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821

  阿三大陆的精华所在地就是恒河和印度河这两个流域,那可是每年产粮能喂饱整个汉国人口的宝地,只要中枢没有毛病就绝对不会分封出去。
  其实就算是中枢愿意将阿三这边的产粮区分封出去,身为臣属得是心多大才敢受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可是围绕着诸夏的历史,多少人就是太自不量力才落个悲惨下场。
  “那些家伙不愿意再等了?”桓温说的是那些个使节团:“从出发,又到这边耽搁,的确是过了七八个月了啊!”
  主要是波斯人真不想等了,他们认为汉国与笈多王朝的这一场战争的胜败根本没有悬念,就算是汉军失败一次两次又能怎么样,只要汉人抱定决心是一定能灭掉笈多王朝。
  罗马人对波斯人的看法很认可,正在发生的战争分明是汉军能经得起一再的失败,可本土作战又是保家卫国的笈多王朝可不是那么经得起一败再败,那是国家综合实力本身就决定了的事情。
  “可以让他们再等等。”袁乔才不在乎异邦使节团有什么想法或决定:“沙摩陀罗笈多最快十二天之内就会抵达战场。”
  在很久以前,汉人就有了“非壮无以重威”的说法,不仅仅是能在建筑物上面给予异族最大的视觉震撼效果,展现军威也是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式。
  “一直没有动用火器,就是专门给沙摩陀罗笈多预备着。”桓温想起军中那一百一十门各个口径的火炮,还有囤积起来的炸药包和火药,内心就忍不住美滋滋。他想到什么似得嘲讽:“那些家伙只看到我们的小打小闹,估计觉得挺没意思,哪里知道这正是一支军队真正的精华体现。”
  能够按部就班就代表控制着战争的节奏,以自己决定的推进速度压着敌军痛打代表着掌握绝对优势,军队又能够按照指挥中枢的命令干好每一件事情,恰恰就是精锐部队的证明。
  精锐还真不止是体现在侵略如火方面,稀里哗啦又摧枯拉朽地消灭敌军,打顺风战的时候任何一直军队都能办到,可是又有多少支军队能够办到以完全掌控节奏的方式来控制战争进度?
  十二天对于一场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战争来讲时间并不长,对于交战状态下主战场的阿三一方则是度日如年,他们着实是受够了一直挨射。
  代表笈多王室的王旗出现在主战场二十里范围之内的时候,原本一直在阿三背后游弋的汉军骑兵做出了收缩动作,正面战场的汉军也停止了一系列的军事动作。
  沙摩陀罗笈多带来了三十万的军队,更远的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阿三部队正在开拔而来。
  就是到现在绝大多数的阿三都还没有搞明白汉人为什么来打自己,他们无数个日日夜夜不断思索到底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汉人,可仔细想了下来误会是有,但没结死仇啊!
  殊不知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压根就不需要结仇,甲国看上了乙国的美好江山,打得过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就杀过去了。
  “只要汉人不再增兵,我们这一次至少是能够逼和他们。”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这个笈多王朝的财政大臣比前一年看上去更加的衰老,那是战争不但让笈多王朝流血,金币也是哗啦啦地流出去:“我们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就算是能够将登陆的汉人驱赶下海,他们还是能够第二次、第三次……登陆到我们的国境。”
  沙摩陀罗笈多在笈多王朝的历史上是一名英明的君主,已经发生的将国土面积扩大原来的三倍以上就不说了,要是汉人没有过来搅局还会继续扩张下去,阿三的历史上少不了会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称号。
  关于笈多王朝和汉国的差距,沙摩陀罗笈多看得比谁都清楚,先不谈悠久历史上关于汉人强大的记载,当前是汉人有着强悍到令人不能理解的海军,笈多王朝的海军却是全军覆没,一方想来就能来,一方却是连基本的海岸国防力量都没了,取得国战胜利的奢望,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能不大出血的前提下保证国祚延续。
  “以战促和是我们的唯一应对方式了。”沙摩陀罗笈多要说甘心是不可能的,但他很清楚只有这个解决方法:“我们拿出了所有的实力,与之对战的汉军可能仅是汉帝国不到十分之一的力量,不能奢望更多了。”
  “王子殿下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说的是沙摩陀罗笈多的长子旃罗罗:“一旦这一战打完,他会前往汉帝国作为人质。”
  沙摩陀罗笈多有很多很多的子女,不过任何国家或民族其实都是遵循长子继承法,旃罗罗就是现任的笈多王朝太子。
  “是的,汉人有质子的文化,旃罗罗去当人质是最大的诚意。”沙摩陀罗笈多可不止安排了旃罗罗这么一个人,他可是听说波斯人和罗马人安排了数千佳丽:“不用考虑我的感受,更不用考虑各个贵族的感受,只要长得漂亮都是送往汉帝国的人选。”
  罗马人和波斯人已经出名了,他们选了那么多美女的消息根本封锁不了,只要不是消息太闭塞的国家,或多或少已经知道罗马人和波斯人为了巴结汉天子都干了什么事。
  嘲笑罗马人和波斯人的现象当然是存在,可是没人能否认罗马和萨珊的强大,他们需要思考连罗马和萨珊面对汉人都那怂样,自己一旦碰上汉人该怎么个应对方式。
  “臣明白。”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是真的明白:“只要能保证国家继续延续下去,一切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881章
致师?不存在的!
