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821

  姚弋仲之所以着急与外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汉军有关,刘彦的第一批援军从济水登陆,两万多步兵一度推进到距离漯阴二十里,还是姚弋仲派出足够多的骑兵前往阻击,后面又一再增兵才算是将那一支汉军挡下来,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才将那一支汉军逼迫退却到济水边上。
  仅是一路的援军就让姚弋仲不得不分出五万部队前往阻击,后面又来了一支汉军,那是以骑兵为主数量约有三万的汉军,为了防止这一路的汉军,姚弋仲又分兵六万前往主战场东线的菅县。
  对于姚弋仲而言,主战场之上的刘彦手头仅是三万就那么难对付,要是让刘彦手里的兵力膨胀到八万那还得了?不得是玩命地阻止来援的汉军与刘彦会合啊!
  可以说,兖州已经打成了一片,连带豫州也是战火连天,青州这边的战事也随着刘彦的援军到来而开设了两处新的交战地,石碣赵国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真的是在大动干戈。
  有关于襄国和邺城的最新情报传到刘彦手中,石虎已经在大举征募羯族的本族士兵,听闻石碣最为强悍的龙腾卫士军团亦是在备战,又有石虎命令石宣组建力士团,怎么看都是准备亲征的模样。
  石宣组建的力士团全称叫“东宫高力”,选拔身材高大而又强壮的各族人为力士,他们在历史上是组建起来之后又被石虎流放西部,结果这批人走到雍州,在晋人将领梁犊率领下发动了叛乱。
  石虎发动了本族在做战争准备,谁都无法忽视这一点,同时没有人想要成为石虎亲征的目标。
  “君上?”纪昌略略有些急迫地问:“我们的舰队什么时候封锁大河(黄河)?”
  纪昌有急迫的理由,眼见石虎可能要率军出征,之前猜测石虎是会统兵前往攻伐关中,但除了石虎之外谁也确定究竟是会进兵哪里。他们与姚弋仲在济南郡的交战已经有半月,继续纠缠下去,惹来石虎率军亲征的机率必将增加。
  别看汉军现在是在兖州和豫州压着石碣赵军打,要看看汉军目前面对的石碣赵军都是什么构成,那些石碣赵军仅有少量的郡县兵,大部分是地方被征集而来的部落兵、家族兵和平民,可不是石碣赵国的什么精锐部队。
  汉军对上的石碣赵国精锐部队只有姚弋仲亲率的羌族大军,另一支可以称得上精锐的是苻洪的氐人大军,毕竟石碣统治中原的最大帮手就是羌族和氐族。
  能够被石碣视为最大帮手的羌族和氐族怎么会没有相应的底蕴?仅是出现在漯阴战场的羌族大军,之前有一支部队短暂地出现了一次,那是骑士配有铁甲、战马前半段亦是有马甲的羌族突骑兵,更有一支看着像是身穿重甲的羌族步兵。
  无论怎么说,羌族真的就是中原数量最多的族群,他们甚至经营西北部长达两百余年,姚弋仲身为羌族现任的大统领,手头里要说没有一支精锐部队真的说不过去。
  再来是,羌族能够成为石碣的最大帮手,他们也不是单纯的依靠人多势众,晋人在中原不也是人多势众,但晋人为什么是被欺凌的对象,肯定是因为羌族足够的凶悍。
  “等。”刘彦也想要快点结束这边的战事,他说:“目前姚弋仲只是动用手里的精锐部队进行一次试探,等待他真正让手里的精锐参战,就是舰队封锁黄河的时机。”
  必须说的是,刘彦称呼黄河是习惯了,但黄河现在可一点都不黄,更像黄河的是泾水。相对起目前还清澈的黄河,处于西北高原的泾水真的是浑浊得不像话。
  泒子河的汉军舰队已经有五百之数,它们目前是隐藏状态,大部分是隐蔽在非战区的济北郡桃城边上。那里在石碣赵国上一次进行坚清壁野的时候已经成为无人区,因为不是战区的关系也没有多少人去注意。
  桃城的泒子河河段距离黄河该是有六十里左右,距离漯阴这一边的战场则是超过一百五十里,姚弋仲哪怕是很认真地搜索战场周边,那也不可能探索到一百五十里之外。
  刚才刘彦等人还在谈姚弋仲手里的那支精锐部队,马上有人过来汇报,说是那支精锐羌族部队再次出现在战场,引得刘彦出了大帐前去瞭望台。
  随着战局的演变,汉军营寨的四周已经是全面被围的状态。那是姚弋仲手里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出发点又是将刘彦交代在这里,真正发动总攻哪有可能留下缺口。
  刘彦带人上了约有十五米的瞭望台,他举起单筒望远镜向北侧战场看去,那里的天空飞矢不断,地面上亦是人潮汹涌。
  不用过多的辨别,变得无比复杂的地貌上,一支手持铁盾的羌族部队迎着不断落下的箭矢稳固推进。
  刘彦等人利用望远镜的便利可以仔细观察,那些羌族兵应用的金属绝非杂兵可比,是手里的盾牌为铁质,身上穿着铁甲,再来就是推进看着也是有组织度,可不像杂兵那种慌乱无章。
  伴随羌族精锐部队进攻的是数量更为庞大的杂兵。若说羌族精锐是组成盾阵在稳健推进,杂兵则是依靠先前挖的壕沟或是跟在那些精锐组成的盾阵之后。
  纪昌迟疑问:“他们这是要总攻?”
