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821

  所谓皮肤稍显黝黑,就是中原王朝时常会提到的昆仑奴,他们大概是现代印度低种姓的人种。这一人种身材矮小且普遍瘦弱,某段时期被奴隶贩子大量贩售到中原王朝,成为达官贵人争相炫耀的工具。少量从非洲运到中原王朝的黑人也被称呼为昆仑奴,但是非洲来的黑人可要比南洋那批人高大和强壮得多。
  “尽管林邑也是汉家旧土,是寡人必定收回的土地。可是啊……”刘彦在啃肉串,咽下去之后才继续说:“庾氏是第一个主动向外开拓的家族,寡人不介意让他们成为第一个获得天大好处的家族。”
  庾氏一族的庾翼已经成了汉国的廷尉,这个家族在东晋小朝廷投降之前就开始在做迁徙准备,目前已经有部分族人前往青州的东牟郡蓬莱县。
  蓬莱县是汉国目前几大舰队基地之一,最开始是作为联系海岛,后面变成了青州与辽东的主要港口,等待其它港口被开发出来则是下降了战略地位,逐步演变成最大的民用港口。
  刘彦统治下的汉国,系统战船是主要战力,却是没有完全放弃研究和开发船只,主要的研究和建造基地大多是靠近辽东区域。
  造船的基地会靠近辽东,那是辽东那边远比中原各地方有着更丰富的木材资源。中原各地一再遭遇战火,和平年代又有皇帝广造宫阙,但凡粗大一些的树木基本上不是被毁就是被砍伐一空。辽东那边一直到公元两千多年的时候还是木材资源丰富区域,现如今不用太过深入就能找到合适应用各处的木材。
  庾氏一族得到汉国的履行契约,先期到手的船只已经被应用于操练。让庾氏一族觉得郁闷的是,他们得到的船只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主力舰。
  汉国的主力舰都是系统产品,民间建造船只只能说还在初步阶段,与之系统出产的战船相比会显得比较小,武力上面也绝对是胜不过系统出产的战船。要说明的是,用于海航的船只绝对不存在楼船就是了。
  汉国核心重臣都知道刘彦对大海的重视,他们其实并不完全理解刘彦为什么重视大海,仅是单纯的以为要维系中原本土和辽东的畅通。
  “原来王上早就有此思虑……”纪昌说的是探索什么马六甲,等待收复汉家旧土之后,海路并进地继续向西扩张。他想了想,问道:“若是有其余家族愿意向外开拓,是如庾氏一般?”
  庾氏一族要入侵林邑,消灭林邑国之后不会建国,是由刘彦再次敕封,使庾氏成为镇守林邑这片汉家疆域的诸侯。他们的这个诸侯不管是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听从汉国,有些差别的是当地由庾翼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林邑这片土地的地方官虽然还是走中枢委派路线,但就是走个流程,同时庾氏也会有地方私军。
  纪昌是无比反对刘彦同意庾氏一族的请求,劝导几次之后刘彦坚持履行契约,他尽管依然坚决反对却是忍了下来。
  刘彦当然知道庾氏一族的这个模式是隐患,地方自行治理也能有私军,妥妥的就是一个如同商王朝或是周王朝一般的地方强藩。他会同意只是出于一个理由,给一些人的野心留下空间,是外出攻打化外蛮夷,不是满脑子想要在中原王朝搞事情。
  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刘彦很清楚那个日不落帝国是怎么形成,不也是允许国内贵族自行向外侵略,贵族占领土地之后向王室报备,占领的土地在版图上是归于国家,实际上贵族可以在占领地建设军队和自己治理?
  刘彦坚信的是,中央强大就不用担心遭受地方反噬,单纯以国家形式的扩张不能满足扩张速度,开拓还得是国家与民间同步进行。他还坚信一点,只要庾氏一族尝到了好处,被吸引的个人或是家族绝对不会少,到时候他只要一再承认个人或是家族的开拓,不说是汉国疆域一再扩张,汉家苗裔也必将会向外进行繁衍。
  “有什么关系?庾氏要是老老实实最好,有什么不轨,直接灭了就是。”徐正真的是满不在乎地说:“甚至不用外出开拓的谁有什么歪脑筋,中枢随随便便找个理由灭掉,将土地管理权收归国家就是了。”
  刹那间刘彦听得一阵愕然。
  “理应定下期限,约束一套有效律法,例如多少代之后归于国有,或是触犯什么律法剥夺治理权。”纪昌完全赞同地说完,眯着眼睛继续说:“他们要财帛完全没有问题,治理地方也不是不行,发展武力……呵呵呵!”
  得了,这个就是中央集权深入人心的中土思想,讲的是“朕即国家”,一丝丝的权力都该是属于皇帝,臣子发展自己的武力就是罪过。
  刘彦也就陷入了沉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已经深入人心,一些事情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实际上庾翼也只是说要以家族力量入侵林邑,有谈到过一些地方治理权的探讨,却是没有提起说以家族私军镇守的事情,那些都是刘彦做好的一些心理准备。
  “王上……”荀羡比较突然地出现,来了之后先行礼,然后说:“廷尉求见。”
  刘彦还没有什么反应,纪昌和徐正对视一眼就笑了。
  庾翼后面被人引领着过来,看到纪昌和徐正在场,君臣三人围坐在烤架边上亲自动手烧烤,情不自禁地一愣之后,内心里很是震惊纪昌和徐正与君王的交情。
  “给庾卿增添一个座位。”刘彦说完就招呼庾翼近到身边,问:“庾卿的朝服怎么还没有换?”
