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821

  跋提的氏名全称是郁久闾跋提,而利加的氏名全称是胏渥利加。
  柔然的氏族非常非常的稀少,有一个算一个的全是贵人,每一个氏族所代表的就是一个强大的部族,非部族的直系血脉可以有“姓”,“姓”是来自那些庞大氏族的一些分支,绝对的多数人只能有“名”,也就是说除了极为少数的一些人是没有姓和氏的。
  与柔然相同的还有众多的胡虏族群,姓和氏都是绝对的奢侈品,很多想干大事的人,他们哪怕没有氏也要有姓,因为氏和姓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历史。
  就是到铁木真的时代,这位蒙古人想干大事,见到人的开场白就必须是“我是XXX的儿子,XXX是XXX的儿子”,类似的介绍会追述很多代,让人知道他的祖先都有谁。别人一听,会觉得“哦,原来是XXX的子孙”,后面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是XXX的子孙,祖宗那么出名又干过大事,应该值得追随”。
  中原这边其实也有类似的事情,喊“我是XXX的子孙”,比人知道“XXX”是谁就会尊敬或是敬重,肯定也比较愿意跟着做事,就是中原的文化一变再变,喊“我是XXX的谁谁谁”并不一定有足够的作用,但是在草原那么一喊效果是无限大。
  同时,中原这边也不是每个人都是有“氏”或“姓”,只有“名”的人是大把大把,只是相比其他异族在姓氏上普及率更高。(倭列岛还得是到明治维新之后的1870年,颁布《平民苗字容许令》,普通人才有资格拥有姓,此前只有一些大名才有资格,平民敢给自己弄一个姓是要被乱刀砍死的。)
  在柔然,血统远比任何一个势力都更加重要,他们倒是和已经灭亡的东晋小朝廷一个心思,能当什么官或取得何等成就,只讲血统不讲才学和能力。
  泽福能当国相,首先取决的不是他有多么聪明,是血统的资格足够,背后的部族也足够强大,然后才是拥有多少能力。他眯着眼睛想了一想,点了点头。
  柔然山足够靠近狼居胥山,是狼居胥山周边不多的复杂地形之一,像是狼居胥山的南面、北面、东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还真的只有西面才是能躲人的地方。
  在柔然山更西边的地方,有一片叫西海的沼泽地。它的西南边私渠北鞮海的湿地,而私渠北鞮海的旁边就是涿邪山和峻稷山。
  “汉军是从河朔地区北上的。”泽福说话的速度一直很慢,他看了几眼远处的张重华,对跋提说:“凉国就在河朔边上。”
  跋提比较在意的是,汉军既然从河套北上,可以安然无事地穿越阴山,是不是代表石羯的残余势力已经完蛋。再来就是,张氏凉国好像是有军队屯驻在居延泽(张掖)附近,怎么就没有发现汉军北上的动静,还是说发现了没及时将情报送抵。
  另一边的诸王也在交谈,柔然人需要费尽去想的东西,诸王和那些幕僚交谈几句就得出结论。
  “凉王,是不是该派人通知国内?”慕容俊理所当然地说:“石羯是完全不行了,河套区域周边只有凉王能使上一些劲。”
  张重华颔首道:“本王自然是会切断和阻止汉军再次北上。”
  两个人很是愉快地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换意见,旁边被无视的拓跋什翼健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汉军北上了哟,先别去纠结石羯怎么样,匈奴诸部又是有什么反应,前来会盟的诸王中也就拓跋什翼键的拓跋代国在河套那边有最多的影响力和势力,但汉军就是这么悄声无息的北上了啊!
  拓跋什翼健有一种被轻视的愤怒,除了愤怒之外还多少是有些恐慌。他的恐慌来自于汉军可以悄声无息的北上,既然能够远袭柔然王庭,想要将拓跋代国的背后搅个稀巴烂似乎也不存在什么问题。不但是恐慌汉军会不会袭扰拓跋代国的北部,他还忧虑其他诸王会不会怀疑自己与汉国那边有什么牵扯。
  “会盟是代王请求燕王发出邀请。”张重华的话把拓跋什翼健的魂重新勾了回来:“想来代王是愿意出更多力的?”
  慕容俊似笑非笑地看着拓跋什翼健,后面还“哦”了一声。
  “本王自然是会出力。”拓跋什翼健一手摸了摸马鬃上的毛,阴沉着脸抬起持着马鞭的手,指向西北方的远处:“现在……是该全力对付汉军。”
  西北方的地平线出现了一道连绵至少二十里的黑线,有足够作战经验的人,能够从军队的展开来大致判断数量有多少。
  “至少五万……”慕容俊蹙眉:“是故弄玄虚吧?汉人作战喜欢讲军略,最爱搞一些狡诈的套路了。”
  不管是算文化还是血统,张重华就是一个汉人,他却顾不得去和慕容俊纠结什么,是忍不住地惊讶:“汉军不止一万左右的人深入草原?”
