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821

  由于这边天气太过炎热的关系,很多伤患的伤口早就出现溃烂,随便瞄一眼都能看出化脓。这样的情况要是不紧急进行救治,一般是会在发炎中出现高烧,没撑过去也就死了。
  天上五六米的位置是不断有炮弹炸响,每一声爆炸之后的弹片飞射总是能够至少扫倒一两人,严重的时候甚至是能带走十来人。
  伊本·阿卜杜勒看到一颗黑乎乎的玩意以非常快的速度飞过来,本能地卧倒在地上,下一刻爆炸声是从头顶传来,一个举起鞭子要抽打他的波斯人瞬间脑袋血花爆出来。
  感觉到身上被什么重物砸下来,伊本·阿卜杜勒瞬间有点亡魂大冒的惊惧感,扭头看到一颗流着红白液体的脑袋立刻松了口气。
  伊本·阿卜杜勒已经有发烧的迹象,不止是他,被驱赶出来进攻海滩汉军营地的人,大多数身体状况都非常糟糕,属于那种就是再撑也撑不了多久的类型,才有波斯人的废物利用。
  “等一下靠近汉军营地的时候,不要进行奔跑!”伊本·阿卜杜勒知道有不少波斯人能听得懂阿拉伯语,不过现在并不是在乎的时候:“马上攻击你身边的波斯人,然后高喊‘偶使阿腊搏人’。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不断有人回应伊本·阿卜杜勒,有应允也有威胁,应允的自然是阿拉伯人,威胁和破骂的肯定是波斯人。
  听得懂阿拉伯语的波斯人已经开始在攻击附近的阿拉伯人和塞种人,他们的行为在营地汉军看来就是在自相残杀。
  汉人其实无法从长相上分辨出谁是阿拉伯人谁是波斯人或塞种人,他们只能明确地分辨出阿三和非洲的黑皮肤系。看到敌军拖拖拉拉向营地迫进,半路上只是挨了一次炮击,却是立刻陷入自相残杀,不少汉军士兵是一阵面面相觑。
  没有多久,一支波斯弓箭手做出了让汉军有点明白过来的行为,波斯弓箭手是在向乱起来的不名武装射箭。
  “应该是战俘或奴隶之类的。”刘铭已经进入作战岗位,猜测道:“他们被逼着向我们发起进攻,然后选择反抗。”
  汉人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对此是感到自豪。
  “校尉有令!不得让任何人靠近营地!”
  海滩营地只有一千名左右的汉军,主官却是一名校尉。
  陈展就是这个营地的主官,他才不管反抗波斯人的是谁,又是来自哪里,或者是想干什么,他在乎的是守住营地,哪可能去接收一些来历不明的家伙。
  重新爬起来又小跑向海滩营地的伊本·阿卜杜勒,他看汉军的营地是在看生的希望。
  海上的炮舰已经不是在炮击他们,是向后进行延伸,目前是主炮和副炮都在开火,炮击的是进入到射击范围之内的波斯军队。
  伊本·阿卜杜勒怎么都是一名首领,对于距离的目测必须要掌握。他接近到汉军营地一百五十米左右,每向前迈动一步都认为是在迎向生存。
  汉军营地这边,一队队的弓弩手已经进入待射状态,他们在口令声中射出自己的箭矢。
  伊本·阿卜杜勒看到汉军那边射箭其实是没有感觉到意外,脚步非但没有停滞,甚至是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我们是阿拉伯人!”伊本·阿卜杜勒扯着嗓子大吼:“亲爱的汉人兄弟,不要射箭!”
  不止是伊本·阿卜杜勒在大喊,只是汉语说的最标准的只有伊本·阿卜杜勒。
  “他们在喊叫什么?”
  “管它呢,射箭就对了!”
第1068章
全力以赴的萨珊
  除非是自己人,甚至有时候哪怕是自己人,军事防线都不会在战时让谁突破,本着的就是谁靠近杀死谁的规则。
  没有死在波斯人手里的阿拉伯人或塞种人,他们在靠近海滩汉军营地的时候先后倒下,其中就包括伊本·阿卜杜勒。
  向前冲会死,向后退也会死,差别就是死在谁的手中,炮灰没有了生的希望之后精神崩溃了。
  知道死定了的阿拉伯人要说现在最怨恨谁,是认为本来可以带来生的希望的汉人。他们是被伊本·阿卜杜勒告知,只要去了汉人那一边就能活下去,但实事却是在展现一件极度残酷的事情,汉人根本没将他们当一回事。
  很多时候有什么想法是先取决于自己的需求,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莫名其妙就生出了怨恨的情绪。
  从来没有汉人给予这一批阿拉伯人什么承诺,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阿拉伯人在绝望之下自己产生的奢望。
  “有点冲锋该有的样子了。”刘铭都能看到那些向这里奔跑的人脸上的狰狞:“弱小既是原罪,无论是在哪里都不会例外的。”
  被夹在战场中间并且活着的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变少,塞种人的数量则就更少。
  波斯人因为距离的关系,再加上海上的汉帝国炮舰进行炮火延伸,早早就没有在射箭了。
  汉军的弓弩手是在命令下停止放箭。
  “让他们试一试防线。”陈展目测正在逼近防线的人仅是剩下不足一千:“总是要试一试的。”
  大多数的阿拉伯人都疯了,他们嚎叫着奔跑,脸上带着明显的绝望。
  战场上的炮声依旧在轰鸣,只是被炮击的是波斯军队。
  阿拉伯人发现没有箭矢射来之后,一些人是立刻露出了狂喜的表情,他们深深记得伊本·阿卜杜勒的交代,立刻大吼:“偶使阿腊搏人!”
  一些汉军士兵听到了喊声,因为口音的关系,其实有个别人还是听懂了。
  “阿拉伯人是什么人?”
