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821

  “都是心怀叵测。”纪昌将汉部也说了进去,他说:“且不管高句丽与百济是什么意图,君上只对两边提出一个要求便是。”
  刘彦秒懂:“他们不先动手,我们就摆出防御姿态,不管是一方或双方来攻,最坏也就是一个防御战。”
  “正是!”纪昌笑得有些洒脱:“我们可以随时撤离半岛,他们往哪撤?”
  刘彦心里还是颇为不情愿撤离半岛,已经打定主意,谁攻击他们,他就在接下来的数年专门盯着谁打!
第138章
利益代理人
  汉部登陆半岛的部队不多,基本是集中在一个不大的区域……话说想分布广也不可能,半岛才多大的地皮。
  有赖于半岛山区偏多的地形,汉部想要在港口区域要道建设防御性关卡基本不难,很多时候甚至只要安排一百左右的士兵就能起到缓冲作用,到时候再看是要主动进攻,或是选择防御,总是会有足够多的时间。
  特使来往穿梭一直都没有断过,往来汉部这边的高句丽和百济特使,双方都尽力在表现诚意,甚至是汉部再次提出粮秣要求,两边竟然连犹豫都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快了!”纪昌盯着地图看了很久,那是汉部斥候刺探后高句丽和百济的军队分布:“总体来看,双方在我们这边的部队数量一致,看粮秣输送很像要先联合灭掉我们。”
  最近挺复杂,高句丽和百济都向汉部透露与对方虚与委蛇,不管是调兵还是提调粮秣,都是为了让对方相信要攻打汉部,一再保证那些不过是假象,让汉部千万不要误会,他们是要欺骗高句丽(百济),绝对不会真的打汉部。
  刘彦不需要去听从谁的解释,只需要做出防备姿态,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管是真来打或是假打,从心理准备到实际应对方案都有,根本不会慌乱。
  的确,汉部不用去相信谁的诚意更高,谁来进攻打退便是,实在低挡不住就往船上一躲,到时候就该真的是做海寇,长年累月与对方玩偷袭战,不搞死也要将对方搞残!
  时节临近冬季,按理来讲到了下雪季节就该是休兵罢战的时刻,可高句丽是处在非常时期,连带百济那边也被带进“沟里”。
  “下一场雪来临之前,我们就会对百济发动进攻。”乞仠乙连力是负责运五百石的粮食过来汉部,他说出了高句丽对百济的进攻时间,问道:“贵部会履行承诺吗?”
  好巧啊,百济过来的人也是说下一场雪之前会对高句丽展开进攻,让刘彦免除不了会多想。他将百济那边的选择和乞仠乙连力一说,之后也会派人将高句丽的选择告知百济。
  “你们没有进攻之前,我们不会有任何的动作。你们进攻之后,我们就会履行承诺。”刘彦话说到一半的时候,李匡进了大帐,想说什么看到乞仠乙连力在场给咽了回去。
  “我们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请贵部一定要相信我们的诚意!”乞仠乙连力像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见刘彦明显是有事,将说完就站起来告辞。
  李匡过来是要汇报百济有军队向汉部仁川渡口移动的情报:“数量不低于一万。”
  刘彦还以为这种乱七八糟的“外交战”会持续很久,汉部可以作壁上观看高句丽与百济火拼,没想到百济会耐不住性子先动手?
  “公孙先生在国内有大仇家?”刘彦将公孙豹请来,告知百济一方的动态,问了以上那么一句。
  可以想象得出公孙豹的脸色是多么精彩吗?是白了又青、青了又白,那一瞬间的错愕,之后又是片刻的狰狞。
  公孙家要是追溯起来,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时期,但他们可不是公孙瓒的后裔,是汉辽东太守公孙度一脉。他们进入半岛已经接近两百年,家谱已经累积到了五代人,知道是多么艰难才撑过来吗?
  半岛之上的高句丽是近年来才一支独大,之前是扶余和濊貊、娄挹争雄。至于棒子的祖先三韩人?之前是处在石器时代玩石头,后面被其余民族征服,哪怕是到了刘彦率军入侵半岛,棒子的祖先们都依然是最低等的人,大部分则是为奴为婢。
  这么一片狭隘的地方民族那么多,公孙家永远是处在人口数量不占优势的环境,能混成百济的“诸加”之一,知道有多么不容易吗?
