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821

  有顾虑的人也没傻到将自己细思极恐的事情说出来,安静下来的雅间,想越多的人身上出的汗就越多。
  在先汉之前可是有出现过“腹议罪”来着,死在这个罪名之下的人多不胜数。
  汉孝文皇帝是有明令禁止过“诽谤罪”,与“去肉刑”一道被视为实施仁政的标志,可一代王朝一代政,耐不住他的子孙再搞啊!
  那是汉武帝时代的事,与“腹诽”罪相关的大案有两起,名臣窦婴、颜异因此被杀。魏其侯窦婴曾经以平定“吴楚七国叛乱”和正直立朝而名动朝野,后来在与武安侯田蚡相争之时,田蚡加给窦婴的罪名就是“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视天,俯画地,辟睨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腹诽而心谤”是严重的政治犯罪,最终导致窦婴被杀。
  汉孝武皇帝之前的汉孝景皇帝也有例子,就是那个指挥军队平定七国叛乱的周亚夫。
  周亚夫是汉初名臣周勃的次子,他指挥军队平灭七国叛乱当然有大功劳,问题是刘姓汉室的皇帝都是出了名的小气和记仇,汉景帝刘启没忘记前去细柳营被拦下的事,后面有深深忌惮周亚夫的功劳太大,一直都在找机会要弄死周亚夫。
  周亚夫自己也是一个作死能手,汉室有规定什么品阶就是什么的待遇,分为方方面面,其中就对府邸规格、生前、事后等一些事情最为严格。周亚夫的府邸严重超过规定的规格,屡次被警告根本没当回事,后面被汉景帝刘启一再羞辱心灰意冷了,可还是在不断往作死的道路上前进,比如私自打造大批兵甲器械。
  任何时代私人囤积军需物资都不会被当成什么好事,周亚夫说那是要作为陪葬品,问题是彻侯多少陪葬规定得很严格,生前打造和死后打造亦是两回事,那么搞被弄死真的不冤。
  想得满头大汗的人,估计是太多人想到一块去了,最后只剩下了面面相觑。
  作死的人往往是不知道自己在作死,谁都不确定自己某天会不会干找死的事。他们还只知道有“腹议罪”,还没见识过“莫须有”,可心里无比明白君王想弄死谁,真真有太多的办法了。
  “要不……”张石最没存在感,同时胆子也是最小,细声说:“还是别做的那么声势浩大,太明显的话……”
  干么,这都是干么,他们联合起来横扫一大片,该打压的打压,该清除的清除,然后就该是继续竞争到一家独大,最后是不是要将刘彦搞下去,自己坐上那张宝座?
  雅间之内当属桑虞脸色最为苍白,他原先只是想着发展再发展,还真没有想过发展起来之后会不会一家独大,更没深思一家独大之后会面临什么局面。
  【如真一家独大,真会出现不敢想之事!】桑虞发现自己的身躯竟然在抖,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恐惧:【曹魏和司马晋例子在前,皆是威势与实力冠盖君王,再行篡位之事……】
  主弱臣强的例子太多了,能够做到安守本分的就成为周公和霍光那样的名臣,可并不是谁都能当周公和霍光。
  桑虞身躯抖得和什么似得,话都有些不利索:“再议,再议……”
第642章
俺们不敢反
  石羯赵国、李氏成汉、东晋小朝廷、张氏凉国、拓跋代国、慕容鲜卑,这些国家弱小吗?哪个不是佣兵至少十万以上,可他们还是被汉国先后攻灭,只能说不是他们弱,是汉国太强。
  乃至于是高句丽、百济、新罗、伽揶和倭列岛诸国,只要是国家层次,就没有比单个家族弱小的存在。
  曾经的长江以南四大门阀,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谁家的实力不是比桑氏强大数倍?
