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21

  高句丽的旌旗看上去款式颇多,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感官。
  那是真的,不但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只要是朝鲜半岛的旌旗都会画满图案,可以是圆形、三角形、长型、四方形的交绘,甚至可以是以上那些图案再加上猛兽的绘画。那是因为他们都是部族制度,每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徽。
  “对面的敌军,与之刚才的不同。”吕泰适当地让部队降缓行军的速度:“队形展开!”
  刚才走的地方地势颇为复杂,将要开战了肯定是要调度整体的阵型,结果是对面的高句丽抓住机会开始向前推进。
  金元道和乞仠乙连力是有了分工,由金元道带着边军建制的部队推进,然后乞仠乙连力带着城邑私兵向两翼展开。
  后脚赶到了战场的公孙豹等百济人,他们到来的时候,战场上局部已经发生了交战,能够看出汉部这边好像是在调整阵型的时候被高句丽压上不得不应战。
  汉部这边看不懂高句丽的军旗是什么鬼,同样作为朝鲜半岛的国家,百济肯定是看得懂。
  “高句丽的南部边军!”朴直旻咋呼道:“没想到金元道一开始就投入了精锐!”
  公孙豹颇为幸灾乐祸地说:“看样子打成了僵持?”
  战场的整体态势看去是僵持状态,不过汉部这边投入作战的是中部的前军,既是五百左右对上了高句丽的近千边军。汉部左右两翼还在调整阵型,一个个方形的军阵舒展开来,有向前推进的迹象。
  “看来那个汉部在神州也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啊!”朴直旻太清楚一点了,百济这边的王族兵与高句丽的边军是同等货色,不过高句丽的军队除了部族私兵和边军,还有一支王室大军:“却是不知道高句丽的王室军队与汉部交手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对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国家,一直都是称呼中原为神州,是到了近现代才改了称呼。
  公孙豹刚想讲话,战场上的情势出现了变化,高句丽那边仗着部队数量优势再次投入部队。
  “从中央进行压迫,迫使敌军两翼再次变阵,随后边军为主力,部族私兵跟上。”金元道满脸的严峻:“哪怕是损失再大,也要逼迫敌军撤退!”
  周边有百济的军队,种种迹象表明新出现的未知敌军与百济有合作,却是不知道双方是不是盟友?
  金元道可是清楚高句丽北方已经大败了一场,要是南边再出现恶化,高句丽可能亡国就在眼前,无论怎么样却是都要努力维稳南疆。
  “下达命令给南边各个部族吧!”乞仠乙连力满脸寒霜:“或是快点向中枢汇报,付出一些代价稳住百济和新罗!”
  要是没有汉部,百济和新罗也肯定是要趁着前燕攻打高句丽在南边兴风作浪,对此高句丽的中枢早就有几手打算。南边能够使用武力稳住百济和新罗最好,不行就只能选择妥协,只不过是出现了汉部这么一个未知的“异数”,对高句丽的西南部的情势造成更糜烂的恶化。
  其实现在的朝鲜半岛还是挺有意思,高句丽的“故国原王”高钊身有顽疾;百济的比流王病入膏肓;新罗的第二任“基立王”昔讫解不但要面临百济、高句丽的军事压力,倭国那边也是不断跨海入侵。
  可以说,整个朝鲜半岛的国家都是一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模样,再被刘彦插上一脚,更乱的局面已经注定。
第135章
实力不足,外交来补(上)
  “猪加,有命令传过来,诸‘道’各部集结族兵,各大小使者接到备战指令,‘豪民’向‘下户’征集粮草。”朴直旻有些激动:“我们要向高句丽开战了?”
  公孙豹无法回答朴直旻的问题,百济国内正懵着,对突然出现的汉部没有半点了解,虽然非常不喜欢自身国土有这么一支军队,可在发现汉部颇为能打之后没人敢轻易喊打喊杀。再则,百济一直以来的死敌是高句丽和新罗,要是再与一个能够使用海军登陆的势力交恶,怎么都不像划算的样子。
  “怎么了?”朴直旻满脸的迷惑:“不是对高句丽开战,是要对这个汉部开战?”
  刹那间,公孙豹脸上闪过错愕:“向汉部开战?”
  “那究竟是要干什么?”朴直旻是个使者,使者是官名,不是派向哪的使节。他有点快转不过弯了:“其实我觉得……汉部很不错啊?”
