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821

  要真切知晓一点,任何已经集结到下密的汉军,他们至少是人手一把金属兵器,甚至可以看到大批有穿甲的士卒,皮甲的数量居多,身穿铁甲的亦是不少。
  那么,作为从西凉而来的谢艾,他不得不奇怪一点,汉部崛起的过程中是寻找到了什么宝藏,或是一开始就俘获大批工匠和寻找到铁矿?
  “不太清楚,只知道刘公一开始便有不少甲士,从未缺乏过兵甲器械。”蒋干无比羡慕富裕的任何人,他们没有进军关中之前就是穷光蛋,占据关中一些地盘之后也没有改善:“相对而言,我们提供两三万士卒的兵器就非常吃力,甭提还要穿甲。不是吗?”
  张氏凉国立国有些久了,可是一开始就是地处边郡,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与中原腹地绝对没得比。要不是西凉盛产猛士,以边荒之地多次抵御入侵根本就难以坚持下来,哪怕是这样屡次伤亡的将士也出奇的多,导致整个张氏凉国也是为人口基数苦恼。
  “汉部有多少军队?”谢艾非常想要知道这点,因为整个张氏凉国拢共也就两万常备兵,紧急征召该是能凑个五六万,再多就要伤国本。他说:“仅是在下密一地便看到至少七万,听闻平寿与寒亭,乃至于是广固城也都布有兵马?”
  怎么说呢?蒋干对于有多少汉军倒是清楚一些,比如知晓汉军的野战精锐不会超过五万,余下什么辅兵、仆从军、新附军、奴隶兵加起来该有个二十万左右的样子。可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汉军中的辅兵要是放在其他势力怎么也能算得上是郡县兵这一级别,仆从军和新附军也有相当的战斗力,那该是个什么样的算法?
  “我们只需知晓汉军有主动出击的能力。”蒋干深深地看着谢艾,轻声道:“我们需要他们主动出兵!”
  谢艾同意这点,可刘彦又为什么需要主动出兵?总不是冉闵或张骏开口,然后刘彦屁颠屁颠的就出兵吧!
  “大义,他们不是一直在喊着要保护同一族群的苗裔吗?”蒋干舔着嘴唇:“那就是他们为什么非得出兵不可。”
  谢艾不接话,大义什么的就是一块遮羞布,为了取得更多的人支持而去流血,需要的时候可以将遮羞布举起来,让别人去牺牲和流血,等待不需要了丢弃便是。
  谁都认为自己拥有大义,例如石碣可不是在保证自己的霸权,他们杀掉任何一个非羯族人就是属于羯族的大义,反之的羌族、氐族、鲜卑族、匈奴族……谁又没有自己的大义?只是看属于哪个阵营,那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大义。
  谢艾不说话有绝对的理由,整个张氏凉国是因为有需要才会和冉闵同处一个阵营,并不是双方的感情有多么好,或是认同对方的理念。谢艾无法去接蒋干的话,只因为在冉闵占据关中局部立刻称王已经丢掉了属于冉闵集团的大义,相反倒是张氏凉国一直秉承大义在为了晋人共同的生存持续奋战。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需要让汉部出兵。”蒋干是个聪明人,他不再说什么大义:“潼关之外有接近三十万的赵军,晓关之外也有近十万。两关要是被攻破,赵军会涌入关中,我们固然是会被消灭,凉军介时也要面对数十万的赵军。”
  是啊,只因为需要,所以他们需要共同想办法,不管是坑蒙拐骗,或者是其它什么手段,总之冉氏秦国和张氏凉国都需要刘彦去招惹石虎,要是能够让石虎的注意力从关中转到青州,可真的是再完美不过!
  问题来了,刘彦为什么要出兵?或者说是换做任何一人,为什么在可以休养生息的时候,去为了所谓的盟友……还是连续坑了自己几次的盟友,去流血牺牲?
  “他们有能力出兵的。”谢艾先是点明这个,后面又说:“我们能够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使得汉部出兵?”
  “支持他们立国,无论是称齐或称汉。”蒋干清楚自己这方的筹码只有这个,他咬牙说:“称汉其实最好!”
