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21

  现如今,中原最为强大的汉家苗裔是李农,他麾下有一支乞活军。而乞活军听名字就该知道是什么样的武装,是司马皇室无能统治下的产物,是为了能够活下去才聚集起来的集体。这支军队创建之初与胡人不断血战,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与胡人的厮杀之中,后面石碣击败乞活军进行收编,某些方面来讲乞活军变成了石碣赵国用来镇压不服的刽子手部队。
  很难说得清楚乞活军前后的变化该怎么评价,没有民族大义的年代里,奢求一些人为了所谓的大义而去坚持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很难,能活下去才有一切。
  刘彦与冉闵又聊了许多,一些事情冉闵也并未有隐瞒。
  石碣赵国大抵就是各州郡荒凉的状态,只有中原核心区域、关中、西北等少数几个地区才算是人口密集,不过那却是五大族的栖息地。
  胡人是有这样的习惯,他们总是喜欢将部众尽可能地集中到一块,不像华夏苗裔那样会分散进行发展。
  “仅是襄国便有五十万的羯人,其余天下各地的羯人十分稀少。”冉闵有意让刘彦了解更多局势:“羌人被聚集到襄国附近的人口约有三十万,他们是直接服从姚弋仲指挥的羌人部落,另有数百万的羌人分局在西北各地,稍有涉及关中,又分熟羌和生羌;氐人在襄国附近约有十五万,其余氐人皆是分散在关中各处。”
  石碣赵国没有做过人口普查,总是五大族五大族的称呼着,但谁也不知道五大族中的各族究竟是有多少人口。
  “因此西北羌族势力最大,关中氐人实力最强,他们又有族裔会分居于天下各州郡。”冉闵无比严肃地说:“若说羯人现今是中原霸主和统治者,羌人与氐人便是羯人仰仗依赖于统治天下的帮手。”
  羌族也许是现今石碣赵国各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仅是西北就有三四百万,再加上分散于中原等地的那些,总合起来羌人绝对超过五百万。其实这个也真的不值得奇怪,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二十六万户,人口数量超过百万,东汉时期羌人甚至扩张到司隶(长安附近),那么多年过去了,怎么可能没有增涨。
  再来是氐人,他们占据了农业开发相对完善的关中,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大肆繁衍人口,数量不会低于一百八十万。
  鲜卑族的人口亦是甚多,但鲜卑一族自行分裂成为诸部,又发生连续的内战,导致鲜卑的人口大量减少,但仅是慕容燕国一支鲜卑人的人口数量就超过一百四十万。段氏鲜卑目前是溃散分裂状态,人口可能不足十万。拓跋鲜卑建立代国,有统计数据的人口数量是二十七万。宇文鲜卑一再被慕容鲜卑攻击人口大减,可依然有十三万左右。几个鲜卑大部族,再加上零零散散一些不属于大部族的鲜卑部落,整个鲜卑族绝对有两百万以上的总人口。
  羯人还是匈奴人奴隶的时期,有数据显示是接近二十万人。匈奴人带着羯族杀进中原,石勒反叛击败匈奴自立,再从建国到石虎时期,羯人一直都是处于霸主地位。要说起来,能以二十万的人口成为霸主,羯人该是何等的骁勇善战?恰是因为羯人数量太少,只能是显示残暴吓住其它族群。数十年过去,光是襄国就有五十万左右的羯人,算上其它地区的羯人该是合起来有近七十万?
  匈奴这个历史悠久的胡人一族,几大匈奴部族已经退出中原迁往塞北,按照古老的习惯又划分为五部匈奴(曹操的手笔),既即左、右、南、北、中五部匈奴。但是五部匈奴的几个“部”其实是名存实亡的现状,真正的“纯”匈奴实力并不强大,反倒是“混”的匈奴实力强一些,如匈奴铁弗部(很多个)之类。要是计算纯粹的匈奴人,数量为五大族之中最少,不会超过二十万,加上各类的铁弗部才堪堪接近六十万。
  刘彦不知道冉闵的数据从何而来,一番相加计算起来,不算各类杂胡的话,仅是五大族的人口就超过一千万!