  沙摩陀罗笈多来了,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而来。
  属于笈多王室的八万禁卫军除了留下两万看守华氏城,其余的六万都被沙摩陀罗笈多带来,他们是三万的骑兵、八千的车兵、两千象兵和两万步兵。
  另外的军队,属于刹帝利军团的部队达到十二万,有来自盟国的七万,剩下的就是贱民凑出来的武装。
  刹帝利军团也有兵种区分,骑兵数量差不多是四万,一万两千的车兵,剩下的就是步兵。
  笈多王朝的八个盟友,凑齐了三万骑兵,带了两千车兵,五百象兵,余下就都是步兵了。
  人一满万就是无边无际,三十万人看上去就是大地之上的一片密密麻麻,别说还有马匹和其余畜力,马车和骡车什么的。
  若大的平原,那么多人黑压压地开拔过来,到处都是军旗飘扬,看上去无比的壮观。
  “真像是一片移动的森林啊!”马库斯从来都没有看过那么多人凑在一块行军,忍不住感到震撼:“我所知道的历史当中,只有波斯的大流士集结过这么多的军队,向战场开拔。”
  冈比西斯听得脸色一黑。
  大流士?不管是几世,只要是欧罗巴人提及大流士就有一段关于波斯人的黑历史。谁让波斯人的祖宗一再栽倒在欧罗巴人脚下呢?
  罗马人打仗很少动用超过十万人以上的兵力,通常是五万以下就能吊打周边的蛮族。尤其是罗马人取得地中海的霸权之后,五万左右的兵力都只是与波斯人交战的时候才会用到,对付其他蛮族基本只是一个军团再配上一些附庸蛮兵。
  无独有偶的是,波斯人近数十年来也很少动用十万以上的军队一次性投入到某个战场,十年内一次性在一个战场投入兵力最多的是与罗马人争夺叙利亚,不过也才堪堪八万七千,离十万这个数字还有一万三千呢。
  不是罗马人和波斯人不想纠集多数军队作战,是罗马刚刚从内乱中走出来,波斯干脆就是还在内乱当中,罗马人没钱武装太多的军队,波斯人的军队需要分散在各地维稳或是镇压叛乱。
  “沙摩陀罗笈多真的亲自来了。”尤利安略略有些惆怅:“赛里斯人真的要用现有的军队与那么多的信度军队打决战?”
  阿三的军营那边,知道沙摩陀罗笈多亲自抵达战场之后,欢呼声是一浪接着一浪,很是有点军心士气大振的模样。
  与之相对的是,汉军这边显得很安静,甚至连射箭都不射了,就是没有看到加固工事什么的。
  原本与汉军对峙并交战的阿三数量有个三十多万,就算是折损了六七万也还剩下二十五万左右,新晋抵达战场的阿三军队少说也有三十万,合起来就是至少五十五万的大军,后面则是还有阿三部队源源不断地开拔过来。
  “汉帝国在这里有两支常备军,六万历经百战的精锐。”克谢亚斯多多少少是要为盟友说话:“还有四万绝对不输给笈多职业兵的郡县兵,十万打起来根本不惜命的倭人仆从兵。”
  克谢亚斯不说还好,一说就让更多的人感到心虚。
  汉人能打在已知世界已经是公认的实事!
  按照罗马人自己的说法,汉人与罗马人一对一不存在参考价值,相同兵种和没有兵器甲胄的差距,基数一千往上,碰撞起来会是汉人获胜。
  波斯人则是承认一千汉军至少需要用三千以上的波斯士兵才能与之抗衡。
  那么研究下来,一万名汉军士兵起码抵得上五万个刹帝利军团的士兵,贱民的话……从来就是送人头的啊!
  六万汉军精锐职业兵等同于三十万刹帝利军团士兵,然后笈多王朝的刹帝利军团绝没有三十万名士兵那么多。
  所以尤利安惆怅的不是汉军能不能打赢,是该怎么去面对这么强大的汉人。
  烦恼更多的是波斯人,他们一方面惊喜汉人的强大,另一方面又惧怕汉人的强大。
  波斯人对汉人强大的喜欢是,一旦拉上汉人一块与罗马人过不去,是不是能分分钟吊打罗马人?