  桑虞可以收编那么多的家族,是因为他有着汉国三公之一的身份,然后才是本身家族在中原战乱后有相对不错的实力。要桑虞不是中枢三公之一,其实别说是想着扩展家族实力,该是心中惶恐不可终日。
  汉国建立起来之后,灭掉的家族真的不要太多,中原但凡效力羯族助纣为虐者,没有及时醒悟基本是被清理干净,反应慢一些的也基本元气大伤。长江以南被打击得最惨,曾经的四大门阀风光不再,人亡家破更是不计其数。
  刘彦回收那些土地超过底线的家族并不是看人,是针对所有家族,能够拥有大面积田产的人都在汉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贵族。
  以汉国现如今的二十等爵为例子,爵位越高名下的合法田产才越多。不管之前是拥有多少土地,“整风”过后的汉国没有一个非贵族在“基本盘”拥有三千亩以上的田产,合法持有田产最多的贵族现在是冉闵,但那都是在战场上依靠军功挣来的。
  桑氏之前拥有多少田产不重要,早在“整风”期间主动进行缩小,因为桑虞也是封侯,得到合法的田产赏赐,以家族为单位的话,现如今是所有家族中田产数量最多。
  不算“基本盘”之外的那些开拓地,桑氏阖族持有土地达到七千亩。七千亩土地看着很多,可要在汉国建立之前,哪个世家手中不是掌握数万亩的土地,相比起来就差距很大了。
  拥有土地并不是说实力就会强大,还要掌握多少佃户,以人为本的年代里面,有人才能组建武装,以部曲为核心,再加上忠诚度和依赖度相对高的佃户,要不临时裹挟再多的路人也是乌合之众。
  桑氏派遣到中南半岛参与开拓的武装有三千,准备参与东北开拓的达到六千,算上老巢必须留下的武力,整个家族的武装怎么也有个一万五左右,不过这些都是无法明明白白摆在明面的。
  一万五的私人武装很多吗?东晋小朝廷统治的地盘之内,多的是能组织一万五千人部队的世家,哪怕是四大门阀中最弱的桓氏门阀也能武装起一支五万人左右的部队,最为强大的王氏能拉出十余万人。
  当然了,各家族能拉出多少部队是一回事,战斗力什么的可真的就无法保证。
  谁都不清楚刘彦什么时候开始限制私人武装,就是没有相关限制的如今,那些拥有多少万的世家说被灭就被灭了,可见家族武装和国家武装没可能是同一高度。
  回到府邸的桑虞,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不断思考和计算,统计下来桑氏本身的武装,再加上一些会一条路跟着走到黑的盟友,应该是能凑出一支五六万人的武装。
  【那又怎么样?】桑虞是想越多身上的汗就越多,身躯也抖得更为厉害:【王上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深得民心不提,对军方的掌控亦是严密。还有……那只神秘的禁卫军根本就是无穷无尽……】
  之前任何能够进行改朝换代者,无不是因为大势创造出发展壮大的空间,再来就是原先的统治者搞得天怒人怨,要不然根本没那个登顶的机会。
  桑虞没想累积实力干篡位的事,可是他又无比清楚一件事情,曹操一开始也只是要匡扶汉室,是实力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哪怕自己不想也会被追随者推动着去干。
  刘彦统治的汉国会是东汉吗?这个谁也说不准。
  【王上因何迟迟不限制私人武装?】桑虞没去擦脸上的汗珠,只是感觉自己一阵阵的发虚:【是因为根本就不在乎,还是因为需要各家族去域外开拓?】
  讲真的,刘彦还真的没有搞限制谁不能搞私人武装的事,只是根据二十等爵的制度给予合法拥有多少部曲和亲兵的待遇。问题就在于已经给予合法拥有的数量,那肯定是有不合法的啊!
  【难道是一个局?】桑虞直接就瘫倒下去,姿势成了躺:【王上要看看各家族究竟还能组织多少私人武装?】
  现在早不是上古先秦,不是学派可以拥有庞大武装,各贵族也能合法拥有庞大的私人部队,自汉帝国建立之后,谁敢私自训练部队都将被剿灭,从未有过例外。
  “不行!”桑虞想要撑着坐起来,是做了好多次才成功,对着外面大喊:“来人!”
  很快外面就有人出声,被吩咐召集家中族老开会。
  今天召开族老会议的绝不会只有桑氏一家,是刚才前往青楼参与计议的人都在干。他们今天都是被自己吓了一跳,开始迟疑要不要动作那么大地搞壮大家族。
  当夜,刘彦就拿到了那群大臣谈了什么的记录,阅览了一下也就丢到一旁。
  限制民间拥有私人武装,出发点就是为了防止谁对皇权发起挑战,发现一个弄死一个,发现一族诛灭一族,那是一种血淋淋的震慑。
  刘彦当然也思考过要不要限制,仔细地想了一番决定模糊处理。他可不是要一统天下之后关起门来作威作福的人,想的是无休止地对外开拓下去,国家的力量搞还不够,利诱民间自己去搞也是一项,甚至民间生出自主开拓还比较重要一些。
  只要没有在国内胡搞瞎搞,刘彦是真没考虑将某些家族给灭了,还指望那些家族可以自主开拓到阿三的地盘,也期盼各家族能到外面去开枝散叶,因此一些该无视的就无视掉。
  与那一份各大臣都说了什么的报告躺在一起的是纪昌从燕地送回来的公文。
  纪昌也不知道是自己想的,又或者是得到了谁的提醒,专门写一份关于为什么放走两万拓跋鲜卑的解释回来。
