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21

  渐行渐远的李坛不知道为什么会回头,他看到了不少不怀好意的目光,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那些目光里面的恶意。
  “少郎君,咱们……没有给予过路钱。”看着老态的人是李家的管事之一,他叫李忠,很是俗态的一个名字。他刚才会忘记提醒,纯粹就是看汉部的士卒看呆了:“手上的兵器确实精良,个别人身上穿着的皮甲从未见过,却不知是何物。”
  “没给就没给。”李坛深吸了一口气,想起了父亲的一些交代,后面尽管脸色难看却是改口:“还是拿些好处,就算是施舍了。”
  李忠应了声“是”,掉转马头回去了。
  旷野啊,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旷野,然后是遍地的荒凉,能有条路已经显得比较难得。
  李坛年轻,却是可以从所学的知识中得出一些结论,知晓那是汉部的活动踏出来的路,代表着汉部来往的队伍多,且显得频繁。
  靠近海边,风吹来已经能够闻到腥味,李坛等人顺着路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个坡地时,看到的是一处篱笆围起来像是驿站的所在。
  的确也是驿站,里面有汉部的人,亦是有一些胡人和晋人,李坛看到了一些熟人,那是周边家族的来人,远远地拱手就算是打过招呼。
  “东西放着。会专门贴上木犊,该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模样看着苍老的老王头,他其实也就是三十二岁罢了。他盯着李坛,指向了另外一边:“将马也牵过去,担忧丢失就留下人。”
  李坛顺着老王头所指的位置看去,那边的马厩确实是有不少的马匹。
  “少郎君,汉部……看着不简单。”李忠需要特别提醒:“为了老主人的大事,少郎君……”
  李坛懂,就是觉得有些憋屈。
  驿站里面的人真的不少,西骞建同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是作为驿站的负责人之一,老王头招待晋人,他负责招待胡人。
  这里算是黄岛区的第一道哨卡,不允许马队进入,然后过来的人有什么货物也是暂时囤放,对谁都没有例外。
  “你们拿着牌子,一个队伍只有一个牌子,丢失的话记得马上补办,否则会寸步难行。”老王头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又是交代了一些事项,才说:“你们刚好是第十支队伍,准备一下,与其他人一块过去吧。”
  李坛特意看了一下手里的牌子,上面有看不懂的符文,那是一个墨汁写的“20”。
  驿站内的晋人算上李家就真的是十队,他们没有被要求留下兵器,是在一队身材高大,一路上沉默不语的甲士领路下,走过了坡地,向着东面继续前行。
  得说一句大实话,李坛看到甲士的时候很意外,他能看得出汉部的甲士其实称不得甲士,因为那是一种较为轻便的扎甲。但他注意的不是这个,是那些戴着面甲的汉部士兵无论怎么看都“很统一”,任何动作都给人一种磨子里印出来的感觉一般。
  “汉部的部族武装,以协同高效,作战悍不畏死而闻名。”伏伟与李坛是旧识,但其实不太熟,但现场他就认识李坛一人,下意识就想要多多接触:“看到了吧?”,他指向了远处:“到处都在劳作,建立村庄,整理田地。”
  李坛当然看到了,过了坡地一眼望去,俨然是处处都在建设,给人一种百废待兴的既视感。他其实真的不想看到这一幕,汉部在大肆建设,也说明是真的想要长久待着。这样的事情对于李家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离汉部太近了。
  整个黄岛区会建立起五十个村落,每个村落基本是六百人以上,现在那些人就是在建设自己的村庄,因为事关己身当然是会比较尽心尽力。
  管理村庄的人直接由刘彦亲自任命,有村长也有保长,村庄管建设,保长却是要组织平时的训练。
  这一伙大概三百来人的队伍走着走却是发现前面的甲士停了下来,甲士在往路边移动,那个由老王头派来看似小厮的家伙,跑着招呼:“让道,让道,部队要过来了!”
