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821

  数万人的逃生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场面?反正徐正看得很是皱眉。
  “左右两翼已经在收降,正面依然因为大火无法推进。”条攸也在皱眉,战事的进程根本就在意料当中,他说:“因为事出突然,我们的舰队最快也要两个时辰之后才能抵达。”
  汉军全歼这股渡河晋军的意志当然强烈,还有利用这支晋军作为诱饵诱歼来援其余晋军的盘算,可计划自然很好但跟不上变化。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风势已经开始逐渐变小,徐正感觉鼻梁一凉,伸手摸去摸到了水迹。
  有了第一滴雨,那么第二滴雨肯定是会随之而至,很快硕大的雨点密集落下,雨点在拍击任何的物体,发出了密集的声音。
  大雨开始下之后,晋军营盘爆发出了欢呼声。
  的确,在认为可能会大火烧死的时候老天降下大雨,谁都会感到万分的庆幸,甚至可能会有一种“老子果然是天命之子”的妄想。
  谢石就是突然睁大眼睛,找到谢尚的身影,带着热切期盼问:“能组织反击吗?”
  “全军皆乱……”孙绰很不合时宜地说:“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晋军能够是将的那一级别,他们都忙着泅渡,想的是怎么快点离开这个鬼地方,哪还多管什么。
  “石奴。”谢尚都不称谢石为都督了,是说:“家族私兵还成建制,沿河滩向东突围吧。”
  随后是没独自逃跑的众将校都开始劝,他们对这场战事根本就不再抱有幻想,觉得现在能突围而出就算是极度幸运。
  “突围出去又如何呢?”谢石苦笑道:“丧师甚众,恐怕先前汉军所言也是真。”
  两军交战期间,汉军向晋军喊过话,告知晋军后路已经断了的消息。那个时候谢石本人是将信将疑,向麾下进行了坚决的辟谣。不过,自渡过淮水来到北岸,他们已经没再收到后方消息的确是真的。
  “至少八公山还在我军掌握之中!”谢尚并不轻易言弃,鼓励道:“退守八公山,坚持才能迎来转机!”
  位处淮水北岸还是能够看清南岸,远处的八公山的众多山头的确还是晋军的旗帜。
  谢石带着八万大军渡河,八公山留守的晋军有接近两万,要是他们能够带着一些残部回去八公山,利用地形也许是真的能坚持一下,或许还真的能够有什么转机也说不定。
  最后,谢石下达决定,就是先向东突围,去掩藏逃生木筏的区域再渡河。
  天降大雨之后,大多数的火势被浇灭,火是灭了可更多的浓烟被冒出来,到处皆是一片朦胧笼罩,气味也绝对的呛人。
  时间在流逝,原本黑漆漆的野开始有了光亮,不过满天的乌云之下呈现的是一种阴蒙蒙的气候。
  用湿布蒙住口鼻的汉军,他们是在一片朦胧中行动。由成朔所率的这一个曲,是走在最前面的人脚踏进水里才发觉来到了河边。
  “就地驻防。”
  成朔现在可是一名军侯了,他觉得自己还能再拼搏一下,爵位升个几级,怎么也该奋斗成为一名俾将才算是对得起老成家的列祖列宗。他全神贯注地倾听了一下,各种吵杂的声音其实还是比较大,那就是他们没有听到流水声的原因。
  不但是声音,烟雾中的视线也是太差,他们所看不到的河面之上,各种杂物和人漂浮在河面的尸体密密麻麻地顺流而下。
  “军侯。”别部司马张肆是好不容易才找到成朔,压低声音说:“校尉派人传话,有一股敌军沿着河滩向这个方向而来,命我们务必阻击下来。”
  其实整个大战场已经慢慢在变得平静下来,先是左右两翼的汉军收降了大批晋军,正面推进的汉军也是招降了大批,目前还乱做一团的是人挤人的河滩区域。
  交战地段的淮水河面一直都是有人泅渡的现状,第一支汉军出现在河滩区域,他们的出现让乱糟糟的场面为之一静。
  处于最接近汉军的晋军,他们先是与旁边的人面面相觑,第一个晋军丢弃手中的兵器,随后是兵器丢到地上的声音连成一片。
  因为雨势来得太过突然,除非是后面参战的汉军,要不都是没有身穿雨具的现状。
  斗阿就是浑身湿淋淋地出现在晋军之外的不远处,他早就撩起了面甲,一些松掉的发丝贴在额头和脸上,身上甲胄之外的衣料都是贴身黏在肌肉上面。
