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821

  帐帘被拉开,一身执戟郎中装扮的郗超快步进入,行礼站立摆出候命模样。
  桓温刚才下意识就盯着帐帘外看,帐帘被撩开的一瞬间瞪大眼睛观察是不是有刀斧手什么的,很明显没看到什么刀斧手。
  “传令!”桓温忍不住咧着嘴,是一种打从心里放松的笑容:“通知港口船只做好准备,告知天使以及一众使节,不日舰队将起航返回本土。”
  郗超是郗愔的嫡长子,今年才是个十六岁的少年郎。他其实也是被塞来桓温这里镀金的二代之一,是很倒霉才抽到留守的签,可没少唉声叹气。他一听桓温的命令直接愣住,反应过来之后见桓温没有动怒,赶紧行礼快步走出去。
  阿三大陆,要说当前谁最有的权力,毫无疑问就是作为远征军最高指挥官的桓温。
  用罗马人和波斯人的说法,桓温现在就是稍微跺一跺脚,阿三大陆就会迎来一场震,不过不是什么地震,震的是人心。
  指令从桓温所在的中军大帐发出,瞬间军营奔驰出数百快骑,他们有人会前往舰队停靠的克塔克港,更多的是分散前往各地通知正在到处参观的国际友人。
  王猛收到通知的时候是在华氏城,主要是尤利安和克谢亚斯强力要求前来这一座笈多王朝参观一下。
  罗马人和波斯人并没有少听到关于华氏城的传闻,相传这是一座花园城市,甚至一点都不输给“空中花园”这一座传说中的城市。
  亲自过来走了一遭,笈多王室的确是很用心在经营华氏城,整座城市不但有着绝对雄伟的城墙,还有着当今时代最具规模的绿化。
  高度接近四十米的雄伟城墙并没有阻止华氏城的陷落,甚至它根本就没有发挥自己作用的机会,笈多王朝的末代国王旃罗罗笈多还在宫殿内吼着要抵抗到底,另一边得到汉人活命保证的贵族已经屁颠屁颠打开了城门。
  攻取华氏城唯一发生交战的地方就是在正殿,愿意跟着旃罗罗笈多一块抵抗到底的五百勇士被杀个精光,前一刻还吼着要玩命的旃罗罗却是丢掉了手里的武器,十分配合地成为汉军的俘虏。
  王猛今时今刻是站在宫城位置最高的塔上,站在这里能够瞭望到整座华氏城的风光,看到的是一座有“闾”有“坊”的城市。
  其实就是这一座规划了道路,多少户的民居为一闾,多少闾为一个坊,看上去不是乱糟糟的建筑群。
  阿三在建筑方面与诸夏那边很相似,就是与诸夏相比在建筑上采用了更多的砖石和泥土,极少才使用木材结构。
  华氏城之内的确是有空中花园的存在,只不过就是铲平了山头,建造宫阙又栽种了花花草草和树树木木,甚至还刻意放着很多看着珍奇的动物。
  在王猛身后就有几只孔雀,它们的尾巴绽放开,开屏之下看去非常的炫目和华丽。
  王猛之前以为这么好看的动物一定是雌的,可负责饲养的阿三却告知是雄的,还说一般长得好看的动物都是雌的,解释了一下什么叫雄性动物求偶的必要“外衣”之类的理论。
  “来人,赶紧将之前列出来的名单全部装箱!”伏伟说的是那些要带回国的动物,吼完之后扭头对王猛说:“征南将军怎么突然来了这个样的通知?”
  王猛微笑摇头。他其实是猜到桓温为什么突然间有这样的举动,打从心里认为桓温的选择正确极了,不愧是桓氏新一任的族长,也附合传闻中桓温睿智的形象。
  尤利安听得懂汉语,意外之后想开口说些什么又忍住。
  “咦咦咦!?”克谢亚斯很努力在学汉语,当前还听不懂,就问:“发生了什么事?”