  公孙豹没有吭声,刘彦知道那是公孙豹以为在挑拨离间什么的,但只要在公孙豹心里埋下一根刺就等于是汉部的成功。
  “君上,百济的特使说那是正常调动,绝对不是要攻打我军,请我们一定不要误会。”纪昌在刘彦见公孙豹的时候是接待乞仠乙连力和百济那边的特使。他冷笑着又说:“乞仠乙连力告知我们,为了迷惑百济那边,高句丽会有一万部队向我们逼近,请我们一定要相信高句丽不会干出不理智的行为。”
  有趣啊!在后赵那边,谁想打谁直接得很,不打招呼就直接上了,从来就不会存在计谋或策略什么。反倒是,刘彦到了朝鲜半岛这边开始变得复杂,且不说是为了迷惑人还是什么,战前的举动还真的就是一套一套的。
  幸亏仁川和海州的两个港口都是不冻港。在汉部随时可以撤往海上的前提下,刘彦可以比较安稳地看着高句丽和百济表演。
  朝鲜半岛是一个总体狭隘的区域,要是肯付出足够的代价侦查,什么风吹草动总是瞒不过。
  高句丽和百济各自出动一万部队踩踏着雪地,速度不算快地向着汉部所在海州地区逼近,汉部在做相关的防御准备和撤退准备自然也瞒不过高句丽和百济,差别就是三方在互相侦查上面,会付出多少斥候被干掉的代价。
  “他们不会假戏真做吗?”李坛满脸都是怀疑的神色:“这样蛮夷做出的任何承诺都不可信!”
  李匡真的是有些腻歪自己这个远房亲戚了。
  相同的话,李坛至少重复了十来遍,每次都还非得微微昂起下巴,做出一副“我很骄傲”的模样,能够受得了的人还真的不多。
  两人现在竟然是职位一样了,不得不说对于李家来说是好事,但从某一个侧面也能证明汉部的人才有多么缺。
  有消息称,刘彦想要从基层再提拔起一批人,似乎还要教导识字什么的。一些人当然清楚那是因为目前军方“世家子”的数量过多了一些,类似的现象对谁来说都不是好事,独大总是最受忌讳,不是吗?
  “这一次出征完毕,回去后就有授田了。”李匡满心都是渴望,他的家族灭了,要是能够再获得田地就能聚拢之前的族人:“让他们都来吧。”一副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充满渴望的模样。
  汉部在之前不存在私田,基本都是“合作公社”模式的大锅饭,刘彦在这一次出征完毕后确实是会对有功者进行授田,日后汉部也基本会是军功授田的模式。
  原先有田地的人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敌对家族自然是全部没收,主动归附总不能是收回啊!
  在无视原有资产的前提下,任何人想要获得新的土地只能是获利军功,否则哪怕是有土地耕作也只能算是“租用”。
  之后还会有新的法令出现,例如非军功获得的田地不能私下买卖,军功授田的土地多少年之内不能买卖。
  不止是土地,其余的一些法令也会陆陆续续颁布,算是提前将汉部自己的律法体系给建立起来。
  高句丽和百济的表演一直都在持续,他们发现汉部进行了龟缩防御后,高句丽军看似速度没有降慢,但高句丽军其实就是在故意绕圈子,给人一种“我很努力在赶路,可是路途很长”的模样;百济军看着就显得无比老实,他们直愣愣地开到了仁川外围,发现自己到达后汉部的部队进行撤退,没有多久视野之内的汉部士卒全部撤到了登陆点,下一刻竟是上船离去。
  “最新的情报,百济军重新占领了仁川。”纪昌一脸的嗤笑:“他们发现我们的人撤退,无视了一直在谈的协议,真的夺回去了。”
  特地被喊过来旁听的公孙豹脸色是彻底黑了,他可是还被扣押在汉部啊!
  “看起来……”刘彦一脸肆虐地看着公孙豹,说道:“你的仇家真的是要搞死你。”
  “将军,我活着比死了对贵方更有利,不是吗?”公孙豹满脸的阴戾,看上去是在极力忍耐着怒火,深呼吸一口气:“明人不说暗话,将军想从公孙家获得什么?”
  “不不不。”刘彦笑道:“我们肯定是要攻打百济了,以这种旮旯地方,包括贫瘠的资源,除了定期‘收割’,真的没有占领价值。”
  “有点诚意吧。”公孙豹一副受到了侮辱的模样:“贵方非常迅速地接管了两处城邑,再说没有占领欲望着实自欺欺人。”
  刘彦一愣,心想:“我做得有那么明显吗?”,别说,他真的是过于明显了一些。
  “如将军所讲,半岛资源贫瘠,与中原相比,将军会选中原。”公孙豹深呼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将军入侵半岛,如若没有猜错,该是为了累积实力?”,他看着刘彦,两人目光对视着:“培植一个本土势力,为将军收集任何资源,不是选择之一吗?”