  没人对石碣赵国的人口做过统计,倒是慕容燕国已经做了人口统计。那么石碣赵国之中的杂胡和晋人数量该有多少?
  “杂胡不会低于六百万,晋人难有三百万。”冉闵一直在冷笑,他说:“晋人历来便是随意杀戮,能有三百万已经十分令人意外。”
  刘彦知道三百万也就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数字,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五大族和杂胡的数量却相对准确一些,但胡人的人口只会多余一千六百万,不会是少。
  知道东晋小朝廷统治区域下的人口是多少吗?司马皇室没有做过人口普查,但是可以从之前的三国混战末期得到一些数据。
  荆州和吴地的人口,东吴末年该有二百五十万人,再加上所谓的衣冠南渡的南下近百万人口,其它地区杂七杂八地相加起来,东晋小朝廷的人口应该是在四百万到四百五十万之间。
  不算长江以南的华夏苗裔人口,中原的华夏苗裔人口数量已经属于少数,汉家后裔成了少数民族,哪怕是再加上东晋小朝廷的人口,总合七百五十万的人口也比胡人少了一倍以上。
  “我们还能活得下去,是胡人自身并非铁板一块。”冉闵看着刘彦,充满感情地说:“再不团结,汉家苗裔迟早要被杀绝。”
  冉闵或许是出于自身的恶劣生存环境,也许是躲在他羽翼之下的晋人生存艰难,从去年开始石虎又大肆迫害晋人,晋人的人口数量又开始大幅度的下降,却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二百五十万人?
  再不反抗就要灭种了!是长江以北的汉家苗裔要被杀绝了!这个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能让冉闵说出那些话,可以想象危机到了什么份上。
  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冉闵是遭遇到了恶劣环境才会有那些感慨,可他要是没有心存同胞之心,以石虎义孙的身份哪怕再恶劣也该能活得下去?他自己能活,作为实力底蕴的那些晋人却是会被大部分杀死。一旦晋人死得差不多,他等于是失去了爪牙的老虎,想威猛也猛不起来。
  刘彦不想从其它龌蹉的角度去看待冉闵,如今年头能够心存同胞之心的人……尤其是石碣赵国政权中的那些官员,几乎就是没有。
  李农要比冉闵位高权重,但是李农有想过同胞吗?或许是有的,可李农在杀人的时候,几乎没看见什么顾及同胞的地方。
  “或许老弟在青州的抵抗会成为绝唱……”冉闵很哀伤地说:“吾不忍袖手旁观。”
  冉闵带过来的那些文士,他们却是在和纪昌谈买卖。数量庞大的食盐,再加上兵器和甲胄,几乎是汉部能够提供多少,他们都打算一次性地吃下。不止是物资,他们还提到了购买匠人。
  另外,张乾又说:“若是有意,可将父母妻儿……转至修成侯处,吾等拼了性命也会保全。”
  要是没有后面那句话,冉闵看着就是要接受汉部遗产。
  如果汉部的情况看着不是那么危机,甚至可以说是危若累卵,提出要汉部这边官员的父母妻儿,就足够汉部这边翻脸,毕竟从某些层面来讲,父母妻儿可以视作人质。
  纪昌是抖着脸颊,以至于看去像是在抽搐。他看着冉闵那方的人,一个个悲天伶人,紧握着拳头很想一个又一个挥拳痛打。
  汉部看着是挺危险,但并非没有退路。不要忘记汉部在辽东和朝鲜都有领地,再不妙也有庙岛列岛可以栖身,哪又需要将父母妻儿交给他人保护?
  是刘彦要死扛,不管石虎是不是真的有百万大军,都打算战上一场。
  本着军队数量越多,后勤越是难以保证的事实,刘彦与一众人等计算下来,只要他们能坚持三个月,石虎除了撤退还能怎么地?
