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821

  “子深,你这是……”桑陆刚才没出门迎接,那是小辈和一些不重要的家族成员才该有的礼节,他这么一个对家族有极大贡献的叔父并不需要:“因何如此魂不守舍?”
  大户人家的规矩是一点不少,桑虞进了坊门之后,仆人得到消息就回家通报,桑氏在家的小字辈除非是真走不开,不然都是来到正门进行迎接,长辈迎不迎接则是需要自己掂量。
  桑虞好歹是三公之一,还是一名乡侯,府宅占地面积自然是小不到哪去,规格方面也是附合该有的待遇。
  “四叔。”
  桑虞是桑氏当代家主,桑陆虽然是长辈却不是家族长老,桑虞就算尊重桑陆也是没行礼的道理。这个是事关一个家族的次序。
  “四叔是要出门吗?”桑虞没有再保持面无表情,笑容有些牵强:“四叔若是路过南市(城南),可否帮虞采购些许物品?”
  “……”桑陆不得不愣神,一家之主想要用什么,就算家里没有也不是让长辈帮忙,本来是真打算出门,却是打消了念头:“四叔只是活动活动。”
  桑虞笑着点了点头,拱手行礼才继续向前迈步。
  【子深应当是从宫中回来……】桑陆神情凝重地看着桑虞的背影:【出了什么大事?】
  在桑氏府邸前面,因为桑虞不是武侯的关系,自然是没法摆上带刃的仪仗,但门前摆上一雄一雌的石狮子资格还是有的。
  所谓带刃的仪仗,讲的就是刀枪剑戟的兵器,一般是使用戟为杆又带旗面和兽类皮草、尾巴、羽毛,款式方面与天子节杖略有区别。
  包括桑虞在内的侯爵,以及三公九卿级别的官员,要是人没有外出公干,他们的府邸大门左右两侧肯定是会摆着仪仗,以示主人在家。
  并不是随便一个谁都能在门前摆上仪仗,看摆什么类型的仪仗就能知道是什么等级,也能区分出履历。
  桑氏府邸摆出的仪仗,其中就有几面桑虞有亲身参与过的战役旗帜,旗面就是绘画了爆发战争那个地方的山川概括地形。那些旗帜就是桑虞的履历。
  武侯特指的是在职的军方将领,桑虞没有资格摆出带刃的仪仗只是与他现在的官职有关,不是说他没有立过军功。
  桑陆现在并没有官职,他在石羯赵国曾经官拜冀州长史,又有左将军的武职。不过他的这个左将军武职其实就是好看的,许许多多的人都有左将军的名号,也真的只是名号,压根就没有一兵一卒。
  冀州被汉军光复时,桑氏出过大力气,其中桑陆就在其中扮演着一些角色,只是由于他给石虎当官的时候倒是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但是名声也真的不太好,怎么都该蛰伏一段时间。
  走了一段距离的桑虞停下脚步定了定神。他知道今天真的是失态了,以至于心事随随便便就被从脸上看了出来。
  宫城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又或者是与刘彦接触时说了什么,只有一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才会当成炫耀的谈资,懂得分寸的人都知道什么叫三缄其口。
  今天桑虞遭遇的事情可以说是追随刘彦以来最应该当哑巴的时刻,不说是叔父开口相问,便是生父也不该透露只言片语。
  由于着实苦闷,桑虞只能勉强笑着提醒桑陆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了。
  桑陆立刻就懂了。他毕竟是有经历过官场的人,很清楚一些事情问了没答案就不能再问,就是本来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办,不会牵扯到桑氏生死存亡,今天是决定留在府中。
  停下脚步的桑虞站在前庭看向府宅,那是一处处的房舍和楼阁,又有花园遍处,没有看着明显的金碧辉煌,有的仅是彰显国之重臣的低调内敛。
  低调内敛这个词用在桑氏府邸非常合适,正门的门板采用的是黑胡桃木,偷了那两块门板去卖就能有中户之家的财富。
  再看其余建筑用材,懂的辨认木材品种的人一看,处处能够看到名贵木材的身影。
  对于传统的诸夏风格来讲,辨认一座府邸究竟用了多少资金建成,看的不是面积,也不是看有多少栋建筑物,而是看选用的木材,然后是看一看花园里面都栽种了一些什么。
  像是阿三喜欢用黄金来彰显自己的财富,但是阿三不会知道汉国一些高官家中就是随便抽几条房梁,不敢说轻轻松松抵得上阿三摆在明处的黄金总价值,可要说一栋建筑物的木材价值远超是足够的。
  “父亲!”
  桑承今天没有值班,是与好友出郊外冬猎。他刚回家就看到自己的父亲桑虞站定在前庭,走过去行礼并呼唤一声。
  “承儿啊?”
  桑承今年二十一岁,穿着一身武士服显示出英姿飒爽的一面。他现在是禁卫军的一员军侯。
  汉国大多数的高官,不分武职和文职,他们对于子侄都有相同的要求,那便是能进入军方就绝不走纯文官的路子,得是身体着实应付不了武职才会往纯文官的路子培养。
  那就有一个现象,谁家都有子侄辈在军队,还是那种进入军队从一名小卒开始爬模滚打的安排,可不是仗着自己的权柄明明傻鸟事都不会还给争取个官职。
  以刘彦对军队的重视程度,他们也不敢在军方彰显自己的权柄,倒是敢在文官系统里面操作,不过也是仅限于安排任职的郡县选择。
  桑承的军侯职位不能说没仗着桑虞的光,家世背景肯定是有一些作用,不过也要有实际的功勋。他没赶上灭赵的国家,后面的草原之战和东北之战都没落下,就是在灭燕之战时晋升军侯,两三年过去了依然还是一个军侯。
  “与谁冬猎了?”
