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6/821

  这样的汉人,谁特么不怕?尤其是汉人还真的有灭世的实力。
  “职问过一些罗马新老贵族。”徐光不知道该不该苦笑:“他们说之所以会与大汉开战,是大汉太霸道了,罗马遭遇了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耻辱,没有在战场上战败被割地。”
  刘慎还真就知道汉帝国要求罗马租借了多少港口和内陆地盘,以罗马人的角度而言的确是够憋屈的。
  “波斯萨珊是被大汉前一次杀入匈尼特境内给吓到了。”徐光这一次是真的苦笑了:“或许不止是匈尼特的那一战。大汉已经完全消灭了除了西面之外的威胁,举目望去能够扩张的方向只有向西。大汉在波斯人的眼里是没有休止野心的国家,认定只要解决掉匈尼特和西高车,大汉必将对他们开战。”
  刘慎秒懂,发出的却不是苦笑,是一种打从心里的自豪笑容。
  “这不……”徐光还是很愿意未刘慎分析一下局势,为什么会造成现在的局面:“大汉刚刚决定停止对外用兵,专心发展国内。军队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打算用五到七年的时间将所有常备军换装和改革成为火器师。”
  “所以他们认为以其等大汉解决内部,不如抢先动手?”刘慎的理解就是那样。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手枪,继续往下说:“另外,他们知道火器的威力,一直想要得到火器而未果,害怕大汉的军队全面使用火器,只能是抢先动手。”
  “殿下说的一点没错。”徐光对刘慎的聪慧是一点都不意外:“现在大汉只是动用一万三千多的火器部队,正面战场直接打得对方二十多万联军毫无抵抗之力,可见他们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也不能那么说……”刘慎脸上的自豪更深了一下,不是在谦虚,说道:“二十多万联军,罗马军团仅是五千左右,波斯的东方行政部队不足七万,其余都是各族杂兵。”
  徐光对军事有属于自己的见解,是清楚联军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势力越多而组成的联军,指挥系统就越混乱,士兵素质更是残差不齐得厉害,只是看上去人很多,实际上也就只是人很多。
  “后续的援军跟上来,咱们就会入侵匈尼特。”刘慎有自己起码的判断:“再经历这一次惨败,匈尼特人已经完全没有可能来阻挡我们,很快战线就会推进到萨珊边境。”
  “接下来便是行军状态。”徐光想要说的是:“殿下身负约束和监督罗马奴兵的事宜,不得不谨慎。”
  “还是称呼我军侯吧。”刘慎非常喜欢军侯的身份,并且认为这个军侯是用功劳换来:“你是别部司马,还要多费心。”
  徐光自然应承下来,并且保证决定一定会盯紧那些罗马人。
第1047章
我可是刘慎!
  一支大军在交战状态下彻底崩溃,需要手腕非常高超,并且有很大威望,有以上两种相结合的将军,才能尽可能地收拢尽可能多的溃兵,再次让他们拥有作战意志。
  很明显,反汉轴心联军并不具备能够将溃兵收拢起来的将领存在,他们一溃就彻底散了架。
  先是主战场的二十余万反汉轴心联军崩溃,后来各个局部也是陷入溃逃,拢共将近三十万的反汉轴心联军上演了什么叫做作鸟兽散。
  三十万左右的反汉轴心联军士兵,他们成功逃离战场的只有十余万的模样,剩下的不是在逃亡的过程中自相残杀而死,便是被汉军追上杀死,或是死于各种大自然的因素。
  便是在战场的百里之外,都能偶尔看到倒毙的溃兵,离战场越近尸体就越多。
  那些成功脱逃的反汉轴心联军,有组织又想回去的自然是被首领带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想回去则是在首领或是谁的带领下找个地方窝起来,日后可能是会成为一帮强盗土匪之类,也许是会形成一个新的部落。
  停止前进步伐的汉军,一方是在剿灭还在负隅顽抗的敌军,另一方面是在等待后续的增援部队。
  到第十天的时候,一支飘满“汉”字旌旗的军队从喷赤河东岸来到西岸,他们是众多增援部队中的第一支,规模为一个常备军的级别,是以骑兵为主。
  李匡手头的兵力多增加了一个常备军,那就是战兵的数量达到了四万左右,包括汉人在内的辅兵数量将近七万,总规模突破十万人。
  “出发!”