  同理的是,强大的汉人要是不愿意与波斯人做朋友,哪怕汉人没有与罗马人勾结到一块去,不管罗马人还是汉人都能吊打波斯人啊!
  克谢亚斯发现了什么,惊讶地说:“有手持笈多王旗的骑兵队过来了,应该是笈多国王邀请桓温将军阵前谈话。”
  尤利安面无表情地说:“沙摩陀罗当上国王之后一直在进行扩张,打下了本国三倍大的疆土。”
  那支阿三骑兵心很大,直接靠近到汉军营寨百米左右才停下来,完全没想过要是汉人这边不讲究直接射箭会扑街的问题。
  很快汉军这边做出了反应,一支与阿三骑兵相同数量的骑兵出营而去,双方相隔五米左右进行递话。
  “能够将弱小的笈多治理成强国的沙摩陀罗,他不会看不清现实。”尤利安幽幽地看着远方迎风招展的笈多王旗:“他一定是在思考怎么体面地结束战争。”
  作为一名欧罗巴人,从来都不排斥打不过就先认怂,苟上一波慢慢发育,只要能够存在下去,那么代表着一切还有可能。
  尤利安是以欧罗巴模式的思维在代入沙摩陀罗笈多的角色,他思来想去笈多王朝真的就只有先认怂这么一条路能选,死磕是绝对死磕不过汉国的。
  有一点是尤利安所不知道的,沙摩陀罗笈多还真的就想要先苟上一波,连理由都已经找好了,按照汉文化的修饰就是“能伸能屈”或“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阵前递话的两波骑兵先后各自回应,没有多久之后阵阵的战鼓声和号角声在两边的营地出现。
  汉军正面战场的各处辕门被打开,一队又一队的士兵有序出营。
  笈多王朝那边就显得很凄惨,营寨什么的早就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压根就不需要特别走军营大门,到处都能提供士兵出去营区。
  排兵布阵什么的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花多少时间完全取决于是要摆布出什么样的阵型,作为旁观者的尤利安、克谢亚斯等等异邦来客,他们是用欣赏的角度在观看双方的排兵布阵。
  大约是耗时一个半小时左右,汉军这边率先排兵布阵完毕,步军是列阵在中央,两翼是骑兵。
  “那些东西是什么?”弗拉维斯手指着一些被木板盖着的大家伙:“看模样连马匹拉动起来都非常吃力,毫无疑问不管拉的是什么都很重。”
  汉军的步军阵型核心稍微靠前的位置,约有近百个看上去长方形的大号木板箱,每个相隔五米左右,被排列成了前、中、后的三排,尤其是它们的不远处全有堆起来的箱子,还有一些圆滚筒。
  弗拉维斯自然是没有得到答案,怀疑是藏了床弩之类的远程器械,就是奇怪明明营盘内都那么多的床弩、车弩、投石车,为什么要特别在更前方的地方布置。
  笈多王朝那边还在忙着排兵布阵,也不知道阿三们是在炫耀还是震慑,中央前排一溜溜的就是看去体格非常庞大的战象,偏偏都还将大象表皮刷成了白色,又是套上了藤甲、金属甲、皮革甲之类的防具。战象背上装人的战塔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本来就那么,看去就是华丽丽的款式。
  “至少两千战象!”冈比西斯表情非常的严肃:“仅是这一支战象部队,足以横扫周边任何一个小国,就是我们碰上都会非常麻烦!”
  罗马人已经很久没有和战象部队打过交道,作为贵族子弟却是对一些罗马历史必须学,了解罗马历史上也没少遭遇战象部队,几乎每一次都是打得异常艰苦才获胜。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东方就了遭遇信度人的战象部队才失去继续东征的信心。”马鲁斯有希腊人血统来着:“压力山大大帝碰上的战象只有数十头,他的士兵就不愿意再打下去了。”
  笈多王朝摆出来的可不止战象部队,战象部队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战车部队,两翼则是数量更多的骑兵,单纯以阵容来看的话很是华丽。
  战场之上鼓声、号角声、象鸣声、马嘶声彼此起伏,桓温骑跨在雄峻战马之上被亲卫骑士保护着缓缓向前,与之相对的是沙摩陀罗笈多站在战塔上由战象驮着被保护着也在向前,两人相隔三米的时候停了下来。
  “来自遥远东方的汉人将军,你们给这一片大陆带来了流血,也终将自己的鲜血洒在这一片土地上。”沙摩陀罗笈多注视着桓温,劝告道:“回去吧,你们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有专门的翻译在场,会很大声地将对话翻译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