  尤利安语重心长地回答:“汉帝国的那名征南将军要提前回国了。”
第888章
跨时代产物
  桓温是说择日不如撞日,实际上却是没有那么简单。
  身为近百万大军(含奴隶军)的统帅,怎么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归途,还是要将后续的事情交代好,更要收集奇珍异宝(含动物),最重要的则是要将第一批应该带走的战俘给带上。
  连续六天几乎是来不及喘一口闲气的忙碌之后,桓温人终于是到了克塔克,倒是他没到之前舰队已经做好了出港归航的准备。
  王猛是比桓温提早四天抵达克塔克,他身为天使也是一点都不轻松,既要保证名单上属于重要的人员在舰队出发前回来,也要寻找暂时不能回国的一些将官谈一谈。
  天使嘛,对外就是宣威,对内则是宣慰,王猛到达阿三大陆的时候就在众将官聚会的时候进行了必要的流程,其实就是讲一些天子在看着众将官啦,国内父老正在等待他们获胜的消息,等等谁听了都知道是场面话,却是很喜欢听的一些慰问。
  “另外那些人,实在不能等的话,可以乘坐下一批的船队。”尤利安必须善解人意,就算他想等,舰队也根本不会等。不过他最后却是又问:“后面的船队会带他们前往汉帝国本土的吧?”
  王猛微笑颔首,他很满意尤利安穿上了汉服。
  尤利安的确是穿着一身汉服,还是看上去很清凉的襦装款式。
  是襦装,不是儒装。襦装其实就是一种短衣,分为上衣下裳,有很民族特色的汉式直领,颜色看去朴素,下身是一件与现代百褶裙差不多款式的裙子。他腰间那一根玉带的搭配,使整体装扮看着有些不伦不类。
  之前尤利安一直都是穿罗马很普遍的短褂,其实就是一件长及大腿膝盖部位的罗马无袖短袍,平原大决战之后特地找王猛交流了一下汉服款式,后面也不知道让谁赶制了一批汉服,阿三大陆这边略热,自然是穿襦装。
  不止是尤利安,各个使节团中穿汉服变成了流行,似乎是谁没备上一两套汉服换着穿都算是没跟上时代潮流。
  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一种体现,觉得哪个国家(民族)强大,会下意识地觉得强大的一方什么都好,会想要去进行学习,无疑从穿衣开始学起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局方式。
  说白了,他们其实是在用穿衣的方式来争取汉人的好感,尤其是自己换上汉服之后,汉人的确是更友善了一些,很清楚自己算是干对了正事。
  停泊在克塔克港口之内的船只非常多,港口之外的船只就更多。
  在码头区域,每时每刻都有装载做业在进行,来自阿三大陆的战利品被事先装箱,又放置到长方形的巨箱(货柜箱)之中,最后是巨箱被起重机吊着放到船只的甲板上。
  桓温就站在码头之上,亲眼看着自己认为很重要的货物被装载到船上,才算是乐呵呵地上了旗舰。
  身为天使的王猛自然也是会被安排在旗舰上面,他在桓温上船的时候进行了迎接,随后就又再分开。
  尤利安、海伦娜、海琳娜和克谢亚斯、叶娜、妮卡尔,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同样是被安排到旗舰上面。
  旗舰是一艘长度超过百米的巨舰,要是没有其他穿越者来搅局,比如去了北美大陆或南美大陆打下一片江山开创自己的盛世,那么它绝对是当前世界上吨位最多的一款战舰。
  就是战舰,它搭载了十二门口径二百五十毫米的青铜炮,还特么有很专业的可转动式炮塔。除了主炮之外,它还有合起来拢共四十八门九十五毫米的副炮。因此它不但是世界上第一款长度达到一百二十米的战舰,还是第一款人类历史上装载火炮进入服役序列的炮舰。
  有幸能够上炮舰的那几个人,他们很想在船上到处逛一逛,可是理智战胜了冲动,真没敢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们甚至都没有带侍从或侍女,桓温或王猛也没可能给专门安排贴身的服务人员,等于是在漫长的海航中生活的一些细节都需要自己来做了。
  “巨舰,前所未有的巨舰!”海伦娜有着莫名的兴奋,贪婪地看着任何一处细节:“她多达六个船桅,中间的几个最大,好像还有辅翼?”
  尤利安这一刻很想念弗拉维斯,他能肯定弗拉维斯要是在场会讲出更多的门门道道。
  出使的队伍中有不少来自瓦伦提尼安努斯家族的人手,他们皆是懂造船的大匠,前往汉国就是打算学习怎么造远洋船,就是根本不确定汉人愿不愿意教,应该是不愿意的机率多一些。
  “动了!”海琳娜很紧张,她自出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之后就深深地害怕起了大海:“没升帆呀,怎么自己动起来了!”