  风险从来都是伴随收益,要是汉部能够扛得住,必然是一个威震宇内的局面,介时刘彦政治声望必将无两,会有足够的号召力,那么他或许就能够做一些振臂一呼的事情。
  刘彦还在另一边与冉闵交谈,两人有很多共同语言。再则,得说刘彦其实很尊重冉闵,亦是希望能够从冉闵这里了解到更多的时势。
第219章
何等气魄
  不管承认与否,冉闵就是一个人杰。
  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污点?大义之上站得住脚跟,很多事情就会得到谅解。
  冉闵出身复杂,为虎作伥的事情亦是没有少干,例如被命令去镇压叛乱,再比如在进攻东晋小朝廷时那么卖力,能怪他吗?显然是不能怪。
  此时的冉闵实力不强,需要仰仗于李农才能有容身之地,他或许是出于开诚布公给刘彦透露了一下底子,一旦刘彦这边有需要,可以派遣一万五千的部队过来。
  刘彦是个什么心情很难说,他对冉闵的好意进行了婉拒,说道:“修成侯遣军来助,彦不胜感激,然而彦或是面临玉石俱焚的局面,多一万五少一万五并无甚差别。修成侯还需保留实力,彦若失败总需有人尽未成事业。”
  历史上是由冉闵振臂一呼,有没有杀胡令无从考究,但就是他引发了汉家苗裔最后的热血,以少数民族的数量对羯族展开血腥报复,杀得诸胡纷纷退让,使得此后胡人不敢再轻看汉家苗裔,才让汉家苗裔得以喘息,不是作为一个民族被消灭在长江以北。
  冉闵沉默了,他的心情非常复杂,对刘彦的选择感到不理解。也许是认为刘彦知道难以抵抗却不愿意妥协感到尊敬,行了一礼之后,慎重道:“贤弟此心可证日月!”,想了想,艰难地说:“若是……保身退往海外,天下英雄必不敢笑。”
  说到底,刘彦并不是完全没有退路,冉闵想来刘彦到了无法坚持的时候退往海外岛屿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去辽东或是朝鲜?哪怕是冉闵都想想得出来,刘彦一旦战败对于慕容鲜卑就等于没有价值,慕容燕国怎么会继续容忍汉部在辽东有一席之地?再来就是朝鲜半岛之上的各国,他们对战败后的汉部肯定也是会痛打落水狗。
  “贤弟切勿轻信慕容鲜卑与司马皇室。”冉闵开始有些推心置腹的模样?他细想之后,可能是觉得刘彦得到了慕容鲜卑或是司马皇室的什么承诺,幽幽然地说:“慕容鲜卑乃虎狼,虎狼要吃人。司马皇室……不提也罢。”
  刘彦是得到慕容燕国和东晋小朝廷不少承诺,可他从来都没有当一回事。他无法向冉闵解释自己要硬着对抗石碣赵国,亦是很难说清楚怎么会有获胜的期待,只能表现出接受冉闵奉劝的态度。
  当今天下,能伸出手帮一把的人稀少,可并非没有。或许冉闵是抱着其它一些目的,但只有冉闵对刘彦伸出了友谊之手,连可以派遣多少军队过来相助都说了出来。
  一万五千的部队对冉闵来讲真的不少了,尤其是明言绝不是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那该是冉闵接受各大家族资助训练出来的军队,只是为了冉闵自己理解的大义,说派过来助战就要派,看着绝对不像是假话。
  其他人不知道刘彦有什么底蕴,可以理解为将军队派过来就等于没想还能再回去,那该是何等的气概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既是收到善意,刘彦就暗示纪昌可以给冉闵更多的方便。
  纪昌尽管非常不愿意,但他在接下来与冉闵一方的文士进行洽谈时真的是松口了。
  冉闵一方的人却是理解为刘彦类似于在干“安排后事”的准备,尽管是众人大抵是一种内心不忍的态度,但嘴上还真没有多少留情。
  “真的不将父母妻儿送过来?”刘猗一脸的惆怅:“岛屿虽说安全,可……”
  纪昌开始有些恼火,他算是发现了,这些家伙简直就是将汉部的所有人当成死人,虽然看着好像真的要败亡,可他们还没有死呢!