  “不知道。”
  “怎么觉得他们认为我们不会杀阿拉伯人一样?”
  “听命令吧。”
  阿拉伯人是什么人,只有少数的汉帝国高层知道罢了,对于汉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民族。
  汉人对于有多少其他民族的兴趣并不高,大多数汉人的感官中只有两种人,一种就是与自己一样的汉人,另一种则就是异族。
  如果说汉人需要区分异族有哪些的话,当前状况下则又会区分出路人类异族和敌人类异族。
  属于敌人类的异族,大多数汉人只知道有罗马人和波斯人。会比较清楚这两个民族,还是因为罗马和萨珊带头组织了反汉轴心,是属于只要汉人还有能力都必须消灭的两个国家。
  至于阿拉伯人?最为清楚阿拉伯人的是刘彦和王猛。
  刘彦对阿拉伯人的印象比较直接,只分为土豪和Waaaal两类。
  王猛会熟知阿拉伯人则是因为出使的经历,他所知道的阿拉伯人也是分为两类,一种是站起来反抗波斯人的统治,另一种是麻木地接受奴役。
  陈展就是属于不知道什么是阿拉伯人的汉人,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有什么额外的想法。他现在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守好这一片营地。
  靠近到一个篱笆墙的阿拉伯人和塞种人,他们脸上是带着狂喜,不断地对远处静立不动的汉军欢呼和招手。
  “即将接触!”饶立德抽出了腰间的佩刀,高喊:“准备!”
  第一道篱笆墙边上的汉军以大部分装备冷兵器为主,少量是临时转换为掷弹兵的角色。
  刘铭这些装备了火器的士兵并不在第一道篱笆墙,他们是身在第三道土墙后面,与远程兵种应该处于第二道有些不同。
  第一个接近篱笆墙的不是阿拉伯人,是一个塞种人。他脸上的喜悦是被一柄枪头给终结,那张开双手要拥抱什么的姿势被定格,然后成为尸体摔在地上。
  兄弟?这个世界上能够成为兄弟的只有汉人自己,并且不是所有汉人都相互有爱。
  汉人历经的悲惨才过去几年?正是处于最不信任异族的时候。要说对全部的异族都有强烈敌意倒是没有,但绝对不会存在什么信任,友善也仅仅给予极少数的一些异族,比如听话的倭人。
  不知道那里蹦跶出来的阿拉伯人,有过交战的塞种人,他们在汉人的认知中是属于那种哪怕杀错都没什么的角色。
  现在是这些汉人士兵担负拱卫营地的任务,面对冲过来的未知异族,绝对不会因为对方喊了几句有严重口音的兄弟,捅出兵器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迟疑。
  对于这一帮被波斯人拉来的炮灰来说,他们是在短暂的半个小时之内历经了两次心情的大喜大悲。第一次自然是距离稍远的时候被炮击和箭雨覆盖,他们那个时候多少是会思考汉人是不是没听清楚自己在喊什么。第二次是距离足够近了,他们也很努力表现出没有敌意,一个个是露出笑脸张开怀抱准备迎接新生。
  汉人的确是给予了这一帮炮灰新生,不过是干掉他们,送他们去可能存在的轮回殿。
  “汉人的确狠!”西罗帕尔看着冲上去然后被汉军士兵利索收割性命的那些人,着实忍不住嘴角一抽一抽:“我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就失败了。”
  三千多被驱赶冲击海滩汉军营地的炮灰,的确绝大部分是真正的炮灰,不会还是有接近一百是波斯人安排的人手。他们要是能够成功混进汉军的营地,就会成为内应,合适的时间进行破坏或是里应外合的行为。
  为什么会特意从北部弄来阿拉伯人?除了真的需要炮灰之外,不就是知道汉人的确是投资了阿拉伯人,打算用汉人会利用阿拉伯人的心理,方便安插一些人手吗?
  “是他们洞悉了我们的计划?”罗斯帕尚无比困惑地问:“还是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杀掉的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西罗帕尔可回答不出来。
  海滩的汉军只有一千人左右,几乎是在波斯人眼皮子底下建设营区,用极快的速度拉起了一道篱笆墙,随后用了两天造起了至少七道土墙。
  汉人对于土木工程的建造速度非常快,看得是波斯人有些目瞪口呆,不过波斯人稍微想一想传说中的汉人,很快就释然了。
  在波斯人的理解中,汉人一直是强大的存在,并且在土木工程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要是翻一下波斯人的史书,大概是在四百多年前吧?波斯人就有那么一段记载,讲的是汉人出现在西域方向,不到三年的时间竟然建造起了长达千里以上的城墙。
  那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事情了,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逼近西域,不但对匈奴人来说是一个大新闻,对于知道正在与匈奴大战的汉人的其余民族来说也是大事件。
  那个时候的帕提亚人已经从大月氏人那边知道西汉帝国的存在,只是对于西汉帝国有多强并没有太深刻的认知。
  帕提亚人还是知道匈奴面对西汉帝国一败再败,考虑到匈奴人能够横行西域,并且匈奴人连康居和大宛都能打服,侧面推算了一下知道西汉帝国绝对是个强国的事实。
  短暂三年之内建造起了长度超过千里的城墙,帕提亚人一再的思考过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绝对办不到。他们并不知道汉人是怎么办到的,但是不妨碍他们对汉人有了对土木工程非常拿手的理解。
  西汉在西域边上建造边墙,三年之内长度超过千里是真实的事情,只不过代价是附近的异族几乎全部消失,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羌人。
  可以说,那一道长度超过千里的长城,每一米的地下都有一具建造者的尸体,只不过因为不是同族的关系,史书上并没有像始皇帝建造长城那样大书特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