  其实远远就能看到了,也能听到阵阵的脚步声,那是一支看去至少千人的部队,他们身穿统一制服手握长矛和圆盾,踩着纷杂的脚步,一杆杆长矛直竖向天看去颇为壮观。
  比较让李坛觉得诧异的不是越来越近的汉部大军,是远远听着好像是在齐声高唱什么,听着煞是有一种雄壮的气息,只是词听着有些奇怪。
  “终军,为武帝收服闽越的那位少年英豪;班定远,是五十骑叱刹西域的大英雄!”跟着一块让到路边的李坛听得入神,他扭头看了看,周边的人也都在倾耳倾听,每个人都听得非常专注,只是大多数人是一脸的茫然。
  也对,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典故,能听懂就怪了,但不妨碍他们听得入神……
第88章
汉部见闻(下)
  近千人合在一起,看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一条大长龙,他们踩着纷杂的脚步在缓缓前行。可以看到的是,大概是五十人为一个纵队,会有一个身穿皮甲、手按腰间战刀的人行走在纵队的左侧。
  “当前的两人,该是徐正和吕泰两位汉部的统兵之将。”李总压低着声音:“听闻此二人虽为晋人,却是深得汉部首领信任。”
  李坛自然是有看到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少数骑兵走在另一侧的马队,当前的两人穿着一身下黑尚红的战袍,披着黑色的扎甲,身后还别有披风,骑马前行的时候披风飘扬着,看去显得威风凛凛。
  汉部的马队不多,将近三万五的人口也就只整合出不足两百,一般是作为传令兵,也会分配给一些军官充当临时的护卫。
  离得近了的时候,战歌已经停了下来,李坛其实也没有感受到多么强的气势扑来,顶多就是觉得那么多的士兵列队前行有些壮观罢了。
  确实是壮观的,毕竟一个身穿同样款式制服的群体,怎么看都会有一种集体感,再配上精良的装备,军队的模样就算是出来了。
  李坛不由自主地会将那些手持长矛的士卒与身穿轻便扎甲的人相比,最后发现似乎并无太大的可比性。甲士身高全部超过一米八,看着十分的强壮,列队踏步时亦是步伐整齐。长矛兵的升高落差有些大,最高的人一米八乃至于一米九,相对矮一些的是一米六,但基本看不出什么强壮。
  队伍匆匆而过,停顿在路旁的人静静地观看,是等待部队过去了才有议论声。
  “汉部这是要出兵何处?”
  “未见辎重和民夫,瞅着不像是要出兵。”
  “那这般大动干戈……”
  李坛没有加入谈论,他盯着远去的部队,似乎还撇了撇嘴?在他看来,汉部的军队其实也不怎么样,一看就是大部分没有经历过血战,比之李家的壮丁仅是在装备上有优势罢了。
  李忠当然看到了自家少郎君脸上的表情,他暗暗心优,祈祷千万不要因为李坛的性格闹出什么才好。
  汉部选择的栖息地并不算是多么好的地方,要是当地人都清楚一点,越是靠近海边越不适合发展,尤其是在农业上面。
  农业讲究什么?不谈农夫是否进行照料之类,只说风调雨顺一点,海边的风势太大,似乎一年也总有那么几天会有大风,辛辛苦苦栽种的粮食到了大风季节要损失多少?
  另外,海边的土地盐渍化相对严重。当然了,古人可没有“盐渍化”这么专业的名词,他们简单地称呼为“厄地”,也就是不适合栽种。
  继续向着东边前进,可以看到的东西非常多,更加可以看到已经渐渐形成规模的村落。
  “很是奢侈啊……”
  “是啊,夯土墙的茅屋,甚至能够看到石头墙。”
  “每个村落都有篱笆护住。”
  类似的谈论一直在持续,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那些,是汉部这边的晋人太多太多了。那些晋人看着不像是奴隶,且不管是什么穿着,看着是有人在现场监督,但奴隶在干活的时候不该是充满了干劲。
  很明显,汉部是要在这个狭隘的半岛地区发展,又似乎是想要在某个什么位置建立城池,远远地可以看到其它道路上有收集石头和土料的马车向一个区域集中。
  建造城池什么的,几乎是想太多了,到来的晋人基本是理解为要建立兵堡之类的防御(警戒性)建筑。
  汉部的晋人,状况有好有坏,要看平时是干得什么活。
  “那边,那边需要栽种更多的桑树!”阿香看着很正常,不像是要疯了的模样。她指着一片空地,吩咐:“要至少八亩!”