  散朝之后,庾翼是立刻踏上归家的道路,走到家门口却又折返,自然是还没有更换朝服。他近期一直在思考家族未来,尤其是当了汉国的廷尉之后,想的就更多了。
  庾氏一族要向外迁徙并入侵林邑,背景是受到东晋小朝廷上上下下的排挤,感到心灰意冷的同时,他们对举族投奔汉国又存在迟疑,不想背负逆贼叛臣的名声。
  现在嘛,因为桓氏一族的搅局,庾氏一族不管是在建康之战出多大的力气,实际上逆贼和叛臣庾氏一族是当定了。
  很多事情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之后,庾翼进行了长久的思考,甚至都后悔曾经说过要家族要向外迁徙的事,要不是不能反口真的是不想干了。
  “臣是为家族入侵林邑的事而来求见王上。”庾翼已经先后对君王和同僚行过礼,落座之前又是礼仪周到,等待完全屈膝跪坐而下,继续说:“臣以为一些事……还得经过王上同意。”
  刘彦等三人刚才就在说这件事情,没有想到的是庾翼后面会过来。
  徐正依然大大咧咧地烧烤,甚至还招呼宫女弄来更多的牛肉串,好像全部的注意力都是在美味上面。
  纪昌本来是举着酒壶要喝葡萄酿,顿了顿像是无意地看了一眼庾翼,见庾翼表情坚定,嘴角扯了一下。
  “入侵林邑?”刘彦放下手里的东西,做出倾听状,说道:“庾卿且道来。”
  庾翼介绍家族的准备情况,辎重和私兵之类的说得很详细,对于在操练的海军也是事无巨细地道出,讲了许久才点出来意:“臣仔细思量,入侵林邑虽会有麻烦,占领林邑必将成为事实。臣以为,朝廷理当派出官员随行,攻克一地之后设立郡县,等待林邑被灭,恳请王上能够赏赐出战壮士当地的土地,使他们在当地繁衍生息。”
  明明白白地说,庾氏一族出钱出工出力灭掉林邑国,地方治理权不要了,连带私军也会进行解散,打下多少土地都是依然走中央集权和大一统那一套,地方官由中枢委派,地方驻军也是国家的军队。
  “廷尉高义!”纪昌说得响亮,是带着满满的佩服:“庾公定会名流青史,庾氏一族也必将富贵百代!”
  刘彦有些责怪地撇了一眼纪昌。他都还没有开口说话,纪昌却是先将基调给定下来,都算什么事嘛。
  庾翼苦笑道:“胡人肆虐中原数十载,吾辈无能未有驱逐胡虏,只想为自己的罪过赎罪,为汉家繁衍尽一份心力。”
  刘彦却是明白庾翼什么心思,庾氏一族肯定是一再商讨,得出的是“别自己找死得了”之类的结论,索性是以家族之力灭林邑的事情继续干,会得到什么回报完全看君王大度到什么份上。
  “昌以为,灭掉林邑后,庾氏应当有一块大大的封地,享受免赋税之优待,庾公更是要封侯。”纪昌看着刘彦是满脸的恳求,只差明说庾氏一族都自己让步,刘彦就别再搞什么幺蛾子,带着殷切期盼地问:“王上以为呢?”
  说到底还是思想问题,刘彦不怕向外开拓的家族反噬中央,不是没有想过自己死后的格局,却认为要是后世子孙无能或是搞得天怒人怨的话,皇朝被推翻是肯定的事情,是不管被本土的力量干翻,还是被外面的封臣所灭。
  千年帝国不是没有,但真的是太少太少,刘彦完全不确定系统能不能继承,是有十足的心理准备,深深觉得皇朝要灭亡也不能是由异族来灭,同一苗裔取代至少还是烂在锅里最好。
  “寡人知道了。”刘彦压根就不想表态,他还得好好的思考一下,摆了摆手说:“今天不再谈论政事,众卿好好与寡人轻松一番。”
  外面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在下雪,一片片的雪花由天空落下来,要是没有什么烦心事,一边吃烧烤一边看下雪其实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围成圈的四个人带着各自的心思,嘴巴里会不断交谈,讲些什么则是不那么走心,甚至有些时候会陷入尴尬的安静。
  “王上。”荀羡再次出现,他满脸怪异地行礼,禀告说:“美阳侯与新平侯等人打起来了……”
  “……”刘彦当然知道那两个侯是谁,讶异地问:“冉闵与桓温……还有谁,为什么打起来?”
第527章
不使传承丢失
  冉闵和桓温等人还真的就打起来了!
