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821

  诸夏去融合异族就是从给找祖宗作为开始,忽悠大法再加上本身强大之下,每次都能获得成功。融合掉异族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反复,事实已经证明那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没道理子孙后代会排斥,该是大学特学才对。
  强大的时候,诸夏是去主动融合异族。弱小的时候是被动地用文化去融合。诸夏从来都不是依靠血缘保证民族的不断绝,是用文化保证了民族的延续,因此是不是诸夏从来都不看血统,讲的是“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文化特性又决定了一点,在诸夏主体血脉强大的时候,真不会在乎自己的同族之中存在长相怪异之人。穿一样的衣服,有着同样的束发款式,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就算是传统诸夏长相面对白皮肤、金发、碧眼的人,也会觉得没什么关系。
  当然了,要是在诸夏进入衰弱期的时候,那么保守和固执也就出现,排他性和排外思想就会泛滥,不但排斥吸收他国、他族的优点,还会陷入极度的自我封闭之中。
  作为个体的人都有两面性,国家和民族自然也是这样,不过能吸收优点才会强者恒强是肯定的道理。
  目前的汉人就处在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因为再次成为东方的绝对霸主信心爆棚,另一方面却是拥有强烈的排他性。现象就是可以吸收任何有优点的成为自己的资粮,可怎么都无法接受白皮肤系又金发或碧眼的人成为自己的同族。
  “果然啊,羯人的祖先就是被匈奴人带到中原。”石伯指着满地的尸体,用长矛捅着脚下一具尸体的衣裳:“白色皮肤,褐色的头发,绿色的眼珠子,和羯人完全一样嘛!”
  他们刚刚经历一场突然而又短暂的遭遇战,战场是一处被两个矮山头包夹的谷地,两支人马在林子里碰上,看到对方的时候其实都是愣住了,也不知道是谁先吼了一嗓子什么,一场厮杀就爆发了。
  石伯一伙是五十来人,他们是正儿八经的游弋小队,碰上的是三十来个西域人,干了一场互有伤亡,却是西域人不敌逃窜。由于没个懂西域话的人,他们也没搞清楚这股西域人从哪里来又想干什么。
  林密是坐在一旁让同伴包扎受伤的手臂,眼睛不断地扫视林子。
  “这个山谷地形有些复杂……”林密刚才是第一波冲上去的人之一,手臂受了伤,身上前胸的皮甲也有破损。他得知自己的手臂只要修养半个月就能痊愈,心里的负担减到最小,却是不得不忧虑再有敌人突然冒出来:“队率带人往前探索,怎么还没回来?”
  西域的地理环境很复杂,相比中原那边是多了一些戈壁,该有山必然是有,树林什么的也不缺,更有中原所没有的大面积草原。
  他们会进这一处山谷,是带着巡逻任务,原因自然是近期以来西域人变得相对活跃,甚至都出现渗透到营盘十里内的联军小队,汉军那边自是要加强巡逻。
  一场厮杀下来,他们战死了四人,尸体被抬到一旁就等着让骡马驮回去。
  有几人正在忙碌着在骡马身上套绳索,又有人砍来木材正在弄担架,那是要让重伤的人躺在骡马拉的担架。
  亦是有人在忙碌别的,割掉战死西域人的左耳,搜索西域人尸体上值钱的东西。
  外出的众人回来,石伯很快就知道情况,刚才遭遇的西域人仅是一部分,队率带人向前探索,山谷之内发现的其余西域人还有另外三伙,山谷之外更是看到了西域人的营盘。
  “回去。”宋然脸上带着喜色:“立刻动身。”
  遭遇敌军,与发现大股敌军,是两个不同的情况,他们有了斩获,还发现大股的敌军,回去之后怎么都算是一个功劳。
  怎么回去又是一个学问,宋然是常备军体系,虽然在常备军只是一名伍长,因为西域兵团的特殊性才成为队率,可是该有的常识还是会有。他刚才是亲自往前探索,没忘记派人到周边查看,可以确定的就是西域人就抵达山谷附近,后方并没有发现西域人。
  这处山谷距离汉军大营四十来里,路上还有其余的复杂地段,宋然有考虑过是不是设伏再干一票,后面是放弃这种想法。
  他们花了大半天才回到营地,宋然立刻找到自己的上司,禀告之后才得知并没其他人进行汇报,脸上的喜色是怎么都藏不住。
  “接近五千人是吗?”
