着较为身强体壮的人突袭江陵?”
  终于意识到了!燕彼打起精神:“南方郡县由于始皇帝的诏命已经全部拆除城墙,江陵没有城墙之下光靠一校兵马很难防御。军主的猜测很有可能!”
  吕哲想着想着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一时间又想不出来到底不对在哪里。
  按理说江陵的将校应该是有了什么考虑才会派出一校兵马前来夷陵,率军的宋伯领兵到达夷陵已经长达两个小时却没有发动进攻,那么宋伯是有什么顾虑还是在等待什么?
  同时,江陵的正统秦军真正数量只有五千余士卒,那里由于是南疆军的主要集结地也有至少二十万的六国遗民,谁能保证二十多万的六国遗民会安分守己?
  想到这里,吕哲不由变色。
  摄于大秦的赫赫威势,平时只要一两千人用心一点自然可以使得二十余万六国遗民不敢轻动,但现在不是“平时”而是特殊时期。可以想象只要郑氏、昭氏攻进去,二十余万人之中难道就没几个有胆色的人也学两氏那么振臂一呼?
  别说二十万人,就是二十万头猪乱窜起来都够呛!
  吕哲出江陵之前好像还听说有二十万刑徒也在五千的秦军押送途中,似乎是半个月内就会到达南郡?
  二十万刑徒再加上二十余万的六国遗民,那就是至少四十万敌视大秦的人,而且最要命的是二十万刑徒必然都是壮年居多,他们要是趁势作乱……
  燕彼看见吕哲脸色大变,嘴角诡异地勾了起来。
  “燕彼!”
  “职,在!”
  召唤完吕哲却是没有话说来回渡步。他觉得这一切实在太过不可思议了,似乎是某个节点出现了差错,难道历史上秦军就是因为发生动乱才导致第一次大规模南侵失败?
  其实吕哲哪里又知道历史上六国遗民根本就是认命地被押解着充填进岭南这个巨坑,所谓的第一次南侵失败的说法不过是屠睢被百越人埋伏中箭而死。
  从头到尾历经过来的燕彼早就在脑海中推演无数次,因此一点都不着急。他相信只要吕哲静下心来也必然会发现一些端倪,原以为吕哲会在解决完夷陵的动乱才会意识到,没想到会这么快。
  燕彼看见来回渡步的吕哲脸上表情不断变幻像是在做什么心理斗争,以己度人之下以为吕哲是在思考怎么去火中取栗。
  按照这位曾经是燕国县丞的想法,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是趁乱设局干掉宋伯,接手失去指挥的秦军。然后吕哲在夷陵收拢足够的兵卒,以平乱的理由待在夷陵坐等江陵的秦军覆灭。
  一旦江陵的秦军覆灭,那么不管是屠睢还是任嚣必然死于乱军之中,毕竟这两人是正副统帅会是乱军必杀的两个目标。大部分在那边的将校,他们也别想从二十多万失去理智的乱军中活下来。
  其实哪怕有将校活下来也无所谓,南郡的秦军只有宋伯和赵息两校。面对多达二十余万的乱军,赵息这一校肯定会在江陵被乱军吞没。宋伯这一支现在在夷陵,那些将校一时间也指望不上。失去军队又大乱的情况下侥幸活下来的将校也会想方设法来到夷陵,只要他们来到夷陵,手中没有兵权还不是要任由拿捏。
  待在夷陵不动的理由很好创造,只要让夷陵保持混乱就好了,哪怕事后有人追究起来,也绝对说不出什么来。
  以吕哲在夷陵的威望,再加以其它手段,不严格要求兵源的话至少能够组织起至少两万五千兵卒。
  燕彼有思考过,他从吕哲上次带着五千整编不到一个月的部队就能歼灭两支百越部落得出一个判断,那就是吕哲带兵还是很有能力的。(其实是一支百越部落)
  只要江陵的秦军覆灭,吕哲就更加能以固守的名义合理地待在夷陵。
  燕彼设想过,这两万多部队经过整编虽然不可能成为精锐,不过对付一帮没有绝对威望领导者的乌合之众不成问题。
  到时候吕哲可以选择留在夷陵训练军队,等待其它地方秦军开过来再出兵平叛,也可以冒险在其它地方秦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用各种手段平息混乱。不管是怎么选择,吕哲总是有无数手段来达到立功的机会。
  至于割据什么的,燕彼相信吕哲不会那么傻,毕竟现在大秦如日中天,他所设想的用尽各种手段也是借势于大秦的威势。整个谋划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这一场动乱成就吕哲的威望,同时在这场动乱中立下天大功劳得以晋升。
  “他到底会怎么来进行决断?”这一刻,燕彼无比期待着。
第0120章
血咒誓约
  因为猜测而不管不顾的放弃夷陵赶往江陵?
  或是如燕彼所猜测的那样用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夷陵?
  对于吕哲来说现在没有多余的选择,任何选择的前提都是他必需控制夷陵混乱的局势,在夷陵的混乱没有平稳下来之前什么谋划都没有基础。
  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的吕哲看向坐在下方的燕彼,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比较怪异的问题,燕彼他们同样是六国之人,为什么不一同参加叛乱,而是纠集了这么多人固守营盘?