  这个时候跋提是过来,他满腹怒容地吼:“是你们搞鬼了吧?肯定是你们搞鬼了!”
  什么意思?就是汉国离柔然非常远,算起来中间还隔着在场诸王的国家,让跋提不得不怀疑一些什么,比如结盟诚意,然后诸王的国家是不是太没用了,竟然让那么多的汉军出现在柔然境内!
第572章
来啊,拼至最后一人!
  逃逃追追的追逐之战并不是发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是双方连续追逃了七天,算走过的路程绝对超过千里。
  李洪这边率军在行动,谢艾本身也没有闲着。
  到手了那么多的禁卫军,谢艾原先是想要设下陷阱,后面醒悟草原交战与在其它区域不同。
  广袤且大多数地形为一马平川的草原,只有极少数特别的地方能打埋伏,想打围困战则需要兵力比敌军多出至少十倍,但要是有十倍的兵力直接平推就是了。
  历来草原交战打的都是面对面的接触战,埋伏不是没有可非常稀少。在草原上交战还有一点非常恶心人的地方,一方觉得不敌,只要肯付出足够的代价断尾求生,基本上是能够逃出一部分兵力。这个也是草原交战耗费的时间周期一般很长的原因,不管是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战,或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战,压根是没有一场交锋就决定最终胜负的战例。
  谢艾醒悟草原的交战规则后,他是派遣军队向西南而去,力图清扫西南方向的胡虏,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禁卫军沿着早先走过的路线,仅是在柔然山周边就击破十七个部落,其中以私渠北鞮海的部落最多。
  清扫柔然山周边的部落就耗费了谢艾五天的时间,十七个部落中只全歼了六个,剩下的十一个部落逃走的有多有少。他是率领孤军深入草原,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留下俘虏,是无论男女老幼皆尽挖地坑杀。
  杀了多少胡人因为计算军功是有统计,坑杀多少本来也能算却被刻意忽略,七天的时间禁卫军灭掉的胡人数量绝对超过三万。
  柔然山周围的部落被清扫,谢艾却是没有再向其余区域派兵,他清扫柔然山为的也就是开辟一个环境足够好的交战空间,主要作战目标还是汇集过来的那些胡人大军。
  李洪率部撤退到谢艾所在地三十里之内的时候,汉军主力已经是整军待命的状态,还在柔然山以东二十里之外构建了一个军大营。
  军队营地建设起来,期间也不是全然的安稳,有早先逃奔的胡人前来袭扰,更有远处的胡人部落姗姗来迟,等于是在一边应对中一边构建营地。
  大营有胡人来袭击,预示着这一支汉军的存在不再是什么秘密,谢艾其实也没打算保守秘密,是用实际行动宣告汉军的战刀早就已经饥渴难耐。
  再加上五万五千的禁卫军,谢艾麾下的兵力也就是六万出头,他们周边的胡人却不下于三十万,并且胡人的数量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聚越多,丝毫不用担心汉军数量增加会吓得胡人不敢交战,相反汉军的数量增加到六万还会使胡酋更想消灭。
  自然了,谢艾要预留后路,他发现禁卫军果然能够补充,还在柔然山那边做了一些安排,留出一些必备的防卫军,由系统农民大肆建造,仅仅是七天的时间就小具规模。
  心里有了底气,谢艾毫不犹豫地率军亲自接应李洪所部,并且是带着手头所有的骑兵,黑压压一片的骑兵占地很广,拉开之后连绵接近二十里,给人一种铺天盖地的视觉刺激。
  地平线上的黑线令胡人无法忽视,诸王紧急磋商之后放弃继续追杀李洪残部,众多的胡人骑兵根据自己的阵营进行汇拢。
  “将军!”李洪连续七天屁股不离马背,看去异常憔悴和狼狈。他骑马来到谢艾周边,做了一个翻身下马的动作却直接栽了下去,缓了一下才缓过劲来,却是怎么都站不起来:“幸不辱命!”