  “正是。”
  “唔,该是西域人的前锋。”
  “正是。”
  屯长在问话,旁边是有一个刀笔吏在进行相关记录,宋然频繁地看向刀笔吏,刀笔吏知道是因为什么。
  像他们这种侦查到敌情并且及时回来禀告的人,一个集体功劳是少不了的,要是高层重视的话,直接升爵一级也不是没有例子的事,该是什么样的酬谢在后面会有通知。
  宋然回到自己的队伍,立刻就有大批人围过来,他更知道袍泽们是在想什么。
  西域兵团不是正式的称呼或番号,是他们这伙人自己的叫法。在中枢记录中他们叫开垦团,类似的开垦团在中南半岛和北疆、东北都有,就是到西域来的开垦团规模最大。
  “队长,怎么样?”
  “想什么呢,就算是被认为大功,也不是现在就能知道的事。”
  宋然面对充满期待的下属,是没有将笑意表现出来。
  “不管怎么样,大战是少不了的。”宋然相反是非常严肃地叮嘱众人:“抓紧时间检查衣甲兵器和休息。”
  大伙都是轰然应“诺”,没人敢有半点的马虎。
  由于不是正规军,连郡县兵都算不上,他们出阳关之前仅是军方出于容易分辨敌我的关系被发了战袍,甲胄和兵器要么是自己携带,要么只能是借贷之后进行购买。
  在阳关编练的时候,有甲胄的人自然是优先分配到一组,然后就是因为擅长的兵器又进行归类,要说之前会有保养甲胄和兵器的习惯,那也是少数人才有,还是经过集训才被规定一定要进行保养。
  “大战终于来了。”石仲是在检查自己的甲胄,那是一套扎甲款式的金属甲,一定要仔细检查甲片是不是牢固,他咧嘴对自己的同乡说:“中南半岛杀再多也就那样,杀西域人可是算作军功!”
  那可是军功,能获得爵位,有爵位才能过人上人的日子,就是想进入常备军也更有希望,每人对即将发生的大战都是充满了期待。
第765章
三路而来
  有胆子,够魄力,付出行动,前来西域的骁果,他们不会去害怕战争,相反是在渴望战争,听到战争即将爆发或许会有一丝不安,不过那是智慧生物的一种本能情绪,更多的是感到兴奋与期待。
  很快,兵团高层通报全军,战争真的要爆发的消息传遍全营,到处都是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军心可用。”王泉一脸的微笑,说道:“此辈从集训到编队,有将近五个月的磨合,再有求战之心,是能用一用的。”
  汉国继承的是先汉的政策,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根本不会拉上战场,哪怕是作为搬运工的民夫也会集训三个月。
  西域兵团的性质复杂一些,是由官方组织的非官方组织,骨干却是都来自于常备军,编制下的兵源质量参差不齐,不过相对来说素质还是挺不错。
  “比郡县兵差一些,对付西域人却也是能用了。”李匡很清楚自己率领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驻扎在这里,就是要让他们在敌军不远处将心态调整过来。”
  他们在白龙堆联军的东南面五十里外驻扎,的确是李匡要让部队将士的心态适应过来,再来就纯粹是压制求战之心。
  李匡是郎将,怎么统率部队多少是有些心得,清楚一支求战心态旺盛的军队该怎么处理,可以选择一鼓作气地抵达就开战,可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不是大胜就是大败。他认为自己失败不起,选择更安稳的做法,压制部队的战斗欲望,就等着爆发出来的那一刻。
  “敌军前锋五千左右的人马。”王泉走到山川舆图旁边点了一个位置:“已经到了这里。”
  那是一处平坦的草原,有一条河水沿西向南方,看着会是一处打野战的好战场。
  “在这里。”王泉点的是宋然等人发现敌军前锋的山谷西侧:“已经有另外一支敌军抵达,数量超过三万。”
  “西北面的戈壁同样发现敌军斥候的活动痕迹。”李匡说的是营盘西北面六十里外的戈壁,他说:“敌军数量处在绝对优势,不会只是一路来攻。”
  李匡这支部队只有五万余人,他们面对的敌军数量并不少,没有太准确的数据,不过不会低于十五万人。
  西域有被诸夏统治过的历史,先汉的强大给予西域人的印象太过深刻。西域人绝对不会用少于汉人的数量来交战,必然会是数倍于汉人才敢交战。