  要不是实在迫不得己,汉军的将校其实并不愿意辅兵去执行作战任务,除了是属于精锐部队的骄傲之外,是很清楚辅兵参战会多很多无谓的伤亡。
  当然了,要是让仆从兵或奴兵去送死,汉军将校是一点犹豫都不会有,他们的感情仅限于在同族身上。
  新过河的那一支常备兵,他们是经过很好的休整才来到战场,又由于是骑兵占了多数的关系,被李匡安排作为全军的前导。
  刘慎这一支部队是在全军的靠后位置,他不但管着本部的一千三百人,还负责约束和监督将近三千个罗马奴兵。
  反汉轴心联军被俘的士兵,除了三千罗马人之外,还有将近七千的波斯人同样是被整编成为奴隶兵,只是不受刘慎领导。
  除了罗马人和波斯人之外,其余各族的战俘是被李匡安排辅兵部队押送回安西都护府辖区,数量为三万两千余。
  七千波斯人是被拆散成为数个部分,相比起罗马人在汉营这边的待遇,他们的待遇要差上不少。
  所谓的待遇,无非就是吃喝和驻地的状况。
  “赛里斯人的伙食根本不像是进行国境外的远征。”帕勒斯手里拿着一块鱼干在啃,他刚刚吃了两碗大米饭和一碗有肉的汤:“我们都能吃上这样的食物,你们能想象赛里斯人吃什么吗?”
  帕勒斯的食物与其他罗马军官还是略略有些区别,汉军给予他的是屯长的待遇,不但有鱼有肉,还会有酒水。
  沦为奴隶兵的罗马人,他们的伙食一般是被维持在半饱的状态。
  其实那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不是汉军的食物出现短缺,是没可能让奴隶兵吃饱,让他们保持在半饱状态只是防止吃的太饱有力气闹事。
  “他们的火器补给品并不在队列。”巴罗多斯在啃的是馒头,他很喜欢这种食物,尤其是热的时候吃起来又软又香:“每一名赛里斯步枪兵,他们随身携带了一个皮革匣子,那个就是他们放火药和子弹的弹药袋。”
  “赛里斯人对我们的监管很严格。”帕勒斯连鱼干的骨头都嚼碎咽下去,他知道现在任何的养份都不能放过,要不等待需要过度耗费体力的时候根本撑不了多久:“他们好像相信了我们的诚意,只是出于谨慎并没有放松。”
  “一定要等到最佳时机!”巴罗多斯的地位看上去要比帕勒斯高?他是以下达命令的语气,说道:“我们准备付出庞大的牺牲。我们谁都不希望牺牲没有用处。”
  他们是在行军状态,是以两只脚走路。
  罗马人在成为奴隶兵之后,非战时状态的情况下,武器和甲胄全部都被没收,天气已经转冷的状况下是穿着他们传统的短裙袍。
  行军的队形是一人跟着一人形成一条长龙,每一队罗马人的左右两边都是同样形成一字长龙的汉军士兵,每一队相隔的距离不超过两米。
  要是从高空向下俯视,正在移动的军队就是一条笔直的长龙,队形是从这一边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
  他们已经深入匈尼特境内四百余里,地界是上一次李匡率军入侵匈尼特还要西边的位置,很快就要进入匈尼特人有建立城镇的区域。
  一路过来,作为前导的汉军骑兵部队只是遭遇到几股人数不多的敌对人马,大多数是正在迁移的匈尼特人,少数是拖拖拉拉没跑远的溃兵部队。
  再往西继续走上三百里左右,就是萨珊的国境。
  不过在抵达萨珊国境线之前,汉军需要穿过一个戈壁和沙漠混在一块的区域,同时也要经过两个山区。
  “殿下那边没有出现状况吧?”李匡当然是骑跨战马进行行军,问的对象是杨锐:“我们需要那些罗马人,但不能让他们有什么异动。”
  杨锐一直以来的压力并不小,换作谁的部队有那么一个身份特别的人物,谁都会时刻有极大的压力。
  “罗马人看样子很老实。”杨锐蹙眉继续往下说:“就是因为的表现太配合了,职有些不安。”
  “如果会出事,大概是会在进入山区之后。”李匡想了想,说道:“进入山区之前,换其它部队接管那些罗马人。”
  杨锐对李匡的处置非但没有任何意见,甚至可以说是松了口气。
  在即将进入山区之前,刘慎见到了秦颂,得知是来替换,问了句不该问的话:“是因为这些奴隶兵很可能进入山区之后作乱吗?”