  谢艾秒懂,一旦刘彦立国称汉,近乎于自绝于天下,这个大坑一旦挖起来,却不知道要多少具尸骸才能填满。
第302章
名士大嘴巴
  雪季适合煮酒赏梅,恰好下密这边郊外就有一处梅苑,更恰好的是几次的战争都没有将那片美丽的景色摧残毁坏。
  最近孙绰很忙,他作为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外加书法大家,对于应酬那个叫无比的驾轻就熟,比较可惜的是下密这边没有多少文人墨客,他又看不惯五姓家奴阳裕,只能是与众多同样来自长江以南的世家子凑合着玩耍。
  慕容燕国之前算是东晋小朝廷的属国,可就在今年的年中,慕容皝就公开宣布东晋小朝廷并非正朔,慕容一族不再作为司马皇室的臣子。
  要说起来,慕容鲜卑可是狠狠地捅了东晋小朝廷一刀,慕容皝拒绝再承认司马皇室的地位,引起的效应是张氏凉国也抛弃东晋小朝廷与冉氏秦国走到了一块,等于是原本遮在东晋小朝廷的遮羞布完全被掀了个干干净净,近乎于是光着屁股裸露在世人面前。
  东晋小朝廷失去了慕容燕国这个最大的属国,再失去一个原本表现恭顺的臣子,那远不止遮羞布被掀开那么简单,是直接体现了东晋小朝廷的虚弱,引发的效应其实颇大。他们一直在封锁消息,但对于平民、寒门之类的人可以掩盖,对于世家则是根本无从掩盖而起。
  因为觉得丢脸,东晋使节团屡次拒绝与其他使节团进行接触,倒是孙绰有过一次前往参加张氏凉国使节团举办的酒宴,但那是一次非常尴尬的经历,只因为阳裕处处针对。
  文人相轻嘛,特别是一再背叛并且连祖宗都不顾的文人,这一类人渴望在某一些方面寻找过尊严,那就只有找个人来进行攻击和诋毁,要是才学上比不过就会使用另外的手段,比如约定出多少武士,来一场沙与血的较量。
  孙绰其实是一个谦谦君子,唔,这个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既是性格偏软。他在面对阳裕这个五姓家奴的步步紧逼下只能是一脸尴尬的笑容,还得硬撑着等待酒宴结束才离去,不然觉得提前退席会显得很失礼。
  有了一次之后,孙绰就再也不参加谁的邀请,毕竟个性谦和不代表就是个傻子。
  “嗯?为什么?”孙绰刚从梅苑归回,直接被庾翼邀请过去:“蔡优蔡德才?”
  对了,表字可不是乱取而来,一般是与自己的名有直接的关联,比如“优”就需要配上“德”“益”之类好的字,就像是蔡优的表字称德才,然后吕议因为名是“议”则叫“言之”,纪昌因为是“昌”就有了“泰安”。
  另外,不一样的名有相同表字的人非常多,就是因为什么名需要与之相配的表字。要是不懂得怎么取表字,明明叫李白,可表字取了个“黑人”,那可就是丢人丢到家了。
  “羊敦羊元礼也会在。”庾翼并不知道孙绰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难堪的事,他甚至都没有看孙绰,是埋头在一堆文牍之中:“那些使节在开始发力了。”
  “什么?”孙绰一脸的莫名其妙:“发什么力?”
  庾翼总算是抬头看向孙绰,脸色不难看,就是显得有些麻木,谁让越是名士就越潇洒,潇洒到根本不用去理会什么正事,只光游山玩水外加饮酒吃喝就够了。
  孙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他就是一个副使,正事有庾翼这个正使去干,他就是一个做一些类似于公关的人,理直气壮地说:“稚恭可要派人好好给绰说叨说叨。”
  庾翼麻木地点头,没有去批评孙绰好好的公关不是针对汉部或是其余国家,是跟着一帮世家子弟胡天胡地。大家的身份在这里,主要也并非是熟稔到可以互相劝谏的地步,该办的事情办,不该说的话说了反而伤感情。
  “总体而言,是以冉闵为首,张骏为辅,希望刘彦可以在来岁开春后主动发起进攻,为潼关与晓关那边减轻压力。”谢安就是给孙绰讲解的人,他很认真地看着神情略略恍惚的孙绰,说道:“兴公,可有在听?”