  “联军号称五十万,最多也就十五万?”王泉点着山谷以西,又点了点西北面的戈壁,后面指着西南面:“这里应该还有一路敌军。”
  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完全没有什么毛病。诸夏历史上还有过二十万人敢号称百万,数千人号称二十万,反正就是瞎乱囔囔,给自己壮胆的同时也是恐吓敌人。
  该怎么交战,又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李匡、王泉以及一帮赞画已经有方案。战术层面已经有计划,该思考的就是战略方面。
  “出动一万人马,尝试歼灭敌军前锋。”王泉说的就是方案之一,他摸着下巴做思考状:“若是得胜便可在山谷之外以逸待劳应战后续敌军。”
  他们目前与西域人只有小股交战的经验,大体上是能判断西域人的战力怎么样,得说的是数量越少的交战汉人这里的优势就越不明显,一旦达到数万人的交战,汉人的优势才会明显。
  西域人的个体素质不弱,可是扯到配合方面就很差劲,是随着西域人的数量一再增多,配合就越差劲。
  汉人的个体素质自然也是有强有弱,问题是汉人的战争讲配合和协同,人数达到一个量,再布置阵法之后,那就是质量上的一种升华。
  在冷兵器时代,能够成为帝国级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有着对阵法的应用。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就是靠长矛阵配合游弋骑兵征服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又用优于波斯人的阵法击败大流士波斯。
  罗马人也将阵法玩得相当溜,他们的个体素质比不上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可能依靠“龟甲阵”和大型器械的配合分分钟教那三大蛮族做人。
  相比较起来,波斯人在帝国级的国家中算是最弱的一个。从帕提亚帝国到萨珊王朝时期的底牌只有甲骑具装冲锋和弓骑兵。帕提亚帝国就是王牌军团弓骑兵遭遇罗马人的“龟甲阵”被完克,甲骑具装又倒在了罗马附属蛮族巨盾重步兵的克制下,结果自然是亡国了。
  要是查看并比较的话,冷兵器时代中的中原王朝和罗马真的挺相似,都是主流玩步兵,同样都对大型军事器械玩得很溜,两个文明的发展也是最好。还有一点就是,两个文明内部的王朝更替一样频繁。
  “仅是依靠血气之勇,谁能强过胡虏?”
  诸夏只有最有威胁的敌人才会被称呼“胡虏”,其余都是用夷狄。
  李匡的出击命令很快就被传达下去,军营之内立刻就忙碌了起来。
  “倒霉!”林密满满的不甘心:“我只能在半个月后再归队了。”
  石伯这几天已经做好了参战的准备,是从甲胄、兵器到心态上完全做好了准备。他正在帮同伴扎甲胄上的绳索,闻言看向一手捂着受伤手臂纱布的林密。
  他们这一队都是配有甲胄,好一些的就是金属扎甲,次一些的就是皮甲,列阵而战的武器标配是小圆盾搭长矛,富裕一些腰间还有悬着的一柄战剑。
  开拔的命令刚刚被下达,他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做准备。由于并不知道是要开拔前往哪里,路途上会不会遭遇交战,出营之前当然是得做好作战准备。
  “水壶一定要装满。”宋然早就准备完毕,行走在队列之中,偶尔停下来帮某个人干点什么,又会训斥:“你带包裹是想干什么?”,他粗暴地扯过一个正在往身上系的包裹,试了一下重量:“里面什么玩意?竟然有二十来斤重!”
  “是俺的财货。”梁曲很想抢过包裹,可是又不敢:“俺回去娶媳妇用,也给俺的季弟准备了些。”
  宋然没拆开包裹,他却是将包裹丢到旁边的一名什长脚下,训斥梁曲:“不知道有多少里的行军,一身的甲胄和兵器合起来将近四十斤,再加上二十斤重的包裹,你是力气大,还是奢望谁能帮你背?”
  一些同样在往身上装东西的人,他们悄悄将东西移除。
  “身上越重,消耗的体力越大,不想遇敌的时候没力气吧?”宋然环视众人,对着那名什长说:“收集,记名,记物。送到辎重处保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