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821

  波斯人关于汉人的记载不多不少,一些重要的记事却基本都有。
  艾尔巴塔说的是李陵军团的旧事,由于后面李陵成为匈奴的坚昆王,匈奴人是完整地将交战经过给记录了下来。
  匈奴人后面溃逃向西,关于匈奴帝国是怎么崩溃,西汉军队又是何等的强大,诸多的信息传递向中亚和西亚的那些国家。
  当时的帕提亚正被罗马按在地上摩擦,迫切需要寻找到强大的盟友,知道了东面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尝试能不能结盟。
  波斯人的记载上写得很清楚,那个时候的帕提亚帝国为了迎接来自西汉的使节团,仅是具装重骑兵就出动了两万人,其余次等军团合起来十万的规模。
  用十万的军队去迎接一个国家的使节团,除了超高规格的接待之外,无外乎也是在展现自己的实力。
  西汉的使节团对于被帕提亚帝国的十万大军迎接,是一种犯懵的心理。不过那个时候汉人正处于绝对的上升期,真没有半点恐慌的意思,只是觉得帕提亚人真是神经病。
  后面,汉人接到了帕提亚帝国的联盟意向,讨论的结果是帕提亚帝国光是迎接自家使节团就动用了十万军队,其中还有两万的具装重骑兵,帕提亚帝国的敌人肯定更加强大。
  那可是具装重骑兵,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兵种,那个时候整个西汉帝国都没有规模达到一万的具装重骑兵,玩的骑兵主流是突骑兵,并且突骑兵的数量也就是三五万人。
  汉人更加认定帕提亚人绝对是脑子不正常,西汉帝国连帕提亚帝国的敌人都不知道是谁,再来是帕提亚帝国的敌人不会弱小,那个国家要是招惹了西汉帝国肯定是去怼,可连那些人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去蹚浑水。
  波斯人只有关于西汉帝国没有对帕提亚帝国提出联盟有回应的记载,却是根本不知道西汉的汉人将帕提亚人当成了神经病。波斯人在自己的史书上描述了汉人强大和富有的一面,因为西汉帝国没有蹚浑水又留下了不小的念想,后面都成了一种执念。
  “我们对于与汉人结盟的善意持续了数百年。”艾尔巴塔说着自己摇了摇头:“世界上估计没有比这个更加可笑的事情了吧?”
  说的是波斯人对汉人秉持善意,却是遭遇到了汉人几乎不加掩饰的恶意,以波斯人的角度来说,不但显得可悲,更是显得愚蠢。
  马鲁斯眨巴着眼睛,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面对自怨自艾的艾尔巴塔。
  波斯人纯粹是因为有罗马这么一个必须面对的大敌,才会产生那么“可爱”的念想。他们也是因为压根没有与汉人正面接触过,一再的执念加深之下,才会因为执念的关系有了一厢情愿的意愿。
  罗马人在与波斯的战争史中,其实也不是没有做过一些看似美好,实际上却是无比愚蠢的事情,例如某段时期过度依赖蛮族,搞出了蛮族入侵的悲剧。
  那是双方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彻底地将对手打倒在地,着实是支撑不住了,不得不挑选外援的一种产物。
  波斯人还算好的了,数百年的执念到后面是发现自己在一厢情愿,至少汉人并没有表现得虚伪,不是先伪装友好再突然背后捅刀子。
  罗马人先是历经了蛮族入侵,后面更是打破了蛮子无法取得罗马公民身份的限制,早就在自食恶果了。
  马鲁斯确认似得问道:“这里的汉军有多少?”