  秦颂当然不会将刘慎视为普通的军侯,坦白回答:“是的,殿下。为了……”
  “上官能否稍等片刻?”刘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显得骄横,不过却没意识到没有马上接受命令就是骄横的一种,说道:“可否让职前往校尉部,回来之后再进行替换?”
  秦颂沉默了一下下,还是因为刘慎身份特别的关系,以默认的方式答应下来。
  前方的山区大约是有百里方圆的范围,里面的情况没进去之前,仅是听前导部队和斥候的描述,很难获得全面的信息。
  大军到了山区边上时是停下来进行必要的休整,在山区边上搭设了临时的营寨。
  杨锐正在布置进入山区的部队顺序,听到刘慎求见的汇报,大概猜测是因为什么,犹豫到底见不见,后面还是让刘慎进来。
  “杨校尉。”刘慎行礼,说道:“本宫知道自己身份特殊,都护与校尉,以及众位帝国栋梁,不愿意本宫身涉险境。”
  杨锐听到刘慎的自称,本来在之前没有回礼,可是后面却行礼表示尊重。
  “本宫既然被父皇送到军中,自然是要听从众位将校的命令,只是……”刘慎锥嫩的脸上带着诚恳:“本宫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让诸位不得不谨慎对待,亦不愿给诸位添太多的麻烦。但是若有危险,本宫立刻被调离,却非本宫所愿。”
  “殿下。”杨锐恭敬地再次行礼,严肃地说:“罗马人的配合太过反常,我们虽然知道他们有临阵投效的习惯,却依然怀疑他们是有所图。他们都怀有必死的决心,才会愿意承受被俘的耻辱。若不然,同为强国的武人,便是他们有临阵投效的习惯,哪会接受如此身份的剧烈反差。”
  “他们大概是想获取大汉的火药?”刘慎不解的是:“为什么已经猜测出他们假意投降的意图,却依然不做坚决处置?”
  “殿下乃是陛下的皇长子,必然清楚军队之中任何决议是少数的高层拿决定,士卒并没有获知的权力。”杨锐索性就将话讲得透彻一些:“三千多的罗马人,知道投降之后真正用意的人仅会是少数,大多数是被瞒在鼓里。”
  刘慎就更疑惑了:“能拿决议的是那些高级军官,目标很明显。”
  “因为一些原因,大汉目前在各族的名声非常不好,都护决定拿一些降俘做文章,改善大汉的名声。”杨锐说起这个而就有些牙酸:“很多事情就有些投鼠忌器,不能是我们猜测他们会干些什么,在他们没做之前先采取行动。”
  刘慎听得不是那么明白,只感觉明明是很好解决的事情,却被弄得复杂化。
  “如果我们先动手,处置罗马人之中的那些高级军官,很难确认是不是清理干净。”杨锐看出刘慎的困惑,很耐心地解释:“要是没有扭转大汉名声的前提,自然是不用有所顾忌,便是将罗马人全部杀掉,也就全部杀掉了。正是需要顾忌名声,处置极大可能引起那些不明所以的罗马士兵心生恐惧而暴乱。他们一旦暴乱,我们剩下的选择只是杀,便坐实了大汉在那些传言……”
  杨锐说得那么详细,刘慎可算是听懂了。
  “我为大汉的皇长子,要有承担责任的品德。若是遇事便逃避,天下人如何看待?”刘慎是命令的形式说道:“请校尉临时加强本宫手中的兵力。本宫要亲自应对!”
  “这……”杨锐自然不能说刘慎根本没对他下命令的权利,是迟疑着说:“若是都护下令……”
  两人就一起去中军大帐见了李匡。
  “殿下果然要如此吗?”李匡听完,沉默了大概五分钟,问了一句,得到刘慎既是恭敬又是坚决的回复,点了点头:“如此,匡愿意承担风险。只是殿下,没有下次了。”
  刘慎愣了一下,没听懂是什么没有下次。是违抗军令,还是冒险?
  让帝国皇长子涉险根本就不是杨锐一个校尉所能扛得下来。
  李匡是都护,肩膀要比杨锐厚重一些,不过要是刘慎真的出了什么事,哪怕是都护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