  阿香的身边有不少的少妇或是小娘,叽叽喳喳讨论着什么,然后是一些一看就是干粗活的男人。
  李坛看到阿香的时候愣住了,连迈步都给忘记。
  李忠不小心撞到了李坛,要说些什么却看到自家的少郎君一直盯着一个方向,顺着视线看过去也呆住了。
  穿着普通,可是阿香正在发布指令,确实看着比较显眼。
  “远房嫂子?”李坛看着有意外也有惊喜:“忠叔,我没看错吧?那是嫂子!”
  上一次长广郡的郡守清理郡内的坞堡,使用了卑鄙的手段攻破不少坞堡。很多幸存下来的坞堡吧,其实都是互相之前有那么一些血缘关系,显然李坛的这个李家与李匡的那个李家是亲戚。
  “站住!”小石最讨厌的就是对一些交代不放在心上的人,快步走过去拦下李坛:“找死吗!?”
  李坛突然间的举动吸引了近乎所有人的注意力,原本与之有说有笑的伏伟立刻就是摆出与李坛不认识的模样。
  开什么玩笑嘛!要不是都忌惮汉部,他们又何必眼巴巴地跑过来。再则,过来的家族,要么是期望可以从汉部购买兵器,要么就是真的需要购买食盐,谁会给自己找什么不痛快?
  “那是我的嫂子!”李坛被拦下,总算是有点理智,没再迈步也没有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请让我过去,或将她请来?”
  小石很是不爽地看着李坛:“有什么事情,回来的时候可以再办。”
  李忠拉了拉李坛,压低了声音:“少郎君……”,本想劝说正事要紧什么的,可偶遇本以为已经死了的亲戚似乎也不是什么闲事?
  “嫂子!”李坛是没有动,但他喊了,惹得小石满脸的不善,可他会在乎吗?他对着将视线转过来的阿香,高声喊:“我啊,睿才啊!”
  阿香视线一直停在喊自己表字的李坛身上,眼眸里先是带着茫然,后面渐渐地清明,但回过神来立刻移开视线,颇为泼辣地喝:“听清楚了?还不做事!”
  长相憨厚的青壮叉手为礼,应了声“诺!”,带着几个同伴就该走了。他们需要从很远的地方移种桑树,那可是关乎到养蚕的大事。
  李坛想迈步,一方面是有小石拦着,还有就是李忠死死地拽住,一脸气急却是无可奈何。
  阿香掺和着众多姐妹的叽叽喳喳中去,她们这个村庄全部都会是女子,她可是作为村长的身份,会带着将近七百多的妇人就是做一些女子会干的活计。
  类似全是女子的村庄会有十个,近乎于是没有亲人,又是单身的女子分了十处安置。会分开安置,是男女混合……老是会发生一些令人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因为强奸被处死的男人在汉部已经不下于六百,别提那些遭受侵犯后自尽的女子。有些事情并不是说要遏制就能停止,最后搞到没有办法只能是分开生活。
  女子村落养蚕只是其一,还需要种麻,那么就需要有织布,等于是会担负起汉部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正是因为这样,也许也有因为阿香曾经当过刘彦侍女,现在还能时不时过去伺候刘彦的因素,田朔在一些事情上是存在优待,比如在选址,还有对一些劳动力的指派上面给予方便。
  “夫人……方才那位好像是……”
  “闭嘴!”
  阿香脸色并不好看,她自然认出李坛来了,但……自活着出了不其城那个地狱,真的是不想再与过去有什么关联。
  “这样蛮好的。”阿香将视线收了回来,看着周边的景色,发丝在被海风吹拂,裙摆也是在半飘着:“姐妹们,动起来了。将麻田清一清,可别留下杂草了。”
  全是妇人的村庄并不算太大,村落也是由刘彦转门派了部队过来修建,主要是希望有士卒能与妇人互相看对眼,看能不能促成良缘。效果是有一些,但十分有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