  “汉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艾尔巴塔收拾一下心情,蹙眉往下说:“没有看到他们有增兵的迹象,依然是两个正规师和大约两万的辅兵。”
  浮桥这边看似是汉军的主要防御河段,两个正规师没有什么变化,却是抽调了两万左右的汉人辅兵前往各个河段。
  那个在夏季会露出河床的河段,安西都护府将后方抽调上来的西域仆从军安置了两万,搭配了五千的汉人辅兵。
  在另外的一些河段,多则三千多,少则几百人,皆是汉人辅兵搭配西域人仆从军的安排。
  反汉轴心来了将近三十万的兵力,是在浮桥这一边屯了将近二十万的兵力,剩下的那些是分散尝试泅渡过河。
  是有一些反汉轴心的部队成功过去喷赤河东岸,只是很快不是被消灭就是被重新赶到西岸,也让马鲁斯和艾尔巴塔发现汉军有一支游弋机动的骑兵部队。
  在过去的二十四天中,罗马人和波斯人只是先后上场了一次,规模并不算小,却是被牢牢挡住,那两次汉军还使用了火器。
  “时间越拖越久,越难打啊!”马鲁斯当然不希望罗马人死太多,再来也觉得既然失去了突然性也没有强攻的必要:“我们是在等待水位降低,可是汉帝国也不会自大到不调动援军过来。”
  喷赤河太长了,数百里的河段总是不缺一些在水位降低之后露出河床的地方。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不必依靠泅渡,能够以涉水的方式过河。
  那么长的河段,等待夏季想要过河并不困难,只是哪怕是分散过了河,部队总是需要进行集结,以西域的地形又免不了是要与汉军正面接战。
  “我们本来就知道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有足够的西里准备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艾尔巴塔……或者应该说是真正清醒的波斯人,他们没有天真到认为纠集起所谓的反汉轴心,就真的能够将汉帝国按在地上摩擦,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可以灭掉汉帝国。
  以理智的说法来描述,他们挑头与罗马结盟,并且成为反汉轴心的巨头之一,抱着的是告诉汉人别想予取予夺,他们也敢拼命。
  要是事情按照好的方向发展,双方在匈尼特境内大打一场,甭管是双方流了多少鲜血和死了多少人,只要能让汉人正式其余国家也是主权国家,不再那么理所当然地想要掠夺全世界,其实波斯人和罗马人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抱着哪怕是牺牲两百万人,只要能让汉人明白波斯人也敢拼命,换来应该有的尊重,就算是取得胜利的波斯人,他们甚至都做好了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
  一旦事情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拼命也拼命了,牺牲也牺牲了,他们的上层会用承认失败来换取保留一些权益,换另外一种抗争的方式继续与汉人斗争。
  别以为波斯人的上层是脑洞大开或是太天真,是他们本身就在遭遇类似的折磨。他们其实就是在学阿拉伯人,正规战争打不过,难道就不能让数量像砂砾一样多的普通人去破坏,去玩自杀式的袭击?
  他们就不信了,汉人能受得了那种没完没了的袭击,肯占领一块无时无刻都有人在反抗的土地,说不定还能用这个方法拖垮汉帝国,那些上层到时候再跳出来取回丢掉的权利。
  罗马人并不知道波斯上层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打这一场战争。他们看到的是波斯人摆出了要拼老命的架势,不止是心态上的拼命,萨珊帝国也如自己的宣告那样全国进行动员,一点都不像是在玩假的。
  讲道理的话,罗马人还是很乐意看到波斯人拼老命,为此也愿意进行必要的投资。
  君士坦提乌斯挤出了原本就不多的财政,新组建了十个军团,同时调动二十个罗马军团和将近二十万的附庸种族,浩浩荡荡地向东而去。
  罗马的这一举动非常有诚意,就是罗马人的诚意到这里也就到顶了。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除了继续不计代价地建设沿海内防线,投入必要的资金研究新一代战舰,阴暗的事情也不再有什么顾忌。
  “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了嘛。”马鲁斯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用什么手段能够获得火药,就使用什么手段。”
  对于获取火药,全世界的人都是认真的,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以前他们是不敢撕破脸,克制着不去使用那些用了会付出大代价的手段。既然都已经是开战了,那还会有那么多的顾忌可说,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
  罗马人和波斯人在长相方面与汉人有区别,想玩渗透什么的受于这方面的限制,真玩不动。他们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分别收买了一些汉人,一般是潜伏成为间谍,先前是动用了一批,就是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
  “向后撤吧。”马鲁斯一脸果决地说:“在夏季到来之前,我们恐怕过不去。以汉人的骄傲,他们不会容忍我们在他们的视线之内,有很大的机率会主动过来。”
  艾尔巴塔虽然觉得很不甘心,却是同意了马鲁斯的建议。
  在汉军这一边,李匡都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主动将河对岸的那个师撤回来,再让敌军进行渡河。
  “异族知道半渡而击吗?”宋平对于李匡的思考有些迟疑:“他们会渡河?”