  呃,汉部看上去比较富庶,似乎也挺大方,至少百济的那些士卒帮了汉部那么些天,汉部答应多少工钱就是多少,还真的做到了概不赊欠。
  说起来,百济的行政体系就是这么有意思的,除了王城之外都是划分“道”这个行政单位,一个或者诸多个“道”属于六畜中的一个“加”管理,其中“马加”是君王之下最大的官职。
  百济的每个“道”都是由“诸加”直接管理,集结军队包括辎重也是由“诸加”负责,那么也就是说公孙豹需要带着部队后撤了。
  “百济军要后撤。”纪昌像是在冷笑:“我们在百济境内的斥候遭遇到了截杀。”
  是的,汉部在百济境内的斥候出现了失踪的状况,那是之前所没有发生过的。
  汉部这边的斥候也发现了比较有趣的事情,原本在周边防备汉部的百济各支部队在进行后撤,民众也在发生转移。要不是百济的军队也一块在后撤,一切的迹象都只能是往百济要对汉部开战的方向思考。
  不过,哪怕是百济连军带民一块在撤后,纪昌在第一时间就“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他稍微思考了一下,极可能是跟高句丽那边有关。
  今天是汉部击退了由金元道率领高句丽军的第四天,那天交战到一半出现大雨,双方罢兵休战,没想高句丽军故作玄虚了一番竟是撤军,等待汉部这边发现的时候截下了一个尾巴,俘虏高句丽军约两千人。
  金元道撤退得异常彻底,考虑到朝鲜半岛就是一个狭隘的半岛,他们撤出四十里外就真的是没有了交战的欲望。那可是四十里,整个朝鲜半岛也就五六百里的宽度啊!
  高句丽军队后撤,汉部也没有非迫近再战的必要,刘彦率军过来是烧杀抢掠来着,就等着攻下一座城池,看看对系统升级有没有什么帮助。
  百济的三千人马要撤了,考虑到汉部在百济境内的斥候出现失踪现象,发生的事情也显得很诡异,一些将领给出的建议是干脆设下包围圈,歼灭或扣押这支百济军。
  “唔?”刘彦看向了纪昌:“长史以为呢?”
  “仁川那边的登陆点有些麻烦,汉江浮桥也极为可能被断。”纪昌说起了其它的话题:“君上,不妨将攻略目标转向这个国家!”
  一句话将包括刘彦在内的人都说愣了。
  是啊,为什么就一定要死盯着高句丽不放?并且汉部在朝鲜半岛西海岸的登陆口岸是仁川,是在百济境内,可不是在高句丽境内。
  愣了一小会的刘彦开口问:“长史,可有具体章程?”
  还真的是被一开始的思维固定了,汉部出兵朝鲜半岛打谁不是打,百济看这儿比高句丽还弱一些,汉部亦是没有与百济结盟,不会存在道德上的亏失。
  “借口已经有现成的。”纪昌露出了微笑:“我们有十四名斥候在百济境内失踪。”
  没啥好说的了,计划变更,商议可行性的方案,纪昌却是立刻拿出了一套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刘彦调动部队将准备撤退的百济军给围起来,直接让公孙豹过来解释。
  “什么?!”公孙豹一脸的诧异:“汉部请我过去?”
  汉部的军队在调动,百济这边没有可能会不发现,他们最开始是只当汉部那些人又要去烧杀抢掠,一开始像是这么回事,但道路被卡死,更多的部队出现在百济军周围,再是迟钝也该发觉不对劲了。
  “国内的决策被发现了?”朴直旻脸色大变:“我们前一脚与高句丽商定,让开区域,使得高句丽的偏师可以摧毁渡桥,后一脚汉部就发现了?难道是高句丽设局在戏耍我们!?”
  公孙豹脸上表情阴晴不定,深吸一口气:“不一定。”他将那口气吐出去,接着说:“汉部出现在‘三千里河山’,我们自然是乐于看见他们攻击高句丽。但是!今天他们能攻击高句丽,明天就能攻击百济,最好是迫使他们改变登陆口,不能再从我们的口岸登陆。”
  汉部与高句丽的交战已经被送回居拔城,除了身在带方郡这边的“猪”,也就是公孙豹之外,马、牛、羊、狗、鸡一致的反应就是,汉部攻打高句丽挺好的,但是不能再进入百济。
  百济不想让汉部再进入,可汉部的登陆点在百济境内,怎么办呢?恰好这个时候高句丽的外加使者来了,高句丽的使者通报的东西不少,如高句丽和燕军在北线的激战,新罗那边与高句丽取得了谅解,等等不少事情。
  当然了,派去居拔城的高句丽使者没有说一些事,那就是高句丽被前燕揍得无力招架,燕军已经攻占了丸都,国王的生母周氏被燕军俘虏,历代积累下来的金银全部被搜刮一空,掳走了高句丽五万多人口……等等一些绝对会让高句丽脸面尽失的事情。
  对了,刘彦派去龙城的西骞柏辽与李明之没见到慕容皝,也没有见到慕容家比较重要的成员,是由封奕进行接待。西骞柏辽奉上了绝对丰厚的礼物,封奕却是不咸不淡表示会将汉部的意思向国主慕容皝转达,没有对汉部攻击高句丽进行多余的表态。
  “高句丽国王要割土让地,那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公孙豹很想感到振奋,可是又有着深深的担忧:“那是一个割肉之策,所以我们不能等待高句丽重新恢复元气,应该假装同意,再发动突然的袭击。”
  百济君臣实际上已经打算那么干了,他们让出空隙让高句丽去攻击汉部的登陆点,就是麻痹高句丽的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既是免除了直接与汉部交恶,又能让汉部与高句丽继续死磕。
  公孙豹来到了汉部的营盘,还没有开口说话就是被纪昌一阵态度恶劣地指责。
  “不是你们干的,还能是谁干的?”李坛才不愿意听公孙豹废话:“那是你们的疆土,难道还能是高句丽人干的?”