  所以说吧,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蠢货,特别是公孙豹作为公孙一家的族长,本身还是百济的诸加之一,怎么可能会是蠢货?他再迟钝,连续多次听到一些言论,怎么也该分析出刘彦有什么意图。
  “很好!”刘彦差点就鼓掌了,他笑吟吟地问:“那么公孙先生,可愿意做我在半岛的代理人?”
第139章
冰天雪地算什么!
  仁川包括汉江渡桥那边的部队撤退是一个陷阱,令人比较无语的是百济人好像是过于迫切地想要收回“失地”那般,明明是答应汉部要友好相处,却连通知一下都没有,将纪昌丢出去的“饵”毫不犹豫地吃下了。
  “现在,让金元道发动对百济的进攻。”刘彦看着开始在集结的部队,又说:“金元道不打,那等于是互相之间的协议无效。”
  本来就是说好的事情,百济人要是重新占回仁川区域,汉部会做出调军南下的趋势,到了这个阶段百济怎么也该调动起来对扑去的汉部做出防御姿态,那就轮到金元道趁百济精力被牵扯到仁川方向,率领高句丽军给百济军来那么突然一下子了。
  根据当地的人讲,不出三天就会是下雪的天气,有什么军事行动只能是在三天之内完成,比较值得说两句的就是百济人控制汉江之后,他们没有拆除汉部建立起来的两条浮桥。
  这样一来,高句丽如约在朝鲜半岛中部攻击百济军,汉部会告诉西部的百济军那是多么错误的一件事情。
  “不是他们不拆,是以他们的能力,拆了之后在冰雪没有化开之前,无法建立渡江的桥梁。”公孙豹答应了刘彦的建议,同意在汉部攻取一部分百济和高句丽的土地后,成为汉部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代理人,说难听点就是傀儡。
  果然带路党什么的必须要存在,有利于入侵者了解当地人的很多事情,是从地理到思想的了解。
  汉江结冰了,不是整个江面结冰的那种,是在江面的某些区域形成冰冻。
  也对,朝鲜半岛离北极圈并不算远,东部区域每年都是冰天雪地的天气,汉部所在的位置还算不错,听闻靠东的区域不但是遍处积雪,各条水系也是被冻住了。
  相同的情况出现在了朝鲜半岛东边各处港口,等于是朝鲜东岸别想有片板下海。朝鲜西岸要是在往年会有数量庞大的渔民出海,从海上获得一些食物渡过难熬的冬天。
  然而,对于百济或高句丽来讲,因为有汉部的船队不断游弋在渤海靠近朝鲜半岛的海域,遇到了离得较远汉部的船不会刻意追击,可遇到能攻击肯定是要射箭或撞沉。
  那样一来,百济就只有一些不怕死的家伙敢出海渔猎。这些不怕死的家伙,至少有三分之一会成为一具浮尸被海浪卷回岸边。
  金元道看似一个比较果决的人?主要是他真的渴望重创百济。
  高句丽在北境遭遇惨败的消息肯定是会传到百济和新罗,两国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金元道想要保证高句丽在南边的安宁,没有太多的选择。
  “所以,我们可以更大可能性地相信高句丽人的诚意,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我们,是百济和新罗。”纪昌差不多已经理清楚朝鲜半岛多方势力的纠葛,他看一眼没有表态的公孙豹,扫视一些很注意听的军中各级将领,最后对刘彦说:“我们占据带方郡局部,总比落到百济手里强,至少我们可以作为缓冲。从大方略来讲,高句丽恢复元气之前,他们会欢迎半岛有我们这支力量的存在。”
  公孙豹立刻说:“是的,百济与高句丽世代征战,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
  刘彦没有多么注意在听,他在思索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三天后会是下雪天气,有什么战事必须是在三天之内结束。
  根据斥候的探查,不论是高句丽还是百济,双方士兵大部分都没有完备的冬装,那么可以想象这一场冬季作战非作战损员该会是多么严重。
  汉部在朝鲜半岛这边的军队目前只剩下四千人,辅兵基本是能撤已经乘船退回辽东半岛,那是因为汉部现在还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冬装。
  以汉部动员接近四万人准备的结果,提供四千人份的冬装尚且这么困难(只准备了不到四个月),高句丽北境大区域沦陷,四万大军的冬装该怎么准备?百济这边就是一个半奴隶半部落形式的国家,恐怕也不容易。
  “是的,君上。”纪昌非常赞同:“冬季用兵,哪怕是做好充足准备也会出现大量非战斗损员,可见高句丽是下了大决心。”
  “都是仓促作战,不会是事先准备。”公孙豹非常中肯地说:“双方都是这样。所以,今年的冬天恐怕会死很多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