  其余的汉军因为浑身湿透透看着并没有什么威武之姿,甚至是因为赶路的时候滑倒,或是粘了草屑之类的东西,每一名汉军看着其实都是有些狼狈。
  要说狼狈该属晋军最甚,后半夜晋军这边是乱得不成样子,互相拼杀和互相踩踏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想要渡河还要丢掉沉重物,不少士卒已经脱得只剩下一条裤衩子。
  汉军是在沉默中慢慢接近丢掉武器的晋军这边,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相貌上也属于同一种族该有的特征,其实要是全脱光根本分不出谁是哪个阵营。
  “降了……”
  “我们降了……”
  “投降,我们投降。”
  出声之后,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的口音,要真脱光才算是能够分辨谁到底是来自哪里。
  “士卒原地蹲下!”斗阿大吼了一声,他将战剑放回剑鞘,又吼:“百人将级别以上的军官,自行站出来。”
  刹那间,晋军的人群中先是蹲下一大片,随后更多的人跟着蹲下,那些百人将级别以上的军官有不少是愣愣地站着,缺少不了有些想要鱼目混珠蹲下的军官。
  “自行出来可以活命,若是……”斗阿已经在亲兵的护卫下走进了晋军的人群中,停下脚步低头看向一个身穿甲胄的晋军:“若是事后调查出尝试躲避可会掉了脑袋。”
  被看的晋军浑身开始抖,对着斗阿非常难看地扯起了笑容,尝试了几次才重新站起来。
  收降肯定是要从军官先监控,那是因为军官有发起号令的基础,士卒则是因为身份的关系很难有号召力,将军官控制住可以最大可能性降低事情出现反复。
  斗阿这一部分汉军先将晋军的军官控制起来,随后是让晋军的士卒自行排队,分批押送到规划出来的区域。
  不止是斗阿这边在接受晋军的归降,汉军后半夜进攻之后遭遇的抵抗可以说很少,晋军除了逃窜就是汉军一到立刻投降,被规划出来安置战俘的区域其实已经有至少两万的晋军战俘,后面还在继续汇集过去。
  徐正就待在收拢降兵不远处的山包之上,他看着没有得胜之后的欣喜若狂,反倒是能够看出有些愁容。
  “最新的消息,王颐之和麋嶷走到半路缩了回去。”条攸说的话就是让徐正发愁的原因,先说坏消息,后面讲好消息:“谢安截下顾和所部,生擒了顾和。”
  东晋小朝廷派出援军支援位于淮水北岸的谢石所部,来的数量究竟是有多少只能用亮出的旗号去猜,打着“褚”字旗号的那支晋军只是出现一下就消失,其余各军府的晋军是王颐之、麋嶷、顾和这三个军府走得最快。
  王顾之从名字来看很像王羲之那一辈的族人,但王顾之虽然从姓氏到名字很有琅邪王氏的韵味,其实王顾之与琅邪王氏却是一点沾亲带故都没有。
  徐正这边收到的信息有许多,淮水战场除了谢石所部崩溃太快之外,谢安和司宏壮等偏师还在计划当中,就是在围点打援上面因为晋军着实是怂,仅是消灭了不怂的顾和一部。
  除了淮水战场之外,谢艾那一路进军并不顺利,他们一头扎进了东晋小朝廷用了两年多时间建造起来的防御纵深,几乎每推进一步都是建立在需要先摧毁工事的前提之上。两万先期参战的汉军,成功在长江沿岸打下一片立脚点之后,花了将近七天的时间才向内推进四里地,导致后续的部队压根就无法登陆,毕竟立脚点就是那么大。
  比较顺利的是南郡桓温所部,他们用着风卷残楼的趋势连续攻克南平郡、天门郡、武陵郡,直至兵锋到了长沙郡才遭遇到晋军的强力抵抗,双方目前是在临湘鏖战。
  “围点打援……恐怕是干不下去了。”徐正满是愁容地说:“事实证明谢石在小朝廷那边的地位没有我们料想的那么重要。”
  话不是那么说的,是东晋小朝廷那边不知道淮水战场的进程,可能身在建康的那批高官还在等待谢石得胜的好消息,毕竟战前不管是谢石还是谁,都是对淮水之战充满了信心。
  按照计划率军抵近淮南郡的晋军各军府,他们的调动实际上不是支援谢石,是小朝廷布置上的一环,就是开拔上来的晋军碰上汉军对于小朝廷来讲绝对是个意外,建康那边是要等待接到汉军出现在淮南郡中部,才会思索谢石所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不管如何,我们得胜了,不是吗?”条攸看得很开,说道:“这支敌军死的死降的降……”,说着停下来,问道:“是不是该让八公山的部队将晋军旌旗拔掉,换上我们的旌旗?”