  追与逃上演了七天,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在马背上完成,最终能够安全与本部主力完成会合的汉军将士仅是剩下两千不到。
  将领都是这副样子,将士的情况可想而知,谢艾可以看到很多骑兵停下战马后也是一头载倒,他知道那是心里放松了之后疲惫感袭来的现象,也就下令让出击的部队绕路前往军大营歇息。
  李洪当然是万分疲惫,却是请求留在原地,一些将校也是恳请留下。他们付出了至少四千袍泽生死不明的代价,才算是完成任务,接下来的交战真心不想离场。
  “四千袍泽……战死者数量不明,已得知的是走散居多。”李洪刚刚痛饮了一大袋的水,脸色只是暗淡了一下,很快调整过来:“末将观察了一下,那些胡酋有一个算一个都来了。”
  其实在草原走散的汉军基本上也是离死不远。毕竟草原还是胡人的草原,走散了被围攻的机率无限大,最终还能够过来与大军会合的绝对是少数。这个就是深入草原作战的代价。
  出战六千,归来者不足两千,要说身为主将的谢艾不感到心情沉重绝对是假的。他却不能将坏心情表现出来,还应该多说一些振奋人心的话。
  汉军这边停止推进,胡人大军更是早早就停滞不前在汇集人马,双方相隔五里以上遥遥对视。
  从高空向下鸟瞰俯视,两个阵营的大军都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但胡人的数量肯定是要远超汉军,双方各自占据一边,中间留下一条青绿色的缓冲带。
  汉军这边看去,是一个由一个的方形阵势,整齐的程度有如刀切,一杆杆的旌旗随风招展。
  柔然、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张氏凉军、东高车、苻氏氐人的大军分成了数个集团,该是属于哪个实力就凑在一起,仅是张氏凉军和慕容鲜卑那边还能看出摆下阵势,其余都是乱糟糟凑着就算了。
  两支停下来的军队,马的嘶鸣声很频繁地出现,汉军这边听着只有马的嘶鸣,多国联军的士兵交谈之下就是“嗡嗡嗡”的一吵杂声。
  多个势力的统治者正在进行紧急磋商,话题离不开对汉军数量的探讨,期间还发生了争执,主要是柔然可汗跋提责问为什么这么多汉军可以悄声无息地深入草原。
  汉国与柔然部落联盟可是相隔很远,倒是张氏凉国、拓跋代国、慕容燕国都与汉军有疆域相连,跋提责问诸王怎么没有发现汉军动向的理由很充分。
  “本汗还没有与你等正式歃血为盟!”跋提满脸的不爽快:“你们必须给出一个解释!”
  诸王心里清楚一点,汉军都直接出现在柔然境内了,跋提的作态是为了取得主动权,必定还存心想从各方势力那里讨一些好处。
  “行了,行了。”慕容俊显得比较不耐烦:“某会写信于父王,必会运来一些财货。”
  也就是身为慕容燕国的太子慕容俊有这样的底气表现出不耐烦,慕容燕国或许比汉国弱,可是比起其它国家或势力绝对是强。慕容燕军也不是没有和柔然人打过,毫无例外的是慕容燕军与柔然人交战总是能将柔然人按在地上摩擦。
  国家强大,说话就敢大声,尤其是打起来还能分分钟教对方做人。忍让和谦和对地位平等人或比自己强的人做就是,对谁都这样会活得很累,尤其是对那些蹭鼻子上脸的家伙更是。慕容俊觉得自己有活得自在的资格,尤其是对一些不入流的胡人。
  跋提还真的是对慕容燕国多少有些发怵,见慕容俊妥协得很没诚意并不在意,立刻就看向其余诸人。
  那一刻,不知道多少人会在心里想【多少是一个部族的老大,还要不要脸了】,心里鄙视着脸上却得笑着,先后开口许诺好处。
  尽管东西没到手,也不知道能不能到手,得到承诺的跋提总算是不再纠结,他看向了刚才两次开口敲诈的苻洪,蛮横地说:“这里你的实力最弱,应该是你们先上阵厮杀。”
  苻洪对被敲诈其实觉得很无所谓,说要送来多少什么东西也就是动动口的事,后面不送过来柔然人难道还要追去陇西那边讨要啊?
  听到让自己这一方先去与汉军拼杀,苻洪又是不同的态度,氐人不止一次与汉军有过交战,很清楚汉军的能打真不是浪得虚名,对面的汉军看着还是禁卫军,他有心拒绝却是看到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在盯着自己。
  “好吧……”苻洪异常憋屈,扭头吩咐道:“建业,你率五千人上前邀战。”
  苻健这个苻洪的长子在马背上抱拳应:“诺!”
  就是“诺”,从有表字和应命来看,氐人其实是吸收了不少汉家文化,无愧于续羌之后汉化最深的异族之一。
  “五千!?”跋提很不爽地吼:“你带来了几万,就派五千?至少要出动一万!”
  “那个……”张重华目前阶段还是很重视苻洪这个盟友,解围道:“苻洪首领只有一万兵力在这里,出动一半……可以了。”
  “一万,说一万就是一万。”跋提才不管那么多,很不给面子地对张重华说:“不够?那你给他凑啊!”
  张重华露出了瞠目结舌的表情,都是大王级别的人好不好,互相留点面子行不行?一时间,他的心情像是吃了一只苍蝇,觉得无比的恶心。
  “本王可援助三千人马。”拓跋什翼健迫切地想要交好张氏凉国,对苻氏氐人这一支力量也想拉拢。
  张重华先是意外地看了一眼拓跋什翼健,大概是猜到是什么原因,友善地笑了笑,说道:“那本王援助两千人马。”
  这一下跋提满意了,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得到了尊重,才不管苻洪出战的一万人是怎么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