  过去半个月能够被称呼为总攻的次数不算少,但姚弋仲还会是首次出动大规模的精锐,不得不让纪昌困惑。
  刘彦抬头看了看天色,看太阳的位置现在应该是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还真的不能排除姚弋仲有发动总攻的可能性。
  大约是进攻的羌族部队迎着劈头盖脸的箭雨推进到距离汉军营寨一百五十步以内,其余几个方向也是喊杀声大振,那就不得不让刘彦谨慎对待了。
第333章
战事如火
  纵观漯阴主战场,汉军营寨四面的羌族军队调动异常频繁,处于进攻位置的羌族军队起码是在六万左右,外围则是有更多的羌族部队正在待命。
  要不是地形限制,实际上姚弋仲恨不得将除了预备队之外的部队全部投入进攻。他最近十分狂躁,原因当然是作为队友的孙伏都和刘闿进攻不成变成守势,再来就是被刘彦手头那支永远消耗不完的骑兵给折磨得快要发疯。
  真的是消耗不完啊!不论前一天羌族士兵与那支为数五千左右的汉军骑兵对拼掉多少,隔天出战的汉军骑兵还是五千左右,对于姚弋仲而言真就不是觉得诡异那么简单,他是一种临近抓狂的困惑感。
  出营而战的汉军骑兵前前后后折损了接近四千,与之对拼的羌族骑兵没了接近一万三。那还是随着姚弋仲一再压缩汉军骑兵的活动空间带来的优势,要是没那么干还不止要拼成什么比例。
  姚弋仲一再以为再拼一次刘彦手里的骑兵应该就消耗不多,见鬼的是屡次汉军出动的骑兵数量根本没变。姚弋仲会尝试性发动总共,那是因为他发现刘彦最新一次派遣出营而战的骑兵数量竟然达到了七千,活见鬼的心态之下变得狂暴,再有就是阻击来援汉军的那两路已经有一路支撑不足了。
  难以支撑的是阻击来援骑军的那一路羌族部队。这一路成功踏上济水北岸的汉军步骑已经超过两万,出现在战场上的还有一支数量约在三千的甲骑具装,他们初次上场就歼灭了与之交战的万余羌族部队,吓得领兵对战的呼延盛退兵二十里又急报姚弋仲。
  那可是具装重骑兵,目前陆地上被举世公认的最强兵种,呼延盛真的是被吓得有些惨,尤其是虎贲军一出场就歼灭过万部队。
  既然汉军的甲骑具装都出现了,姚弋仲怎么会不知道再不尝试总攻,包围很快就会被突破。他深刻认为一旦包围出现缺口的话,刘彦绝对是会选择突围而出,毕竟只要是个人就不会想处于包围之中。
  姚弋仲是以正常的心态在猜测刘彦,不得不说的是姚弋仲那么想却是错了。
  因为可以直接从城镇中心获取部分种类的补给,刘彦的粮秣不依赖后勤线,再来是铁匠铺等建筑物只要足够也不会缺乏兵甲器械和兵力,要说起来刘彦根本就不会在乎是否被围,会让刘彦产生危机感的只有守不住这一点。只要刘彦能够守住,消耗战和被围困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劣势。
  一种急迫的心理让姚弋仲心头急火,他认为不能再拖之后,尝试性的总攻于今日爆发。
  “君上,应当出动骑军了。”纪昌发现姚弋仲明显的意图,略略沉重地说:“这种状况之下,必须夺取主动权。”
  那完全就是废话了,可以想象面对姚弋仲发动的总攻,纪昌内心里产生了紧迫感。
  “我们外围的援军估计是要突破围堵线了。”桑虞用的不是问句,他满是严肃地说:“是时候封锁大河了吧?”
  刘彦对于纪昌和桑虞说的都是持赞同态度。
  既然已经有援军要突破姚弋仲布置的阻击线,姚弋仲手头的精锐部队也出现,之前是怀疑姚弋仲没有将所有兵力调动到黄河南岸,现在却是不再有这样的疑虑。那么就等于刘彦想要的目标基本实现,也真的是时候该进入到决战阶段。
  要是姚弋仲有得选,他会选择在秋季中旬才进入总攻。目前才是夏季中旬,牧畜没有养起膘,天气也着实是太炎热,真真不是什么开战的好时机。
  很多时候纯粹是没得选,就如同姚弋仲不得不率军前来青州,不是挥军西北部去和张氏凉国交战。
  “军主,汉军出动了骑兵,分为两部,一部攻击东面,一部攻击南面。”
  “兵力分布?”
