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821

  刘彦虽然没有教导刘慎太多的东西,可是必须灌输“国与国只有利益而没有友谊”的真理,并且是让刘慎必须谨记。
  如果说刘慎之前只是懂得这个道理,亲自来到北疆就有直观的印象了。
  很早很早的时候,刘彦还只是汉部的族长,那个时候汉部不但与拓跋代国交好,还最大程度地向慕容燕国表达善意。
  当时的拓跋代国与慕容燕国对汉部友善,并不是双方真的有什么友谊,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汉部是因为向辽东半岛的扩张才与慕容燕国翻脸,与拓跋代国的翻脸则是在取得中原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之后。
  近一些的例子,刘彦还没称帝之前的汉国扩张到了漠南,因为有东高车和西高车,还有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的威胁,是选择交好柔然部落联盟。
  谁又能想到一直表现出友好的两个国家,仅仅是因为草原上的一把火就变成敌对?
  【柔然人与丁零人、鲜卑人之前还在打生打死……】刘慎面对克谢亚斯表达感谢,脑海里却是在想:【等待与大汉成了敌国,不是立刻变成了丁零人和鲜卑人的盟友?】
  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更直观的理解,像是刘慎之前相信“国与国只有利益而没有友谊”的说法,到北疆一趟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就完全明白所谓国家之间的友谊是怎么回事了。
  刘慎之所以一直以来对尤利安和克谢亚斯表现出来的热情感到抗拒,并不是因为他是汉帝国的皇子,而汉帝国又是已知世界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其实是他亲耳听过刘彦讲的一些话。
  刘彦对刘慎提起过,要不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或许会和罗马人交好一下,但绝对是立刻发兵攻打波斯萨珊,等待打下了萨珊,下一个攻灭的目标就是罗马。
  也就是刘慎年纪还小,心智还不成熟,才会对尤利安和克谢亚斯的热情表现出那么明显的抗拒。
  幸好的是尤利安和克谢亚斯察觉到刘慎的抗拒,但他们的理解是刘慎在矜持。
  尤利安还是非常理解刘慎所表现出来的矜持,拿他自己来作为例子,堂堂罗马的皇室成员,还是前五的皇位继承人,有这样的身份蔑视一些想要交好自己的人根本不需要理由。
  强者都是有骄傲的,强国的皇位继承人尤其需要骄傲,要是和谁都能“哥两好”才是掉份。
  按照尤利安的理解,他知道刘慎是汉帝国皇室的嫡长子……当然罗马没有嫡长子这个说法,换种意思来说刘慎是汉帝国的皇位第一继承人。
  汉帝国是一个强大到令人提心吊胆的霸主国,身为汉帝国的皇位第一继承人高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说他尤利安只是罗马的皇位第五顺位继承人,就是罗马的皇位第一继承人与刘慎进行交流也不会是平等地位。
  这个是国家实力的差距,身为政治人物只有脑子有问题的人才会无视这种差距,自身实力弱小还要与强大者获得同等的尊重,殊不知强国想要灭掉弱国、小国根本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刘慎后面得到李坛派人召唤,离开了。
  尤利安和克谢亚斯没有刘慎的同行,他俩根本无法在营地随意走动,只能是回去自己的营区。
  “实在太好了!”克谢亚斯的兴奋和激动根本就无法控制,脸上写满了高兴:“能够派人前往汉帝国进行学习,我们一定要挑选最为优秀的人!”
  冈比西斯刚才还不知道克谢亚斯是在激动和兴奋什么,知道原因之后先是一愣,随后也是跟着激动和兴奋起来。
  “殿下,是汉帝国的礼部有回应了吗?”冈比西斯问完自己失笑出声,他们现在是在什么地方,汉帝国的礼部哪怕是同意也不会派人特地过来通知。他大概是猜出了什么,却还是问:“殿下刚才和汉帝国的殿下在一起,是汉帝国的殿下许诺了吗?”
  克谢亚斯被一问才有些回过神来。他是有心走刘慎这边的路子,清楚交情还很浅一直没有开口,怎么都需要与刘慎成为朋友,开口才有份量。
  “对啊……”克谢亚斯困惑地自言自语:“那位殿下怎么会主动许诺?”