  孙绰立刻露出抱歉的表情,他还真的是没有认真在听,一切只因为五姓家奴阳裕写了封信,说是不管孙绰答不答应,反正大宴那一天肯定会有来自慕容鲜卑的勇士找东晋这边的人愉快玩耍,数量可以是一对一,也能是数十上百人。
  就像是文明总是会屈服于野蛮那样,孙绰很“文明”则是有些缺少“野蛮”。别看他腰间老是悬着一柄剑,可那根本就是装饰物,倒是对于射箭有着不错的准头,毕竟君子六艺里面有射艺这一个,却没有剑术。
  “安石,你有部曲可以借给我吗?”孙绰露出一脸的恳求:“与宴上……或许用得上。”
  为什么不安排随行的晋军将士去对战?孙绰至少明白一点,让晋军结阵而战可以与胡人一较高下,但要单对单则是显得有些堪忧。
  “部曲?”谢安有些愣神:“安只带来一名随从和两名武士。武士是有些勇力,可……”
  “那刘公麾下肯定是有猛士的吧?”孙绰可怜巴巴地说:“安石前去商量,肯定能够借来猛士。”
  谢安就不得不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包括为什么孙绰觉得刘彦会借猛士给他。
  很多时候文士就是缺根筋,孙绰就直白说出答案,是谢安离开之后,桑虞派人通知庾翼的那些话,也就是谢安被掳了。
  “……”谢安懵了,他没有感觉自己受到监控,一直以来也是自由得很:“刘公是善待于我,可是没有提出招揽。”
  这个时候,桓温和袁乔来了,他俩一来就被谢安给逼上去。
  “啊?”桓温听了谢安的话就是一脸的错愕,至于是真的愣了还是装的,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他赶忙给袁乔打眼色,一边对着孙绰招呼上。
  袁乔是很不容易才抽出时间,过来这边纯粹就是熟人之间打个招呼,没有想过要卷入什么麻烦事,支支吾吾了一小会,苦笑对谢安说:“兴公说的是真的。”
  有那么一刹那谢安差点眼前一黑,他答应过来青州就是为了辞官有个由头,是有想过家族里分出一个旁支过来刘彦这边发展,但不是要把自己坑进去。
  失神得有些久的谢安回过神来看了看桓温和袁乔,艰难地问:“可有人在监视安?”
  让桓温和袁乔怎么回答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好吧!
  孙绰则是恍恍惚惚的神态,他知道自己再一次闯祸了,也就是说了一些知道但不能说的话,可怎么后悔都晚了。难道他要奉劝谢安就在刘彦麾下发展?说那是长江以南众多世家共同的意思?
  对,安排一些人来汉部任职就是庾翼和孙绰出发前,整个长江以南的门阀和世家共同商议的结果,哪怕是谢氏一族当代的家主谢裒都同意,甚至是默认了谢安到刘彦麾下发展,只是默认归默认,但不能诸于口舌或文字,就是一个心照不宣。
  谢安会失神那么就是在捋清楚思绪,以他的智慧不难推测得出来,庾翼来后没有联络,甚至是没有带来谢氏一族的什么信息,其余世家子也没有来进行联络,倒是尽显名士风范的孙绰傻乎乎的来了。不过考虑到越是名士,说是呆也罢傻也行,越不在乎人情世故,孙绰会干这种事情真不让谢安感到意外。
  “安……会在刘公麾下任何职?”谢安像是接受了命运那样,脸上挂着平淡的笑容:“听闻刘公麾下的官职可不是随意授受,要有相应的功勋或功劳?”