  桑承就说了几个名字,大多是三公九卿和有名号的将军子侄辈。他提到冉智的时候多少担心桑虞会不高兴,桑虞与冉闵曾经闹得很僵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没收获?”
  提到收获桑承就有些尴尬了。
  他们一众人忙活了几个小时,连鹿都没猎到一头,就更别说猎到什么猛兽。
  长安建设了两三年,为了施工安全周边早就被犁田似得被犁了一遍又一遍,凶猛的动物不是被杀就是被捕、被驱离,连带一些无害的食草动物也是基本上消声灭迹。
  现在毕竟是冬季,食物匮乏之下能冬眠的都选择了冬眠,就是没冬眠习惯的动物也会本能地往深山老林迁徙。
  长安当前还有一些工程没有建设完毕,许许多多的建筑资源都是放置在郊外,他们的冬猎行为以其说是盯着猎物而去,不如说是年轻人的一次结伴而游。
  桑虞让桑承跟着走走,一路上问了不少的事情。
  桑承不是什么公子哥,有一再上阵搏杀的经历,很快就从自己父亲的问话里察觉到一些关键,着重讲了冉智。
  冉智是随同桓温回国。他父亲是当朝的骠骑将军,自己却没混出个什么名堂,要不也不会去桓温那里当个执戟郎。
  这一次回国,冉智的履历上又加了一笔,没可能直接成为什么高官,等待回到阿三大陆去当个屯长却是没有问题。不过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甚至是觉得有些羞愧。
  “儿子自元朔十一年便入了禁卫军……”桑承旧事重提道:“听从父亲教导未敢申请外调,只是眼看同辈奋发向上,着实……不甘于人后。”
  父子已经散步到后花园,停在一处亭子里,旁边就是人工挖掘的大池塘。
  桑虞眼睛看着结冰的池塘,视线再往上移一些看到的是远处宫城的一些高耸建筑物。
  “是应该出去建功立业了。”桑虞将视线收回来,含笑看着桑承说道:“打算去阿三大陆?”
  桑承之前一再请求,一次又一次是被自己的老子训。他也明白那是为什么,不就是老子觉得自己留在中枢能让天子放心?他一直没明白的是,大多数的家族根本没这么回事,子侄辈该去哪就去哪,也没见天子对谁不放心,自家老子是不是太小心翼翼了。
  “儿子想去西域。”桑承才不愿意去那片即将被分封的大陆,去了也是欺负那些软脚虾,不是有没有成就感的问题,是太尉署对功劳有自己的划定,阿三大陆那边的功劳是被算作次等:“听闻那边有北匈奴余孽,儿子想要与之较量一番。”
  “为父能帮你。”桑虞用着考量的眼神注视桑承:“可要为父帮忙?”
  “谢父亲。”桑承却是说:“儿子正常申请便可以了。”
  说是不利用权柄,指的是不干涉功勋评定,难道桑虞和徐正提一提自己嫡长子想去西域,徐正还能不帮这个忙?
  徐正能做到的也就是通过桑承的申请,但他绝对不会去插手一个军侯应该被安排在哪一个编制,会显得他这个太尉很掉份。
  目的达到了,桑承显得非常高兴以及振奋,他早就不想在绝不会爆发交战的长安待了,觉得是在浪费大好光阴。
  这人一兴奋,又是面对自己的父亲,一些不该提的事情不免就收不住嘴,提到了三公九卿制度终结,要改为三省六部的事情,又问军方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承儿是知晓为父将要掌尚书省?”桑虞根本就控制不住,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别瞒着为父。”
  桑承直接傻了,他并不知道自己老子官职调动的事,仅是知道制度要改而已。
  “承儿自去。”桑虞可不想把自己的接班人吓成傻子,收敛气势,平淡地说:“要去西域,没动身之前多与子女好好处处。”
  感受到了极大压力的桑承恭敬地行礼离去。
  桑承十四岁就成婚,二十一岁已经有了四男二女。
  刘彦的嫡长子刘慎今年才八岁,众多大佬的儿子是很难与之有什么友情,看的还是孙子辈有没有那个运气。
  桑虞看着桑承离去的背影,再看看偌大的府邸,很突然地叹了口气。
第924章
从今往后
  除非是根本没有思想的傻子,要不然是个活人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身为一国之君的刘彦。
  公事上的烦恼是怎么来治理国家,不使国家与民族在自己的治理下衰败,极为重要的是应该给民族留下一些什么精神财富。
  私事的烦恼则是一众女人以及儿女,尤其是对子嗣的教育和未来的安排。
  类如桑虞这个级别的三公九卿,他们的烦恼是身在其位能不能称职,可别辜负了君王的信任,要不下场绝对会很严重。
  除了公事之外,桑虞这个级别的人物,他们最为费心的还是家事。
  站得高,代表摔得重……
  若是芝麻绿豆一点的小官,除非是犯了天大的事情,要不然并不会去涉及到家人。
  到了三公九卿这一级别的官职,只要是犯事就不会是小事,因为犯了小事并不会被刻意追究,只有犯了君王不能容忍的事才会被处理。
  官越大,一旦真的被处理的话,别想着能自己扛下来,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本身被处理时牵扯到的人就绝对不会少,平时与自己深交的那些人以及自己的一些下属,绝对是一倒霉就是一大片,同时家族被清算是属于必然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