  刘彦与冉闵该说的话已经说完,冉闵无法离开襄国太久,临近中午时分只能是各自离去。
  对于冉闵那方的态度,刘彦自然是要与纪昌进行沟通。
  “啥玩意?”刘彦一听有些恼火外加无语:“他们看着并不相信我们真的会死磕。”
  “大抵如此。”纪昌其实根本不想死磕,但刘彦态度坚决,他郁郁地说:“外人尚且如此作想,君上……却是要做好内部调节。”
  关于石虎正在集结百万大军的事情,汉部仅是少数的人知道。刘彦是有在做相关的安排,例如将对战争无作用的老弱送出石碣赵国的领土,但一直以来汉部就是这样过来的,并没有让人多想。
  “遣军一万五?”纪昌愣了一下,随后说:“修成侯……是一个奇怪的人。”
  还是那句话,不是谁都有那个魄力,觉得会失败还愿意大损自己的实力相助。如若冉闵不是在讲场面话,是真的要派遣一万五千的部队来助战,气魄就有些大到天上去了。
  “难怪君上会给予方便。”纪昌不想说刘彦感情太丰富,他比其余的人更知晓刘彦所仰仗的底蕴:“食盐我们不缺,兵器亦是不缺,只是甲胄紧张了一些。”
  虽然冉闵那些文士提出的交易量很像是最后捞一笔,但纪昌被刘彦暗示后全盘答应下来了,那就形成比较诡异的局面。刘彦那边拒绝冉闵派遣部队来助战,可用食盐、兵器、甲胄、乃至于是咸鱼等海产,向冉闵那边交换到的人口却超过七万。
  按照刘猗的原话,七万人中杂胡占了多数,却是暗示不能将其中的一万多人视为奴隶,可以视为郡县兵这一等级用于参战。其余也全部都是青壮,可没有掺杂老弱妇孺。
  冉闵前一段时间不是去西北镇压吗?那些人口应该是战场俘获或是掳掠而来。现今年头都有武装奴隶兵作战的惯例,显然既是冉闵那边变相地要加强汉部可用于参战的兵力。可做的那么明显,可以想象冉闵后面会有不少麻烦。
  双方约定交易的时间有些赶,会在随后的三个月内陆陆续续交易完毕。刘猗还暗示一点,也许七万人不会是极限,但价格上嘛……
  “增加人口是好事。”刘彦对人口无比垂涎:“只是……提示一下,尽可能多点妇女。”
  汉部的男女比例异常堪忧,不从外部引进会有大量的光棍。
  刘彦已经在干让多生娃的鼓励政策,但从怀孕到娃儿落地,再等待那批孩子长大成人,时间周期太长。时间再长也得鼓励,之前还担忧卫生跟不上导致大量的夭折潮,可刘彦现在不是能“召唤”特殊系统单位了吗?事实证明那批道士的医术很有一套,不止是战场救治,其余的病痛也能照顾。
  纪昌见刘彦还有心情去谈日后的战略,那颗忐忑的心至少是安稳了一些,他安慰自己:“短短十来日,多了五千精锐骑兵,亦是有连弩之兵和其余兵种?不但是战士,连那么多的医匠(就是道士)也能弄来。想必……接下来的大战还是有保全的信心?”
  对了,系统升级到“城堡时代”不是能够建造城堡了吗?刘彦之前储存了巨量的石料,除了一些用于建造军事重镇之余,他一次性就在平寿和黔陬等几个地方造了至少十五座城堡。
  按照系统的国家,中国的特色兵种是连弩兵对吧?刘彦“召唤”出来的连弩兵可是有三千。
  “召唤”出来之后,刘彦进行过试验,三千连弩兵仅仅是片刻的覆盖射击,原本空空荡荡的平地就“长满”了由弩箭形成来的密丛,看去画面无比的恐怖。
  一万两千的人口上限,刘彦搞了五千骑兵和三千连弩兵,先前又剩下约一千五百左右的剑士、五百长矛兵、三百弓箭手、一千五百左右的劳作单位(农民和渔船),再加上道士和相关攻城器械,仅仅是剩余两百的剩余。
  随着刘彦不断对一些单位进行升级,剑士晋升成为长剑士,长矛兵晋升为长枪兵,弓箭手晋升为弩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