  “几位大臣身穿褒裤,袒胸露肚在街上……”荀羡咽了一口的口水,用着哭笑不得的表情,说道:“听闻围观者甚多。”
  刘彦知道为什么是穿褒裤,那些家伙下朝之后根本就没有回家,是穿朝服就跑去酒肆,至于为什么会打起来则是不知道。
  “不像话!”徐正话是那么说,脸上却没有什么怒气,甚至还一边啃着羊肉串,略略含糊不清地说:“一定要法办了他们。”
  国之重臣有矛盾不是什么稀奇事,直接扭打对于风气不好,但好过私下各种阴暗不断。
  先汉贵族之间经常开大武行的好戏,最严重的时候是起码上百个贵族呼朋唤友直接开干,场面就和发生了暴乱似得,文景两帝对贵族喜欢斗殴并没有阻止,是到了武帝时期才逐渐禁止。
  很明显的事情,当街开打的那些人绝对是喝多了,有谁要显示一下武勇,然后冉闵是要彰显自己能打,就那么一对多直接开干。
  “朝会结束,许多大臣并未回归家中,是与同僚相约吃酒……”荀羡见刘彦眼珠子突然瞪大,硬着头皮继续说:“美阳侯等人所在的街道正是风化坊,现在那里当街切磋的……的武将很多。”
  美阳是关中的一个县,冉闵得到的就是一个县侯的爵位。美阳侯这个侯爵历史上当过的人不少,最有名的还当属郭汜。有鉴于郭汜的名声并不好,美阳侯这个侯爵自东汉之后很少人愿意当。得幸亏冉闵的封地是自己选择又向刘彦求得,要不然还不知道会被说成什么。
  每年的冬季是汉国地方官到中枢述职的季节,到一定级别的文武官员都是需要述职,刘彦在哪官员就到哪,接受查勘与重新任命,分为留在原职位或是进行调动。
  襄国这座城池很大,规划上则乱七八糟,有鉴于刘彦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暂留襄国,田朔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九卿总算是找到了一些事干。
  田朔身为太仆,而太仆在汉国并不止是管理马政,牵扯到一些城市建设职权。他与治粟内史蔡优共同来重新规划襄国。
  按照汉家的习惯,城池的规划是讲究“井然有序”,也就是说城池里面是像农田一样,然后分为数量众多的坊,每个坊有自己的作用,还专门分出各种级别的居住区。除了坊之外,会有“市”的存在,而“市”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集”字,就是用来进行买卖的区域,买卖又细分为生活用品、饮食餐馆、牲口贩卖、等等的许多种。
  蔡优和田朔最先规划的是百官的居住区,百官进驻之后对一些生活物品会有追求,城池内的“市”就成了第二个建设序列,其中就有专门开设酒肆之类的餐饮街。
  “寡人还真不知道众卿是那么活力充沛。”刘彦缓缓地站起来,拍着手掌却不是在鼓励,纯粹就是拍掉一些脏污,又说:“诸卿与寡人一块去长长见识?”
  徐正立刻就蹦起来,口呼:“长长见识。”
  纪昌和庾翼先观察一下刘彦的脸色,见刘彦没动肝火,异口同声应了声:“诺。”
  宫城离城里的“市”并不近,刘彦出宫之前还得换衣物,连带还身穿朝服的纪昌、徐正、庾翼都得换身衣服,折腾了大概是两三刻钟才在约定的地点重新会合。
  他们接近目的地,人没到就先听到热闹的声音,离得越近就看到聚拢的人群越多,稍微听一下能够听到他们都是在谈论前方的武力切磋。
  刘彦当然不是白鱼龙服又不带护卫力量出宫,标配就是出宫至少一百护卫随身,倒是纪昌、徐正、庾翼仅仅是带着少数的随从。
  一大票人活动,动静自然是小不了,遇到的人就算不知道刘彦是什么身份,也会下意识让开。
  系统不止是给刘彦一个庞大的战力和生产力,因为有地图的存在他随时能够查看地图分辨敌我,那么也就是说除非是他刻意制造陷阱,否则根本不会出现被刺杀的事情。
  自身武力值高,有地图能够分辨敌我,刘彦还时刻带着护卫不是在摆什么架子,是身为君王的一种无奈于责任,要不时常孤身一人乱跑乱逛,众臣和百姓该觉得这样的君王有多不靠谱?
  街道确实吵杂,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围观,那些切磋的人有两人单挑,亦是存在群战,打得是好不热闹。
  刘彦不用刻意观察,街道上已经出现了廷尉署的衙役,看着数量还不算少。他不知道廷尉署的出动是庾翼下令又或者是怎么样,对廷尉署反应迅速还算感到满意。
  庾翼不断苦笑:“王上,臣的授意是围观百姓离去,或是朝廷官员进入屋内再行抓捕……”
  当街开干不管是你情我愿的切磋还是什么,总之真的就是触犯到了汉律,尤其是身为官员不顾形象的打斗,追究起来还有一个让朝廷颜面尽失的罪名,要着重处理丢官罢爵也不算冤枉。
  刘彦猜想新的封赏下去,得爵升官的那些文武是高兴过头,那股兴奋劲再被酒精一刺激完全忘了汉律。
  一时间,跟随刘彦身侧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