  冈比西斯:“……”
  在另外一边,罗马人也在进行同样的交谈。
  “我和克谢亚斯只是表露出向往,汉帝国的那位殿下先是若有所思……”尤利安正在尽力回忆刚才的过程:“主动提出了向汉天子建议。”
  弗拉维斯满脸的思考模样。他可是清楚汉帝国那位殿下一直以来都排斥尤利安的刻意交好,还是近期态度才有所改观,怎么都没有可能瞬间变得那么热情。
  罗马一直以来不止在收集汉人这边的食物类种子,书籍也是能买到就买,然后悄悄地送回罗马本土。
  “我们第一次要送回书籍,汉帝国海关的官员全部扣了。从这一点能够表明汉帝国并不想我们学习他们的知识。”弗拉维斯那么一说,所有罗马人都是露出了印象深刻的模样。他继续往下说:“后面我们是偷偷地藏起来,很多书籍是被搜了出来,甚至有罗马公民因为藏书被扣押。”
  这种情况是发生在元朔十三年之前,最严重的还发生整支罗马人的队伍被关押,是到元朔十三年之后才缓和下来,只是罗马人想要带书籍回国需要得到汉帝国的允许,同时私藏书籍的惩罚手段变得更加严厉。
  “汉人连我们想要带什么书籍回国都那么严格……”弗拉维斯闷闷地说:“我听说那位殿下非常非常年轻,也许……他只是随口那么一提。”
  “那位殿下是汉帝国的第一继承人。”尤利安知道弗拉维斯只是一个贵族,他解释道:“哪怕那位殿下是随口一提,不管汉天子最终有没有接受建议,汉帝国的官方肯定是需要走个流程。”
  他们正说着话,却接到通知说,让他们收拾东西,半个小时之后就要开拔。
  “我们都知道以前我们发出请求,汉帝国只是干脆地拒绝,可以想象连商议都没有进行。”尤利安自然不需要亲自去进行收拾,弗拉维斯也有自己的随从。他迈步走向帐篷外,一边走一边说:“能够让汉帝国的官员进行商议,也是一种成功。”
  “我们允许蛮族成为罗马公民,第一代成为公民的蛮族没可能获得真正的权力。”弗拉维斯与尤利安并肩而行:“成为罗马人的蛮族后裔,需要到第三代才能掌握权力。同样的,我们只允许第三代的蛮族后裔成为军队的军官。”
  尤利安当然听懂弗拉维斯想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汉帝国哪怕接受罗马人前去求学,绝绝对对是会进行区别对待,汉人没可能对罗马人一视同仁。
  “当然是这样。”尤利安并不是傻瓜或白痴,哪可能天真到依靠这种方式去学到怎么制造火药:“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开始!”
  “好吧,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弗拉维斯同样理解尤利安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与汉人的文化相似度太低,还没有波斯人与汉人的文化相似度高。想要进步,的确是需要一步步慢慢来,那就先从培养出理解汉人文化的这一步开始做起。”
  先不谈他们有没有想到学了汉人文化会不会同化的问题,就是想到了也不会觉得是多么大的事情。
  罗马的文化本身就是在扩张中一再出现变化,甚至可以说罗马的核心文化就是掠夺自希腊人。他们能够接受完全希腊化,汉人的文明层次明显更高,再次完全汉化又怎么地啦!?