  吕哲认为还有一个值得疑惑的问题,燕彼等人怎么在自己来到之后立刻表示服从,难道自己在夷陵的威望真的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刚才的交谈中燕彼好像一直提示什么,似乎有意的在引导话题?吕哲疑惑燕彼好像很肯定自己会冒险过来,在自己还没有到来之前估计就已经在做什么先期准备?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枝外生枝的时候,吕哲一边观察燕彼的神情一边应付各个来汇报情况的人,一条条新的指令清晰的发布出去。
  在一千五百兵卒开出营地之后,很快将集中在营地周边的混乱人群弹压下来,负责处理后续的五百兵卒目前正在将配合的人引导到营地的右侧。
  吕哲下令进行清点人数,他需要知道有多少适合成为兵源的数量,也真的打算临时整编出一支数量足够的部队。
  组建部队的用意不是如燕彼猜测的那样要做什么拥兵自重,吕哲很清楚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他必需将那些有能力作乱的青壮年整编出来,失去这些青壮年的群体,光是老弱妇孺根本无法做出太大危害的事情。
  随着一条条指令被下达与执行,轻松下来的吕哲让人拿来匕首割开衣服检查箭伤,伤口部位的肌肉看去已经变得惨白,中箭部位已经完全停止向外流出血液,不过紧缩的肌肉似乎有要愈合的迹象,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来……”
  吕哲呼唤猛三抓稳箭镞,又让赵平固定好箭的尾部,他深吸一口缓缓扭动一下上身,一股剧痛直接闷哼出声。
  没人搞懂这是在做什么,他们还以为吕哲要取出箭矢,没想到时扭动身躯不折断箭矢让伤口重新流血。
  身家性命几乎全部搭在吕哲身上的猛三紧张问:“军主,为什么不治理箭伤?”
  额头和后背皆冒出汗的吕哲一边查看创伤一边说:“箭矢还插着,不能让肌肉自行愈合,我把伤口扭动撕裂就是在进行处理。”
  还有这样的处理方式?众人看到一头雾水的同时认为吕哲这是在自残。他们哪里又会懂得吕哲这样做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现在无法取出箭矢,一旦取出必然会大量流血,虚弱之下会造成休克,现在吕哲不能休克,他还需要控制局势。
  “你们不觉得身上插着一杆箭矢再做出指挥若定的形象很威风?”无法解释那么多的吕哲开玩笑似得说。
  众亲兵被那一句话弄得是哭笑不得,不过秦人大多豪迈不畏生死,军主受伤之下还能开玩笑,他们生出一种佩服的情绪。
  思索什么的燕彼神情很精彩,他看向一脸谈笑若定的吕哲,心想:“他是怕自己陷入昏迷才不做处理,倒是一位能够敢于忍耐的人。或许可以用这件事情来做一些文章,增加军主只夷陵众人心中的威望!”
  打定主意,燕彼见吕哲站起来也赶忙跟着站立起来。
  吕哲认为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他招呼人准备一下打算亲自出去进行安抚。
  出了军帐,向东方看去时天已经蒙蒙亮,由于人群被集中到军营中间,一眼看去地上或坐或卧满是人群。
  兵卒已经开出军营进行弹压,这些被集中在相对安全位置的老弱妇孺可能是出于心安的关系倒是不再大声喧哗,不过太多人低声交谈之下依然是一片“嗡嗡”声。
  吕哲看去,除了不懂事的孩童依偎在母亲或是亲人的怀中已经入睡,大部分经过一夜担惊受怕的人还清醒着。
  “去看看那个伙夫……”吕哲已经忘记商的名字,“去看看那个谁,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煮好粥。”
  周边除了燕彼基本是吕哲的亲兵,这件事情似乎只有燕彼去做?
  燕彼本来也想找借口离开,听到那句话主动请命:“职,去!”
  耳里听着人们再次发出的欢呼声,吕哲点头应允。
  事实上从周遭的人看见吕哲的身影从军帐中走出就开始发出欢呼,他们绝对有欢呼的理由,吕哲一来就掌握全局开始对外面的人开始弹压,这预示着在努力控制局势。从军营外面的动静听去,局势也真的在得到控制,预示着动乱在被遏制,这是所有人都期盼的事情。
  这些人们从各个地方在被押解来时,已经在路上看到太多的混乱也吃了太多的苦头。那种经历是每个人难以忘记的痛苦记忆!
  他们之中有很多是被这个军营内作为兵卒的亲人救下,更多是知道这场动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才会逃到这里寻求庇护。只有曾经拥有才会懂得珍惜,经过一晚的动荡之后,他们之中很多人十分想念吕哲主持夷陵一个月时的安稳与平静。
  在赵冲与燕彼共同主持事务之时,那种“只有吕军侯来了才会不会镇压”“吕军侯会统领我们重新恢复次序”的话早就被散播下去。说是洗脑也罢,说是忽悠也行,慌乱之下这种心理暗示很容易得到成功,他们深信吕哲的到来能够让混乱得以慢慢平息,也让他们知道这里的人只要配合就不会被秦军镇压,心安下来之余对吕哲的期待是不明了者所很难想象的。
  吕哲自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种程度的欢迎,他带着亲兵在人群中巡视着,时不时会停下来与人说说话,偶尔遇到哭闹的孩子还会抱起来轻声安慰。
  在抱起第一名孩子时,牵扯到伤口的吕哲其实已经后悔,心里破骂自己“做戏也不用自残”,看见周边的人看见自己带伤还抱起孩童感激到痛哭出声,他只有忍耐住疼痛将戏演全套。
  孩童从来都是懵懂又喜欢乱抓东西的一群人,吕哲再次抱起一名孩童时,大约两三岁的女童伸手抓向那支还插在肩膀的箭矢,只是稍微扯一下那种锥心的疼痛瞬间让吕哲的嘴巴发出痛哼之声。
  看到这一幕,女童的母亲,那一名妇人彻底被吓傻了,其余看到的人也是一脸的惶恐。
  在他们以为高高在上的吕哲会一把将女童甩出去之际,吕哲却是因为疼痛扭曲着脸庞在温言说“小妹子乖乖,哥哥给你一个好东西”,另一只手从腰间的皮囊拿出一枚半两钱币,递出去之时孩童果然放弃带血的箭杆抓向钱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