  船帆的确是没有升起来,驱使战舰动起来的是位置战舰船尾的一个扇叶巨滚筒,它的扇叶是装在一根轴上,扇叶正缓缓地翻滚着浆叶。
  要是看船舱内部,近百名浑身腱子肉的巨汉正在分别推动绞盘,绞盘又连接着看上去十分复杂和精密的齿轮部件,正是巨汉推动绞盘带动无数的齿轮在转动,驱动巨型扇叶给战船提供动力。
  其实要是懂机械学的话,构造看似复杂的机械也仅是看着复杂罢了,是众多木质的大齿轮与小齿轮形成咬合着,说白了就是一种人工动力驱动装置。
  类似的东西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没有被更深地研究,刘彦也不是不想搞金属齿轮,实事被证明能搞是能搞,可是性价比真不合适。
  “是船尾的那个东西在驱动战船动起来。”克谢亚斯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周边的另外那些炮舰:“竟然能这样为船只提供动力,是不是说汉帝国的这一款战船不依赖风力也能航行?”
  按照历史的发展,哪怕是出现了扇叶巨滚筒,也应该是被安放在船只的左右两舷(初代蒸汽船),只是刘彦要求放在船尾结果就直接跨过这一个跨度了。
  另外,尽管是有了扇叶巨滚筒,可是并无法取代风力,要真长时间使用机械部件根本经不起折腾,进出港的时候用一用,逼不得已的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
  不过罗马人和波斯人并不知道内情,他们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第889章
如周天子统御世界岛?
  又是一次扬帆起航,每一个人的心情却是与上一次完全不一样。
  对于出征的汉人来说,笈多王朝的覆灭已经是既定事实,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残余份子来捣乱,血缘淡薄或根本不是笈多王室的成员搞复辟,但那些都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第一批被挑选出来一同回国的将士,有高层的将官,也有普通士兵,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特地选出来的典型。
  典型嘛,说白了就是国家宣传机器需要的对象,一再的宣传之后就会成为某个特定阶层学习的榜样。
  舰队出克塔克港,进入阿三洋进过平蛮校尉部,随后没有停留直接向马六甲而去。
  在途径马六甲期间,看到的不再是蛮荒到只有小渔村的景象。
  阿三洋入马六甲的海峡入口,两座高大的灯塔率先进入视野,它们分布在海峡的两边,会在夜间提供灯光避免船只撞上陆地。
  除了两座灯塔之外,海峡入口处的两岸有着看去很大的建筑群,就算是再没有军事常识也能看出那是某种永固模式的关防要塞。
  “里面肯定也有火炮吧?”克谢亚斯对火器的印象无比深刻,一路上不止一次想要观看旗舰装载的青铜炮,却是屡屡只能远远地看着无法靠近:“汉帝国有那样的武器,世界上没人会是他们的对手。”
  关防要塞肯定是存在岸炮,藏在永固工事里面的大口径岸炮,一些平时安置在建筑物内战时会拉出来小一些口径的火炮。
  事实上这一片巩固工事还没有完全建好,例如地底下的挖掘做业还远远不够,各种房间和地底通道的工程只是完成百分之三十五左右。
  汉人是把这一片地方当作首要的军事重地来建设,不但会在地表建造大量的永固工事,地底下的军事设施该有的一点也不会少,是打算将海峡的“锁”建得尽可能的最完善,使它成为一道永远不可能被突破的拦截线。
  马六甲就是一道“锁”的认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汉人所承认,他们固然觉得没人可以打到家门口,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观念一直在影响着汉人。
  他们这一代乃至于是再几代人不会有什么危险,可要是某天子孙不争气将家业搞破败了,建业者先将该弄的东西给弄好,不肖子孙就是再败家也能支撑更久一点,不是吗?
  “完全就是一个庞大的永固式军事基地。”尤利安一直在观察两岸,看到太多的军事工事,也看到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像蚂蚁一样还在继续建造:“虽然不明白强大如汉帝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但从某方面来讲汉帝国真的太富有了。”
  舰队到了海峡之后是分为两个编队,那是因为海峡入口处的正中央有一座面积不小的岛屿,舰队自然是不能直挺挺地撞上去。
  舰队分队而行,更能看出舰队的庞大,一艘又一艘各种款式的船只连成一排排,场面看去无比的壮观。
  马六甲并不在汉国的家门口,是本土的数千里之外,一些物资是能从当地就近取材,可是总有物资是需要从本土运来,光看目前的规模怎么也要耗费数十上百万乃至更多的金币,工程却好像只是开了一个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