第988章
干脆一学到底
  承认弱小接受强大才能得到进步,不懂这个道理的民族绝对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在接受强大者一方的文化的时候,要是没有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那么尽管本民族的“肉体”还是活着,没有了“精神”和“内在”也等于死去了。
  罗马人的文化是希腊化了,可是他们“精神”和“内在”还是地地道道的罗马,甚至因为接受了希腊人的文化,放大了希腊文化中一些好的方面,使罗马人得到的增益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在很长久的一段时间之中,罗马人征服了非常多的民族,每每征服一个民族之后总是会进行吸收,一开始是宗教方面,例如继续供奉被征服民族的神袛,后面才慢慢连带文化以及价值观都还是汲取。
  罗马人对于学习好的东西从不拒绝,他们在发现汉人的强大之后,越是强大的贵族就越是率先走向学习汉人文化的第一批人。
  要是现在汉帝国再派人出使罗马,会发现罗马越是靠近东方的行省,大批大批的贵族已经不再去穿传统的长袍,改为穿戴起了华丽丽款式的汉家衣冠。
  衣着款式的效仿只是一方面,能够受到邀请去参与大贵族的宴会,还能发现宴会早就不是之前那么一回事。
  在以前,罗马人的宴会无非就是摆上丰富的食物令人自取,食物一般就是一些冷盘之类的东西,想要吃热食的话,不是现场进行烧烤,就是提来煲汤。
  现在嘛,中小贵族还是那么回事,可是大贵族基本上都不那么搞了。
  大贵族甭管学的像不像,就是学习汉人举办宴会的方式,有些是学的像模像样,有些则是连形式都没学会,但一直是在改变之中。
  那些学的像模像样的罗马大贵族,他们是有家族子弟前往汉帝国,那些家族子弟受邀参加过汉人举办的宴会。
  视那些贵族子弟被谁邀请参与宴会,多次参与汉人大贵族宴会的罗马人,和只是参加汉人小贵族举办宴会的罗马人,学到的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宴会形式。
  他们会留有一些自助餐形式的冷盘食物,但基本上也就是为了照顾那些懵懵懂懂的客人。
  新学到的宴会举办方式就是,安排一个场所摆上案几以及蒲团,一道又一道菜色按照次序端上来。
  很多罗马贵族也就是学了个形式,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吃过汉人的食物,就算是改了以热餐为主的食物,但只有极少数的一些贵族才能提供汉家菜色。
  罗马人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是保持着极大的好奇,他们连弱小民族的一些艺术都会感兴趣,碰到有趣的事情会进行模仿。
  去学一些弱小民族的东西只是觉得好玩,但学习强者就是为了变强。
  罗马人深深地知道永远不能落下进步的步伐,他们从不排斥进行学习,那就是罗马能够成为欧罗巴霸主的至关重要因素,而没有之一!
  对于罗马人全面向汉帝国学习,波斯人知道之后先是诧异,随后波斯人回过神来了。
  波斯人眼中的罗马人虽然强大,可是波斯人总会有一丝丝高傲的心理。他们承认罗马人比自己强了那么一点点,可是波斯人的文化都是比罗马人更多元化和优秀一些。
  事实上罗马人有一些文化和生活习惯就是学自波斯人,这个也是波斯人明明打不过罗马人却能鄙视罗马人的地方。
  波斯人没有像罗马人什么都在向汉人靠拢,比如波斯人就没有学汉人的衣着装扮。
  饮食方面波斯人本来就与汉人很相似,有差别的也仅是菜色的不同,烹饪方面其实是差不多一样的,仅仅是口味上面不相同罢了。
  波斯人的历史远比罗马人更加悠久,尽管波斯人有过落魄的时期,可是波斯人不是重新站起来了吗?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必然有着她值得骄傲的地方,波斯人是愿意向汉人学习,可是并不会像罗马人那样在自主地进行汉化。他们不会去更改自己的服装特色,更不愿意丢弃自己的传统,甚至会刻意地去保留自己的传统。
  “其实……”克谢亚斯刚才就在谈相关的事情,纳闷地问尤利安:“你们全面学习汉人之后,罗马人还是罗马人吗?”
  尤利安对克谢亚斯的这一个观点非常不解,反问:“什么意思?”
  “就是你们全面更改了自己的衣着款式和生活习惯……”克谢亚斯说了很多,最后问:“罗马还是罗马吗?”
  “罗马当然会是罗马。”尤利安有些回味过来了,笑着说:“就好像我们曾经全盘接受希腊文化,难道我们就不是罗马人了?”
  克谢亚斯被说得一个愣神,想着:【的确!罗马人全盘希腊化,可他们还是罗马人。】
  他们是跟着汉军在向东南开拔,被安排的位置是在整支队伍的中间。
  这一片大地上的冰雪已经开始融化,地面的泥土相当湿润,重复踩踏之后变得泥泞。
  幸亏的是出征的汉军并不缺乏畜力,有着大量的车架以及代步的马匹,人总算不用一步一脚陷在泥泞里面前行。
  不过麻烦并不少,比如泥土变得泥泞之后,车轮经常会陷住,肯定是需要畜力和人一块处理才能脱开。
  后面李坛改变了行军方式,整支队伍是最大程度地分布开,成了一支以扇面方式向南移动的队伍,不是那种很常见的一直长蛇的行军方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