  公孙豹很郁闷啊,汉部还知道那是百济的疆土啊?招呼都没有打一声直接登陆了,登陆之后还灭掉了一个渔村,后面还砍死了至少三百个想去查看的部族私兵。他也不能直接说,汉部那些失踪的斥候真的是被高句丽干掉的。
  刘彦从头到尾闭口不言,扣押绝对是扣定了。不但是这样,他还比较无耻的派人去了四十里外的高句丽军营,商谈于高句丽罢战的事宜。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点,高句丽会很欢迎汉部的罢战,更加会愿意既往不咎地出粮秣给汉部,因为汉部要南下去找百济人的不痛快了嘛!
第136章
实力不足,外交来补(中)
  “真是糟糕啊!”金元道说的是北线的战争进程:“丸都被燕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取,不但国主生母被抓,竟然连历代先王的陵墓都被挖……”
  营帐内的高句丽人就没有一个是脸色好看,高句丽在发觉前燕的动静后,高钊很快就进行了动员,国内诸家族其实也比较配合,不到一个月连带王族亲军高句丽聚集了十二万的大军。
  作为高句丽的国王,高钊是意气风发地带着十二万大军主动出击,几乎是全高句丽上下都对此战获胜满怀信心,一切只因为前燕不过才出动四万,虽说前燕的四万大军之中超过半数是骑兵,可高句丽境内是多山地区,骑兵占不了太大便宜嘛!
  高句丽的军队分两线出击,北道方向很快取得胜利,他们战胜了王寓所率的燕军,斩首一千余,俘虏近两千,极大鼓舞了高句丽全军的士气。
  似乎是高钊发觉前燕军队不过如此那般,以高昂的姿态,暴涨的士气,接近十万大军得知慕容皝亲率大军从险峻狭隘的南道扑来,只差喊一句“慕容皝这是脑抽,竟然带着大量骑兵走险峻的南道”,大旗一挥直接扑过去。
  对于高句丽来说,比较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慕容皝脑子没有出现问题,脑子有问题的是高钊。
  高钊带着部队还没有到南道,也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明知道派出去的斥候大量失踪或战死,竟然没有提高警觉,直愣愣地走进了慕容皝设下的埋伏圈。
  “骁勇善战”的高句丽人面对不断从山地出现的燕军,几个要道也是扑出难以数清的燕军骑兵,再有脑子有问题的高钊先是喊了一句“不好,中伏了!”,见前燕士兵骁勇,己方的高句丽士卒不断被压迫后退,率先挥着马鞭子突围,结果是造成高句丽全军混乱,一战竟是几成单骑而逃的局面,将十来万大军丢下给前燕大军屠戮。
  历来只要是高层还能顶得住,哪怕是打得再惨高层没跑底下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坚持一下。可要是还能坚持的时候高层先跑,底下的人一看,高层都跑了,咱为什么要留下,绝对也是呼啦啦跟着跑了。
  战争中真正死于沙场交锋的其实都是少数,一般就是溃败之后死的人最多,还都是在亡命逃奔的时候被追上,非常轻易就被从背后干掉。
  简直是太惨,太悲剧了!高句丽从威风凛凛的十多万人带着必胜的信心出征,没想一下子就崩溃,国中精锐一战皆灭,能不惨吗?
  金元道已经在痛哭流涕,是为自己主人的生母被俘,更是因为历代先王的坟墓被挖,内心里更多的是为高句丽马上就要“国将不国”。
  所有高句丽人都在哭嚎,国家不幸,任何一个依赖国家作为保护层的人,谁又会幸运?北线他们暂时管不着,南边情势的糟糕却是与之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哭了蛮久,金元道终于记起了正事,说道:“那个汉部,派来了使者,要求我们献上粮秣,不追究之前的交战,我已经决定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