  徐正是比较直接的点头。
  接下来就发生很有趣的一幕,那些早早渡水逃到淮水南岸的晋军,甭管是世家子还是士卒,他们是先在河滩边上喘喘气恢复一下心情,或许还会对陷在北岸的那些人抱以同情,等待他们歇够了启程,可能是来到八公山关隘处,也可能是还距离有些远,看到八公山上的晋军旌旗先后被拔掉,一杆杆的汉军旌旗被竖立起来,每一个人绝对是有一种表情,但是都脱离不了震惊。
  尝试向东突围的谢石等幕府亲军残部,他们是被成朔率军进行拦截,后面又有其余汉军加入阻击,打到一半的时候谢石听到淮水南岸那如丧考妣的呼声,再看到八公山那边的动静,整个人立刻就不好了。
第499章
迁都是习惯
  淮水之战是以晋军全军覆没而告终,得胜的汉军并没有立刻大军渡河继续南下,他们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统计,该怎么处理善后也要花上一些时间。
  既然淮水北岸的晋军是全军覆没,那么就是从谢石到一名士卒都没有跑掉。
  谢石是在见到八公山失陷后还继续抵抗,他们与汉军先是在河滩位置鏖战,后面徐正调动大量远程攻击部队过来,消灭这支残余晋军超过两成,谢石等人还想继续抵抗,士卒却是受不了开始投降。
  突围成为泡影,部队再无战心,谢石那个时候是要自刎,被眼疾手快的谢尚阻止,最后全部成了俘虏。
  “此战,我军全歼渡河晋军。”条攸看去心情非常好,比划了一个手势:“完成了歼灭伪朝精锐的目标。”
  要是从汉军逼近进而开战算起,到谢石被俘作为落幕,淮水之战是打了将近三个月。决战阶段是谢石邀请徐正会猎开始算,直至晋军渡河北上到全军覆没,整个过程也就是八天的时间。
  这一场维持八天的决战,淮水主战场的五万汉军战死两千零七人,含残废、重伤等失去战力人员总共折损三千四百零一人,等于是失去了差不多十分之一的战力。
  经过统计,汉军以首级记功的数量是五千七百零七,等于是光能统计的就砍了那么多的晋军,还有更多的晋军是被箭矢射死得以全尸,粗略统计八万晋军直接战死的该是有一万三千出头,余下不管有没有伤都成了俘虏。
  “八公山的战役是由禁卫军主导……”条攸不得不看一眼徐正,他与在场大多数人事先并不知道有禁卫军会突袭八公山。他看了看手里的战报才继续说:“禁卫军上报的数据是斩获首级一千余,剩下的晋军仅是两千多人突围而出,余下全部投降。”
  汉国攻打李氏成汉的时候,有一支禁卫军突然出现在成都周边,导致李势不战而降。这件事情了解的人并不多,知道消息无不好奇禁卫军是怎么出现在成都周边。而这一次又有禁卫军非常突然地出现在八公山,并且是事先没有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不得不令人感到好奇。
  “那么也就是说,除了寿春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晋军,伪朝的征北幕府算是都被消灭了。”徐正还知道一点,寿春那边的晋军肯定也坚持不了多久,毕竟谢石主力覆灭引起的效应肯定不小。他环视帐内众人一圈,尽量用轻快的语气说:“伪朝主力被消灭对他们是一个打击,诸君还需要多多努力,尽快灭掉伪朝。”
  众将皆是欢笑应“诺!”,能看出每个人都觉得很轻松。
  淮水战场这边只是汉军南侵的其中一个战场,原先计划中在扬州东面海岸线登陆作战也已经执行,那么算起来南侵的汉军就是针对东晋小朝廷展开多线的打击。
  从海面登陆作战的那支汉军是被算在谢艾麾下,他将负责对扬州先期战事,等待征南将军徐正率军攻入扬州,谢艾这一部分就算是与主力进行会师。
  桓温所部不会去参与扬州之战,他们的主攻方向是西南区域,所以尽管是被算在征南幕府建制下,可桓温所部实际上是进行单独作战。
  一片忙碌中的徐正没有去见手下败将谢石。作为胜利者的徐正对谢石谈不上有什么恨意,看在谢安的面子上也不会进行什么刻意的虐待,可要说给谢石什么好待遇则是想都别想。
  一直是到徐正率军渡江之前,他才有空去看一下俘虏的晋军将校,过程进行得非常平淡,看完也就让部队押送包括谢石、谢尚、刘建、孙绰等等的晋军将校前往刘彦所在的邺城,至于刘彦会怎么处置这一批降将就不是徐正所能操心的。
  汉军开始横渡淮水,如徐正所料的是一直在坚持的寿春在得知淮水北岸战事结果之后进行投降,因此什么淝水之战肯定是无法发生了。
  渡过淮水来到南岸的徐正本部没有任何拖拉,留下必要的部队针对八公山进行扫尾,包括尝试歼灭芍陂那支晋军水师,大部分是直接开拔前往谢安驻军所在的阴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