  “不试试,怎么会知道?”李匡并不知道后续的援军有多少,倾向于最多不会超过三个常备军:“敌军的数量太多,一旦夏季到来,我们会更被动。”
  喷赤河是可以作为天险,但它毕竟不是长江。
  汉人对于喷赤河的了解应该没有反汉轴心多,在这么一条数百里河段,几乎是充满漏洞的防线上,哪怕是安西都护府的兵力增加到四个常备军,再加上七八万汉人辅兵和二十万西域人仆从军,面对数百里的河段还是捉襟见肘。
  另外一点,二十万数量的西域仆从军会是助力,也会有可能会变成威胁。
  实际上李匡真的明白一点,西域人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他也许不应该将被强征的西域人拉到战场,而应该是送往国内,残忍一些就选择坑杀掉。
  “都护,敌军在收缩兵力,并且有拔营的动作。”
  新的情报让李匡稍微愣了愣。他亲自上了箭塔,利用足够的高度进行瞭望,发现敌军有撤退的迹象。
  “我们在对岸有一个前进基地……”宋平一样是在看敌军,用着怪异的表情说:“他们哪怕是想要半渡而击,也干不了啊!”
  只要西岸的那一支汉军没有被消灭,等于是汉军控制着浮桥,根本就不存在被半渡而击的可能性。
  交战期间,敌军是用过一些招数想要破坏浮桥,只是该河段的水流太平缓了一些,上流放下去的木头速度不快,到了浮桥只会是形成漂浮物,根本没什么撞击力度。
  就算是敌军从上游放下点火的木筏,因为速度不快的关系也很容易被拦截。
  浮桥是牢牢被汉军控制在手里,敌军却是摆明了想要撤退,一时间让李匡有些迷了。
第1033章
你特么逗我?
  李匡陷入了两难,他很清楚敌军为什么会选择撤退,是敌军要等待季节的转换,喷赤河到了夏季很多河段都会露出河床,到时候敌军有的是突破口,不用像水位高的时候那样进行强攻。
  一旦到了夏季喷赤河多河段露出河床的情况,长达数百里的喷赤河注定会到处充满漏洞,作为防御一方想要堵住那些漏洞,需要驻防的部队将会是难以想象,同时也会给敌军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只能追了。”宋平同样知道本方面对的是什么局面:“不得不追,只是应该怎么追?”
  一定要追的,敌军现在是三十来万的模样,有接近二十万是凑到了一起,汉军不能让敌军脱离到足够远的位置,使敌军能够毫无压力地改变自己的布置。
  “不能用步军。”李匡皱着眉头:“骑兵的机动性比较强,能打能撤。”
  敌军既然撤退,必然是有做出相应的安排,汉军追击的部队不会太多,一旦失去喷赤河作为分割线,敌军的数量优势就能发挥出来。
  喷赤河这边的汉军,包括安西都护府的正规军、辅兵部队和仆从军,数量也就八万,面对的是接近二十万的反汉轴心联军。
  八万的汉军之中,正规部队仅是一万,是绝对的主力;五万汉人辅兵被拆分成为是个部分,同时汉人虽然因为“两季军训”的关系有一些军事素养,但是真的不能和正规军相比,只能打一打防御战,游动性质的野战损失绝对会非常惨重;三万的西域人仆从军是助力也是隐忧,很难确定他们会不会临阵反戈一击。
  “三千不到的骑兵……”宋平眉头皱了起来:“风险很大啊!”
  反正是不能让敌军脱离到放飞自我的地步,步军压上去必然会被包围,只能是用骑兵不断袭扰,不使敌军能够从容的休整,同样不能让敌军太舒坦。
  “来自峻稷山校尉部的援军再有两天会抵达喷赤河战线。”李匡对这一支援军还是相当看重:“援军里面有一万两千左右的火器部队,光是各口径的炮就有六十四门,数量看得虽然不多,却是一支能够左右战局的力量。”
  “殿下就在其中吧?”宋平说的是刘慎,那对他们这种身处同一片战区的中高层将领来说根本不会是秘密:“都护到时候将殿下调配成为幕府的守备部队吧。”
  李匡倒是很想那么做,可是心有顾忌。
  刘彦将自己的嫡长子送到军队并不是为了镀金,身为皇长子的刘慎到军队是体验生活的同时,也是皇室在向军方表达亲近感,事情做得太明显会造成安西都护府没有足够担当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恶了刘慎。
  “到时候……”李匡很是头疼地是说:“看情况再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