  刘彦对拓跋鲜卑两万人跑掉的事情早不在意,非常清楚是该增强一下拓跋孤的实力,要不慕容鲜卑对拓跋鲜卑下手将会非常轻易就灭了,不符合汉国的利益。
  至于慕容鲜卑没有对拓跋鲜卑下手,是两个鲜卑联合起来去攻打柔然或是东高车,事情怎么发展反正都是对汉国有利。
  “这里应该是这样的结构?”刘彦拿着炭笔写写画画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是极力回想水车的构造:“应该就是这样了。”
  凉州那边已经确定发生局部干旱,蔓延到关中只是时间问题,再接下来就该是中原腹地,容不得刘彦马虎大意。他之前的几年已经下令梳理灌溉系统,可光这样根本不够,还得有更大的作为,水车就是其中的一项。
  水车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打造起来也不会太大的难度,它的作用就是用最少的劳动力将更多的水源输送到想要的地方。
  “将这份图纸送到工坊。”刘彦指着案几之上的图纸,吩咐的对象当然是崔宗:“命工坊先行打造一辆,进行实地的试验。”
  崔宗站着看了半天,大概是能猜出画的都是什么,恭敬行了一礼拿着图纸出去,很快就变成了小跑。
  刘彦想要制造水车也不是一天半天,就是近期才有足够的空闲和精力来做。他不但是要制造水车,连带一些方便耕作的工具也想搞一搞,就是脑子里的“货”着实有些不多。
  【什么样的犁铧耕作起来最省力?】刘彦有些懵,他生活在现代,接触到的信息不会少,问题是电子产品才会是主流,哪些农用品是怎么样真没太刻意关注:【慢慢来……慢慢来,现在全金属的犁铧都没普及,先尝试全金属犁铧。】
  比较搞笑的是,刘彦没想起什么样的犁铧使用起来最便利,却是对打谷机这么一个玩意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该是什么结构还能回想,怎么去画却得反复来,造出来有没有相应功效也要反复实验。
  典型的现代人是什么样的?就是那种看的东西无比多,了解的信息也不少,除非是很感兴趣要不真不会去研究,成为一个什么都懂一点却没有多少动手能力的半吊子。毫不夸张的讲,刘彦就是一个什么都了解一些的半吊子。
  解决掉慕容燕国之后,汉国就没有了迫切需要消灭的国家。刘彦前期专注的是军事,是快将汉家旧土光复完毕,国内民生的状况却真的很是糟糕。
  一个国家的军事强不强关乎到方方面面,要不是刘彦有金手指,不但有能够反复“召唤”的系统部队,还有那些能够生产军事器械的建筑物,真无法武装出太多的军队。
  哪怕是刘彦有金手指,可他也不是没有遭遇过窘境,其中就出现过几次缺粮,还是依靠募捐和对中南半岛实施抢劫才凑出粮食。
  刘彦当然知道抢劫抢不出稳定的强国,抢劫只能维持一时的强盛,国家要真正意义上的强大,靠的是国内有强劲的生产能力。
  为了能让生产力最快最有效的恢复,也是国家产出真的有些撑不住,刘彦已经做好了打算,未来的禁卫军数量必定是会保持最低数量,该是弄出更多的农民用以耕作。
  系统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正常人的产出多出非常多,可以有效力弥补粮食产出的空缺,但那也只能是先支撑着,不是解决粮食产出不足的根本,还得是国家内政恢复正常化。
  未来的几年中原会出现大旱,对恢复民生什么的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刘彦不知道干旱会持续多久,甚至对随之而来的蝗灾也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预防。
  眼见中原要遭灾,国家对长江以南就形成依赖,那也是为什么扬州人口向外迁徙,没有迁往长江以北的原因。都知道要遭灾了,再将长江以南的人迁往中原各地,该是糊涂到什么地步才干得出来?
  翌日,刘彦召集中枢大臣,针对中原会出现的干旱再次商讨。他发现了一个比较诡异的情况,各大臣看着像是彻夜未眠,一个个都是顶着一个大大的黑眼圈,偶尔看自己的时候还明显地表露出畏惧。
  “说说,都说说。”刘彦可没去问那些人是怎么回事,直接提到:“南边两年内可以囤积多少粮秣用以支应北方?”
  蔡优与田朔对视了一眼,他俩的职责有互相关联,一个管山川产出,另一个管农耕,刘彦问的正是职责之内的份内事。
  南方从东晋小朝廷被灭之后,桓温可是一阵大杀特杀,虽说是针对那些世家和大族,可要说没影响是假的。
  汉国将长江以南纳入统治范围之后,两年间南方的产出比东晋小朝廷统治时期下降了三成,今年会怎么样真不太好说。
  田朔没做事先准备,原地计算了有一会,才战战兢兢地答:“该会有一百七十万石用以北方?”
  蔡优也是给出相差无几的数量,他后面倒是说出一个方法:“各家族入蛮荒,收缴粮秣数量庞大,亦是有局部恢复生产,可供中原。”
  中南半岛基本是能做到一年三熟,先不管粮食好不好吃,产出真的是不错,就看各家族愿不愿意拿出来贩售。
  刘彦就将目光看向了精神有些恍惚的庾翼。
  庾翼还是蔡优给拉了拉衣角才反应过来,因为刚才精神不集中不清楚刘彦看自己干什么,一刹那真的是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