  桓温和袁乔立刻就是松了一口气,他们这些来自长江以南的群体日后必定是要结成一股绳,要不他们在为刘彦效力的时间上已经晚了那么多,再不团结可怎么比肩那些元老?两人早就该过来找谢安,拖到现在其实就是得知孙绰来了,以孙绰的大嘴巴肯定是用捅破那一张纸,谈一些话的时机也就到了。
  孙绰有些破罐子破摔,或者是觉得既然已经说了一件事,那么说再多也无妨的心态,再次发挥大嘴巴的特性,说道:“庾公在与纪泰安商谈迎娶公主事宜,似乎已经谈妥了。”
  这件事情桓温、袁乔、谢安可都不知道,一听脸色虽然不同,但都是陷入了沉思,又异口同声道:“好事!”
  可不是好事吗?以司马家公主的身份,要是嫁给刘彦就必须是正妻的位置,等待刘彦立国就是一国王后。
  “有王后,我等就算是有了公平竞争的地位。”桓温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实话实说道:“君上目前仅有一妾,来自拓跋代国。此前君上与拓跋代国进行交易可是资助良多,代国国主还欠着君上一大笔账,也没有被追究。”
  “那是因为拓跋什翼犍现在被慕容一族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孙绰真的什么都敢说:“一直在逃亡,有风闻曰,今次拓跋代国的来使是要约汉军相助,从辽东直接攻击慕容的龙城。”
  桓温和袁乔在面面相觑,他们的内心是无语的心态。
  一旁的谢安一脸淡淡微笑,就是那么一直的微笑,眼瞳则是没有焦距的状态。
  大嘴巴没关系,但孙绰的嘴巴出奇的大,可也说明这一次几个国家来下密并不是抱着相同的目的。
  四个人当晚进行了小宴,孙绰算是编外人员,桓温、谢安、袁乔是有许多应该商议和合计的事情,但孙绰在场也就谈不了。偏偏孙绰就是一个好像情商很迟钝的人不懂告辞,结果是他们喝到了天亮,该谈的一点没谈,屁话和废话说了不少。其中就包括孙绰即兴赋诗一首,是在抱怨同为文人的阳裕怎么可以不讲节操,不谈文采约武斗。
  “兴公,放心吧!”桓温像是喝多了,大着舌头:“慕容鲜卑要是敢在下密仗势,君上必定站在同族一边!”
  孙绰眼神迷离,没有任何意识地看了桓温一眼,很干脆地脑袋一歪趴在案几之上。
  等待了一小会,谢安的那一个忙得满头是汗的随从才反应过来,随从去喊两名武士来将孙绰扶下去休息。事实上这名随从还挺能干,一个人要忙着伺候四个人,期间还面面俱到,可见是有经过良好的家风教育。
  孙绰被抬走,刚才还显得醉意的三个人,也就是谢安、桓温和袁乔,三个人对视了几眼,桓温露出苦笑:“越是名士越是糊涂?昨晚暗示了那么多次,他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魏晋风度嘛!孙绰还算是好的了……不,应该说昨晚还算是好的,谢安没有准备五石散,在下密这边更是没有美娇娘,要不场面会显得很疯狂。
  “我们需要做什么?”谢安或许是因为酒喝多了,也许是因为心里有失落感,嗓音有些沙哑:“能够做到什么?”
  桓温与袁乔不留痕迹地互视了一眼,由袁乔说道:“安石,都为世家出身,现在该是我们应该能为君上做到什么。”
  谢安扯了一下嘴角算是笑:“世家吗?是啊,世家!”
  “安石……”袁乔倒是很想劝解一些什么话,终究还是开不了口,要说委屈,他和桓温才是真的委屈,两人都是当代家主,谢安才是家族的嫡系,该向谁说理去?
  “如今是特殊时期!”桓温是熬了一夜才得到可以说事的机会,真不想拖拖拉拉,径直说道:“大事有两件,其一是君上有了立国的想法,其二便是关于将来是主动出击或是被动防御。”
  “早该立国,只是立国称汉不妥。”谢安继续扯了一下嘴角:“以汉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惧于举世皆敌,事实上也早就举世皆敌,但立国称汉的步子太大。不谈已经敌对的石碣,刘公先称齐,以稳朝廷和其余诸方,日后时机到了称什么不过是一句话。”
  “安石……”袁乔有些郁郁地说:“这件事情没得谈了,肯定会称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