  “回军主:东面的汉军骑兵该有五千,南面的汉军骑兵约有三千。”
  听到汇报的姚弋仲其实是比较无语的心态,要说有什么感想就是在心里破骂汉军的骑兵数量又增加。
  姚弋仲无比确定的一点就是,真真没有什么援军突破重围进入刘彦所在的营盘。这样一来他只得到一个解释,一开始的汉军数量绝不是三万,发现的骑兵也不是刘彦手头的真实数量。
  “攻!今天一定要攻进汉军营寨!”
  “是!”
  姚弋仲动用的精锐部队是具装步兵,不过却不是什么具装重步兵,任何年代只要身穿铁甲就能够称呼为甲士,但并不是所有甲士都是重步兵,那关乎到穿什么款式的步甲,又是穿多少层的铠甲。
  羌族能够被称为精锐的部队该是有四万左右,兵源是从数百万的羌人中选取剽悍善战的勇士。突骑兵的数量为四千,具装步兵的数量则是有万余,剩下的一万四千兵器相对精良但仅是身穿皮甲。
  当然了,四万只是姚弋仲带来的数量,散落于各地的肯定还有,就是兵甲和器械不会再精良到哪去就是了。
  中原被胡人任意肆虐,不但是农业生产破坏严重,连带匠造生产力也是下降。更重要的一点是,胡人对于挖矿什么的只是蛮干,探矿靠的是晋人,想要制造兵器和甲胄很多时候有工匠还得有足够的资源。
  石碣赵国说是国家不如说是多部族联合,更像是一个羯族、羌族、氐族的共同联盟,他们虽然也有国家框架,可是混乱的政治再加上羯族治理中原的心态,国力是处于一种不断下降而不是上升的趋势。
  姚弋仲还能凑出一万多身穿金属的部队,氐族的苻洪能够凑出四五千就算是顶天。这也是族群历史底蕴和掌握地盘的差别,就像是羯族身为中原霸主可以使用更多的资源道理是一样的。
  羌族主要攻击方位是放在了北面。这里经过他们半个月的经营,地貌已经与开战前是两回事,太多的人造工事看似杂乱无章,可要认真分辨根本就是留下了骑兵的进攻通道。
  刘彦派出骑兵应对东面和南面,对于北侧只能是调出步军前往对攻。
  差不多是在进攻的羌族部队抵近到百步左右的距离,轰隆的鼓声在汉军北侧营寨被敲响,几处辕门大大张开,先是大批的刀盾兵涌出,后面却是塔盾兵作为第二批,随后是枪兵和其余兵种。
  进攻的羌族部队已经抵近到汉军一百步左右的距离,等于是羌族的弓箭手也到了自己的射程之内,战场上目前就是箭矢有如飞蝗一般来回飞的场景,时时刻刻都有人中箭倒下。最为恐怖的却是汉军的车弩、床弩和抛石车,哪怕是组成盾阵也不无法抵御粗大弩箭,更加不用想去挡得住砸来的石弹。
  刀盾兵一出营寨就是举着圆盾直接冲向敌军,冲锋的目标是壕沟,向前之时是迎着敌军射来的箭矢,每时每刻都有人倒在冲锋的半途中。
  塔盾兵出营前进一段距离开始组成盾阵,先是少数人组成小盾阵,再用小盾阵汇集成大盾阵,过程中也是有人中箭不断倒下。
  汉军出营迎战,羌族部队那边其实是欢喜多过于其它。汉军没有出营之前,进攻北侧的羌族部队倒下的人数不会低于三千,而在那之前他们杀伤或杀死的汉军士兵绝对不会超过百人之数。
  原本纪昌是建议抛石车改为抛射火油罐,刘彦并没有采纳。
  是的,火油罐早就准备妥当,但是从始至终根本就没有发射过。它们是刘彦准备用来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之前的战况则没有出现过什么危机状况,更没有值得火油罐下手的目标。
  “等待舰队封锁黄河切断姚弋仲所部的退路。”刘彦脸上出现了残忍的表情,狞笑道:“它们或许会成为逼降敌军的关键用物。”
  刘彦的心还是很大的,他要的不止是击败姚弋仲,也不是简单的歼灭,要是能够逼迫数十万敌军投降,使得战俘成为劳动力,那不是比杀光更好吗?
  当然了,刘彦的心是够大,事态能不能按照设想发展却是未定。
  “战事的进展已经算很快了。”刘彦感慨地说:“一方面是姚弋仲想要快点击败我们,好挥军西北区应对张氏凉国;另一方面是石虎不断催促。”
  说的是呀,双方出动的军队合起来有数十万,如此规模的军队交战打个数年才算正常,他们从接触到进入决战阶段仅仅是半个月,已经算是无比仓促了。
  “张骏占便宜了。”桑虞笑呵呵地说:“姚弋仲是来青州,不是挥军西北。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凉国索要一些好处?”
  桑虞还能笑是因为他看到己方的塔盾兵已经组建起一道长度约有五六百米的盾墙,一声又一声号子声中盾墙在缓慢地向前推,伴随其中的连弩兵不断不断在发射弩箭。
  汉军连弩兵的连绵覆盖之下,羌族那边的弓箭手死伤惨重,造成的局面是汉军这边的远程部队依然凶残地演示箭矢如雨,羌族那边的远程部队则是成了缩头乌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